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水热和沉淀两步合成法制备AgBr/Zn3(OH)2V2O7·2H2O催化剂,研究其在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性能,并考察催化剂用量、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pH值以及盐浓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评价AgBr/Zn3(OH)2V2O7·2H2O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在前驱液pH为10、120 ℃水热10 h、Ag与Br物质的量比为0.20条件下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反应120 min后,1.0 g·L-1的催化剂对1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脱色率达到85.2%。NaCl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起抑制作用,Na2SO4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起促进作用。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光照120 min后的亚甲基蓝溶液脱色率可达66.4%。催化剂对不同初始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染料,对复合催化剂ZnFe2O4/FeVO4光降解有机染料进行了研究,以促进水中生物的健康生长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水热法制备出了ZnFe2O4,通过水热法制得了FeVO4,并按照ZnFe2O4和FeVO4不同质量比合成了复合催化剂ZnFe2O4/FeVO4。以甲基橙为降解染料,在相同条件下对ZnFe2O4、FeVO4和复合催化剂ZnFe2O4/FeVO4进行活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复合催化剂ZnFe2O4/FeVO4是一种高效率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可以看出ZnFe2O4和FeVO4复合在了一起。在加入H2O2的条件下反应20 min,ZnFe2O4和FeVO4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分别为15%和25%,而复合催化剂ZnFe2O4/FeVO4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以达到75%。此外,以ZnFe2O4/FeVO4为样品考察了催化剂用量、H2O2浓度和pH值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Fe2O4/FeVO4样品的最佳催化条件为:溶液pH=5.0、H2O2浓度为0.044 mol/L、催化剂用量为1.0 g/L。  相似文献   

3.
张志红  赵秀峰 《工业催化》2013,21(11):73-76
以钛酸丁酯和磷钨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H3PW12O40/TiO2光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比表面分析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3PW12O40/TiO2光催化剂为无定形态,比表面积202 m2·g-1,杂多阴离子保持了Keggin骨架结构。在TiO2中掺杂H3PW12O40,使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区,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光催化剂对甲基橙、酸性红、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均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催化剂易于分离,重复使用稳定性较好。对甲基橙降解的适宜条件为:1.7×10-5 mol·L-1甲基橙溶液50 mL,H3PW12O40/TiO2光催化剂用量0.03 g,500 W碘钨灯照射60 min,此条件下,甲基橙脱色率可达到96%。  相似文献   

4.
谢小莉  焦华 《工业催化》2013,21(12):68-71
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方块和纳米微球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α-Fe2O3,研究超强酸的制备条件,并以此为催化剂,考察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条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450 ℃制备的纳米微球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α-Fe2O3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条件为:n(酸)∶n(醇)=2.5∶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5 ℃,酯化率为91.5%。  相似文献   

5.
采用碱沉法制备的Si-FeOOH作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研究其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废水的效能,考察了催化剂投量、pH、过氧化氢加入量对盐酸四环素降解效能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加量3.0 g·L-1、H2O2投加量9.9 mmol·L-1、pH为3、室温[(25±1)℃]的条件下,盐酸四环素降解率为90%,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504 min-1。与催化剂FeOOH相比,类芬顿催化剂Si-FeOOH性能更卓越。同时采用探针化合物正丁醇、苯醌,证明了Si-FeOOH /H2O2 催化体系中的氧化活性种主要为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HO2·), 并推测了其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SiO2,用浸渍法将H2PW12O40负载在TiO2-SiO2上,制得H3PW12O40/TiO2-SiO2光催化剂。探究在模拟自然光条件下,光照时间、甲基红溶液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和溶液pH对甲基红可见光催化降解的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光照时间为15min.甲基红溶液初始浓度为15mg/L.催化剂用量为1.8g/L以及pH为2的优化条件下,甲基红的光降解率高达99.7%。光催化降解甲基红溶液为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7.
以稻壳为硅源,采用直接煅烧法制备白炭黑,以其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制备Fe2O3/SiO2催化剂;并采用同样方法以商用二氧化硅为载体制备Fe2O3/C-SiO2催化剂,将二者用于催化H2O2预氧化NO的实验。探究不同工况(负载量、催化温度、H2O2汽化温度、H2O2流量和水汽浓度)对NO预氧化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载量为50%、催化温度为140℃、H2O2汽化温度为120℃、H2O2流量为2.5mL/h时,达到最佳工况,NO氧化度能达到7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Fe2O3/SiO2催化剂的预氧化效果要比Fe2O3/C-SiO2催化剂高20%左右。TPR结果表明载体可以降低活性组分的还原温度,减少活性组分的团聚;催化剂的晶相结构稳定,机械强度及热稳定性良好;ESR和XPS结果显示Fe2O3/S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于Fe2O3/C-SiO2催化剂,能够更好地催化分解H2O2产生·OH。  相似文献   

