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了联检血清VEGF、CA15-3、TSGF及放射性核素显像对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法检测了8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CA15-3、TSGF这三种肿瘤标志物,应用SPECT对既有患者进行了骨扫描检测,以明确有无转移。结果:8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CA15-3、TSGF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32例临床诊断为乳腺癌骨转移组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检测血清VEGF、CA15-3、TSGF水平结合全身骨扫描可提高对乳腺癌骨转移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肿瘤标志物及碱性磷酸酶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100例临床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辅助断层(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全身骨显像、CT扫描及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结果,分析各项检查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其中22例骨转移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各项检查,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00例乳腺癌患者中62例发生骨转移,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8.71%,特异度为78.95%,准确度为85.00%;CT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为72.58%,特异度为92.11%,准确度为80.00%.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CA15-3、CEA、ALP水平较未发生骨转移患者组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骨转移分级的增高,血清CA15-3、CEA及ALP含量升高,呈正相关(P值均<0.05,r值分别为0.65、0.40、0.63).治疗有效组骨转移患者血清CA15-3、CEA及ALP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身骨显像诊断的乳腺癌骨转移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血清CA15-3、CEA及ALP检测可协助诊断骨转移并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3.
血清CA15-3与CEA,SF联检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肿瘤标志物—CA15-3单项检测及其与CEA、SF联检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 乳腺癌患者6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3例,用CLIA法测其血清CA15-3、CEA、SF含量,与正常组比较。结 果:在乳腺癌组中,CA15-3 CEA SF、CA15-3 SF阳性率分别为81.8%、74.2%,均明显高于CA15-3单 项检测阳性率(54.5%)(P<0.01,P<0.05);在乳腺癌组的无转移组中,CA15-3 CEA SF联检阳性率为 74.4%,明显高于CA15-3单项检测阳性率(46.5%)(P<0.01)。各组中,其余各种联检阳性率比较均无明显 差别(P>0.05)。结论:血清CA15-3 CEA SF联检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特别是无转移乳腺癌的检出率,是 诊断早期乳腺癌较好的实验室检测组合项目。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 6 7% ~14 9%,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 2位 [1]。乳腺癌治疗首选手术,但随后的临床研究显示,约 1 /3的患者在亚临床期已出现局部淋巴结或其他远处转移。乳腺癌病人术后极易出现骨转移,乳腺癌病人全身骨扫描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高于CT、MRI及X线检查,但特异性相对较低,对骨扫描发现的单发放射性浓集灶,单纯从图像也很难判断是否为转移灶。而肿瘤标志物CA15-3及CEA联合检测在诊断乳腺癌孤立性转移灶时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对 65例乳腺癌病人手术后进行CA15 -3、CEA测…  相似文献   

5.
血清CEA、CA72-4、TSGF联检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了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CA72-4)、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联检对胃癌的临床评价.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生化法对31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血清,CEA、CA72-4和TSGF水平测定,且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以单一指标阳性作为诊断标准,CEA、CA72-4、TSGF对胃癌的敏感性分别为23.0%、38.0%、48.0%,特异性分别为74.0%、85.0%、82.0%,联检结果二项或二项以上阳性作为标准,则本文患者的诊断灵敏度为67.0%,特异性为88.0%.结论:联检血清CEA、CA72-4、TSGF对胃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肿瘤标志物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8例NSCLC患者血清CEA、CYFRA21-1、CA19-9水平,同时对所有患者行全身骨扫描,以明确有无骨转移.结果:98例患者中40例临床诊断为NSCLC骨转移,出现骨转移的Ⅳ期患者,CEA、CYFRA21-1水平较Ⅲb前及无骨转移的Ⅳ期患者均明显升高;肿瘤标志物对于诊断NSCLC骨转移,CEA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分别为80%、75.9%、77.6%,诊断性能最高.结论:肿瘤标志物具有NSCLC骨转移的辅助诊断价值,CEA诊断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亦是极易早期发生骨转移的肿瘤之一。本文通过放射性99mTcSPECT/CT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A15-3、CEA检测,探讨联检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血清标志物CA15-3、CEA和CK19联检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65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A15-3、CEA及CK19水平,对血清测定值进行组间比较;应用ROC曲线评价单项指标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对三项标志物进行联检。结果:乳腺癌患者的血清CA15-3、CEA和CK19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乳腺良性疾病组(P〈0.01);三项标志物的单项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均不大;联检后的敏感度和诊断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1)。