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悬浮体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ξ电位、流变特性等测试,研究了分散剂添加量、固相体积分数、粉体组成及研磨时间对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陶瓷悬浮体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0~200s^-1的剪切区,不同条件下测得的流变曲线均可用casson模型进行拟合,拟合出的Casson屈服应力τc可较好地反映悬浮体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9.0左右,分散剂添加质量分数(下同)为0.90%时,ZTA(20%ZrO2)悬浮体的τc值较低,悬浮体的τc值随固相体积分数和ZrO2含量增加而增加,当ZrO2含量较高时.适当调整分散剂添加量,仍可制备稳定性较好的悬浮体。在所实验条件下,研磨4h的悬浮体的τc值最低。  相似文献   

2.
硅酸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以降低ZrSiO4陶瓷浆料的粘度和提高固相含量为目的,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硅酸锆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固相含量、pH值和分散剂3个因素对料浆粘度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回归方程;同时通过电镜分析了坯体微观形貌的差异,制备出固相体积含量55%、粘度0.57Pa·s的硅酸锆陶瓷浆体,所得坯体微观结构均匀、团聚少.  相似文献   

3.
单体含量对凝胶注模工艺固化时内应力及坯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单体含量对陶瓷浓悬浮体固化过程产生的应力和成型后陶瓷坯体的强度影响较大.通过自制的应力感应器测量凝胶注模工艺固化过程中Al2O3浆料从液相到固相转变过程中内应力的变化,系统研究不同有机单体含量对固化过程中内应力、素坯的力学性能和排胶后坯体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含量较高时,坯体的抗弯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固相含量对淀粉-Al2O3悬浮浆料的流变特性、固化行为、成型坯体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酯化淀粉原位凝固成型工艺可成型出结构完好、致密度较高的陶瓷坯体。研究表明浆料表观黏度随固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即使是固相体积分数为58%的高浓悬浮浆料,表观黏度仍小于1mPa·s,易于注模;随固相含量的增加,坯体的线收缩率和干燥强度下降,而坯体的相对密度不断增加;固相含量对坯体的微观结构和气孔分布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纳米粉体的团聚程度影响纳米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其光学与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Y2O3-MgO纳米粉体,结合热压烧结(HP)技术制备出光学及力学性能优异的Y2O3-MgO复相陶瓷。研究了前驱体中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m/c)对纳米粉体团聚程度及复相陶瓷显微结构、光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金属离子和柠檬酸摩尔比为0.75时,粉体团聚程度最低,该粉体经过热压烧结后制备出的Y2O3-MgO陶瓷具有均匀的相域,晶粒尺寸约为140 nm,3~6 μm波段的透过率达到80%,维氏硬度及断裂韧性分别为10.90 GPa、2.21 MPa·m-1/2,抗弯强度为226 MPa。  相似文献   

6.
《陶瓷》2018,(11)
高性能陶瓷具有高强、高硬、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稳定性好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具有很广的应用范围,逐渐成为一类具有发展潜质的新型材料。在制备高性能陶瓷的过程中,陶瓷材料制备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笔者采用分散剂失效直接凝固注模成形方法(DCC),使用三聚磷酸钠(STPP)作为分散剂,利用三聚磷酸钠在高温及中性pH值环境下水解的性质,使氧化铝悬浮体发生原位固化,研究三聚磷酸钠添加量对氧化铝悬浮体zeta电位及粘度的影响,固相含量对氧化铝陶瓷悬浮体粘度的影响,温度对氧化铝陶瓷悬浮体粘度的影响等方面。通过实验,获得适宜的分散剂添加量和pH值范围,从而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氧化铝陶瓷悬浮体,进而获得力学性能最好、微观结构最均匀时对应的固化温度、固化时间,总结出最适宜的氧化铝陶瓷制备方案,从而获得高性能氧化铝陶瓷样品。  相似文献   

7.
以Si粉为烧结助剂,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SiC/B4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i的加入和烧结压力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Si与B4C粉料中的游离碳反应,随后固溶到B4C晶体结构中.当Si质量百分含量为8%时,经18.50℃、60 MPa真空热压烧结的复合材料主晶相为B4.C、SiC,相对密度达到99.8%,断裂韧性和弯曲强度分别达到5.04 MPa·m1/2和354 MP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烧结体的高致密度以及断裂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氧化铝陶瓷为例,研究探讨了凝胶注模成形工艺中制备低粘度、高固相含量浓悬浮体的关键技术;讨论分散剂等因素对粘度的影响;不同固相含量对坯体的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固相含量坯体烧结后的SEM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波  林枞 《硅酸盐通报》2013,32(1):108-112
本论文采用注射成型技术制备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系统分析了粉末固含量对注射成型喂料流变性能及陶瓷坯体的烧结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末固含量的增加,喂料的粘度和非牛顿指数都有所增加,尤其当固含量达到65vol%时,喂料的粘度急剧增大;注射生坯的密度也随着固含量增加有所提高,但烧结收缩率反而相应降低了,特别是65vol%固含量时,烧结收缩率明显下降,这是由于坯体内存在较大的无法排除的气孔缺陷,所以导致最终烧结坯体的密度只略微增加;坯体的抗弯强度随着固含量增加到60vol%时达到最大.综上,喂料中60vol%粉末固含量是最适宜ZTA陶瓷注射成型工艺的.  相似文献   

