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几种典型矿区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现状,发现金属矿区的重金属污染较煤矿区污染更为严重,往往为多金属复合污染,修复较为困难,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刻不容缓。并重点评述了应用于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到土壤淋洗技术、土壤固定化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的复合修复技术为现今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今后的矿区土壤重金属修复方向的研究重点为高效环保的土壤添加剂的研究,超累积植物或大生物量重金属富集植物的筛选和培育以及土壤修复技术的高效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攀枝花市盐边县某芒果种植区为研究区,采集47个表层土壤(0~20 cm)样本,测试Cd、As、Cr、Cu、Ni和Pb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首先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然后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采样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最后应用ArcGIS软件分析并绘制了研究区土壤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Cd全部超标,As、Cu和Pb少量超标,仅Cr和Ni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6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超过四川省土壤元素背景值;中部居民区附近Cd浓度较高,研究区北西侧、南西侧As浓度较高,中部Cr、Cu、Ni和Pb浓度高于东西两侧;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Cd处于中度-重度污染,研究区As处于轻微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处于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点位比例各占34.04%和65.96%;Cd、As、Cr、Cu、Ni和Pb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依次为980.069、18.486、1.983、5.005、6.285、4.640,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在777.344~924.348之间,总体呈现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强。研究表明,重金属Cd对芒果种植区的土壤环境存在一定威胁,建议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3.
农牧交错区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状况已成为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廓清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与富集状况,应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武川县和四子王旗农田土壤中Cr、Cd、As、Hg、Pb、Cu、Zn和Ni八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均存在污染,除Hg外,其它重金属均处于污染水平;(2)按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依次排序CdNiAsCuZnCrPbHg,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研究区整体为中度污染;(3)农田土壤重金属Cd呈偏态分布,在土壤中存在明显的富集现象,推断与农业活动采用污水灌溉有关;(4)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于武川县中东部和四子王旗南部。其中重金属Hg具有单独来源,主要与灌溉和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与施用相关。Cr、Pb、Zn、Ni污染具有相同的来源,As和Cu具有很强的同源性。该结果以期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与综合治理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亳州六个药材主产区土壤的基本性质和重金属Cd、Pb、Cu、As、Hg的含量,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各药材产区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亳州药材主产区土壤呈碱性,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水平中等偏上,但有机质含量较低;在单个污染物方面,亳州药材产区的多数土壤存在Cu污染的问题,Cd和Pb的含量也急需控制;在重金属综合污染方面,按照国家土壤二级标准,亳州绝大多数药材产区的土壤均处于污染警戒水平。亳州药材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选取朱仙庄矿采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煤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通过对研究区内58个采样点采样检测显示,朱仙庄采煤区土壤中的Cr、Zn、As和Pb 4种元素重金属的含量值变异系数(CV)排列顺序为CrZnAsPb,其中Cr、Zn的CV均大于30%,为强变异水平,空间分布态势差异显著,表明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来源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参评因子综合评价均显示研究区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表明采煤及相应活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显著,必需加强监管,防止重金属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6.
贵阳城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阳市区为研究地点,采集贵阳城区工业区、交通区、商业区、居民区、文教区、公园6个类别共89个采样点的表层土壤,分析土壤重金属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可能来源。最后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总体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在土壤中已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在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的积累程度比较高。As的污染较为严重,达警戒水平,Cu、Ni、Zn在居民区的污染比较严重,均达警戒水平,Cu、Ni、Zn在工业区的污染最为严重,达轻度污染以上。  相似文献   

7.
桃园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7,(9):1432-1438
以尉氏桃园为研究对象,对桃园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通过对表层土壤中4种重金属(Cr、Pb、Zn、As)主成分分析,探讨桃园的土壤重金属形成原因,以无公害果园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重金属元素Cr的含量超出标准限值,且部分样点达到中度污染,此土壤环境质量不符合无公害水果生产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应给予严格的控制和治理.另外个别样点中类金属元素As的单项污染指数超出了0.7,达到了警戒限状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富集原因存在差异,其中重金属As和Cr主要源于化肥、农药、有机肥的过量施用以及灌溉用水受污染;Zn和Pb主要源于粉尘及汽车轮胎磨损所产生有害气体中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8.
