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儒良  岳峰  史健凯 《炼钢》2022,38(1):42-48
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钢包的传热物理模型和耐火材料层的温度分布模型,研究炼钢过程中钢包包衬温度场分布和钢水温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态空包每多停留1 min,后续钢水温降增加约0.26℃;空包停留1 h后进行1 h的离线烘烤,后续出钢阶段钢水降温约12℃;永久层导热系数越小,永久层的温度梯度会越大,隔热效果会越好,工作层宜...  相似文献   

2.
工业铝电解槽内衬材料的导热系数是计算热平衡和温度场的重要数据之一.根据傅立叶定律和稳态平板法测量导热系数的原理设计了铝电解槽内衬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阐述了此装置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测量了新型内衬材料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板、耐火混凝土砖在中低温度下的导热系数;用数学回归方法得到其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钢包工作衬用耐火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 尤其对传统钢包工作衬用耐火材料的应用背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汇总.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适用于超低氧钢(或洁净钢)冶炼用耐火材料的研发方向, 即通过耐火原料组分选择和结构匹配设计, 实现对耐火材料性能的精确控制.新型钢包工作衬用耐火材料需兼顾优异热机械性能的同时, 还应具备钢水净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碳化硅耐火材料是以碳化硅砂(又称金刚砂)为主要原料的SiC耐火制品,其特性是安全使用温度高达1600℃,导热系数为粘土质耐火砖的10~14倍,耐热冲击性能良好,耐磨性能好,高温强度大和化学性能稳定。特别是导热系数之高,是其它耐火材料无法比拟的。因而它是竖罐炼锌过程间接加热工艺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5.
诈永锐 《江西冶金》1997,17(2):20-22,25
应用于焦炉炉门衬的新型聚轻砖比传统粘人有体积密度小,重量轻、导热系数低等优点,导热系数低等点,可明显减少用热损失,降低炉门表面温度,改善操作环境,而且可提高焦炭、煤气及化工产品质量,是一种理想的节能、高效的新型耐火保温材料制品。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厂150t精炼钢水包,利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钢水包使用过程的三维接触模型,对耐火层的空间温度场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耐火层内侧温度高,外侧温度低,温度梯度大,形成了明显的不同温度梯度区域;耳轴箱区域耐火层的温度分布存在快速变化区,温度梯度高,容易出现耐火层因温度应力拉裂的现象。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中发生漏钢事故的位置相符合,为进一步改进设计耐火层提供了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7.
用通常的方法作稳定态传热计算时,须先假设各层温度,由此求得各层导热系数,最后验算所假设的温度与计算值是否相近,如差得太多就得重算。耐火纤维的导热系数随温度而剧烈变化(图1),温度每增数百度,导热系数就增大一倍,用通常的方法计算全纤维多层炉衬时,常常需要反复多次假设及计算。  相似文献   

8.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与提高测量精度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热系数是表征材料传热能力的重要物理参数,是窑炉材料及其它工程材料的一个热物理特性之一。在研究和开发新型耐火材料中,各国都很重视导热系数这项技术指标,并作为在冶金工程材料、建筑中作为选择材料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准确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至关重要。l导热系数的测定目前世界上测定耐火材料导热系数通常采用是平板法和热线法。平板法的工作原理是把已知厚度的试验样品放置于试验仪器内,在其热面和冷面之间保持一个温度差,热流从热面流至冷面并被水冷却的量热器带走,根据中心量热器的温度升高及水流量,则可测出被中心量热…  相似文献   

9.
Piera.  J 高霞等 《现代冶金》2001,(3):61-68,53
本文进行了碳对MgO还原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碳的这种还原导致了耐火衬表面形成多孔层使炉渣容易侵入。在合成渣及工业渣熔蚀镁砖及碳质镁砖的研究中,在耐火衬表面,发现由液态渣和大量方镁石组成的两相层。本文针对工业生产中渣与耐火材料间反应所形成的两相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耐火纤维的特性耐火纤维尤其陶瓷纤维,有其独特性能。如:作为耐火壁的性能,陶瓷纤维比传统的耐火材料具有在高温下长期保护炉体结构的稳定性的特性,耐剥落性、耐振动性与耐冲击性比其它耐火材料优越得多。作为绝热壁的性能,陶瓷纤维导热系数低,且蓄热量小,降低炉体散热。因此作为节能用的绝热材料是最合适的。作为低热惯性的性能,陶瓷纤维的热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高炉及热风炉用热风管系的使用寿命,对武钢及国内不同企业热风管系用耐火材料的组成与性能数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对相关的企业标准及技术条件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热风管系耐火材料行业标准的内容及其制定的要求。热风管系用耐火材料应该通过成分来控制材质,通过对重质砖的蠕变率、加热永久线变化、抗热震性等指标的控制来保证砖衬的品质,通过对轻质砖的导热系数、加热永久线变化、耐压强度等指标的控制来保证其隔热和安全使用性能。建立适宜的热风管系耐火材料行业标准,有利于提高热风管系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炼铁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钢包耐火材料,利用ANSYS16.0对钢包壁耐火材料温度分布进行计算。优化设计钢包工作层与永久层耐火材料。结果表明:导热率越低,钢壳表面温度降低的速度越快;工作层导热率从5.0W/(m K)降到3.0W/(m K)时,钢壳表面温度降低4.6%;永久层导热率从0.8W/(m K)降低至0.6W/(m K)时,钢壳表面温度降低7.1%;优化设计后的钢包可减薄50mm,使钢壳温度降至244.412℃,实现钢包热损失少,包壁减薄,增加熔炼钢水,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963年11月上旬,辽宁省金属学会在抚顺市召开了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18个单位的耐火和炼钢工作者代表43名。会上提出有关耐火材料生产等方面的论文18篇。会议着重对铸锭用耐火材料的损毁原因和提高质量的方向进行了讨论。(一)盛钢桶衬砖。经过讨论后认为盛钢桶衬砖的损毁,主要是在高温下受到钢渣和钢水的侵蚀与冲刷,在砖的某些薄弱部位和砖缝处首先被破坏而逐渐扩大。有些同志还认为衬砖受到的温度激变,也是导致损毁的一个原因。为此,提出了以下  相似文献   

