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东气象》2007,27(1):F0003-F0004
济南市气象局在省局正确领导和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采用军地联合的人工影响天气发展思路,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南部山区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业取得显著效益。2006年,济南市先后进行增雨作业20次,出动作业火箭240架次,发射增雨火箭弹968枚,炮弹1131发,作业密度、规模、强度都是济南市人工增雨作业史上从未有过的,增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2012年锡林郭勒盟春夏季降水分布和主要天气过程分析,结合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降水天气系统对人工增雨作业效率的影响分析,对飞机增雨作业和火箭增雨作业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由于2012年系统性稳定降水天气过程较多,增雨效果显著,为旱情解除发挥了重要作用;降雨天气系统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便于地面火箭增雨作业把握时机,虽然因空域管制影响了作业次数,但作业时间长,火箭发射量大,同样取得了很好的增雨效益。2012年是近年来增雨效率最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提出人工增雨机制和“播云温度窗”概念,分析了红河地区增雨作业可播撒区高度的年变化值,对现行增雨作业火箭和云体可播区高度进行分析,得出:人工增雨不仅仅是对云体发射几枚增雨火箭弹就可以达到增加降雨,而是要根据作业时间、地点、天气条件、云体可播区高度和选择适合的增雨火箭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充分利用现代天气预测方法和大气探测手段,实施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4.
1997年持续干旱少雨,8月6日麟游县的丈八、阁头寺、桑树塬3座固定火箭点,在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指挥下,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了一次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6枚。作业区内普遍增雨10mm以上,经济效益300多万元。这次增雨为火箭增雨防雹试验示范基...  相似文献   

5.
提出人工增雨机制和“播云温度窗”概念,分析了红河地区增雨作业可播撒区高度的年变化值,对现行增雨作业火箭和云体可播区高度进行分析,得出:人工增雨不仅仅是对云体发射几枚增雨火箭弹就可以达到增加降雨,而是要根据作业时间、地点、天气条件、云体可播区高度和选择适合的增雨火箭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充分利用现代天气预测方法和大气探测手段,实施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6.
从4月7日起,全区自西向东出现较明显的降雨(雪)天气过程。自治区人影办下发通知要求各盟市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准备工作,各盟市严密监视,全力做好增雨作业。有针对性地加大作业力度,开展飞机、地面火箭联合作业。截止到4月9日,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盟、赤峰市的22个旗县出动地面火箭进行增雨(雪)作业,共作业44点次,发射火箭弹190枚。  相似文献   

7.
火箭增雨作业相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夏半年用火箭对对流云进行增雨作业,对于抗旱和增加水资源都有重要价值。通过对人工增雨火箭性能和北京地区降水、0℃层高度等天气条件分析,认为火箭作业要选准作业时机,发射仰角根据0°C层高度和射界民居情况确定,一般应掌握在55°~75°之间为宜。作业用弹量根据冷云厚度确定,如厚度6 km左右时,用弹量为4枚。针对一次火箭增雨作业的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应用微电脑技术控制防雹增雨火箭发控系统是目前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整体作业水平的关键手段。新疆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经过近两年的研制,近日已研制成功“新星-RH型防雹增雨火箭发控系统”,并在乌鲁木齐县永丰乡进行外场试验,获得成功,系统的各功能,技术参数正常,弹道轨迹稳定。该系统的发射架为地面固定和流动车载二合一架体结构,发射通道为铝合金村料制作,发射方位、仰角的转动由电机控制。“系统”以品牌586微机为核。心,具有:雏、汉语操作界面;史机自动控制;数据测试显示;火箭发射坐标变换;作业资料存贮;UPS电源供…  相似文献   

9.
《气象知识》2012,(2):72-72
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目前,全区已有8架飞机(其中自购5架)、283部火箭、592门37毫米高炮、20座地面磺化银烟炉,开展人工增雨(雪)和人工防雹作业。近年来,全区年均飞机作业133架次,火箭作业1168点次,地面烟炉作业100余次,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4月2 5日夜到2 6日下午,喀左县受河套倒槽天气系统影响,有1次降水过程。县气象局抓住这次良机,开展人工增雨,确保了全县春耕播种。2 5日夜,局长孙立德率领6名气象科技人员,深入各炮点组织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三七”高炮炮弹2 2 7发,施放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132枚。作业区和受作业影响区雨量明显增大。全县平均降水量15 5mm ,最大降水量2 0 4mm。通过人工增雨,全县增加降水量4 4mm。2 9日该局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又搞了1次人工增雨作业,施放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85枚。全县平均降水量7 1mm。人工增加降水量1 9mm。雨后老百姓积极抢墒…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专用弹药分级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河南省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模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共有人工影响天气专用37高炮297门、车载式火箭发射架287台,地面作业控制面积已达全省总面积的40%。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专用高炮弹和火箭弹的购置、存储、运输、使用和调配等工作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作  相似文献   

