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某火电厂2×33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运用微元法对系统脱硫效率进行研究,建立了脱硫效率与原烟气量、原烟气二氧化硫含量、浆液pH值、液气比之间的仿真模型。对影响湿法烟气脱硫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其结果对提高湿法烟气脱硫效率和降低运行费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起  林春一 《黑龙江电力》2005,27(4):269-270,274
烟气加热器是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但烟气加热器结构、造价和运行等影响因素,使某些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系统没有采用。阐述了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不设置烟气加热器存在的问题,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是否采用烟气加热器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并结合环保要求,认为600Mw以上容量机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应设置烟气加热器。  相似文献   

3.
陈振峰 《陕西电力》2005,33(3):50-52
介绍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及石灰石/石膏法、氨法、海水脱硫法等湿法脱硫技术,以及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循环硫化床脱硫技术、电子束照射法等干式、半干式烟气脱硫技术.对各种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效益比较,供燃煤电厂在实施烟气脱硫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行业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脱硫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市场化污染治理新机制,阐明了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主要内容和进展。从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承包商(脱硫公司)的角度,重点对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国产化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烟气脱硫技术及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国产化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行业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脱硫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市场化污染治理新机制,阐明了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主要内容和进展.从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承包商(脱硫公司)的角度,重点对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投入运行后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影响了烟气脱硫装置的运行效果。对火电厂脱硫系统的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制浆系统和石膏脱水系统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了烟气脱硫系统运行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及石灰石/石膏法、氨法、海水脱硫法等湿法脱硫技术,以及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循环硫化床脱硫技术、电子束照射法等干式、半干式烟气脱硫技术。对各种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效益比较,供燃煤电厂在实施烟气脱硫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概述了我国火电厂 SO2 排放的严峻形势及对环境污染的严重影响 ,指出了控制 SO2 排放的迫急性。介绍了国际上控制火电厂 SO2 的主要途径 ,并提出烟气脱硫是目前降低火电厂 SO2 排放最有效的手段 ,为此全面论述了目前世界上众多的烟气脱硫工艺 ,其中最成熟、最经济、应用最广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我国烟气脱硫工艺的最佳选择。介绍了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的现状 ,列出了全国采用烟气脱硫设备电厂的一览表 ,并预测了今后 1 0年全国火电厂烟气脱硫的发展状况。最后探讨了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涉及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资金筹集、降低脱硫系统造价等有待解决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烟气湿法脱硫技术的高水耗特性,模拟石灰石钙法、镁法、钠碱法脱硫工艺,研究了对应不同原煤水分含量的烟气水蒸气浓度、循环浆液温度、入口烟气温度等参数对湿法脱硫系统耗水量的影响。试验发现:原煤水分含量、循环浆液温度及进口烟气温度均对脱硫塔内凝结水量影响较大;不同烟气湿法脱硫方法均存在一个临界运行参数组,在此临界条件下均能实现湿法脱硫零水耗。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电网规模增长,直升机、无人机巡线的大量应用,产生的航拍图像数量剧增,其中螺栓的缺陷因数量众多和体积较小,故由输电线路螺栓缺陷引发的事故频频发生。另外,现有输电线路螺栓缺陷分类方法仅限于表面特征提取而忽略目标间关联和受复杂环境的影响大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该文提出利用螺栓螺母之间的关联组成栓母对,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栓母对特征初始化图网络节点和结合栓母对的先验知识表示栓母对缺陷与栓母对语义对象的关联,并以此来建立栓母对知识图谱指导栓母对缺陷分类。在此基础上,将输电线路上与螺栓相关的缺陷划分为栓母对缺陷,并建立粗级缺陷数据集和细级缺陷数据集。通过使用栓母对知识图谱来指导栓母对的缺陷分类实验,并以此来验证栓母对知识图谱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栓母对知识图谱实现了栓母对先验知识的有效运用,完成了栓母对粗级缺陷和细级缺陷的高效分类。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加强科技管理在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质量中的重要性,科技管理部门应加强科研项目的立项、过程控制、科研经费、科技成果的鉴定与申报奖励等管理,积极主动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和帮助,加强与科研人员的沟通,使科研人员能按时顺利高质量完成承担的科研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大坝9.8万余座,为保障我国防洪、供水、粮食、能源和生态等的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由于受筑坝当时国力国情以及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本世纪初,约有40%的水库大坝为病险工程,此外还有不少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和劣化问题,严重威胁到水库大坝的安全服役。