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味牵正合剂是在古方牵正散 (白附子、全蝎、僵蚕 )的基础上依据中医基础理论添加黄芪、川芎、当归、防风、甘草等中药组成 ,经渗漉、水煮、醇沉等多步生产工艺精制而成。本药补气益血 ,祛风通络。临床上多用于周围性面瘫和眼脸斜歪的患者[1] 。由于本方药味较多 ,互相干扰严重 ,而且 8味中药中有二味是虫类药材 ,又属组方中的“君药”。目前国家药典对二味虫类药材无药材对照品和标准品 ,所以鉴别有一定的难度。加上现有文献报道的相关方法难以直接采用。因此 ,为达到控制制剂质量的目的 ,笔者经过反复实验选择了僵蚕、白附子作为质控的定…  相似文献   

2.
牵正散出于《杨氏家藏方》,功能祛风化痰.用于治疗风痰壅滞.口眼(口呙)斜等症.笔者把水方加减化裁用于治疗几种眼科疾病,获得满意效果. 方药组成本方由白附子、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三味组成.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解痉.善治头面之风.是主药.全蝎、僵蚕祛风解痉,又善通络.风痰壅滞经络,口眼(口呙)斜之证,治以祛风解痉为主,佐以善于通络的虫药.则搜风活络、解痉涤痰功效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3.
虫类妊娠禁忌药的部分药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9味虫类中药对妊娠影响的研究。方法:药理实验(对生殖、血液、免疫等系统的影响),结果:支持9味虫类中药属于妊娠禁忌药的范畴。结论:对研究和临床应用妊娠禁忌中药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常用中药同名异物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广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455-2457
实现中药标准化.区分牛膝、木香、防己、九节菖蒲、白附子、半夏等几味常用中药同名异物的来源,药材性状,功能效用的异同.确定用药准确,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5.
面瘫又叫做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笔者经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则可有效治疗该病的验方--牵正黄石汤.该方是在古方牵正散的基础上加味制成的,其药物组成及使用方法是:取全蝎5克,僵蚕12克,黄芪18克,石膏24克,白附子、桂枝各6克.  相似文献   

