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声学定量(AQ)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62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AQ检测,根据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高血压又分为高血压LVMI正常组与左室肥厚组。结果与对照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高血压患者左室充盈异常,舒张早期充盈减低,舒张晚期充盈增强;与高血压LVMI正常组比较,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左室充盈尤其是舒张早期充盈低于高血压LVMI正常组;与对照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比较,高血压LVMI正常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且处于高血流动力学状态,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且低于LVMI正常组;与对照组左室容量指标比较,高血压LVMI正常组左室容量负荷增大,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Q技术为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拉西地平合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拉西地平4mg/d;B组给予拉西地平4mg/d+阿托伐他汀10 mg/d.疗程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肌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左室肥厚的逆转及舒张功能指标(E、A、E/A、IVRT)改善程度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 拉西地平合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及舒张功能改善有协同作用,较单一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应变-应变率对不同构型高血压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应变-应变率探讨不同左心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应变-应变率在收缩期的变化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关系.方法 采用M型、二维超声测量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F、FS,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根据LVMI和KWT将高血压分为正常左室构型(B)、向心性重构(C)、向心性肥厚(D)和离心性肥厚(E)4组.每组均取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A),测量应变ε及应变率S.结果 ①收缩期应变,应变率在5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EF、FS在离心性肥厚与其余各组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内EF、FS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应变-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可靠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Tei指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74例,根据WHO将高血压分为3期,Ⅰ期(A组,38例)、Ⅱ期(B组,筛选左室肥厚22例)、Ⅲ期(C组,筛选左心衰14例);对照组(D组,32例)。以常规超声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与左室内径(LVEDD),舒张期二尖瓣口正向血流峰值比(E/A)与右肺上静脉血流峰值S/D比值,左室射血分数(EF)以及Tei指数。结果A、B组E/A均<1(P<0.05);A、B、C组与D组比较S/D增大(P<0.05);高血压各组Tei指数比对照组呈递增性增高(P<0.001)。结论Tei指数能简便、敏感、综合评价高血压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83例患者分为高血压左室肥厚组41例和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42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40例,高血压患者每天口服培哚普利4~8mg,疗程144周(3年)。于第1周和第14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结构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检测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1)在第1周,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均明显增加(P<0.05),无左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收缩功能(LVEF、FS、PER)和舒张功能(PFR、13FF)均明显降低,无左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第144周,左室肥厚组LVEDd、IVST、LVPWT和第1周比较均明显减低,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第144周,左室肥厚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与第1周比较有明显增加,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能明显减少心肌肥厚和阻抑左室重塑,随之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高血压与冠心病伴或不伴左室肥厚患者心脏舒缩功能,以及DTI评价高血压与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准确性。方法 对正常人组(n=15例),高血压组(n=30例,15 例非左心室肥厚(non-LVH)和15例左心室肥厚(LVH)) 及冠心病组(n=33例,15 例非左心室肥厚(non-LVH)和18例左心室肥厚(LVH))分别测量:① 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 和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 ② 二尖瓣环心肌组织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以及用猪尾导管直接测量LVEDP。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Ve/Va、E/A均显著减小(P<0.05);冠心病LVH组的Ve/Va、E/A与高血压LVH组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冠心病non-LVH组的Ve/Va、E/A比高血压non-LVH组的均减小(P<0.05)。冠心病组的Vs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的Vs(P<0.05),而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的Vs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Ve/Va与LVEDP的相关性高于E/A与LVEDP的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伴或不伴左室肥厚均存在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然而左室收缩功能降低仅见于冠心病患者,DTI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TDI Tissue Doppler Imaging)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病人的 左室舒张功能,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健康者(对照组n =52)与高血压病人(实验组n =60) 中,应用脉冲 多普勒技术(PWD Pulsed Wave Doppler)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心房 收缩波(Ar 波)。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二尖瓣环后叶舒张早期峰值速率(Ve)、舒张晚期峰值速率(Va)。结 果:(1)高血压病人二尖瓣环TDI 参数Ve、Ve/ Va 均低于对照组(P<0. 05)。实验组左室等容舒张时间较对照组 延长(P<0. 05);(2)EH 组二尖瓣口血流参数E、E/ A 低于对照组(P<0. 05)。(3)实验组心房收缩波Ar 高于正 常组(P<0. 05)。结论:高血压病人在发生左心室肥厚前已有心室舒张功能异常;TDI 技术、PW 技术与肺静脉Ar 波结合可以为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提供更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TDI Tissue Doppler Imaging)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病人的左室舒张功能,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健康者(对照组n=52)与高血压病人(实验组n=60)中,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PWD Pulsed Wave Doppler)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心房收缩波(Ar波)。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二尖瓣环后叶舒张早期峰值速率(Ve)、舒张晚期峰值速率(Va)。结果:(1)高血压病人二尖瓣环TDI参数Ve、Ve/Va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左室等容舒张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2)EH组二尖瓣口血流参数E、E/A低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心房收缩波Ar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在发生左心室肥厚前已有心室舒张功能异常;TDI技术、PW技术与肺静脉Ar波结合可以为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提供更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对心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 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钟祥市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病例中选择119例左心衰竭患者与31例无左心衰竭患者,将患者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在患者中开展二维心脏超声、实时三维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二维心脏超声、实时三维心脏超声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衰竭的诊断结果,对比2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经实时三维心脏超声测量的左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对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发生的左心衰竭进行诊断时,实时三维心脏超声的检出率比二维心脏超声高(P<0.05)。