结论:CA15-3、CEA和CK19各单项检测敏感性较低,三项联检提高了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CA19-9、CA125、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检测对肺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腺癌患者90例,对所有患者行CA19-9、CA125、CEA、CYFRA 21-1检测以及骨显像检查,对比骨转移患者与非骨转移患者四项肿瘤标志物检测情况及阳性分布.结果 骨显像阳性患者血清中CA19-9、CA125、CEA以及CYFRA 21-1四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以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骨显像阴性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肿瘤标志物从正常浓度到1~3倍浓度再到大于3倍浓度患者的骨显像阳性率呈阶梯式上升.结论 CA19-9、CA125、CEA以及CYFRA 21-1四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阳性率均较高,可在监测肺癌骨转移时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与血清CA15-3、CEA和OPN联检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血清CA15-3、CEA、OPN检测结果和乳腺钼靶X射线征象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EA、OPN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CA15-3、CEA、OPN和钼靶X射线摄片联检的敏感性较单独检查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血清CA15-3、CEA、OPN联检和钼靶X射线摄片检查可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对早期诊断、治疗和监视、随访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全身骨显像有多处异常放射性药物浓聚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及结果分析.对73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病灶组36例和疾病对照组37例,行全身骨显像和血清五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37名无肿瘤病史的体检健康人为正常组,行血清五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分别对病灶组和疾病对照组以及病灶组与正常组进行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5-3和CA19-9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36例全身骨显像有多发异常放射性浓聚病灶的病灶组与37例无异常骨显像的疾病对照组比较,两组中仅CE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5),其余四项肿瘤标志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灶组与正常组比较,CEA、CA125和CA19-9三项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在临床实践中全身骨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有机结合,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IL-8水平与骨转移的关系.方法:对83例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分别检测血清CA15-3、白介素8(IL-8)和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无骨转移组血清CA15-3、IL-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乳腺癌伴骨转移组患者血清CA15-3、IL-8水平明显升高,与乳腺癌无骨转移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A15-3对于预测乳腺癌骨转移、筛选行全身骨显像病人和降低骨显像的误诊具有重要意义;IL-8参与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检测IL-8等细胞因子水平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的病理研究和预防、治疗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脂和血浆CA15-3联检对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42例乳腺癌骨转移组、38例乳腺癌无骨转移组患者生化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了血脂(TC、TG、HDL-C和LDL-C)水平和血浆CA15-3水平,并与4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38例乳腺癌无骨转移组患者血清TC水平较之4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TG、HDL-C和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42例乳腺癌骨转移组患者较之乳腺良性病变组和乳腺癌无骨转移组患者血清TC和HDL-C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和<0.05),而血清TG和LDL-C水平明显增高(P均<0.05)。在血浆CA15-3测定中,38例乳腺癌无骨转移组患者较之4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患者明显增高(P<0.05),42例乳腺癌骨转移组患者较之4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患者非常明显增高(P<0.01),从而显示,血浆CA15-3水平随乳腺癌患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是血脂TC和HDL-C水平的明显降低以及血浆CA15-3水平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乳腺癌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血清肿瘤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骨显像示骨转移瘤与骨显像正常患者各20例,乳腺良性病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者35例,分别测定其血清中CEA、CA15-3及PRL;IL-1β、IL-6和IL-8的含量。结果:本文结果显示,乳腺癌无骨转移组CEA、CA15-3及PRL三项肿瘤相关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略有升高,但统计学差异皆无显著性(P均〉0.05);有骨转移组上述三项指标水平则升高均非常显著(P均〈0.01);乳腺良性病组三项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同时〉2个骨转移灶组三项指标水平较≤2个转移灶的患者三项肿瘤相关指标升高均非常显著(P均〈0.01)。三项白介素水平测定结果显示,无骨转移组三项白介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而有骨转移组则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血清三项肿瘤标志物及IL-1β、IL-6和IL-8水平的变化与骨转移发生有一定关系。其检测将有助于乳腺癌骨转移瘤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5.
