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平面移动式立体车库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现有平面移动式立体车库的优缺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层平面移动式立体车库结构方案,介绍了载车板、搬运台车、汽车回转盘和升降台的结构形式,阐述了高层平面移动式立体车库的存取车原理。考虑了在有风载荷作用、有地震力作用和有风载荷地震力共同作用3种工况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钢结构分别进行静力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得到变形量和应力值。对比钢结构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验证了方案钢结构的总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抗冲击性能是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重要指标,文中结合试验测试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以快速预测不同工况下的充电桩的抗冲击性能。首先,搭建充电桩冲击试验平台,并建立相应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其次,采用拉丁超立方方法设计200组仿真方案,并借助Python脚本语言,自动提取充电桩的抗冲击性能;最后,通过调整神经网络中的超参数,建立了充电桩抗冲击性能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与仿真模型的抗冲击性能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5%,并相较于仿真求解的数以小时计,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仅需要几毫秒。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充电桩的抗冲击性能进行评估,极大地缩短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3.
宋烨  邬平波  贾璐 《机械强度》2015,(3):533-538
根据高速列车在线路运行实际情况设置了四种气动载荷工况:明线会车,隧道通过,隧道会车和侧风。将得到的四种气动载荷工况的数值施加到高速列车车体有限元模型上,对其进行气动载荷的疲劳强度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四种工况下的最大应力都小于车体材料的许用应力,最大位移变形均发生在车体底部。在疲劳强度分析中,不仅考虑了垂向、横向和气动载荷的组合,也考虑了纵向和气动载荷的组合。根据疲劳评定结果得知安全裕量最小为2.93MPa,安全系数最小为1.083;根据疲劳分析结果得知:车体结构在气动载荷作用下满足疲劳强度要求,车体承受较恶劣的工况是同时承受气动载荷和纵向载荷。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某型无人机前起落架抗弯和抗扭性能,减轻结构重量,设计了一种摇臂支柱式起落架结构。采用液压阻尼器+弹簧缓冲器结构形式,与机体连接采用对称支柱式限位连接结构,以起落架实际使用载荷为基础,分析仿真模型的载荷工况及边界条件,并运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前起落架最大变形位于轮叉根部与机轮轮轴连接处,最大应力位于前起落架根部固支处,满足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速卧式加工中心回转工作台机械结构、工况的分析,结合其刚度性能设计指标要求.建立了回转工作台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约束与工况载荷进行了计算与导入。基于ANSYS平台针对THS6350高速卧式加工中心回转工作台进行刚度分析,找出了工作台的最大应力、应变部位,并对其刚度进行了校核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此工作台结构满足刚度性能和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旭  齐向东 《机电工程》2014,(3):393-396
针对当前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严重不足以及不能及时充电的问题,将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智能监控技术、REIP无线射频技术以及CAN总线技术应用到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的设计与研究中。开展了无人值守的智能电动车充电桩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兼备CAN总线网络通讯功能和无人值守功能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硬件结构组成方案,把每个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视为一个智能节点,建立了上位机组态监控和下位机数据采集相互结合的系统整体框架。在组态软件MCGS上对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了模拟演示试验,并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指标进行了采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能够快速地为电动汽车充电,并且具备完善的远程通信和监控功能,保证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基于20英尺集装箱的新型可移动式集装箱商店的设计,其结构不仅满足了标准集装箱载重后的起吊、运输要求,同时也考虑了作为商店使用的集装箱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文中还通过Ansys 15.0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该箱体在载重状态下的变形,为箱体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快速评估和提高新型钢铝混合摩托车车架的安全性能,以某款钢铝混合摩托车车架为研究对象,采用HyperMesh软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与优化.建立钢铝混合摩托车车架有限元模型,研究钢铝混合摩托车车架在水平载荷、垂直载荷和坐垫载荷3种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提出一种以Hammersley采样方法改进传统试验设计方法的哈默...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行充电桩存在充电时间长、充电桩体积大以及开关损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软开关的半桥LLC谐振电路,作为直流充电桩DC-DC变换器的主电路,为车载电池充电。根据电路拓扑结构及理论分析,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DC-DC变换器的主电路仿真模型,通过分析输出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可知,设计的变换器电路能够输出稳定且优质的电能。结果表明设计的半桥LLC谐振电路,可以大幅度降低直流充电桩DC-DC变换器的开关损耗,可减小充电桩体积,满足电动汽车充电桩在高频率应用场合下开关损耗小且充电效率高的要求,可在电动汽车变换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琳 《机械管理开发》2023,(1):20-21+24
