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根据麦垛山煤矿副立井马头门围岩地质条件及巷道开挖支护后的围岩变形破坏情况,对其围岩力学性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揭露了巷道支护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马头门巷道底板的变形特征,分析认为造成底鼓的主要原因为底板岩层遇水强度弱化,并在受两帮挤压作用下,底板岩层弯曲变形,进而导致底鼓。基于巷道底鼓机理及原因,综合采取施工反底拱,打底板锚杆和底角锚索以及底板围岩注浆加固的防治技术措施对底板变形破坏进行控制;现场试验表明,该措施条件下底板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闫布煤矿现施工巷道地质情况,分析了该巷道的支护难题,根据该巷道围岩赋存特点及变形破坏特征,采用了"锚梁网喷+锚注"复合支护技术,现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刚 《煤》2020,29(9)
针对孟家窑煤矿软岩巷道变形破坏、难支护现象,通过实地勘察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特征,总结出导致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松动圈大、围岩性质及不协调的支护体系,通过优化支护布置方式、增设锚网和地锚的手段形成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后,围岩变形量显著减小且未表现出持续的变形趋势,满足巷道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5,(9):86-89
基于顺和煤矿2100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平巷地质条件,采用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对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及巷道围岩控制原则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高强锚网带+预应力带梁锚索的优化支护方案。结果表明:高应力、巷道围岩岩性差及强度低、原支护参数不合理是导致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疆伊犁一矿3煤层为特厚煤层及顶底板强度低、胶结性差、易崩解、遇水易软化的工程实况,分析了伊犁一矿马头门两侧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得出伊犁一矿软岩巷道围岩失稳机制,指出原有支护系统护表和主动支护强度低、地应力大是导致巷道破坏和支护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副立井马头门两侧巷道采用"强护表+锚网索+架棚"联合支护技术方案。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该支护技术基本能够避免软岩巷道的多次翻修,实现支护一次到位。  相似文献   

6.
深部巷道破坏特征和掘支技术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小楼井-1025~1166 m水平巷道穿过软岩冲刷带和断层破碎带、大型构造带复杂地层后,造成巷道变形和破坏,研究了巷道变形和破坏的原因以及特征,并采用扶棚支护技术解决了冒顶问题,采用锚注支护技术解决了巷道变形问题,采用反拱支护技术解决底鼓问题,为今后深部巷道施工支护结构的设计和现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软煤层多次采动下巷道支护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急倾斜三软煤层多次采动巷道的支护技术难题,基于赵家坝煤矿工程地质条件,对该类巷道的合理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的特点,分析得出了巷道围岩岩性差、应力高以及支护结构与参数不合理是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提出了应采用以"锚梁网+锚索"为主体的支护形式,并对巷道关键部位加强支护实施动态叠加支护,确保巷道的稳定.结果表明:采用以"锚梁网+锚索"为主体的支护方式,多次采动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不超过250 mm,两帮移近量不超过200 mm;巷道支护15 d内,锚杆锚应力迅速增加,以后基本稳定在2~3 MPa,表明该支护方案是合理的,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和改善巷道围岩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8.
 彭庄煤矿副井马头门在施工中发生较大变形甚至大范围冒顶,通过对马头门的破坏分析,根据已有的工程加固治理经验,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支护经验,研究并提出彭庄煤矿副井马头门加固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马头门施工完成后,围岩稳定,无明显变形,随后进行收敛变形测试,马头门两帮和顶底板总的变形量分别为4mm和5mm,有效的提高了马头门及其相连井筒、管子道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控制住了围岩的变形,保证了巷道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地应力区域软岩巷道地质条件和支护方式,分析了巷道破坏原因、破坏形式,介绍了锚注综合加固技术在开拓锚网喷巷道后加固施工的工艺,较好地控制了新掘巷道的变形量和变形速度,解决了巷道变形破坏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
窦伟 《煤炭科技》2011,(2):33-34
根据刘庄煤矿副井马头门衬砌结构的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应变,以及井底车场主体工程巷道围岩变形的监测结果,对原支护设计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开巷后的锚网喷支护对控制软岩巷道围岩的长时间变形破坏效果有限。针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具体情况,应用软岩巷道支护理论,对原支护结构进行了优化,实践证明,优化支护方案很好地控制了巷道在高地压下的变形。  相似文献   

11.
