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思祥  周忠鸿  黄俊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94-1394
脂肪肉瘤(1iposarcoma)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肿瘤,现将我院经MRI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的一巨大脂肪肉瘤病例报道如下,结合文献分析脂肪肉瘤的临床表现及MRI特点。  相似文献   

2.
脂肪肉瘤在软组织恶性肿瘤中占1—3%,作者叙述在美国文献中诊断一个软组织肿瘤中如果仅仅有少量的脂肪母细胞相似的瘤细胞则可以确定为脂肪肉瘤的诊断,因此美国的脂肪肉瘤的发生率为20%,而德国文献仅占软组织肉瘤的1%。虽然它可  相似文献   

3.
成人软组织肉瘤较少见,低于全部恶性肿瘤的1%。因而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造成误诊,同时这方面的治疗经验也较少,使得对其治疗的客观疗效的评估也较为困难。随着近年肿瘤影象学、病理学、生物学及新技术的进步,采取以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对成人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已取得明显进展。1 病理 软组织肉瘤起源于间叶组织(中胚层)。间叶组织形成横纹肌、平滑肌、脂肪、纤维组织、间皮、滑膜、血管、淋巴管等,分布广泛,种类众多。病理组织学分型主要有: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滑膜肉瘤、血管肉瘤、血管外膜细胞瘤、肺泡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亚型脂肪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确诊的脂肪肉瘤的CT及MRI特点,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的联系。结果:6例腹膜后脂肪肉瘤中,3例为混合型,以分化型为主,部分为粘液型,其中1例局灶区含去分化成分。分化型,粘液型,去分化型各1例。中纵隔1例为混合型,部分为分化型,部分为粘液型。发生于下肢者3例,1例为分化型,1例为粘液型,1例为混合型,部分为多形型,部分为分化型。分化型脂肪肉瘤表现为肿块大部分为脂肪的密度或信号,内有不规则增厚的分隔或小结节样非脂肪成分,增强后非脂肪成分有中等强化。粘液型表现为水样密度,类似囊肿类病变。去分化型肿块几乎为软组织构成,并有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缘见少量脂肪密度。混合型为各类亚型的混合。结论:软组织脂肪肉瘤由于其组织病理学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影像学表现的多样性,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病理取材及临床预后的正确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MRI表现与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原发性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MRI表现和特征与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了解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信号特点和邻近组织结构侵犯的情况,以找出它们间的关系。结果:10例中分化成熟型5例(脂肪肉瘤中脂肪瘤样脂肪肉瘤4例,硬化型1例),黏液型2例,多形性2例,1例去分化型。分化成熟型含有大量成熟脂肪,在T1、T2WI像均高或较高信号,肿瘤边界清楚、信号较均匀。粘液型脂肪肉瘤含大量粘液基质,有少量分化良好、增生的脂肪母细胞,在MRI上无或少量的脂肪信号,信号轻度不均匀。多形性脂肪肉瘤属高度恶性肿瘤,信号明显不均匀,通常无明显脂肪信号显示,周围组织结构受浸润和水肿,去分化型瘤体体积大,信号明显不均匀,增强明显强化。结论:MRI表现和特征能反映软组织脂肪肉瘤的组织学特点,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边界、累及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初步评估肿瘤的分化及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6.