12.
对流性云火箭增雨试验效果的数值模式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具有人工增雨催化功能的三维云数值模式(IAP-CSM3D),对2003年7月5日北京地区的一次对流性云火箭增雨作业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式评估,并就火箭催化的时间、部位和剂量对增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火箭在对流云中适宜的部位进行人工播云催化作业是有正效果的;在云发展阶段进行催化,增雨效果较好;火箭发射仰角对增雨的效果有很大影响,给出了火箭最佳发射仰角的选取原则,并分析了火箭催化增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结合人工影响天气原理,引用人工影响天气数值实验的人工冰核浓度等有关参数,将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及回波顶高度(ET)等导出产品合理地应用于火箭增雨防雹作业用弹量计算公式中,解决了以前人为或间接估计对流云作业区体积及其含水量的难题,提出客观定量计算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用弹量的初步方案,并以其计算的用弹量为主要参数设计火箭作业参数指挥界面.经2005年一次增雨作业应用检验,证明结果切实可行,对节约人工影响天气成本,有效指导对流云火箭增雨防雹作业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金山  王正旺 《山西气象》1995,(1):41-41,60
人工增雨中火箭异常情况的排除与检修郭金山,王正旺(长治市气象局046011)0引言长治地区位于山西省的东南,近年来春夏旱象比较严重,为治旱兴农,发展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丰收,我们从1991年开展人工火箭增雨以来,作业27次,发射火箭1512枚,总增雨量...  相似文献   

15.
引言 火箭在人工影响天气增雨防雹作业、运输和保管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近年来,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人影作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遵照增雨防雹火箭安全操作方法,可实现安全作业目的,促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董晓波  王晓青  付娇  胡海涛  张权  杨洋  吕峰 《气象》2020,46(6):850-856
由于受到高空风场的影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真实的弹道轨迹和射程与理论弹道值具有不一致性。为增强实施增雨防雹作业的科学性、精准性及其作业效果评估准确性,研制了一套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播撒作业跟踪系统。该系统分为火箭定位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两部分,利用卫星定位模块加上数据传输电台模式将火箭飞行轨迹实时传输至地面。并开展了一次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弹道跟踪实弹发射试验,发射两发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除初始阶段4~5 s卫星定位失锁而没有数据外,其余时间所有数据均接收完整。结合高空风场数据对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进行风偏修正后的实际弹道更接近于理论弹道,风偏修正意义明显,有利于增雨防雹火箭精准作业。  相似文献   

17.
根据探空数据风场资料、WR-98型作业火箭的弹道性能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对该型火箭的实验数据,对韶关2021年1月21日一次火箭增雨作业的落点进行预测,并与实际落点对比,探讨高空风对增雨火箭开伞后箭身残骸落点漂移的影响,为广东省安全开展地面火箭增雨作业提供参考。虽然预测落点与实际落点有误差,但落点方位是一致的,可以在地面火箭增雨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秦大河许小峰分别致电祝贺慰问 截至6月1日23时,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动用30部火箭、2架飞机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作业40次,发射火箭弹110枚,飞机飞行6小时.作业后,火场上空及周边地区普降小到中雨,增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01年至2005年青海省形成了由东部11个防雹县125门高炮组成的防雹作业网;形成了以空中飞机人工增雨为主,以高炮、火箭、燃烧炉、焰弹地面为辅的多种作业方式的人工增雨模式,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效益进行评估分析,为今后持续科学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江苏火箭人工增雨降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卡娃  王佳  宋娟  王啸华 《气象科学》2008,28(6):663-667
为缓解夏季高温,减轻用电负荷,2004年江苏省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降温作业.本文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各项观测资料,对2004年11 d 27次火箭增雨降温作业前后降水与降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8月5日常州市的火箭人工增雨降温作业过程,分析了这次作业的效果,讨论了强对流云催化降温的机理和火箭增雨降温作业的着眼点,为以后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