研究组在左心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峰值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峰值比值(E/A)两项测得的数值均比对照组低,研究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测得的数值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发生的左心衰竭,心脏超声可起到良好的诊断作用,尤其是实时三维心脏超声,可提高左心衰竭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加依那普利组(A组)48例和依那普利组(B组)4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A峰/E峰比值(A/E比值)、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治疗前后LVEF、CO、LVDd无变化(P>0.05);A/E比值、LVMI、IVST、LVPWT均明显下降(P均<0.01),但A组较B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比索洛尔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能显著逆转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血压左室重构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珐: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226例原发性高血压与5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测定。结果: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血压(BP)轻、中度升高.收缩功能正常。向心性肥厚组:BP最高,收缩功能处于亚临床状态,心肌收缩性明显受损。离心性肥厚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mFS最低。左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结论:不同左室构型的高血压心功能改变不同.治疗、预后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刘文莉  帖丽丽  王丽先  王丽君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64-1366,136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2型糖尿病(DM)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DM+EH)患者血压和脉压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41例患者,高血压75例(EH),2型糖尿病患者(T 2DM)77例和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EH+T 2DM)89例进行血压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DM+EH组收缩压、脉压、左心室重量显著大于DM组及EH组(P<0.05),脉压增大的DM+EH组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显著大于DM组及EH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患者收缩压、脉压均显著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患者(P<0.05),3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脉压增大患者易引起心室肥厚及心脏舒张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血压左室重构对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260例原发性高血压与7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测定,并依据测定值: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将高血压病人分为四种构型组:正常构型、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离心性肥厚.结果:正常构型组:血压(BP)、总外周阻力(TPR)轻度升高,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轻微受损.心脏结构轻度改变.向心性重构组:LVMI在正常范围,但明显高于对照组,RWT超过正常范围,TPR明显高于其它构型组,左室壁厚度开始增厚并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LVEDD)小于对照组.心肌收缩功能尚正常、舒张功能轻度受损.向心性肥厚组: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WPTD)最厚,E/A和IVRT明显减小和延长,舒张功能明显受损,收缩功能处于亚临床状态.离心性肥厚组:LVMI、LVEDD最大,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中层短轴缩短率(mFs)最低,左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舒张功能明显受损.结论:不同左室构型的高血压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同,治疗、预后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苏春生 《吉林医学》2010,31(22):3714-371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不全(DHF)的疗效。方法:12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LVH及DHF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常规降压治疗,辛伐他汀组加服辛伐他汀20mg,1次/d,连服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舒张功能变化。结果:辛伐他汀组中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明显降低,心室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比值(E/A)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IVST、PWT、LVDd、LVMI明显降低,EBI明显升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减轻左室肥厚,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左心室肥厚病人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苯那普利片10 mg/d,治疗组予以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d.连续服用治疗6个月,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腔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脏功能以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及左心室舒张末期腔内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2组病人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及苯那普利均能有效降低病人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但厄贝沙坦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杨捷 《宜春医专学报》2000,12(4):241-245
目的:探讨依即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服用依那普 治疗,用彩色普勒超声心电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均明显减少,舒张早期流速峰值明显增大,房缩期最大流速下降,两比值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无变化。结论:依那普利可有效地抑制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无创评价硝苯吡啶逆转21例轻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对左心功能的作用。服药四周后可使患者的血压、室间隔、左室后壁和心肌重量指数显著下降。同时未改变左室的射血分教和心搏指教。但却使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波峰值流速、E/A比值、E波流速积分与总舒张期积分比值(EI/TI),及矫正最大充盈速率(nPFR)显著升高。可见硝苯吡啶可在短期内(四周)使左室肥厚逆转,且伴有左室舒张功能改善,但并不影响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8.
徐长金 《当代医学》2021,27(11):117-118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均开展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Ea峰)、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观察组LVFS、LVESd、LVE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Ea、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心功能Ⅰ、Ⅱ、Ⅲ级患者的LVEDd呈明显升高趋势,心功能Ⅰ、Ⅱ、Ⅲ级患者的LVEF、LAD水平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不仅准确鉴别该病,而且能用于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变化,探讨NT-proBNP用于评价高血压心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80例,分为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33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30例;对照组17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浓度,同时采用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E/A值等。结果①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血NT-proBNP平均水平为(3 007.6±1 759.3)pg/mL,高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心功分级的逐级增加而升高,各级血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与左室射血分数负相关(r=-0.83);②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血NT-proBNP平均水平为(563.2±315.3)pg/mL,高于对照组;③三组比较,以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血中NT-proBNP水平最高(3 007.6±1 759.3)pg/mL,其次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563.2±315.3)pg/mL,均高于对照组(67.8±56.7)pg/mL,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时,NT-proBNP高于正常,且随着NYHA心功分级的逐级增加而升高,并与左室射血分数负相关;左心室舒张功不全时,NT-proBNP也高于正常;NT-proBNP的检测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分析30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且服用二甲双胍治疗6月以上者110例(A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未服用二甲双胍治疗者97例(B组),单纯高血压组100例(C组).[结果]3组之间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程、血压水平,血脂、肾功能、主要用药情况等无明显差别;A组和B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C组,而A组和B组之间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无明显差异.各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射血份数,EF)无明显差异,与B组及C组相比,A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明显降低(P<0.05);LVH发生率分别降低41.6%及34.4%(P<0.05);E/A比值明显减小,舒张功能不全(E/A比值<1)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能改善了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减轻心肌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值得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