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使用国产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时,如在预硫化前先经蒸汽—空气预处理,可以显著地提高其活性及稳定性。我们的试验室试验结果表明:用蒸汽—空气预处理工艺处理过的上述催化剂,用于胜利焦化柴油加氢精制时,与未经预处理的催化剂相比其脫碱氮活性可提高7—10%。在脱碱氮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加氢精制的反应温度可降低10℃左右。900小时长周期试验的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在本工作的第一部分,曾介绍了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的预硫化试验情况,本文着重介绍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蒸汽—空气预处理实验情况。一、试验方法试验是在实验室100毫升加氢装置上进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准备78年在胜利炼油厂28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上进行工业试验,为了配合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对工业钼—镍—磷催化剂进行了预硫化试验。根据有关资料介绍:钼—镍系加氢精制催化剂必须经过预硫化,使催化剂金属组分从氧化态变为硫化态,才能达到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因此预硫化工作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三叶草钼镍钨磷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并与钼镍催化剂、条状钼镍磷催化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它的初活性及稳定性是焦化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中较好的.它具有三叶草的优点;增强了脱氮活性;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可降低反应压力980.665kPa,脱氮率达80%以上,每年可节约能耗90-108kW,其经济价值为6×10~4-7.5×10~4元.该种催化剂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开发了CH-6钼镍钨磷催化剂。本催化剂在实验室评价和工业运转的结果说明,CH-6催化剂低压(2.941—3.923MPa)加氢脱氮和芳烃饱和活性、稳定性及再生性能都显著优于 N-22钼镍磷型催化剂和 CH-5催化剂。机械强度也高于 HC-K 和 RN-1等催化剂。CH-6型催化剂能适应大庆、胜利和管输原油生产的焦化柴油的加氢精制。用本催化剂在较缓和的条件下,对高硫、氮含量的管输焦化柴油加氢精制后,调合成0号轻柴油,出口香港,仍受用户好评,并保持了国家质量奖金牌。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对高钼镍(CH-3)和钼镍磷(CH-4)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评价。结果表明,CH-3和 CH-4两种催化剂的脱硫活性相差不多,CH-4催化剂的脱氮活性优于 CH-3催化剂。用二次加工汽油作重整进料时,推荐用 CH-4催化剂进行预加氢精制。  相似文献   

7.
在氧化铝载体制备过程中添加硼元素进行改性,将所得改性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浸渍钨、钼、镍金属溶液,制得低黏度聚α-烯烃合成油加氢精制催化剂,采用XRD、H2-TPR等手段对改性载体和加氢精制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通过硼改性,可以降低活性金属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催化剂的酸性大大增强,同时还能引入B酸。在反应温度为240 ℃、氢分压为4.5 MPa、体积空速为0.2 h-1、氢油体积比为300∶1的条件下,考察改性加氢精制催化剂应用于PAO4加氢的芳烃饱和性能,并与未改性催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性前后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均可有效改善产品的颜色,但改性加氢精制催化剂的芳烃饱和性能远远高于未改性催化剂。改性加氢精制催化剂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能够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曹文磊 《高桥石化》2000,15(6):12-14
连续重整对原料环境的控制要求十分严格,由预处理部分提供合格的重整原料,而加氢精制反应部分又是其中的核心,预加氢采用481--3催化剂。从481--3催化剂的物性出发,催化剂的装填、干燥以及预硫化等,根据实际的生产数据得出:481--3催化剂是具有很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它能够满足加氢精制反应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充分发挥和提高钼—镍—磷催化剂的活性,我们参照3665催化剂预硫化条件,并结合生产实际的可能,对催化剂预硫化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不同硫化基础油、不同硫化剂进行了预硫化效果考察。其中硫化基础油分别采用胜利重整抽余油、胜利航煤以及含硫的孤岛直馏柴油:硫化剂分别采用二硫化碳及二硫化物(催化汽油脱硫醇副产品)。试验是在100毫升固定床加氢试验装置上进行的。所用原料为胜利焦化柴油。催化剂为工业钼—镍—磷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正> 南京炼油厂铂重整装置预加氢精制,自1981年7月更换481硅铝钼镍催化剂至今,效果良好。该催化剂具有如下特性。 1.481催化剂活性稳定,反应初始温度低,可不  相似文献   

