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统计过程控制理论,绘制控制图以分析和判断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过程中某种质量特性值是否持续处在受控状态,并通过分析受控状态,采取有效措施,达到保证检验过程稳定和准确的目的。通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连续测试核查样品,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核查数据结果进行正态检验并归一化,分别做出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的质量控制图和加权移动平均值控制图,并用质量控制图对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进行了质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质量控制图相比,该方法除了能直观、有效地控制拉伸试验的质量,还提高了发现较小数据漂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控制图的控制对象、建立方法、控制量和控制限的计算及控制图的应用,对如何应用日常检测数据建立控制图控制质量及测量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控制图的模糊资料判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  李从东 《工业工程》2006,9(1):104-106
与一般处理如合格或不合格等布尔型数据的质量控制图不同,针对不适合采用布尔逻辑的产品质量数据,应用模糊逻辑构建质量控制图,以加权平均法来解模糊化,权重采用模糊中位数作为不同语言类别的表示值.通过实例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比较满意地进行工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统计质量控制在汽车总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汽车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用质量控制图实时监控安全螺栓的拧紧过程,对装配过程的导常情况实时报警,并可离线查询装配过程数据,编制了相应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本文采用的控制图主要是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和运行图等统计方法提供装配过程控制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多维混合型数据监测问题一直是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混合型数据包括名义型、顺序型和数值型3种类型。传统的多变量控制图往往只考虑数值型的数据,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实际场景中,各类变量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也是在传统控制图中容易被忽略的关键点。本文通过引入Copula-Vine模型,充分利用了顺序型变量的秩相关性,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R-Vine Copula的混合型数据控制图(R-Vine Copula control chart, RVC)。通过算例比较,验证了该控制图相对于现有模型在混合型数据监测方面更强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日常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时,采用En值、CD值、Z值及控制图等恰当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评价,对测试结果的质量水平量化处理,对实验室的检测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并加以控制,以达到实验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控制图分析了扭矩扳子在比对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结果。主要介绍了平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xˉ-s图)的应用,以监视比对过程中数据的质量;根据控制图提供异常值的有关信息,采取相应纠正措施,使比对的测量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文章还从选择合适的控制图、测量频次的确定、绘制控制图的顺序、失控后的处置等方面分析讨论了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计量人员开展扭矩扳子的测量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测试》2014,(Z1):58-60
计量工作中需要对某些计量标准的测量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控制图方法被广泛使用。以微波小功率标准装置的测量过程控制为例,详细介绍控制图方法的实现步骤,并将Minitab统计分析软件应用于数据的处理分析及控制图的绘制过程中,方便、快捷、准确地实现计量标准控制图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控制图法在工厂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目前描绘控制图都需要人工输入测量数据, 整个过程还离不开人工干预, 这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人为误差。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集实时数据采集、数据通信、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自动描绘控制图的通用装置。  相似文献   

10.
控制图法在工厂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描绘控制图都需要人工输入测量数据,整个过程还离不开人工干预,这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人为误差。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集实时数据采集、数据通信、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自动描绘控制图的通用装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在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中如何用Excel2000进行核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计算,并绘制出质量控制图。与传统方法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差错。  相似文献   

12.
水质分析的质量控制过程应该包括:样品的采集、实验室内部的控制、实验室外部的控制以及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分析从样品的采集到实验室的分析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的简要探讨。即从样品的准备、实验室方法的选择、标准曲线、控制图的运用和数据检验等方面对水质分析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监测均值和方差微小偏移的敏感度,围绕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建立同时监控均值和方差的累积和控制图.模型考虑均值和方差的变化,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微小偏差,提出了一个新的累积和控制图,并给出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理论的新控制图的平均链长计算方法.编程求解后对比文献中各控制图的平均链长数据以及更换变量数值改进控制图,通过计算变动比率得出新控制图的检测力度在不同偏移力度下都明显优于其他控制图方法.  相似文献   

14.
0前言 在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技术要求的第9个要素"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即5.9条)要求实验室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采用统计技术对检测结果数据进行技术核查,以监控检测的有效性,预防问题的发生.目前,各检测实验室正开始积极探索统计技术在检测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本文通过运用 (-X)-R控制图分析钢勾心抗弯刚度的检测数据,说明控制图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按照GB/T 36893—2018标准要求,以标准中“待机功率”的测试系统进行持续监测为案例,在重复性条件下,利用空气净化器能效检测的测量方法和待机功率的测量数据作为质控数据,建立质量控制图,得出控制限、警戒限,及其应用范围。质量控制图在实验室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取得了实效,提升了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5):131-131
SPC是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软件。软件功能包括:控制图、直方图、排列图、散布图、波动图、推移图、直通率分析图、过程能力指数计算(Cp,Cpk,Cp,Ppk)等。他的特点是:数据可以由仪器自动采集,也可以手工输入或将Excel中的数据直接粘贴到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R控制图,又称均值()和极差(R)控制图。绘制控制图所需收集的数据一般不少于25组,每组中的数据可取为2~10个。通过计算,算出每组数据的平均值、极差、样本均值的均值或加权均值,样本极差的均值即控制图中心线(CL)、上控制线(UCL)和下控制线(LCL)等。人工计算较麻烦,作图时根据纵座标(质量特征值)与横座标(样品组号)定点作图,难度大、花费时间多,容易出错。采用微型机“SHARP”PC-1500制作控制图,作得又快又好。这个程序对其它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也有参考价植,适合企业现场整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GB/T3884.1-2012中短碘量法测定进口铜精矿中铜含量,实验中收集了20组数据,用EXCEL函数功能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偏差,上下控制限,上下警戒限;以实验日期为横坐标,铜含量测定值为纵坐标,用EXCEL图表功能绘制质量控制图,持续监控日常铜精矿中铜含量的检测系统。结果表明:质量控制图可以直观和有效的控制铜精矿中铜含量测定的质量分析,通过质量控制图可以考察测量系统的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判断检测过程中是否受控,确定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利用Excel实现测试数据的分析及控制图的绘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图技术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功能,将其用于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一等活塞式压力计历年核查为例,详细说明Excel软件在实验室测量标准质量控制的数据统计和控制图绘制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测定高纯银杂质中铜、铅、硒含量的直读光谱分析数据为例,通过平均值、极差、上下控制限及中心线的计算,绘制了-R质量控制图,该图可有效验证直读光谱仪器的稳定性,确保检测结果可控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