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在偏心载荷工况下的承载最为恶劣,对液压支架的承载具有较高的要求。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形式,对液压支架在偏心载荷工况下的承载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压支架受到的应力满足使用的需求,顶梁结构受到的应力梯度较大,需进行一定的结构优化,保证液压支架的长期稳定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轨道运料车转向架构架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国内一些列车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款新型低速轨道运料车转向架.根据国际铁路联盟规程UIC 615 4—2003标准进行构架载荷分析与相应工况的载荷计算,并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构架正常运行和超常运行两种工况下的应力以及变形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转向架构架结构满足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加油开关齿轮减速机构进行设计与分析,综合考虑设计工况及设计要求,对其进行建模以及静力学分析和加速冲击动载荷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加油开关齿轮减速机构满足设计要求和设计工况,其最大应变、最大变形和最大瞬时冲击应力均小于许用值。加工的实物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经过试验能够实现各项功能且并无干涉,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微型电动车车架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车架结构的受力特性及其材料的性能要求,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考虑了多种行驶工况的冲击载荷对车架的破坏作用,采用有限元和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车架进行了结构优化分析,并以满足各总成的布置和实际行驶要求对车架结构进行了全新设计。对新设计车架进行了刚、强度校核及模态振型分析。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车架设计合理,说明拓扑优化设计的方法对车架结构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齿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安装误差和轴变形,会造成齿轮偏载情况,影响齿轮的接触状态与齿轮疲劳性能;齿轮变载荷作用下,考虑安装误差和轴变形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是人字齿设计中的难题之一。给出了一种实际工作条件下的人字齿轮变载荷下的疲劳性能分析方法:给出考虑安装误差和轴变形影响的有限元接触分析模型建模方法;基于有限元接触分析模型,计算出实际载荷工况下的人字齿轮偏载情况;基于加载接触分析得到了接触应力结果,根据载荷谱计算出接触强度的安全系数。实例计算表明,对实际使用的一对修形人字齿,左右齿面偏载最大达到10.75%。研究工作为高性能人字齿设计分析提供一种有用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判定干燥塔设计的合理性,根据设计图纸建立整体结构力学模型,采用ANSYS仿真分析软件,考虑介质内压力、结构自重、内件重力和支座作用力等载荷,设置设计工况、试验载荷和疲劳载荷三种工况,对干燥塔整体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和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干燥塔三种工况下的整体结构强度满足校核要求,说明其理论设计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为干燥塔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陆超  李涛  袁泉 《机械》2019,46(8)
主要介绍了一种可适用于多种类型地铁车辆检修用新型工艺转向架支撑定位装置的结构特征,包括主要结构组成和特点。依据规范UIC615-4及EN13749的强度分析方法,并应用基于Hypermesh与ANSYS的联合仿真,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对工艺转向架的支撑定位装置进行结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运营载荷和超常载荷工况下,支撑定位装置的最大应力均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支撑定位装置满足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主要充电设备,其充电性能问题不容忽视。针对国内目前对充电桩电源模块间均流不平衡度的标准不完善的现状,设计一套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电源模块均流不平衡度检测系统,并阐述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一种新型矿用可伸缩式臂架起重机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起重机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设计要求,可较好地应用于煤矿井下特殊工况下的吊装作业。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市场、企业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是其关键部件之一,影响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和整体性能.根据电动汽车的整车参数和性能要求,对传动系统参数进行设计与匹配,包括电机驱动的参数设计、蓄电池参数计算、传动比计算和档位的选择等.通过选取典型的两种循环工况对整车的动力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续航能力、加速性能和最大爬坡度满足设计指标,设计参数匹配合理,动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市场、企业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是其关键部件之一,影响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和整体性能.根据电动汽车的整车参数和性能要求,对传动系统参数进行设计与匹配,包括电机驱动的参数设计、蓄电池参数计算、传动比计算和档位的选择等.通过选取典型的两种循环工况对整车的动力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续航能力、加速性能和最大爬坡度满足设计指标,设计参数匹配合理,动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