腹膜后脂肪肉瘤是原发于腹膜后间隙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居软组织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占人体全部软组织肉瘤的10-16%。我院近8年来经CT检查和手术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7例,作者就其CT征象及临床特点作一简要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分型的脂肪肉瘤(liposarcoma,LPS)在CT及MRI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本院经病理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CT、MRI影像学表现,从而分析脂肪肉瘤不同病理类型的CT、MRI特点。结果32例脂肪肉瘤患者中,分化良好型10例、黏液型(含圆细胞脂肪肉瘤)6例、去分化型7例、多形性5例、混合型4例。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以脂肪密度或信号为主;黏液型脂肪肉瘤单囊性稍低密度或信号为主;去分化脂肪肉瘤结节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多结节病变内结节之间分界清楚,可见出血或钙化;多形性脂肪肉瘤密度及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不规则,无明显包膜;混合型脂肪肉瘤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各结节的密度或信号及强化方式均不相同。结论不同病理分型的脂肪肉瘤在CT、MRI均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可以为脂肪肉瘤的准确诊断、手术方案的制订及预后的评估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脂肪肉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之一,占软组织肉瘤的9.8%~16%,其中粘液性脂肪肉瘤是最常见的一型,往往含有较丰富的粘液样基质,因肿瘤细胞为脂肪母细胞而非脂肪细胞,故X线上为非透光的软组织包块,兹介绍含有钙化的粘液性脂肪肉瘤1例如下:   女,18岁。因右大腿肿痛2月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右大腿上段内侧有一包块,质硬,有压痛。X线检查(附图):右大腿上段内侧有一包块,边界不清,其中心有一钙化灶。   病理诊断:粘液性脂肪肉瘤合并钙化。  相似文献   

9.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结合病理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及其不同组织学亚型的CT表现特点,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28例次(原发11例次,复发17例次)原发于腹膜后区脂肪肉瘤的CT资料,术前CT表现与复核病理切片对照,分析不同组织类型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与病理对照。脂肪瘤样脂肪肉瘤(LLS)4例,黏液样脂肪肉瘤(MLS)1例,圆细胞性脂肪肉瘤(RCLS)1例,去分化脂肪肉瘤(DDLS)2例,混合性成分20例。CT图像上,LLS表现为脂肪密度肿块,不均质,有分隔;MIS平扫表现为均匀的水样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可见网状,片状或岛状强化;RCLS表现为无脂肪的软组织肿块。与其他类型的软组织肿瘤难以鉴别;DDLS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常伴有分化良好的脂肪瘤样组织。结论 不同组织学亚型的脂肪肉瘤其CT表现有所不同,CT表现的差异取决于病7变内不同组织学亚型的比例。分布及混合的方式,本组中,腹膜后脂肪肉瘤多以混合形式存在,了解这些CT表现特点有助于脂肪肉瘤的术前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10.
骨间叶肉瘤是由中胚叶起源的多能性分化的恶性肿瘤,它应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恶性间叶组织成分,文献报告本病大多起源于软组织,原发于骨骼者极少见,我们遇到2例均经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肢黏液性脂肪肉瘤的MR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黏液性脂肪肉瘤患者的MR表现,并与其它四肢软组织肿瘤表现相鉴别。结果:黏液型脂肪肉瘤多位于四肢深部肌肉间隙内;MR上以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脂肪抑制像肿块信号强度无减低,组织学上以黏液成分为主.脂肪含量少,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的实性成分和粗大的间隔影,与其它四肢软组织肿瘤可以鉴别。结论:MR可对四肢软组织黏液性脂肪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滑膜肉瘤的X线诊断(附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膜肉瘤是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占躯体软组织肉瘤10~11.6%,占骨科原发性恶性肿瘤12.1-18.2%。我们搜集1971-1988年手术和病理证实滑膜肉瘤26例(西南医院17例,新桥医院9例)。做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不同病理类型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12例,对其MRI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脂肪肉瘤中,分化良好型5例,占42%,黏液型3例,占25%,去分化型2例,占17%,多形型2例,占17%。MRI表现为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则以高信号为主,压脂后T1WI、T2WI高信号的脂肪信号呈低信号。结论 MRI可明确显示脂肪肉瘤的位置、形态、浸润范围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根据脂肪肉瘤的MRI表现可以推测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软组织病变磁共振短T2信号的病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软组织病变在T2WI出现低信号区的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对在TzWI出现低信号区的45个软组织肿块(良性27个,恶性18个)进行组织学检查,分析其与MR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神经鞘瘤、黏液性脂肪肉瘤、软骨肉瘤等为局限性低信号,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呈弥漫性低信号。低信号区与病灶内胶原纤维增多,细胞成分较少,含铁血黄素沉着以及钙化、骨化等相对应。结论:胶原纤维、钙化和骨化等多种因素都可造成病灶在T2WI出现低信号区,分析低信号的病理基础有助于部分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肉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之一 ,占软组织肉瘤的 9.8%~ 16 % ,其中粘液性脂肪肉瘤是最常见的一型 ,往往含有较丰富的粘液样基质 ,因肿瘤细胞为脂肪母细胞而非脂肪细胞 ,故X线上为非透光的软组织包块 ,兹介绍含有钙化的粘液性脂肪肉瘤 1例如下 :女 ,18岁。因右大腿肿痛 2月就诊。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右大腿上段内侧有一包块 ,质硬 ,有压痛。X线检查 (附图 ) :右大腿上段内侧有一包块 ,边界不清 ,其中心有一钙化灶。病理诊断 :粘液性脂肪肉瘤合并钙化。 附图 右大腿上段内侧有一包块 ,边界不清 ,其中心 (小转子内侧 )有一团状…  相似文献   

16.