陈鹏飞 《中州煤炭》2019,(2):159-162
为了研究沿空留巷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沿空动压巷道围岩结构分类、沿空动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以及围岩变形破坏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巷道围岩层位的物理力学性质与护巷煤柱侧开挖空间的差异,把沿空动压巷道分为8个类型;围岩破坏主要集中在岩性较弱的巷道顶板以及护巷煤柱侧;影响巷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巷道开挖顺序与布置、构造应力、巷道支护、两次动压。研究对沿空动压巷道在采动影响下的围岩控制技术和破坏失稳机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深井软岩支护新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传统的支护理论,软岩巷道支护3个月后即等到巷道围岩释放压力后进行锚注。刘庄煤矿西区井底车场和主要大巷在井深800 m左右,巷道岩性极软,施工时极易发生冒顶和掉顶,按传统的锚注方式,巷道施工后变形量较大,严重影响巷道正常使用,主要表现在:顶板下沉、浆皮开裂、底鼓严重、巷道断面变小,形成的安全隐患较多,巷修工作量加大,投资成本增加。刘庄煤矿针对这一情况,从深井软岩巷道稳定性控制角度,优化支护技术,采用掘注一体化、管缝锚杆、锚索束支护新技术,并且取得成功,从而摸索出深井软岩支护一套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柳海矿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柳海矿巷道围岩松软、抗压强度低、遇水膨胀崩解、泥化松软、受压产生流变等典型软岩特征,在采用X射线衍射试验对煤,顶板泥岩成分的分析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指出软岩的岩性、应力场变化、水以及时间因素是该矿软岩巷道失稳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合理选择巷道断面形式、提高围岩自稳能力、围岩注浆加固、非均称控制的巷道支护原则和支护技术关键,以及预留变形空间、高强高阻预应力变形控制与化学浆液封闭加固的综合控制技术.现场实测分析表明,该技术能够成功控制该矿1105工作面运输巷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高应力软岩二次锚网协同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宾  郝光生 《煤炭工程》2013,45(4):35-37
文章在现场调研基础上,指出岩性、高应力、支护设计是造成下石节矿主开拓巷道破坏失稳的主要原因;依据高应力软岩支护基本原则,提出具可缩特性、高承载性能的二次锚网协同支护技术,实现"柔性"与"刚性"互补,使其既能适应软岩大变形,又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现场实测分析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控制该矿+950轨道巷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15.
高地应力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巷道围岩所处具体层位、岩性和巷道压力显形特点等方面入手,选择巷道支护形式,并通过巷道的实验,找出适合朱仙庄矿高地应力软岩巷道的合理支护参数,解决部分软岩巷道支护问题,缓解软岩支护矛盾,以达到永久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深矿井巷道矿压显现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深矿井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影响深矿井巷道维护状况的原岩应力、前支承压力、侧支承压力和岩性,深矿井回采巷道掘进方式和布置方式以及改善回采巷道维护状况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深部动压巷道非对称变形力学机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深部动压巷道支护的技术难题,以鹤煤九矿东总回风巷为研究背景,针对东总回风巷非对称变形量大且难支护的问题,采用现场调研、工程地质分析、物理相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和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变形破坏受围岩岩性、构造应力、采动应力、重力、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变形力学机制确定为IABIIABDIIIABC型;采动应力造成巷道围岩应力场的大小和方向发生了改变,是巷道产生非对称变形的主要因素。通过选取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将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转化为单一型,提出了"锚网索喷+底角锚杆+全断面注浆+反底拱"非对称耦合控制对策,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相似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显示:该控制对策有效控制了围岩非对称变形,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巷道的变形破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巷道稳定的原因主要包括构造应力、岩性、支护形式及参数等。合理确定注浆锚杆及支护参数,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保证了巷道断面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9.
深井采准巷道支护技术一直影响到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针对平煤五矿采区轨道下山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对轨道下山巷道变形原因、变形特征和支护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现场支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围岩应力高、岩性差、受采动影响,以及锚注支护方式及参数不合理是造成轨道下山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②提出了全断面支护、强化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柔性喷层的支护原则,确定了钢丝绳网混凝土喷层结构、注浆锚杆和注浆参数等钢丝绳网锚注支护有关技术参数。钢丝绳网锚注支护在轨道下山巷道翻修中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巷道经历了两侧工作面采动影响后,能够满足生产安全需要,减少了巷道维修次数,现场试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0.
-648m南翼轨道大巷由于布置在软岩中,岩性差、强度低,小断层和褶曲较发育。原设计巷道采用单一锚网支护,效果不理想,巷道变形严重。针对该状况,提出了以"锚网+架棚+注浆","三位"一体的支护技术方案。不仅保持了巷道的稳定,而且降低了巷道修护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