11.
为了配合胜利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80万吨/年低压加氢精制装置的引进工作,以胜利催化柴油为原料,对美国联合油公司的N—22、湖南长岭炼油厂76年试生产的钼—镍—磷(代号M—724)、抚顺石油研究所研制试生产的481催化剂进行了不同反应条件的对比试验。在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报导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推导出胜利催化柴油用N—22、481、M—724催化剂加氢精制局部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连续重整对原料环境的控制要求十分严格,由预处理部分担负提供合格的重整原料的任务,而其中的加氢精制反应部分又是其中的核心,预加氢采用481-3催化剂。从481-3催化剂的物性出发,从首次开工的工业化步骤;催化剂的装填、干燥以及预硫化给予说明。然后从实际的生产数据分析得出结论,481-3催化剂是具有很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它能够满足加氢精制反应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荆门炼油厂研究所研制的417型催化剂,是适应高含硫、高含氮二次加工油品所需的加氢精制催化剂。 417型催化剂以硅、铝为担体,载有钨、钼、镍金属组分。从实验室考察结果看,417型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以焦化柴油为原料,反应压力60公斤/厘米~2,空速1.0时~(-1),氢油  相似文献   

14.
1981年5月14日~16日在湖南临湘,由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局主持召开了高钼镍加氢精制催化剂技术鉴定会.主要鉴定意见如下. 高钼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主要技术规格: 化学组成(重%):MoO_3不小于17,Ni不小于2.2,Na~ 不大于0.05,SO_4~=不大于1.5;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配合我公司炼油厂80万吨/年加氢精制装置的引进工作,我们以胜利催化柴油为原料(总氮含量为640ppm),对美国联合油公司的N—22、及我国的钼—镍—磷(代号M—724)、481催化剂进行了不同反应条件的对比试验。在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报导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出胜利催化柴油加氢精制局部数学模型(1)~(3)式。并由(1)~(3)式作出了压力在40kg/cm~2、45kg/cm~2;氢油比337∶1;产品中氮含量达190ppm时,各催化剂的等值线图。  相似文献   

16.
最新专利文摘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一种含钼、镍、钾金属组份的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将预成型的过渡态氧化铝载体,一次浸渍含氨的钼、镍、钾溶液,经干燥、焙烧即可制得催化剂。该催化剂可用于含有机硫化物的轻馏份或气体的加氢脱硫,特别适...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添加剂在加氢精制催化剂中的作用,重点从添加剂的引入方式、作用效果及作用机理等方面阐述了第二助剂(如氟、硼、磷等)和络合剂(如柠檬酸、氮川三乙酸、乙二胺四乙酸等)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影响。添加剂的主要作用可总结为:减弱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金属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改进催化剂活性相的结构;增强催化剂的酸性;延迟钴镍的硫化,使钼优先硫化,有利于活性相的形成等。指出了在如何增强催化剂酸性及如何影响金属分散性方面还存在争议,最后提出了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型镍系液相加氢催化剂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针对工业上通常采用的辛烯醛加氢制备辛醇的工艺,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镍系液相加氢催化剂。在小型加压评价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镍的含量、助剂镁的加入量以及还原温度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400h的运转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镍质量分数在20 0%左右时,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最佳;在催化剂中加入助剂镁有利于提高加氢活性,镁的质量分数在1 9%左右为最佳;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不宜超过600℃。该催化剂用于辛醇液相加氢精制反应,具有良好的加氢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庞显峰 《炼油与化工》2012,(2):19-21,58
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柴油加氢精制—改质—异构降凝装置采用了催化柴油加氢精制—改质—异构降凝组合工艺,以FF-36为加氢精制催化剂,3963为加氢改质催化剂,FC-20为加氢降凝催化剂。试生产的结果表明,精制柴油的收率随工艺操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产品的含硫量≤50μg/g,满足国家Ⅳ柴油标准,FF-36、3963和FC-20催化剂活性匹配良好。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对孤岛大比重航煤馏份采用两段加氢精制工艺,能成功地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大比重航空煤油。工艺中的第二段加氢以饱和芳烃为主,采用镍系0801催化剂,在选定的条件下可使芳烃大部分加氢饱和,使产品的烟点符合规格要求。但镍系0801催化剂易被硫中毒,用来加工含硫2—5ppm的一段加氢精制油,其催化剂稳定性差,并且空速低,不利于工业生产应用。为此,决定选择或研制出一个稳定性好的二段芳烃饱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