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窦镰旁原发性硬脑膜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74岁。因左侧肢体麻木13个月,左下肢无力半年,左上肢无力3个月,加重伴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左半身深感觉明显减退,左上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病理征(-)。头颅CT平扫显示:右额顶窦镰旁类圆形、略高密度肿块,大小7.7cm×5.5cm×4cm,紧邻颅骨内板且伴骨质吸收,双侧额叶水肿、右侧脑室受压、中线明显左移;增强后显示肿瘤周边光整,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因发作性抽搐一周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未见明显阳性体征。M RI示左侧额叶有一异常信号影,2.3cm×2.0cm×2.0cm,为长T1、长T2信号,有一瘤结节明显增强,囊壁边缘轻度环形强化的病变,周围无水肿带。边界清楚,脑室无受压,中线结构居中。入院诊断为胶质瘤。在全麻下左额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穿刺囊腔,抽出淡黄色囊液10m l,囊壁淡黄色,质韧,与周围脑组织边界不清。沿质地偏韧的肿瘤边界分离肿瘤,囊壁上可见一暗红色实质性肿块,予以整块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8d治愈出院。2讨论绝大多数海绵状血管瘤表…  相似文献   

3.
侵犯海绵窦的三叉神经鞘瘤伴卒中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6岁。因右眼视物模糊1个月入院。1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伴疼痛,复视。查体:右侧瞳孔大于左侧3·5mm 3·0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眼外展受限,视野无明显异常,双侧眼底检查视乳头颜色正常,边界清楚。余神经系统未见异常。MR I:右侧鞍上池见约4·8 cm×3·8 cm×5·0 cm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其内见更长T1长T2信号,视交叉受压上抬,右侧脑干及右侧颞叶受压,中线无明显移位。术前诊断:脑膜瘤(右海绵窦旁)。术中取右侧扩大翼点入路,切除部分右侧颞极,充分显露右侧颅中窝,见颅底硬膜膨隆,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女,65岁,因头痛、头晕、呕吐5d于1998年11月11日入院。否认外伤史。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鼻唇沟对称。颈项强直,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头颅CT扫描示左额、颞、顶硬膜下有等密度及混合密度灶,中线结构向右移位。诊断: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于1998年11月12日在强化局麻下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抽出陈旧性“机油”状不凝血100ml,术后4h病人意识恍惚,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复查CT示左额、颞、顶硬膜下高密度影,中线结构移位(图1)。急诊开颅探查…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6岁。因“进行性头痛、左侧肢体运动障碍年”入院。患者3岁时曾诊断结节性硬化,癫痫发作多年。查体:言语欠流利,智力低下。右眼内收、左眼外展障碍,颈部略有抵抗,左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降低,各腱反射减弱,共济运动失调,深感觉欠佳。全身皮肤粘膜无改变。头颅CT见左侧小脑半球一低密度占位性病变,约6.8cm×4.5cm×5.0cm增强扫描瘤周稍有强化,脑干左侧受压,四脑室受压变小,幕上脑积水,双侧侧脑室周围及右侧小脑半球、左侧小脑占位病变周围共八处钙化灶,介于3.2cm×2.8cm×2.0cm~0.8cm1.0cm×2.0cm之间。头颅MRI见左侧…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例1:男,36岁,因后枕部外伤后头痛、恶心、呕吐5d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四肢肌力正常,Romberg征(+),直线行走差,病理征(-)。CT示左侧枕顶区颅骨下有一高密度出血灶,约10.5cm×2.5cm×5cm,血肿骑跨于左侧横窦上下各1/2,周围脑组织受压,侧脑室变形。诊断:①左侧枕部急性硬膜外穿刺引流,左横窦骑跨;②左侧枕骨线性骨折。即刻行血肿清除术,于左侧横窦体表投影线上2cm处血肿中心进针,抽出血液45ml,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尿激酶,术后3d引流出血性液70ml,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7.
