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丙纶织物发泡阻燃涂层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伟伟  施菊  张红兵  冯继荣 《印染》2007,33(4):22-23
采用稳泡的阻燃涂层胶对丙纶织物进行泡沫阻燃涂层整理。探讨了涂层的工艺条件(涂层机和发泡机的各项参数);分析了涂层刀距、阻燃胶密度和上胶量对涂层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以及泡沫密度、压泡压力与织物透气性和涂层膜的关系。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和成本,选择的工艺参数为:泡沫密度150-200g/L,压泡压力58.9—68.7N/cm^2。  相似文献   

2.
车用涤纶座椅面料阻燃整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异氰酸酯(TDI)与聚醚多元醇预聚反应,制得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然后与阳离子磷系阻燃剂、无机添加剂和增稠剂一起制备得阻燃涂层胶.通过垂直燃烧法、极限氧指数法、烟密度与烟毒性测试、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等,表征阻燃涂层胶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效果,并分析其阻燃机理.试验证实,阻燃涂层胶对涤纶织物促进成炭的凝聚相作用非常明显,阻燃效果、烟密度与烟毒性等指标均达到法国NFF16-101-1988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涂层法对涤纶窗帘布进行阻燃整理,探讨了非卤素环保型阻燃剂TEX-8或TEX-4(有机膦高聚物)与水性聚丙烯酸酯涂层胶的配伍性、比例以及阻燃涂层胶涂覆量对织物阻燃性能、断裂强力、手感的影响.研究表明:阻燃剂TEX-8与涂层胶混合后的稳定性较好,阻燃性能比TEX-4稍好,当m(阻燃剂TEX-8)∶m(涂层胶)=1∶1、涂覆量30 g/m2时,阻燃性能可达国家B1级标准,且对断裂强力和手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泡沫整理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阐述了泡沫整理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泡沫整理技术与常规整理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介绍了泡沫技术在织物抗皱、柔软、阻燃、抗静电、拒水拒油以及多功能整理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泡沫整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水性聚氨酯阻燃涂层胶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水性聚氨酯(PU)为基料,添加阻燃剂及相关助剂,用特殊制作工艺合成了水性PU阻燃涂层胶.经Zeta电位与TEM测试结果表明,水性PU乳胶对阻燃成分产生了吸附与部分包覆作用,水性PU阻燃涂层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该阻燃胶的优化整理工艺,并按优化工艺在萧山红山涂层厂对产品进行中试,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的阻燃性能及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较高标准.  相似文献   

6.
泡沫整理发泡原液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泡沫整理工艺中的发泡剂和泡沫稳定剂进行筛选,研究了泡沫柔软、泡沫树脂、泡沫阻燃、泡沫抗紫外线整理和泡沫上浆增白等工艺的发泡原液组成、系统相容性和整理液中泡沫的稳定性;通过实验室试验,探索了上述几种工艺的可行性,并与常规浸轧工艺处理后织物的相关性能指标和整理效果进行比较,证实了泡沫整理工艺低给液、少污染和节能效果佳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选择乙烯类聚合物作涂层粘合剂,溴类及氮磷类化合物作阻燃剂,对厚重织物进行泡沫阻燃整理,使厚重织物具有优良的阻燃效果,且不损伤织物强力和手感。本文对该新型泡沫阻燃整理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和阻燃效果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阻燃涂层胶CF221HF1对一种产业用纺织品面料进行了背涂整理,然后系统地对该面料涂层后的阻燃、抗老化、耐水洗、抗剥离强度以及黄变程度等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并与其它的阻燃涂层胶进行了对比,发现经CF221HF1涂层胶处理的产业用纺织品面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抗老化、水洗牢度、手感以及黄变程度较小等性能。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了BL-降醛阻燃胶和国产脲胶的特点,对脲胶和阻燃胶的配伍性做了混合适应性实验,并且压制了阻燃然刨花板,检测了板材的氧指数、甲醛释放量、内结合强度等各项性能.研究表明:使用BL-降醛阻燃胶与脲胶生产环保阻燃刨花板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施菊  杜承安  冒陆梅 《印染》2008,34(6):25-26
介绍了棉麻厚重交织物的阻燃加工工艺,考察了阻燃剂种类、用量,以及焙烘时间和阻燃胶上胶量对整理织物阴效果和色光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棉麻厚重交织物采用40%的阻剂RSP31进行二浸二轧(轧余率85%),背涂90 g/m2(干增重)阻燃胶F255,135℃预烘干,再160℃焙烘4 min可同时通过BS 5852 Schedule 2 Part 1及Schedule 4 Part 1测试.  相似文献   

