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算法在离心泵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离心泵现有的优化设计理论以及设计方法做了介绍,提出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离心泵叶片优化设计中,并分析了遗传算法在离心泵优化设计中应用的难点,对离心泵优化设计发展提出了一些新建议。  相似文献   

2.
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液体输送设备,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在很多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实践应用环节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常见故障,造成离心泵故障,进而影响具体运输工作。要想合理确保离心泵的正常运转,本文对离心泵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对离心泵日常维护方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大型离心泵在额定工况下的机械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大型离心泵在额定工况下的机械动特性研究,针对工业运行的大型离心泵,提供了一种在线检测和实时信号处理的方案。介绍了对大型离心泵工作状态评定的标准,提出了以机械动特性为手段对大型离心泵进行故障预报和智能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化工离心泵常常会在偏离最优工况的条件下运行,结合“双碳”政策,化工离心泵在工况变化时依然处于高效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拓宽高效区宽度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以一台六叶片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将离心泵部分叶片进口处型线调整为螺旋型并分析了其对离心泵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调整两枚叶片离心泵的外特性高于调整三枚叶片;周向相位变化将导致离心泵外特性变化;调整后,离心泵高效区变宽,小流量工况下叶轮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孙铁 《流体机械》2003,31(2):36-38,4
通过对离心泵及管路组成的系统分析,建立了离心泵数据库和管路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离心泵及管路系统优化设计及优化选型数字模型,确定了求解方法,编制了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6.
朱祖超 《水泵技术》1998,(5):10-12,27
阐述用于输送小流量高扬程介质的小流量离心泵,旋涡泵,多级离心泵打回流,高速离心泵,往复泵和无泄漏泵的各自特点,并对它们的具体适用场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离心泵而言,叶片出口角β2是影响泵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基于Fluent离心泵全流场数值模拟,对某型号低比转数离心泵进行了大出口角叶形的改形设计,研究了不同大出口角对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原模型泵与S形叶片离心泵水力特性及流动特性。结果表明:离心泵扬程随着出口角的增大而增大,在出口角为90°时达到最大值。当出口角为90°时,S形叶片的水力性能最佳,在设计工况下及大流量工况泵扬程显著提升且效率有小幅度提升,但小流量工况下泵效率略有下降。S形叶片可以有效抑制离心泵叶轮内的边界层分离现象,且随着流量的增大抑制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辜文娟  张扬 《机电工程》2023,(9):1456-1463
采用多尺度排列熵对离心泵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时,存在忽略信号幅值信息以及粗粒化处理存在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离心泵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不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多尺度增长熵(IMIE)、多聚类特征选择(MCFS)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SSA-ELM)的离心泵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改进粗粒化处理,提出了改进多尺度增长熵(IMIE)方法,将其用于提取故障特征,构造了反映离心泵损伤属性的特征矩阵;随后,采用多聚类特征选择(MCFS),对原始故障特征进行了重要性排序,获得了对分类识别贡献度更高的故障特征,提高了故障特征的质量;最后,将低维的敏感特征输入至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的极限学习机(ELM)中,进行了离心泵故障分类,完成了离心泵不同故障类型的识别任务;并采用离心泵故障数据集,对基于IMIE、MCFS和SSA-ELM的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故障诊断方法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了100%,多次实验的平均准确率和标准差也优于其他对比的故障诊断方法,即IMIE能够准确地提取信号中的故障信息,进而表征离心泵的健康状态;SSA-ELM能够准确地识别离心泵的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9.
螺旋离心泵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推导了介质质点在螺旋离心泵叶轮叶片工作面和负压面上的螺线运动方程。提出了螺旋离心砂水力设计方法,列举了螺旋离心泵水力设计,计算与绘形例子。本文对螺旋离心泵设计和研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茂庆  吕国良 《水泵技术》2004,(2):17-20,26
论述了高扬程自吸离心泵的结构特点,给出了设计计算公式;进行了水力性能与自吸性能试验;达到了设计参数的要求。对促进高扬程自吸离心泵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为开发与进一步研究高扬程自吸离心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