为了全面改善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状况,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且随着大量工程步入高龄阶段,水库大坝的补强修复和除险加固将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以重力坝工程为对象,在对重力坝病险除控典型工程措施阐述的基础上,从渗流安全分析与病险除控效能评估、开裂安全分析与病险除控效能评估、稳定性分析与增稳措施实施效能评估、服役可靠度分析与除险加固影响评估等方面,论述重力坝病险除控典型工程措施、实施效能评估的研究现状。建议今后应加强多种除控措施的联合使用、渗流病险除控效能的确定与不确定组合方法、裂缝抑制与承载力提升机理、重力坝系统增稳后的能量变化规律、重力坝服役可靠度分析与除险加固综合贡献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建立和完善重力坝典型工程措施及实施效能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5年全国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设施、城市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可靠性指标的统计,对影响变压器、断路器、架空线路3类主要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的计划停运、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因素及对影响用户供电可靠性的预安排停电、故障停电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指标分析比较,提出影响可靠性因素的变化趋势,为未来几年提高输变电设施、供电用户可靠性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Profibus总线技术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力监控系统担负着监控城区所有变电站内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及保护装置、检测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满足生产及生活用电。根据变电站分布特点,采用西门子公司的PLC技术、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和WinCC工业组态软件,来构建变电站监控系统。将从技术概述、profibus总线特点、监控系统构成及软、硬件配置等几个方面来详细论述该系统。实践证明,该变电站监控系统达到原设计要求,能确保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6.
氢能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之一,氢能的利用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可再生电力能源消纳和储存的问题,还可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由于氢特殊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小、能量密度大等,其安全高效的储运及应用技术是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关键。针对氢能储运关键技术现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介绍了氢能利用发展的背景及意义,整理并解读了我国氢储运及电力应用的相关政策,梳理并对比了现有主流氢能储运技术,其中包括高压气态储运、低温液态储运、有机液态储运、金属氢化物储运的原理及经济性分析,分析氢能的电力应用,包括氢燃料电池发电及氢燃气轮机发电技术。对我国氢能储运技术及氢能发电技术的安全高效发展提出了4条建议,为我国氢能产业布局及降低氢能全生命周期应用成本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归纳了大气覆冰的类型和危害程度以及其形成条件,并对大气覆冰灾害对电网运行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整理列举了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由大气覆冰灾害造成的电力系统事故及损失。重点总结和归纳了国内外架空电力线路的防冰和除冰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和操作难易程度及可行性进行了比较。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在架空电力线路除冰技术已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电网的覆冰防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监测是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竣工验收必须进行的工作之一,随着电网改造、特高压工程的加快,监测量将越来越大,且输变电工程兼有点、线、目标点分散等特点,在这些前提下要实现电网水保数据采集、数据监测、数据发布、网络传输以及数据深入分析处理等任务,故采用了以LabVIEW软件平台为基准的一套在线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包含气象信息与土壤侵蚀模数监测功能、数据采集与存储功能、数据传输功能与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了土壤侵蚀模量、气象数据等的在线实时获取与后期分析处理,可以清楚得到较长时间范围内的气象与土壤侵蚀量的变化率,且具有较高精度,该系统已在张北1 000 kV 变电站成功应用。其系统对现场环境数据的全面感知、实时监测也积极响应中国特色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工程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按间隔配置,存在设备数量庞大和无备用装置等问题。文中研究了间隔层新型集群测控系统并开发集群测控装置。该系统打破了按间隔配置测控装置的限制,利用数台集群测控装置实现全站监控功能,各台集群测控装置之间通过测控功能的动态迁移实现相互备用。阐述了新型集群测控系统及装置的功能构成、软硬件架构和关键实现技术。型式试验和现场试用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集群测控系统及装置能够满足智能变电站监控需求,与现有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运维、管理模式兼容并实现了测控装置的冗余备用和集中运维。  相似文献   

20.
唐琳  李伟 《电力信息化》2013,11(3):89-93
为了改变信息运维工作的低效被动状态,德州供电公司提出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和"主动服务"的新理念,通过搭建面向用户体验的一体化信息运维支撑平台,建设技术过硬、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信息运维团队,发展团队运维服务管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创新创效能力,健全体系化的规章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感知,建立规范标准的运维服务管理流程,构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主动式"信息运维管理体系,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信息运维管理新模式,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