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尹启禄  陈浩  葛磊 《移动通信》2008,32(10):52-56
文章从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合理性、室内覆盖效果测试等方面对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改造的效果评估方法初步的探讨。通过对TD-SCDMA试验网中的典型站点进行分析和测试,初步掌握了TD-SCDMA试验网室内站点的改造总体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案。  相似文献   

2.
《电信网技术》2009,(9):79-82
TD-SCDMA室内测试系统作为室内分布网络测试、优化和评估的主要工具,在考察、评估室内网络服务质量和优化分析网络问题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鼎利研发的TD-SCDMA便携式室内测试系统的测试功能和应用场景,展示了一个TD-SCDMA网络室内测试的便携式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袁海军 《电信科学》2006,22(3):71-72
本文首先介绍了TD-SCDMA系统进行室内覆盖时所面临的挑战,然后分析了鼎桥公司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测试指出TD-SCDMA统可单独使用常规室内天线实现室内覆盖。  相似文献   

4.
TD-SCDMA室内传播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从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的角度对TD-SCDMA室内传播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修正的室内传播模型,并根据实际测试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校正,得出了更适用于TD-SCDMA室内覆盖站点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室内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5.
TD-SCDMA是3G三大主流标准之一,也是我国提供室内覆盖的主要通信系统。随着人们对通信要求不断提升,加大了室内通信网络对相关技术的要求。不同的室内环境,对于TD-SCDMA室内覆盖技术有着不同的要求。本文将着重讨论TD-SCDMA室内覆盖技术及其应用,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使用TD-SCDMA室内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6.
TD-SCDMA室内分布场景与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分布系统是解决室内覆盖,吸收话务量,提高用户满意度的直接有效方式.当前TD-SCDMA即将步入商用化,由于TD-SCDMA具有时分、智能天线等关键特性,室内覆盖的方式、设备注定不同于传统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本文探讨了不同覆盖场景内不同覆盖解决方案,为TD-SCDMA室内覆盖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TD-SCDMA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规划设计进行了讨论。重点介绍了室内覆盖系统指标、无线传播、室内链路预算、频率规划和室内覆盖方案等几个重要问题。对TD-SCDMA室内覆盖工程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袁海军 《电信技术》2006,(4):134-136
介绍了运营商在做TD-SCDMA系统的室内覆盖时面临的问题,通过应用实例介绍了鼎桥TD室内解决方案的特点,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
TD-SCDMA-期室内覆盖网络建设、测试及优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文章阐述了TD-SCDMA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几个设计要点:信号源的选取、干线放大器的设计和天线设计,期望给后续的TD建网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TD-SCDMA网络在一些场景覆盖不是很理想,本文介绍了TD-SCDMA双通道RRU对一些典型场景的实现方式,对双通道RRU室分覆盖和室外覆盖两种方式做了链路预算分析,说明了双通道RRU在目前TD网络中建设的必要,最后简单地描述了双通道RRU室内室外的典型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入侵检测系统:原理、入侵隐藏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入侵行为给基于网络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作为重要的安全工具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首先介绍IDS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研究各类IDS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然后分析当前难以对付的几种隐藏入侵迹象,逃避IDS检测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的对策,对IDS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信息安全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信息安全与网络的防护能力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回顾了入侵检测系统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在阐述入侵检测基本概念和类型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各种入侵检测系统的优点和局限性.数据挖掘技术是克服目前入侵检测系统局限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介绍了数据挖掘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蜜罐系统和蜜网系统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应用实例.最后指出了下一步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入侵检测系统(IDS)能够有效保障移动自组织网(MANET)的网络安全。但是当存在大规模入侵时,IDS很难及时准确地对入侵行为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产生的警报会占用大量的通信带宽,影响正常的网络通信。论文在已有的混合型无线IDS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相关运算模块,能够显著减少无线节点的运算负荷与通信负荷,提高警报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构建基于Snort的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玉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22(7):165-167,170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计算机安全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实时检测的功能.本文介绍一个使用Snort、PostgreSQL数据库、Apache、PHP、ACID和Razorback搭建入侵检测系统的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对Snort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Design of Secure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WiththedevelopmentofInternet,variousnet workincidentshavedonegreatharmtonetworkin formationsystemsandusers.Manysecurityprod ucts[1 ] alsoappearsuchasfirewall,VirtualPrivateNetwork (VPN)andIntrusionDetectionSystems(IDS) .Intrusiondetectionsystems…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鉴于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着误报率高和智能性低等缺点,本文研究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提取出用户的行为特征,总结入侵行为的规律,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规则库来进行入侵检测,提高了系统报警的准确率和系统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误用和异常技术相结合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入侵检测系统(IDS) 的漏报率和误报率高一直是困扰IDS用户的主要问题,而入侵检测系统主要有误用型和异常型两种检测技术,根据这两种检测技术各自的优点,以及它们的互补性,将两种检测技术结合起来的方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IDS中。该文提出了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技术和基于模式匹配的误用检测技术相结合的IDS模型,减少了单纯使用某种入侵检测技术时的漏报率和误报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论文提出的基于组件的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分布性和可扩展性。它将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集成化的检测、报告和响应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重要的安全工具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IDS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和分类,然后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框架和具体实现,最后对IDS的当前研究情况和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快速原型设计技术自诞生以来在产品工程设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针对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研制需求,在工程研制过程中引入快速原型的设计概念,提出基于RT_LAB实时仿真器和基于制导控制系统集成设计平台(IDS)的两种快速原型设计实现技术方案。在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实际工程研制中,可综合利用所论述的两种技术方案,以达到设计可靠的制导控制系统、适应控制对象的多样化需求、缩短项目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费用等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