研究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25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对影响肿瘤标志物阳性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CLIA法测定血清CEA、CA15—3和CA125水平,以CEA〉4.8μg/mL、CA15-3〉25U/mL、CA125〉35U/mL作为诊断阳性标准。乳腺癌组患者59例,乳腺良性组患者69例,对照组65名。结果表明:乳腺癌CEA,CA15—3和CA125水平较对照组和乳腺良性组明显升高(P〈0.05)。CA15-3的灵敏度(42.4%)最高,CA125的特异度(89.6%)最高。采用平行联检法,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67.8%)和阴性预测值(85.0%)。而采用系列联检法,可提高特异度(91.0%)和阳性预测值(58.6%)。与乳腺癌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显著相关的因素有:肿瘤分期、皮肤改变、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和P53(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胰腺癌患者146例,非胰腺癌患者128例和健康体检者124例,放射免疫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CA19-9、CA242、CA50、CA125、CEA及TSGF水平,并进行各组间比较。绘制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线性相关分析各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胰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胰腺癌组血清CA19-9、CA242、CA50、CA125、CEA及TS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胰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Ⅳ期和Ⅲ期患者血清CA19-9、CA242、CA50、CA125及TSGF水平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P<0.01),且Ⅳ期患者血清CA19-9、CA242、CA125及CEA水平明显高于Ⅲ期(P<0.01)。胰腺癌组血清CA19-9、CA242、CA50、CA125、CEA及TSG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胰腺癌组(P<0.01)。ROC曲线显示,血清CA19-9的AUC高于其他单项指标,其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14.5 U/ml、81.2%和79.3%。6项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均优于各单项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4%和76.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19-9与CA242、CA50及CA125均呈正相关(r=0.703,P=0.005;r=0.572,P=0.024;r=0.439,P=0.03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不正确的饮食习惯、糖尿病史、胆系疾病史及CA19-9、CA242、CEA进入回归模型,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717(0.736~2.359)、2.865(2.217~3.685)、2.614(2.186~3.127)、3.527(2.842~4.377)、4.214(3.570~4.962)、2.315(2.114~2.539)、1.876(1.175~2.852)。 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早期胰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吸烟、不正确的饮食习惯、糖尿病史、胆系疾病史及高水平的CA19-9、CA242、CEA是胰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与血清糖链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乳腺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各10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超声光散射乳腺断层成像系统对总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量,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三者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对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结果 乳腺癌组的MHC测定值及血清CEA、CA15-3水平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MUS联合血清CEA及CA15-3水平检测在乳腺癌中的检出阳性率最高,明显高于OPTIMUS、CEA及CA15-3三者的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MUS联合血清CEA、CA15-3水平检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94.0%、92.3%,均明显高于三者的单独检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联合血清糖链抗原、癌胚抗原检测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及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EA、CA15-3以及CA125在监测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8年1月在我科行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共4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EA、CA15-3和CA125水平。化疗方案采用标准FAC、AC-D、DA、XD、GC等方案。化疗临床疗效评价采用WHO标准,肿瘤标志物疗效评价标准参考Bac[1]等的方法。结果:治疗后CEA、CA15-3在完全缓解组(CR)和部分缓解组(PR)组出现明显减低、进展组(PD)组明显升高(P〈0.05),而在稳定组(SD)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CA125在CR和PR组出现显著降低(P〈0.05),在SD、PD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CEA、CA15-3、CA125以及三者联合进行的肿瘤标志物评价与临床疗效评价的总符合率分别为60.0%(27/45)、55.6%(25/45)、31.1%(14/45)和73%(33/45)。结论:CEA、CA15-3和CA125可较好地监测乳腺癌化疗疗效,三者联检将提高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