8.
田鹏飞  盛依依  孙杨  丁豆豆  徐晶  韩一帆 《化工学报》2018,69(11):4713-4721
非均相Fenton催化反应是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提高H2O2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OH)的利用率是提升废水处理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Al2O3催化剂,基于·OH的生成效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反应温度、反应溶液pH及H2O2初始浓度是决定H2O2利用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分析响应面方程,考察了H2O2初始浓度、溶液pH及反应温度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以H2O2利用率的最大化为目标优化反应条件,当H2O2初始浓度、溶液pH及反应温度分别为707 mg·L-1、5.12及59.4℃时,H2O2利用率可高达0.57,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仅为3.5%。所得结果对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提高降解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Fe(Ⅲ)负载在胶原纤维上制备负载型铁催化剂(FeCF),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非均相Fenton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与FeCF/H2O2/暗光体系、FeCF/UV体系和H2O2/UV体系相比,FeCF/H2O2/UV体系对DMP的降解率明显提高。H2O2相似文献   

10.
H2O2利用率低是Fe (Ⅱ)/H2O2氧化体系应用的瓶颈,自由基无效消耗是H2O2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烟气中NO氧化为技术背景,实验研究了Fe (Ⅱ)/H2O2体系内H2O2及各种自由基在氧化NO中的作用及自由基无效消耗路径。结果表明:H2O2直接氧化NO能力很弱;虽然·OH及HO2·均可以氧化NO,但·OH的氧化作用大于HO2·。氧化NO同时,绝大多数·OH及HO2·通过两者的快速复合反应而无效消耗,严重影响了H2O2利用率。因此,使用Fe (Ⅱ)/H2O2体系降解污染物过程中,应尽量避免·OH及HO2·两种自由基同时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1.
将Fe(Ⅲ)负载在胶原纤维上制备负载型铁催化剂(FeCF),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非均相Fenton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与FeCF/H2O2/暗光体系、FeCF/UV体系和H2O2/UV体系相比,FeCF/H2O2/UV体系对DMP的降解率明显提高。H2O2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炭(BC)与微量溶解态Fe(Ⅱ)/Fe(Ⅲ)共同催化芬顿反应降解水中磺胺二甲基嘧啶(SMZ),目的在于加速污染物降解的同时控制含铁污泥的产生。结果表明,当初始pH 3.0时,BC(1.0 g·L-1)与微量Fe(Ⅱ)(1.0 mg·L-1)构成的复合芬顿体系中SMZ的降解速率常数(kobs)分别是BC+H2O2和Fe(Ⅱ)+H2O2体系的20.0倍和14.1倍;且在Fe(Ⅱ)剂量低至0.3 mg·L-1时,BC+Fe(Ⅱ)+H2O2体系仍能在120 min内使SMZ接近完全转化。由于生物炭对Fe(Ⅲ)的还原,采用微量Fe(Ⅲ)代替Fe(Ⅱ)后复合体系中SMZ仍保持相当高的降解速率。通过测定·OH累计产量和H2O2消耗量,表明复合体系中生物炭可以催化H2O2分解、而微量Fe(Ⅱ...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臭氧催化氧化降解煤化工高盐废水有机物的机理。实验采集了国内典型煤化工企业高盐废水,明确了水中盐离子的组成及含量;制备高盐性臭氧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活性组分对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臭氧催化剂;对臭氧催化剂开展表征分析,明确催化剂表观形貌、元素组成及负载情况;最后采用甲酸模拟水样,研究臭氧催化氧化作用方式、臭氧衰减率变化、羟基自由基(·OH)变化、H2O2变化及超氧自由基(·O2-)变化,明确臭氧催化氧化作用机理及反应历程。结果表明:煤化工高盐废水阳离子主要为钠离子,其次是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阴离子主要为氯离子、硫酸根,其次是硝酸根离子;通过研究不同活性组分对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确定最佳催化剂为SiO2/Al2O3-Fe2O3。对催化剂开展表征分析发现:催化剂载体为硅铝复合氧化物,铁作为活性组分均匀负载于载体上。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机理研究发现:臭氧催化氧化过程遵从羟基自由基作用机理,O3通过衰减产生羟基自由基,而催化剂的加入促进了·OH生成;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2O2量与·?OH有关,·?OH越多,H2O2产生量越多,但·O2-的产生与·OH没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孙彦琛  郭巍巍  王振  杨耀党  孔庆端  万俊锋  王岩 《应用化工》2023,(12):3257-3260+3264
以零价铁(Fe0)代替Fe2+作Fenton试剂催化剂,考察H2O2浓度、[H2O2]/[Fe0]摩尔比和pH值对UV/Fe0/H2O2技术降解乙苯气体的影响,分析了反应过程中H2O2和铁物质的浓度变化,通过GC-MS检测不同时间段的液体中间产物。结果表明,以48μm工业级Fe0作催化剂,在H2O2浓度为100 mmol/L、[H2O2]/[Fe0]摩尔比为40和pH值为3的优化条件下,UV365/Fe0/H2O2体系中乙苯气体降解率在45 min内达到67.5%。检测到不同时间段的液体中间产物,如甲苯、苯乙醇...  相似文献   

