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窦炎症病理变化程度对血清、胃窦部粘膜组织中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Hp阳性的活动性DU患者30例、Hp阴性的活动性DU患者10例、Hp阴性且病理表现仅有轻度浅表性胃炎的10例正常对照患者进行内镜、胃粘膜组织学、幽门螺杆菌和血清、胃粘膜组织胃泌素水平检测,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幽门螺力阳性患者血清、胃粘膜组织中胃泌素水平较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显著升高(P<0.01)。胃窦组织中生长抑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胃泌素、生长抑菌变化与DU的发生关系密切,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经胃镜检查病诊断的124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行健康检查并行胃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0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胃粘膜组织活检,并分析幽门螺杆菌与炎性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62.90%明显高于对照组25.9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活动期H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密切,临床实际检查诊断中可作为可靠依据,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价实施一种新的已发展的酶免疫技术 (Hp SA)检测儿童大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这个研究的比较了 5 8例已经用于各种内窥镜评价的胃肠症状和胃与十二指肠镜和 11例治疗后随访的患者 ,在第一组 ,2 3例儿童用细菌学和组织学方法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阳性 ,2 0例用大便抗原检测是阳性 ,敏感性是 86 .9%,并且阴性预告值是91.9%,因为 ,用 Hp SA检测仅观察到一个假阳性反应 ,特异性是 97.1%,并且阳性预告值是 95 .2 %,治疗后的结果通过随访获得。8例治疗后感染被根除的儿童 ,Hp SA分析结果是阴性 ,并且有 2 /3持续感染的患者可得…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胃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变化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78例消化性溃疡和61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人20例作对照,观察胃液EGF含量变化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胃液EGF含量分别为175.1±103.5ng/L和240.9±182.1ng/L,明显低于正常人,511.9±54.1ng/L,(均P<0.01)。消化性溃疡患者EGF含量明显低于慢性胃炎患者,P<0.01。具有CagA基因的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EGF含量明显低于慢性胃炎组,P<0.05。表明胃液EGF含量与Hp感染有关,尤其是具有CagA基因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反流性食管炎在内镜随访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的发病情况 ,以及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1991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共 10 1例 ,其中男 78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4 4 1± 13 8岁 (14~ 73岁 )。平均随访时间 3 4± 2 1年 (1年~ 8年 )。并符合以下条件 :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有三块以上黏膜活检病理标本 ;所有标本经Warthin star ry银染色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于住院期间给予规范抗HP治疗 ;有间隔 1年以上的胃镜随访且随访内镜的黏膜活检…  相似文献   

6.
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的变化李宝山,程峻立,佘海潮我们对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全部浅表性胃炎患者经纤维胃镜和活检病理检查确诊,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重度浅表性胃炎47例(男25,女22)年龄21~64岁;中度浅表性胃炎34例(男21...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简称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有紧密的联系,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根除HP后溃疡的复发率可明显降低。近年国外学者提出HP影响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机理可能与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有关。为此,本文对3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根除HP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经纤维胃镜确诊为HP阳性且经治疗HP转阴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34例(男21,女13),平均年龄33.2岁。HP阳性的标准为尿素酶试验及病理检查均为阳性,根据HP治疗采用二联疗法(兰索拉唑30mg,每日一次,羟氨苄青霉素500mg,每日四次),疗程2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证实HP根除情况。血清胃泌素分别取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及餐后1h的外周静脉血测定。 二、方法:应用中科院北京原子能所提供的试剂  相似文献   

8.
残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IL-8 mRNA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残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IL8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对58例残胃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于吻合口和胃体大弯处,采用两点取材法取材进行胃镜活检。活检标本Hp的感染采用HE和Giemsa染色法检查。活检标本中IL8mRNA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半定量PCR法检测。结果:58例残胃患者中,38例感染Hp(65.5%)。34例以BI式吻合者中,残胃体部Hp感染阳性者IL8mRNA表达的水平,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者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1±0.07和0.02±0.01(P<0.05);24例BII式吻合者,无论是残胃体部还是吻合口处,Hp感染阳性者IL8mRNA表达的水平,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者的表达水平(吻合口处IL8mRNA表达为:0.32±0.24和0.02±0.01;残胃体部为:0.18±0.08和0.01±0.01)(P<0.05)。结论:残胃黏膜Hp的感染可诱导IL8mRNA表达。残胃体部IL8mRNA的表达主要与Hp感染有关;吻合口处IL8mRNA表达,除与Hp感染有关外,也受胆汁反流影响。  相似文献   

9.