11.
Nano-kaolinite was applied to lightweight wool fabric for imparting fire retardant finish using pad batch as well as exhaust method. The effect of fire retardant treatments on the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l fabric was studied in detail. Nano-kaolinite incorporated fire retardant formulations showed high fire retardant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inclined flammability test, limiting oxygen index (LOI)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particles was performed using various analytical instruments. The results inferred that nano-kaolinite treatment by both application methods is effective for improving the fire resistance of wool fabric. The treatment resulted up to 32% enhancement in fire retardant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2.
为了赋予涤/棉混纺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以pH值为5、质量分数为1%壳聚糖溶液和pH值为2、质量分数为1.5%植酸钠溶液,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对经多巴胺改性后的涤/棉(65/35)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其中正负离子交替沉积1次记为组装1层,第1层内每次组装15 min,第1层后各次组装时间为5 min,共组装15层。探讨了整理后织物极限氧指数(LOI)、炭长、热重、热释放速率、炭渣形貌等性能。结果表明:多巴胺改性可以提高涤/棉混纺织物的反应性,有利于阻燃整理;整理后织物阻燃性能显著提高,LOI值从未整理时的18.8%提高到28.7%;热分解温度比未整理织物大幅提前,炭渣含量较未整理提高了5.7%;整理后织物点燃时间延长,平均热释放速率(HRR)和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分别为14.16 k W/m2和51.07 k W/m2,相较未整理涤/棉织物下降了84.62%和78.47%,织物燃烧危险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棉织物用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复合阻燃剂进行阻燃整理和工艺参数的分析,确定了棉织物耐久性阻燃整理的最佳工艺为:阻燃剂质量浓度200 g/L,助剂质量浓度15 g/L,浸渍温度80℃,浸渍时间3h.经整理的织物水洗15次后,阻燃性能达到GB 20286 - 2006标准中的阻燃1级.  相似文献   

14.
魏菊  吕彦彦 《纺织学报》2010,31(11):95-98
采用酯交换法,以亚磷酸三苯酯和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了新型阻燃整理剂季戊四醇亚磷酸酯。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为交联剂,对纤维素类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阻燃剂及阻燃棉织物的化学结构。采用垂直燃烧仪和极限氧指数仪测试阻燃织物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可通过交联剂与纤维素发生反应;阻燃棉织物经12次水洗后,极限氧指数仍可达到27.8%,具有良好的无甲醛耐久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5.
方进  张广知  李海波 《印染》2021,(4):37-42
将植酸与硅溶胶掺杂后,采用轧-烘-焙工艺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究了植酸质量浓度、硅溶胶质量分数、焙烘时间、焙烘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棉织物阻燃效果及物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酸掺杂硅溶胶整理的棉织物阻燃性能优异,对白度、断裂强力影响较小。植酸掺杂硅溶胶阻燃整理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植酸32 g/L,硅溶胶4.48 g/L,110℃焙烘2 min。该工艺处理后的棉织物极限氧指数为30.7%,损毁长度为12.5 cm。  相似文献   

16.
接枝改性聚乙烯醇的纯棉织物阻燃整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向东 《印染》2001,27(6):27-28
用溴代磷酸酸酯酰氯(BPAC)与聚乙烯醇(PVA)在不同条件下作用,可得改性PVA阻燃剂。本文研究其反应原理,通过酯交换反应磷酸酯接枝到聚乙烯醇上,并利用该阻燃剂以纯纯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获得了较好的砜性阻燃效果,织物具有软柔手感,撕破强力下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李娜  王晓  李振宝  李佥  杜冰 《纺织学报》2022,43(7):97-103
为了提高核糖核酸(RNA)单元应用于棉织物阻燃整理的耐久性以及降低生物阻燃成本,采用烯丙基溴对RNA单元衍生物5'-腺嘌呤核苷酸(AMP)进行改性制备生物阻燃单体。通过紫外光接枝法将AMP单体和AMP单体/丙烯酰胺分别接枝到纯棉织物上,制备了光接枝AMP单体和光接枝AMP单体/丙烯酰胺阻燃棉织物。对阻燃单体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纯棉织物及阻燃棉织物的阻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MP单体中成功引入不饱和双键;2种光接枝阻燃棉织物的分解温度均低于纯棉织物,阻燃棉织物的失重率降低;光接枝AMP单体/丙烯酰胺阻燃棉织物的续燃时间及阴燃时间可降低至0 s,AMP单体与丙烯酰胺之间存在一定的协效阻燃作用且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
阻燃剂CH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阻燃剂,由不含甲醛的原料生产,在使用和服用过程中也不会分解出甲醛.采用阻燃剂CH、刮刀胶毯式涂层整理工艺整理纯棉织物,结果表明织物可达到优良的阻燃效果,并且对织物色光、白度、手感和强力影响小.  相似文献   

19.
为赋予涤纶/棉混纺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尿素合成植酸铵盐,通过轧—烘—焙工艺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阻燃剂植酸铵盐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热释放性能、阻燃性能及其阻燃机制。结果表明: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较好,极限氧指数升高至25.6%,在垂直燃烧测试中能够自熄,炭长降低为12 cm,满足GB/T 17591—2006《阻燃织物》中B1级阻燃性能的要求;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热稳定性提高,热释放能力降低;植酸铵盐主要通过膨胀型阻燃机制提高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二浸二轧技术对新型水性聚氨酯阻燃防污整理剂(DPUF)整理棉织物的工艺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用扫描电镜(S E M)观察棉织物及棉织物燃烧后的炭层,并测试整理棉织物的阻燃性、防污性、白度、透气性、硬挺度及断裂强力.结果表明优化整理工艺为:DPUF用量25%、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120 s;整理棉织物的极限氧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