14.
耐火材料对钢水纯净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钢包、中间包衬层内示踪剂在浇铸过程中变化的试验分析,判断衬层耐火材料在钢水中的变化情况,分析每炉钢水对耐火材料的冲刷量及耐火材料对钢水纯净度的影响程度。从而提出减少耐火材料衬层对钢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化学工业炉有各种种类。其中包括加热炉、反应炉以及流动催化炉,煤粉、重油、气化炉等。近年来随着化工的发展,化学工业炉的耐火炉衬也发生了变化,从节能考虑,在使用条件并不太恶劣的加热炉、反应炉中已采用导热系数小的陶瓷纤维作炉衬,从而取代了耐火砖和浇注耐火材料,也有的化学工业炉采用耐火可塑料作炉衬,以求提高炉衬的耐火性和耐久性。对于反应炉来说,大多数是在高温、高压中受磨损的状况下使用的,其使用条件相当苛刻。因此,倾向于采用高耐磨性的耐火材料。本文将叙述一下这类化学工业炉的耐火炉衬的概要。  相似文献   

16.
梅鸣华  李治  黄文革 《工业炉》2010,32(5):35-38
导热系数是耐火材料重要的热学性能参数,也是炉窑设计重要的热工技术参数。通过比较国内现行的几种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可进一步了解不同测试方法的范围和局限,从而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铸锭底垫用耐火材料经常出现断裂、粘锭等问题,研发了一种三层复合结构的钢锭模底垫材料。该材料上层为接触钢水的防粘锭涂料层,隔绝钢水与耐火材料,避免耐火材料污染钢水,防止钢锭与底垫粘接;中间为耐火预制件,具有高温强度大、抗热冲击性能优异等特点,铸钢时不出坑、不断裂;下层保温结构可减缓钢锭下部热量散失,提高钢锭质量。研发的产品在某特种钢厂应用,解决了耐火垫板粘锭及污染钢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开发了一种可以测量材料在高温时导热系数的实验装置。采用稳态热流法测量不同温度及不同内部结构轻质高铝砖的导热系数。实验得到在实验温度200℃时导热系数都是最小的,并且随实验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逐渐增大。拟合得到了导热系数随温度及中空气隙尺寸变化的曲线公式。测量结果与文献数据吻合较好,可证明该设备测量导热系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CERATEX是本公司各种高温窑炉板状耐火绝热材料的总称,这种材料可以绝热节能。CERATEX—BT8(CRX—BT8)是专用作炼钢中间包内衬的碱性绝热板。作为耐火材料,CERATEX—BT8耐火绝热板,主要由氧化镁的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制成的,其性能见表1。是用特殊无机质粘结剂粘合成型的新型中间包专用绝热板,  相似文献   

20.
介孔二氧化硅基材内含不连续且均匀分布的球形孔.由于孔径小于热辐射特征波长,近场辐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基于涨落耗散理论和并矢格林函数,计算介孔二氧化硅球形孔内的近场辐射换热,由此得到的近场辐射的当量导热系数,将进一步用来修正介孔二氧化硅的有效导热系数.采用稀介质孔隙率加权模型耦合球形孔内近场辐射当量导热系数、孔内受限气体导热系数及介孔二氧化硅基材导热系数,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的有效导热系数,并进一步考察了孔径和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介观尺度下,其辐射热流比宏观尺度下要高2-7个数量级.球形孔内近场辐射的热流及当量导热系数随着孔径的增加呈指数衰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介孔二氧化硅的有效导热系数随着孔隙率的增加逐渐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缓慢增加.孔径越小,近场辐射的作用越显著,不容忽视.当孔径大于50 nm时,尺寸效应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