这个研究涉及 196例幽门螺杆菌病人血样及 196从同一病人采集的血清标本 ,幽门螺杆菌血样是用于细胞空泡毒素的研究 ,由幽门螺杆菌产生的细胞空泡毒素的抗体是通过血清标本的中性分析法和 EL ISA检测 ,在 196例幽门螺杆菌血样试验中 ,80例 (4 0 .8%)是被发现表达细胞空泡毒素的活性 ,细胞空泡毒素的效价是被排列从 1∶ 2~ 1∶ 12 8,空泡毒素分析从儿童标本中是 37.1%阳性 ,成人是 5 0 %阳性 ,细胞毒素阳性的幽门螺杆菌的血是更常见在十二指肠溃疡(71%)比慢性胃炎的患者 (35 .2 %)这个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对于细胞空泡毒素的中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固有免疫分子DC-SIGN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胃上皮细胞表达,及其与胃黏膜损伤的关系.选取经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72例慢性胃炎患儿胃黏膜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上皮细胞DC-SIGN表达.体外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胃上皮细胞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幽门螺杆菌刺激的胃上皮细胞DC-SIGN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几种不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性别、年龄及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806例患者,分别采用尿素呼气试验法,免疫胶体金法以及病理组织切片染色镜检进行检测,以尿素呼气试验法作为金标准,比较免疫胶体金法与病理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检测Hp的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敏感度、特异性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不同疾病Hp的感染率.结果 Hp检出率为37.5%,其中男性感染率为37.3%,女性为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Hp感染率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息肉、胃癌的Hp感染率分别为48.6%、50.2%、21.6%、13.8%,慢性胃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关联.免疫胶体金法以及病理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的敏感度分别为83.77%、93.05%,特异性分别为75.20%、83.53%,阳性预期值分别为66.93%、77.20%,阴性预期值为分别为88.55%、95.25%.结论 胶体金法适用于大批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病理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敏感性高,可作为Hp感染筛查的方法之一.Hp感染率与年龄、疾病种类相关,与性别无关,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利用ELISA对100例无胃炎无胃溃疡病史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Hp细胞毒素抗体检测,分Hp感染阴性组和阳性组,比较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比较相关因子C-反应蛋白、血脂、白细胞的变化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p细胞毒素阳性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100%,阴性55%(P<0.01),相关因子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Hp细胞毒素感染与颈动脉斑块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应当予以积极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13.
卫道金 《医学信息》2005,18(3):243-24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Hp根除前后胃粘膜及血中促胃液素(Gas)和生长抑素(SS)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Hp相关性DU患者42例Hp根除前后及正常对照者20例胃粘膜及血中Gas和SS含量。结果Hp相关性DU的患者胃粘膜及血中Gas的含量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粘膜:ng/g,226±65vs380±98;血清:ng/L,107±33vs50±8),而Hp根除后Gas含量则明显下降,Hp阳性者SS的含量低于Hp阴性患者(粘膜:ng/L,11±2 vs 42±8;血浆:ng/L,5.6±1.2vs10.2±2.3),Hp根除后SS含量显著升高,Hp感染时胃粘膜炎细胞浸润程度对Gas和SS的含量亦有一定影响。结论Gas和SS与Hp相关性DU密切相关,是参与DU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陈军 《医学信息》2002,15(5):315-315
目的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通常在儿童早期获得 ,非侵袭性方法用于监控 Hp感染的发病率、传播和清除率 ;它们容易操作 ,花费低 ,并且有高的诊断精确率 ;特别是对于婴儿和幼儿 ,血清学试验和 1 3 C- U BT达不到上述要求。本研究的目的评价一组儿童用新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中的 Hp抗原 (Hp SA) ,并与侵袭性试验和 1 3 C- UBT比较。方法  310名儿童参与到 Hp SA试验中 ,其中 2 74名儿童粪便标本被分成 3组 ;A组 145名儿童 (年龄 0 .5~ 19.8岁 ,6 6 / 145 <6岁 ) ,这些儿童因胃肠症状接受上消化道胃镜检查 ,是否感染 Hp则通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西安地区健康人群血清胃泌素-17生物参考区间,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根据NCCLSC28-A2健康参考个体的设置条件要求,收集西安地区年龄13~89岁标本共计1003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03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进行检测,并按年龄以及性别分组,根据统计学方法确立各组参考区间。结果西安地区健康人群血清胃泌素-17水平呈偏态分布;不同性别血清胃泌素-17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胃泌素-17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西安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血清胃泌素-17水平存在差异,建议各实验室按不同性别、年龄分组建立血清胃泌素-17的生物参考区间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6.