胸壁原发恶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胸壁原发恶性肿瘤的CT表现 ,探讨CT对其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经手术、活检证实的 7例原发胸壁恶性肿瘤的CT表现 ,结合病理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胸壁恶性肿瘤中 ,5例发生于胸壁软组织 (脂肪肉瘤和纤维肉瘤各 2例 ,横纹肌肉瘤 1例 ) ,2例发生于胸壁骨组织 (胸骨骨肉瘤、肋软骨肉瘤各 1例 )。CT表现 :肿瘤向胸壁外生长 3例 ,向胸壁内生长 2例 ,同时向胸壁内外生长 2例 ,其中 5例有明显的胸壁骨质破坏 ,4例伴有肺转移。结论 CT对胸壁原发恶性肿瘤的部位、范围以及肺脏是否受侵等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确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对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如脂肪肉瘤与淋巴肉瘤的治疗截然不同,而纤维肉瘤和圆形细胞肉瘤的放疗剂量又完全不同,因此缺乏确诊则对放疗是不足信服的。著者认为放疗的适应症与各种类型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14例瘤内含脂肪的深部软组织肿瘤。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17~80岁。病变部位:大腿8例,小腿2例,腹膜后2例,臀部1例,脊柱旁1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不典型脂肪瘤2例,分化良好脂肪肉瘤3例,粘液性脂肪瘤2例,混合型脂肪肉瘤3例,纤维肉瘤伴不典型脂肪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伴脂肪瘤1例,间叶性软骨肉瘤伴脂肪瘤1例,皮质旁骨肉瘤伴皮质旁脂肪瘤1例。作者依据肿瘤的脂肪成分,分为三类,A型:均匀脂肪密度,包括不典型脂肪瘤和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B型:软组织肿块内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肉瘤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软组织深层的脂肪组织,而较少见于皮下脂肪,以下肢及腹膜后为好发部位,亦可见于腹部、臀部、上肢、颈部及其他部位。原发于纵隔的脂肪肉瘤极少见,自1916年Pallase首次报告至1977年世界文献报告50例,国内极少报告。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经手术病理或穿刺证实的软组织肿瘤160例的MRI资料,男98例,女62例;年龄3~75岁,平均32岁;临床均以软组织肿胀、肿块伴或不伴疼痛为主要征象。采用Phlips Gyroscan Intera15Tmaster MR机,表面线圈、E线圈、C1线圈,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脂肪抑制序列,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扫描及增强扫描,160例软组织肿瘤中,良性120例,其中脂肪瘤30例,肌肉血管瘤25例,腱鞘巨细胞瘤30例,神经源性肿瘤20例,硬纤维瘤15例;软组织恶性肿瘤40例,其中脂肪肉瘤1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1例,平滑肌肉瘤6例,纤维肉瘤3例,淋巴瘤2例,黑色素瘤2例。结果良性肿瘤直径为1~16 cm,边缘光滑、规则,信号均匀,增强均匀强化或不强化;恶性肿瘤直径5~12 cm,形态不规则,多呈分叶状,信号不均匀,累及周围结构,强化明显且不均匀。结论MRI对软组织肿瘤检查敏感性高,肿瘤的发病部位及某些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对脂肪瘤及黑色素瘤的诊断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