1病历资料男,19岁,因突发头痛11h入院。病人神志清楚,颈有抵抗,余无阳性体征。CT示双侧脑室、第三、四脑室积血(图1)。D SA示右额顶近中线部位异常血管团状影,位于运动区附近,供血动脉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左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图2)。全麻下将O nyx胶经大脑中动脉顶后支缓慢注入,栓塞约60%的畸形血管团(图3,4)。准备插管豆纹动脉时发现病人四肢轻微抽动,右侧瞳孔0.5cm,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0.3cm,光反射灵敏。急诊CT示右额颞顶急性硬膜下血肿,量约60m l,中线移位明显,未见脑内血肿(图5)。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开颅…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例1男,16岁。1周前被人推倒,伤后因剧烈头痛在当地医院治疗,未行特殊检查。出院当日患者突然倒地、抽搐、神志不清。入我院时已清醒,检查无阳性神经体征。CT检查:右侧脑室内有一团块状高密度影,约有3.5cm×3cm大小,右侧脑室轻度增大。CT增强示肿物轻度强化,边界清楚。手术探查发现右侧脑室近室间孔有一带蒂状息肉样肿块,呈暗红色,予以手术切除。病理诊断:脉络丛乳头瘤。例2男,38岁。1h前从1m高处坠地,入院体检:浅昏迷,右侧瞳孔3mm,光反射迟钝;左侧瞳孔2mm,光反射存在。CT检查:右额颞叶大片挫伤出血灶,近中线有一边界不清的团块…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病例1男,46岁。发现右颞部进行性增大包块4个月,伴局部轻度胀痛,无发热、呕吐、抽搐。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眼球运动正常,右颞部有一12cm×8cm×5cm肿块,质硬、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固定不能活动,轻压痛,无肢体偏瘫。在外院以“头皮肿块”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右颞骨大面积侵蚀、破坏,肿瘤侵犯硬脑膜向颅内压迫,瘤体血供丰富,术中出血汹猛,患者很快发生失血性休克。经我院会诊后,结扎颈外动脉时发现甲状腺右叶鸽蛋大小肿块,质硬,表面凸凹不平,疑为甲状腺癌。抗休克治疗后切除大部分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病因分析(附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病例资料病例1.男,24岁。车祸伤,右颞枕部着地,伤后4h入院时,GCS评分8分,瞳孔右侧>左侧,光反射迟钝。急诊头颅CT示双侧颞叶挫裂伤,右侧脑内血肿40ml,同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1cm。急诊行右侧大脑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术后病人神志清楚,瞳孔等大,左侧肌力2级,右侧肌力正常。术后3d病人出现意识模糊,瞳孔左侧>右侧,右侧肌力2级。复查CT示左侧额顶叶6.3cm×7.0cm不规则低密度灶。又急诊行左侧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尼膜同、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及高压氧等综合治疗。一个月后病人神志清,言语欠流利,左侧肌力2级,右侧肌力4级,复查CT梗塞灶…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资料男,50岁。因突发意识不清2 h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昏迷;右侧瞳孔直径2 mm,对光反应迟钝;左侧瞳孔直径4 mm,对光反应消失;双侧Babinski征阳性;GCS评分5分;Hunt-Hess分级4级。急诊行头颅CT+CTA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额叶脑内血肿伴右侧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前交通动脉动脉瘤,鞍上区圆形囊实性肿块,边缘呈蛋壳样钙化,中线左移,环池不清(图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56岁。1986年10月20日入院。2年来时有头痛,入院前3周因感冒额、颞部疼痛加重。先后癫痫大发作2次。查体:左额窦区有轻度压痛。颅骨 X 线平片示:左额窦内有-2.5cm×3cm 不规则高密度影;左额叶内有-4cm×6cm 的锥形低密度影。CT 扫描:左额部紧邻颅骨内板有-4.5cm×5.5cm 的低密度区,边界清楚,CT 值-977Hu;左侧侧脑室前角受压并向后移位;额窦内有-2.1cm×2.2cm 的高密度骨性肿物影。临床诊断:额窦骨瘤并发脑内积气。术中见:左额窦后壁近颅底处有-1.5cm×1.5cm 圆形骨瘤,已窦破硬脑膜并侵入额叶底部。经穿刺,于左侧皮层下抽出气体50ml 及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52岁。右侧额部疼痛半年,半月来加重,并感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入院检查:神清,左上、下肢肌力Ⅲ级,感觉减退,肌张力稍高。头颅CT 检查:右颞顶叶有-4.5×3.7cm 类圆形高密度,境界清楚,周围有轻度脑水肿,右侧脑室和三脑室受压变窄。增强后病变稍有不均匀强化,病变周围水肿区可见一半弧形强化影。印象:(1)右颞顶叶胶质瘤并出血;(2)脑膜瘤待除外。1985年7月13日行右颞顶开颅,术中见右颞顶交界处硬脑膜内层有一约20×1.5×0.3cm 大小,呈淡紫红、质硬的肿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4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后昏迷,于2017年7月收治于贺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时体检: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分。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左侧直径2.0 mm、右侧直径4.0 mm,对光反射消失。双侧巴宾斯基征(+)、查多克征(+)、奥本海姆征(+)、戈登征(+)。脑膜刺激征阴性。四肢肌力检查不能配合、刺激有回缩反应,肌张力高。头颅CT扫描提示右侧额部团片状低密度影(范围约55 mm×92 mm),颞部周围见团状高密度影(范围约50 mm×44 mm×36 mm),占位效应明显,脑室、脑沟及脑裂明显受压变窄、消失,中线结构向左侧偏移,脑疝形成(图1)。  相似文献   

15.