15.
以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污染物,实验研究了Fe2+/H2O2体系降解MB的活性物质,明确了主要反应条件对MB降解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HO2?没有直接降解MB的能力;Fe2+/H2O2体系对MB的降解能力主要来自于?OH;Fe2+/H2O2体系降解MB可分为快速反应阶段和匀速反应阶段。快速反应阶段的MB降解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体系对MB降解能力随H2O2初始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减弱的趋势,本实验条件下,最佳H2O2初始浓度为5 mmol·L-1。体系对MB降解能力随Fe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MB降解速率随MB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MB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保证?OH生成速率及其有效利用是提高体系氧化能力及H2O2利用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碱性条件下,使用H2O2部分氧化Mn(OH)2制备了Mn3O4-MnOOH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过硫酸氢钾活化剂用于催化氧化降解水中难降解染料罗丹明B。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多种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确定了其为内部Mn3O4、外部MnOOH的二元纳米片状核壳式结构。通过考察不同催化体系下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可得Mn3O4-MnOOH复合材料具有比单一锰氧化物更好的催化效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溶液初始pH、催化剂投加量、KHSO5投加量、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对染料降解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即pH为4,催化剂投加质量浓度为0.1 g/L,KHSO5投加浓度为0.325 0 mmol/L,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该条件下,反应30 min后,罗丹明B去除率...  相似文献   

17.
郭超  高俊斌  靳广洲  赵如松 《工业催化》2014,22(11):865-868
以微波辐射法制得的大比表面积α-Al2O3为载体,负载一定量NiO制备得到NiO/α-Al2O3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微反实验装置评价NiO/α-Al2O3催化剂用于模拟汽油选择性加氢脱二烯反应的性能,并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XRD和BET表征。结果表明,用微波辐射法制得的Al2O3具有α-Al2O3的物相和大比表面积,负载NiO后的NiO/α-Al2O3催化剂对模拟汽油选择性加氢脱二烯具有较好的反应性能,适宜的NiO负载质量分数为24%。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考察,得出24%NiO/α-Al2O3催化剂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 ℃,常压,空速5.5 h-1,氢油体积比100∶1。  相似文献   

18.
周自成  李煦  郭琳琳  范小振 《化工进展》2019,38(12):5532-5538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改性的纳米酸镍(记为NiFe2O4-S),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能谱(EDS)、透射电镜(TEM)、BET比表面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多相芬顿氧化技术,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污染物废水,研究了SDS对铁酸镍的改性效果、亚甲基蓝溶液初始pH以及催化剂循环使用等不同条件因素对样品类芬顿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SDS改性后的NiFe2O4-S比纯相NiFe2O4表现出了更优异的催化性能,NiFe2O4-S对酸性(pH=3.5)、近中性(pH=6.5)和碱性(pH=9.5)的亚甲基蓝溶液均有着较好的催化降解效果;NiFe2O4-S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对该催化反应体系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NiFe2O4-S表现出优异的类芬顿催化活性归因于更强的电子转移能力,吸附的SDS能促进H2O2 ? O 2 - 分别与表面Fe3+反应将其还原转化为Fe2+。·OH是直接分解亚甲基蓝的活性物种,反应中NiFe2O4-S表面较高浓度的Fe2+可以有效地把H2O2分解为·OH。SDS增强了催化剂表面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促进了·OH与亚甲基蓝的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9.
以Co(NO3)2·6H2O和尿素为原料制备了9种Co3O4催化材料,考察了其对水中酮基布洛芬(KTP)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效能。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所制备的Co3O4对水中KTP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率提高了12.0%~63.8%,且在n[Co(NO3)2·6H2O]:n(尿素)=4:1、煅烧温度400℃下制备得到的Co3O4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SEM、XRD、FTIR、XPS、BET等表征分析显示,该Co3O4催化剂表面呈覆盖细小微粒的球状颗粒,晶相为立方相,且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表面羟基密度为1.075×10-5 mol/m2。机理研究证实,Co3O4对水中KTP的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20.
崔野 《水处理技术》2023,(11):73-79
针对水环境中检出的微量药物问题,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碳负载铁钴纳米球催化材料(CoFe2O4/C),考察了铁钴比例和热解温度对其催化效能的影响。构建CoFe2O4/C耦合过硫酸盐体系降解水中卡马西平(CBZ),探究了催化剂投加量、初始pH、氧化剂浓度对耦合体系中CBZ降解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CBZ的降解主要归功于体系中产生的SO4·-、·OH和1O2等强氧化性物质。另外,CoFe2O4/C-PDS耦合体系中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30 min内CBZ的去除率仍高达86.05%,表明制备的CoFe2O4/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际应用潜力较强。本研究可为开发绿色高效的水处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