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方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星 《东南学术》2011,(4):103-110
公众满意度测评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但从实践来看,我国地方政府的公众满意度测评刚刚起步,比较容易陷入工具化、封闭化和简单化的困境。为加强和改进地方政府的公众满意度测评,必须牢固树立公众满意理念,在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完善公众满意度测评的体制和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医疗服务的质量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使用科学的、值得信服的方法测评医疗顾客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医疗顾客满意度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医疗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及评价体系.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并结合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30位门诊就诊顾客测算了该医疗机构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最后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我国城镇居民医疗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顾客满意是反映产品、服务质量的最终标准。提高对产品(服务)顾客满意度的认识和运用水平须构建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CCSI)测评体系。构建该体系要明确CCSI测评体系的定位,考虑市场净化程度对CCSI的影响,考虑人们心理承受能力对CCSI的影响,以及考虑CCSI模型中不可缺少的内部顾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顾客导向的政府服务质量测评是当代政府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了解和把握政府社会管理实践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西方国家的"顾客导向"政府服务质量测评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为主要方式。政府管理的复杂性使得政府服务质量测评模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使政府服务质量测评具有三大要点。我国政府服务质量测评应该从中国行政体制的特点出发,将顾客感知质量作为测评重点,建立一套旨在改善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5.
杨艳秋 《理论界》2007,(5):48-49
本文介绍了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D模型以及ACSI模型在美国政府公共部门应用的情况,并根据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现实情况,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应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可行性,提出中国地方政府应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学生作为高校就业服务的直接顾客,对高校就业服务应该拥有更多的发言权。顾客满意度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SEM)为真正从学生需要角度对高校就业服务进行测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顺应了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本研究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分  相似文献   

7.
浅谈政府部门公众满意度评价的有效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客满意度是衡量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标志,它反映了市场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可程度。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途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或降低价格和增加服务。政府是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的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可以被看作为是政府的顾客。正如企业一样,公众对政府的信赖和忠诚,取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政府预算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政府所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本文以CSI模型与ACSI模型为基础,并基于政府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的视角,来构建相应的政府预算绩效外部评估体系。建议通过引入预算对话和预算听证等公众参与机制,从而逐步完善我国预算绩效外部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众满意度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莉 《学术论坛》2006,(6):48-51
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评议政府绩效是构建现代高效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主体、目标和原则,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评估实践中的“公众满意度”导向。但是,这种评估在实践中将会受到来自意识、制度和技术等方面的阻碍。只有认清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才能使“政府本位”真正转变为“公众本位”,进而使政府“高效、责任、服务”的价值追求得以践行。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公众满意"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但公众满意度测量在国内目前的条件下却存在一系列社会性、技术性的障碍。本文将ACSI简单化设置,依据原点市场研究机构2007年4~5月针对广东121个县(市、区)及中山、东莞两个地级市的成年居民的定点随机拦截及电话访问调查数据(有效样本23777人),从地方政府绩效的视角,对广东公众满意度指数进行了推导计算及变量之间的交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广东仍处于"发展中"阶段,但居民收入与绩效满意度已呈现倒U型关系的雏形,如何满足不同人群对政府公共服务及公共政策的需求,是地方政府提升绩效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