6.
加味牵正散配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配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牵正散方(白附子、僵蚕、全蝎、白芷、防风、川芎、细辛等)配合隔姜灸疗法治疗风寒型面瘫45例。结果:治愈35例,占77.8%;好转8例,占17.8%。总有效率为95.6%。结论:加味牵正散配合隔姜灸对风寒型面瘫患者的改善明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药标准化。区分牛膝、木香、防己、九节菖蒲、白附子、半夏等几味常用中药同名异物的来源 ,药材性状 ,功能效用的异同。确定用药准确 ,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治疗口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口僻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强的松、维生素B1、弥可保、阿昔洛韦。治疗组53例加服加味牵正散(黄芪、丹参、僵蚕、全蝎、白附子、蜈蚣、北丰、生石膏)治疗;对照组52例加服牵正散。结果疗程为1-4周,结果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5%和23%、98%,对照组分别为69%和19%、88%。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牵正散治疗口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血脂宁口服液中各药材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按照中国药典关于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制订的原则 ,研究血脂宁口服液中各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 ,对血脂宁口服液中制首乌、泽泻、决明子、荷叶 4味药材进行鉴别。结果 4味药采用相应的薄层鉴别方法展开后 ,均显示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在相同的位置有相同颜色的特异性斑点。结论薄层色谱法分离度好 ,特异性强 ,重现性好 ,斑点适中 ,可作为血脂宁口服液各药材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牵正散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服用西药卡马西平片基础上进行辨证分析,采用中药牵正散(白附子、僵虫、全蝎)加减。[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服牵正散加减配合西医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姜利国 《河北医学》2011,17(8):1131-1132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面瘫患者采用内服中药牵正散(由白附子、僵虫、全虫组成)加减,结合针灸治疗.结果:临床治愈48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内服中药结合针灸治疗面瘫疗效显著,简便验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郭伟  赖玉金 《广西医学》2004,26(9):1373-1374
止痛伤酊是木香、牛膝、川芎、栀子、薄荷脑、两面针等多味中药经提取制成的酊剂。具有驱风通络、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功效。为了控制质量,特对其进行薄层鉴别的实验研究,鉴别了其中四味中药,阴性对照无干扰。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试药 木香对照药材、川芎对照药材、齐墩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文献总结归纳中风后口眼歪斜的常用药物及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华医典5.0》中治疗中风后口眼歪斜的古代及近代中药处方,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软件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并利用SPSS Statistics24和SPSS Modeler18.0软件对数据库中的处方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方剂621首,中药331味,药物总频次7880次。其中最常用单味药物为防风,频率达47.5%。最常见药类为解表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温里药。常用药组蝎梢-天麻-僵蚕在设定支持度15%、置信度70%条件下出现频次最高。[结论]数据挖掘结果体现了先贤治疗中风后口眼歪斜重视单味药物防风的应用及虫类药与平肝熄风药的配伍使用,对现代遣方用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痰证临床上多见,因其致病因素属重阴之邪,其性粘滞,故临证时多胶着难治。经多年临床实践体会,治疗痰证时, 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通窜搜剔作用的虫类中药,如治疗癫痫、中风、眩晕、痹证、水肿时,选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水蛭、白花蛇、乌梢蛇肉等虫类药,能达到除痰通络提高疗效目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牵正散出自《杨氏家藏方》一书,由白附子、白僵蚕、全蝎3味药组成,具祛风化痰止痉之功,为脑卒中口眼歪斜之常用方。方中白附子甘辛温,既可驱风寒又能逐寒湿,散而能升,长于治头面之风;白僵蚕咸辛平,既可驱外风又能息内风,并兼化痰之功;全蝎辛平,既可驱外风又能息内风,并兼化痰之功;全蝎辛平,具有良好息风止痉,通络止痛之功效。3药合用,力专效著,风祛痰消,经络通畅,使歪斜之口眼得之牵正而得名“牵正散”。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该方加减辨证治疗多种疾病,收到很好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控制中药质量的关键.针对目前常规的质量评价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延迟、有损、离线分析等问题,以“四大怀药”等河南道地药材及其制剂为对象,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其质量快速评价中的应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药材和成药建立质量分析模型库,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  相似文献   

17.
虫类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纯熟,在慢性肾脏病的方向更是出众。虫类药大多具有搜风剔络、活血化瘀、破积消瘾、消痈散结、生肌收敛等功效,蝉蜕、地龙、僵蚕、水蛭等虫类药对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慢性肾脏病都有着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牛黄消炎片由牛黄、大黄、天花粉、珍珠母等 7味药材加工而成 ,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七册 (以下简称“部颁标准”)。具有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的功效。部颁标准 [1]采用显微方法鉴别大黄、天花粉 ,借以评价本品的真伪 ;牛黄有多种药理作用 ,是牛黄消炎片中解毒消肿的组方君药 ,而在其质量标准中没有鉴别方法。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 ,按药品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 ,对本品中的牛黄、大黄、天花粉进行了薄层鉴别研究。1 实验材料对照品 :胆酸、猪去氧胆酸、大黄对照药材、天花粉对照药材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相似文献   

19.
抗感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感颗粒是由金银花、赤芍、绵马、贯众等多味药材制备而得的复方中药制剂.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打喷嚏,咽痛,全身乏力,酸痛等症状,属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在该品种中药保护期间,增加含量测定项和薄层层析(TLC)鉴别相关指标.在原标准中,无赤芍的定性鉴别以及绿原酸的定量检测.2004~2005年对赤芍的定性薄层鉴别以及绿原酸的定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控制腰痛片的质量,建立薄层色谱一标多测方法,鉴别腰痛片中的7味药材。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鉴别处方中7味药材;一个色谱系统同时鉴别当归、补骨脂、乳香、肉桂4味药材;另一个色谱系统同时鉴别了续断、杜仲叶、赤芍。结果:方法专属性、重复性及耐用性较好。结论:该方法提高了腰痛片的检测速度,且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