颅内原发性内胚窦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原发性内胚窦瘤(endodermalsinustumor)极为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原发于左侧脑室前角区的内胚窦瘤,现报告如下。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头痛、发热17天,神志模糊9天入院。检查:浅昏迷,双眼视乳头水肿,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cMRI检查发现左侧脑室前角区有一不规则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8cm×5cm×4cm,边界清楚,在T1W1和T2W1上均呈以高信号为主之混杂信号影,周围脑组织明显水肿,块影跨中线延伸至对侧,左侧脑室前角闭塞,考虑为左侧脑室前角区室管膜瘤。术中见脑组织肿胀,肿瘤灰褐色,质较硬…  相似文献   

16.
囊性脑膜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27岁。以“右上下肢无力半年,反复头痛、呕吐3个月”为主诉于2004年6月入院。查体:右侧肢体腱反射减退,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Babinski(+),CT示:左矢状窦旁类圆形低密度肿物,密度均匀,CT值12~18Hu,MRI示:左侧额顶部矢状窦旁见6.0cm×5.0cm×5.0cm长T1与T2信号,边缘光滑,境界清楚,其内可见结节状稍高密度信号病灶。左侧脑室受压变小,中线结构向右偏移。增强后见结节状病灶明显强化。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左顶叶有一囊性肿瘤,约6.0cm×6.0cm×5.0cm大小。内有淡粉红色囊液,囊腔内左矢状窦旁有一实性肿块,外观呈粉…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性 ,13岁。因头痛、呕吐伴步行困难 38天而入院。既往家族史无特殊 ,经CT扫描提示脑干斑点状出血灶而入院。入院时神志清醒 ,合作 ,颅神经 5、 6、 9、 11受损 ,右侧肢体感觉减退。MR扫描 :桥脑 延脑有 3cm× 3 5cm× 3cm肿块 ,边缘清楚 ,T1WI高信号 ,T2WI边缘低信号。病灶压第四脑室明显变形 ,左侧小脑中脚受压。病灶周围水肿 (见图1) ,于 1996年 5月 8日全麻下行后颅窝开颅 ,中线切口 ,剪开硬膜 ,切开蚓部 ,即见第四脑室凸起肿块 ,呈蓝色肿物 ,瘤体占满四室 ,边界清楚 ,先从周围分离后 ,将整个肿瘤切除(图 2 )。…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8岁,因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双下肢乏力3d而入院。入院时头颅CT检查显示双侧额颞顶类新月形略高密度灶,脑池、脑沟各结构基本消失,各脑室较纤细,中线结构尚居中,诊断为双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d前有跌伤史,当时未予明确诊治。入院时查体:神志清楚,GCS评分15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双下肢肌力Ⅳ级。入院5h后,患者突然烦躁,神志不清,GCS评分6分,右侧瞳孔略大于左侧,光反应迟钝,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5岁。因头痛、反应迟钝、双下肢活动不灵,以右侧为重10天而就诊,按脑梗塞治疗两周不见好转,一天前大便后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逐渐出现意识朦胧,大小便失禁、抽搐,4小时前出现昏迷急来我院。查体:深昏迷状态,左侧瞳孔6.0mm,右侧瞳孔3.0mm,呈去脑强直状态、双Babinski( ),头颅CT显示:双侧额颞顶枕硬膜下血肿、左侧脑室受压显示不清,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小,中线明显右移,环池不清。追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护理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体会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男,18岁,枕部摔伤后昏迷40min入院。查体:深昏迷状态。右侧瞳孔5mm,左侧瞳孔4mm,光反射均消失,GCS5分。CT见:右颞、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约70ml,右侧脑室消失,中线移位1.5cm,右半球脑组织肿胀。诊断为: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脑肿胀。立即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颞、顶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清除血肿约100ml,血肿清除后,脑组织急性膨出,将骨窗扩大为15cm × 10cm,减张缝合头皮、关颅。回监护室,病人瞳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