10.
张帆  牛欢欢  李稳  范冰冰  张锐 《硅酸盐通报》2018,37(6):1941-1945
以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与K2CO3为主要原料,通过预烧处理得到活化的粉煤灰原料,分别在850 ℃、875 ℃、900℃、925℃、950℃度进行常压烧结,制备得到粉煤灰陶瓷墙地砖材料.利用XRD、SEM分别对其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进行测试,结合烧成样品的吸水率、体积密度、显微硬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烧结工艺对粉煤灰陶瓷墙地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中液相含量明显增加,在液相流动的作用下,坯体内部的气孔逐渐被填充,固相颗粒被粘结在一起形成连续的整体,从而形成致密的瓷体结构,当烧结温度为925 ℃时,样品的吸水率达到最小值:0.07%,维氏硬度达到最大值:5.9 GPa.而保温时间的增加,液相流动与物质迁移更充分,导致KAlSiO4晶粒尺寸增加,轮廓清晰,但并未对物相及其力学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商业生产的高纯纳米α-Al2O3粉(99.9%,质量分数)、分析纯Mg(NO3)2为原料,以两面顶压机高压烧结,制备了纯Al2O3陶瓷及微量MgO掺杂的Al2O3陶瓷,并进行了密度测试与显微结构分析.与常压烧结相比,高压烧结可显著降低高纯Al2O3陶瓷的烧结温度,提高传质速率,大幅度缩短烧结时间,达到快速、低温烧结的效果.与常压烧结明显不同,在高压烧结时,MgO对高纯AlO3陶瓷的烧结致密化几乎没有影响.在4.5GPa,100 ℃高压烧结30 min,制备的纯Al2O3陶瓷的相对密度为97.65%,微量MgO掺杂的Al2O3陶瓷的相对密度达97.93%、平均晶粒尺寸约为4 μm.  相似文献   

12.
采用VFP程序开发环境,对陶瓷相关计算进行编程开发。介绍了陶瓷计算系统中陶瓷基础计算、陶瓷数据维护、坯釉料配方计算等界面的设计,探讨陶瓷计算程序设计思路,成功开发了陶瓷计算系统,简化了计算过程,缩短了计算时间,为广大陶瓷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工具。  相似文献   

13.
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代陶瓷艺术的剖析,概述了传统陶瓷艺术与当代陶瓷艺术的审美特征,探究了当代陶瓷艺术状况与未来发展,认为当代陶瓷艺术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而创新是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内存根本动力,这对指导当代陶瓷艺术的新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赖颖秦  曾昭望 《中国陶瓷》2007,43(8):63-64,65
从陶瓷艺术的渊源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向,全面阐述了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的创作思维方法,并指出了现代陶艺家利用逻辑思辩的方法—反面思维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陶艺创作的思维方式,拓宽了陶艺的创作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在陶瓷超细粉体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建其  刘杰 《中国陶瓷》1999,35(3):13-15,25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加入少量就能使物质性质发生很大变化的精细化工产品。陶瓷超细粉体的制备可分为长大法和细碎法,本文主要概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细碎法中作助磨剂,对长大法中颗粒团聚的改善等的机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聚物/陶瓷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合 热解法修饰陶瓷基膜和浸涂法制备高聚物 /陶瓷复合膜 ,通过正交设计考察膜制备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 ,并制备出了完整无缺陷的硅橡胶 /陶瓷复合膜和PPESK/陶瓷复合膜 ,其O2 /N2 分离系数皆达到了纯高聚物膜的本征分离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为在较高温度环境下的气体分离及膜反应等的应用准备了条件 .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陶艺制品造型,釉色,装饰等艺术符号都与每时期的阶段性精神和物质生活相联系,但在"现代艺术"文化认识领域中,往往从理论思维角度把陶艺实用目的的物质性排斥在文化范畴之外。艺术常常强调物质的观赏性,而陶艺的实用功能就是这种文化类型的主体,陶艺的文化性和功能性,具有实用和审美文化的高度叠合,永久地承载着实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大内容。  相似文献   

18.
复杂形状中空陶瓷部件的凝胶注模成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仔细设计模具,并在研究了催化剂等对凝胶注模成型过程的影响以及脱模和干燥对成型坯体质量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备出了强度在24MPa以上、外观质量很好的复杂形状中空陶瓷部件。扫描电镜分析可知坯体的显微结构均匀,坯体比较致密,高聚物通过三维网络把陶瓷颗粒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9.
羟基磷灰石陶瓷微球的流动性好、容易填充,近年来在骨修复,尤其是口腔手术中得到较多应用。以HA-(NaPO3)6-Mg(H2PO4)2-明胶为陶瓷浆料,应用液滴-冷凝法对羟基磷灰石陶瓷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获得了球形度好、粒径均一的陶瓷微球。  相似文献   

20.
熊青珍 《中国陶瓷》2006,42(11):68-69
对梅州大埔陶瓷和佛山石湾陶艺在地理环境、造型和装饰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阐述了两地陶瓷艺术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的优势下,形成的独自鲜明的艺术效果,使人们领悟到两地不同陶瓷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