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质量评价体系的重点内容,并构建了质量评价体系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  相似文献   

2.
智库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积极引导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新型智库建设质量的评价体系,包含管理质量、成果质量、人才质量、发展质量4个一级指标,以及13个二级指标。随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的质量进行评价,针对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从智库协调管理、成果转化、人才管理和交流合作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21,(1):6-7
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为高等农林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科类专业如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焦点。本文分析了高校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困境,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到农科专业的日常管理中,构建全方位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员参与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反馈机制,以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术期刊历经了长足发展,在各项事业中的导向作用越发显著,期刊评价活动也越发重要.在构建合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用主成分方法综合考虑主客观赋权对我国经济管理类核心期刊开展综合评估.将其结果与引证法、总体质量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了其中的一致性及差异.以期为我国三位一体的期刊评价体系的构建,进一步真实反映并提高期刊质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构建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综合评价体系,是合理评价地方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定量评价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完成度,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以鞍山为例,选取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生态文明4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创新驱动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用来监测鞍山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进程,衡量转型升级的发展成果,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红 《科技风》2023,(14):56-58
为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分析长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长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立了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和训练计划项目,开设了相应的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和内容较为多样丰富,但仍存在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够全面、创业意愿不高、创业的知识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创业实践的经历不多,以及教师创业实践经验不丰富等问题,建议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农林经济管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激励制度,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科学的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模糊评价方法的岗位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界定航天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航天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构成要素,然后结合航天项目全面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构建了航天项目全面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5)
近年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涉农经管类人才需求逐渐增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前景不断向好。然而,由于社会大众对农业抱有落后的刻板印象,导致考生不愿意报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够完善的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强化招生宣传、优化课程体系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三个方面突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困境,强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和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教育部正在启动的教育质量工程为契机,以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现状为对象,以提高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质量为目的,在构建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研究了经管类毕业论文阶段教学改革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田淑英  许文立 《资源科学》2012,34(10):1944-1950
林业的高效发展是实现我国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促进林业发展,我国政府对林业的投入逐年递增。本文运用DEA评价模型,对1993年-2010年间我国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1993年-2002年间,我国林业投入产出效率总体较高,综合效率均值为0.994,但2003年-2010年间综合效率均值下降到0.932,且波动较大;林业劳动力投入和林业第一产业产值对我国林业投入产出的效率影响较大。结合我国林业发展的现实背景分析发现,林业投资资金的利用效率不高、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导致了近几年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脆弱性的优化调整有利于系统自身的功能完善、干扰缓冲、环境适应以及发展演进.本文界定国有林区发展脆弱性的内涵、挖掘内部和外部驱动因素、提出林业产业作为国有林区发展脆弱性内生核心驱动因素的定位、建立国有林区发展脆弱性测评模型,并以伊春国有林区为实证分析对象,测评了伊春国有林区发展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林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绩效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根据最低层次各指标权重和指标值对考评对象作出综合评估,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在以上分析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关键的评价因子,制定合理的林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绩效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颢  刘心报  王波 《预测》2002,21(4):64-65
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公司上市管理及上市公司管理均不够规范,建立科学实用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体系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用群体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我国上市公司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5项主要内容: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及考核的管理、科研活动的管理、毕业论文的管理以及导师指导的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与管理,使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管理更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LULUCF关联林业碳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恩银  陶韵  杨红强 《资源科学》2019,41(9):1641-1654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关联的碳问题是影响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问题。厘清近20年来LULUCF涉及林业碳科学的国际研究进展,对作好响应气候变化的林业政策制定及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CiteSpace分析工具,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1999—2018年的17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知识图谱分析,归纳了LULUCF林业碳问题的研究趋势。结果表明:①“制度和方法的改进”“林业管理行为”和“环境目标”3大类群是当前LULUCF的研究主题。②德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是研究LULUCF的主要国家,分别侧重于研究毁林、林业项目、经济成本问题和部门响应机制。③LULUCF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是土地利用管理、政策制度的响应机制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信贷等经济调节杠杆问题,主要方法是以情景分析法和一般均衡模型为代表的工程管理学与经济学方法。本文对于中国LULUCF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相关建议:完善LULUCF碳核算基础方法和土地利用及动态变化监测的理论及手段,重视林业管理项目的科学评估及其对林业政策调整的指导作用,加快推进LULUCF碳预算及土地利用部门针对减排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7.
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云南林业整体在全国处于第七类地区,其典型特征即为"大资源小产业"。尽管云南森林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富集,但林业三大效益不均衡,其中生态效益较显著,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不显著。建设"森林云南"的重点是健全林业生态体系、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强林业文化体系,以提升云南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蒋有绪 《资源科学》1994,16(6):16-24
本文在林业建设工程的环境背景调查和环境质量评估基础上,对工程实施完成后一个时期的环境效益预测提出了预测和评估的内容、效益指标和方法供讨论,以期逐步实行对林业建设工程项目环境预测及评估的规范和体系化  相似文献   

19.
樊杰 《资源科学》2000,22(4):12-21
从国家利益和青藏地区的文化与自然特性出发,结合对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提出青藏地区近期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深入分析青藏地区战略实施的重要驱动力-国家扶持政策及其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国家政策的建议,为青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并将构筑青藏地区特色经济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分别探讨了支撑特色经济体系的3个支柱产业系列(以旅游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系列、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系列、以民族工业和当地土特产品加工业为主的轻纺工业系列)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0.
杨梅 《科教文汇》2020,(9):188-190
近年来,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是企业重点关注的管理问题,也是中小企业正常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企业的会计业务越来越繁杂,这则给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积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及时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的过程中存在的几种问题,包括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等问题,从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中可以一窥中小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对策,从而逐步形成会计信息系统与中小企业管理系统良性循环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