1982年,澳大利亚Warren和Marshall首次从胃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现已确认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低度恶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四种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是最主要的病原体[1]。近年来,已相继研发了七种用于诊断Hp感染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Hp培养法、快速尿素酶试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慢性荨麻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荨麻疹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对 2 4例慢性荨麻疹患儿及 30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幽门螺旋杆菌 (Hp -IgG)检测 ,并对抗Hp -IgG抗体阳性的荨麻疹患儿进行了14 C尿素呼吸试验(14 C -UBT) ,2项均阳性患儿采用了根除Hp的治疗。结果 慢性荨麻疹组 2 4例中 11例Hp -IgG阳性 ,阳性率 4 5 .8% ,对照组4例抗Hp -IgG抗体阳性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7.0 2 ,P <0 .0 1)。 2 4例荨麻疹患儿Hp -IgG及14 C -UBT均阳性者10例 ,给予根除Hp的治疗后 4周随访 ,所有的患儿皮疹消退 ,复查14 C -UBT均为阴性。继续随访 1年 ,其中 8例未再复发 ,2例再次出现皮疹 ,经再次治疗后皮疹完全消失 ,未再复发。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63例 2 0~ 6 1岁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和 30例 2 1~5 4岁健康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L 2、sIL 2R、IL 6及IL 8水平进行测定 ,探讨其细胞免疫功能。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经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查证实Hp IgG测定及病理Giemsa染色法阳性。对照组经胃镜检查无溃疡 ,Hp抗体阴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APAAP法 ,试剂盒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制剂发展中心提供 ,血清IL 2、sIL 2R测定采用ELISA法 ,试剂盒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免疫研究室提供。IL 6和IL 8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  相似文献   

19.
王静  王江滨  李立 《解剖科学进展》2009,15(4):393-395,39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y,Hp)感染及其产生的毒力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关系.方法 根据GOLD指南临床确诊的80例COPD稳定期的患旨(男5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8.11±10.5)岁),8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正常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半均年龄57.55±9.43).所有病例用幽门螺杆菌测定仪-AUTOBLOT SYSTEM36专用试剂盒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及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 ①COPD患者组幽门螺杆菌血清感染率为:71.2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血清感染率为:43.75%(P=0.002).去除年龄、性别、吸烟及吸烟指数等危险因素后,Hp感染者患COPD的相对危险性明显增高,其OR值为3.19,95%CI为1.65-6.14.②COPD组中Ⅰ型Hp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75%和31.25%,去除年龄、性别、吸烟及吸烟指数等危险因素后Ⅰ型Hp菌株感染组患COPD的危险性显著增高,其OR值为3.68,95%CI为1.83-7.40,高于Hp感染阳性者患COPD危险性的OR值3.19.但Ⅱ型Hp菌株感染组并未明显增加患COPD的危险性,OR值为1.03,95%CI为0.41-2.57.结论 Hp感染是导致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Ⅰ型Hp感染可能更增加患COPD的危险性,且可能是使COPD患者肺功能恶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中医证属湿热中阻型口臭的关系.方法 选择非口源性口臭患者53例,进行1℃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对Hp感染的口臭患者行三联方案根除Hp.结果 53例口臭患者的Hp阳性者为39例,占73.58%.39例口臭患者予根除Hp治疗,其中34例根除Hp成功,根除率为87.2%,根除Hp者口臭消失者29例,占85.3%.结论 胃Hp感染很可能是非口源性口臭中医证属湿热中阻型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