新疆米泉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米泉市境内的柏杨河乡和古牧地镇两个污灌区为主要研究区,对污灌内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主要的污染来源并提出了主要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油田开发导致了胜利油田土壤环境的逐渐恶化,掌握伴随石油污染的土壤重金属累积和存在情况是弄清该地区土壤环境质量问题的关键之一。本文以胜利油田孤岛油区为研究区,通过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和DTPA提取法分别分析了土壤中4种重金属(Zn、Pb、Cd和Ni)的形态组成和有效态含量,指出研究区土壤中Zn和Cd具有较高活性和生物有效性,存在潜在污染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不同年代开发的油井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指出Cd和Ni的来源和形态分布可能受到了石油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贵州SS、SQ典型铅锌矿区土壤的环境质量,在SS、SQ铅锌矿区采集土壤样品共15个,利用F-640、AA800等仪器测其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L.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有较大差异,Cu、As、Cr等3种重金属元素无或轻污染;Cd、Zn、Hg、Pb等4种重金属元素对该区土壤环境已造成污染;SS、SQ土壤中重金属综合污染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硫铁矿区废渣堆对周边农田造成的影响,系统采集了川南某硫铁矿废渣堆及周边农用地土壤样品共61件,测定其重金属(Cr、Ni、Cu、Zn、Cd、Pb、As、Hg)的含量,分析8种重金属污染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进行源解析,并借助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地累积指数等方法评估土壤污染风险水平.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中Cr、Cu和Cd含量超过国家相应标准,且Cr、Cd、Pb和As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56、1.40、1.45、2.89倍;Ni、Cu和Zn含量的空间分布相对均匀,而其它5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矿区周边农田土壤整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150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吴忠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来源,测定了区内100个表层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Cu、Pb、Ni、Cr、Cd、Zn、As、Hg的含量。对比背景值可知,除Ni外其它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Cd富集最严重;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程度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吴忠市土壤重金属的环境总体处于无污染,总体生态危害程度处于中等,Cd和Hg是构成生态危害的主要风险因子,吴忠市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主要是受到城区的生活、生产活动和部分农业用地区域的农耕活动影响。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对吴忠市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Pb、Zn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Ni主要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控制,Cr、As为成土母质和农业污染混合来源,Cd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城市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园区内工、农业生产等人为活动造成园区内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地表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日益突出,揭示园区内地表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工业园区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的重要基础保障.以湖南省湘潭市工业园区为例,利用地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的方法,对工业园区地表土壤中6种重金属Cr,Cu,Ni,Zn,As,Cd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中元素Cr,Cu,Ni,Zn符合正态分布,As,Cd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研究区内6种重金属元素的实验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Cr的变程最大,其空间相关距离达到了93.3 km. Cu,Zn,Ni,As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元素的空间相关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小;Cr,Cd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其空间相关性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城市土壤中As,Ni,Zn,Cd,Cu的含量分布与研究区内工业企业的分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江西南丰蜜桔土壤环境条件,通过Excel、Arcgis软件、单因子污染、Nemerow综合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分别对南丰蜜桔表层土壤中Cd、Cr、Hg、Pb、As、Cu、Zn、Ni等重金属的含量统计、空间分布、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重金属Cd、Hg、Pb、Cu和Zn均值含量高于江西省土壤背景值.所有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值均未超过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控制标准的筛选值.频率直方图显示Cd、Cu和Hg的分布呈右偏,而Cr、As、Hg、Pb、Zn和Ni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土壤污染特征评价结果表明,Cr和Ni的单因子污染评价为安全范围;Cd、Hg、Pb、As、Cu和Zn均有不同程度的单因子污染,但总体污染程度较低.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显示,重度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区工业园区附近以及研究区的东北部和中南部.Cr、Pb、As、Cu、Zn和Ni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属于轻微生态风险,而Cd和Hg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风险.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强风险和极强风险主要分布在城区工业园附近和中南部.Cd、Hg、As和Cu的空间分布相似,含量高值出现在城区工业园区附近;Pb、Zn和Ni的空间分布相似,含量高值出现在东南部,Cr的含量高值出现在东北部和东南部.根据Pearson相关矩阵、主成分分析和主成分-绝对主成分得分受体模型分析表明,Cr和Ni主要来自自然源,Cd、Hg、As和Cu主要来自工业活动,Pb和Zn主要来自农业活动,部分Pb来自交通源,南丰蜜桔表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5.
选择以非传统重点关注农区——广东省东部山地水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土壤中Cd、Hg、As、Pb、Cr、Cu等6种重金属的质量分数水平及空间分布情况,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并进行重金属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水田土壤环境中各重金属的平均质量分数未超过国家标准中的农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基于筛选值的样本超标率均在10%以下,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风险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可能主要包括受人为干扰的土壤成土母质因素、工业污染因素、无干扰的土壤成土母质因素和交通污染因素,分别影响土壤中Cd、As、Cr、Cu、Hg、Pb的质量分数和空间变化特征,是导致土壤环境污染的潜在因素.建议该区在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公共服务体系等时,注意做好环境规划、管理及污染防治;对超筛选值的轻度和中度污染土壤采取进一步的生态风险评估和农产品协同监测机制,对极少数重度污染土壤采取改种非食用农作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新乡市郊区蔬菜基地土壤的采样分析,借助地累积指数法、风险评估指数(Risk AsssessmentCode,RAC),分析研究了该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污染程度和其潜在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Cd与Ni明显超出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限值(GB15618-1995),重金属Cu与Zn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限值以内,重金属Cr则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限值以内;地累积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各重金属的富集污染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Cd,Ni,Zn,Cu和Cr;RAC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几种重金属对环境的风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Zn,Cu,Ni,Cr,其中Cd与Zn的环境风险较高,成为该区域土壤的主要环境风险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巩义某煤矿区周边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及地质累计指数评价了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土壤已出现多种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的累积,Cr,Ni,Cu,Zn,Cd,Pb和As的平均依次分别为59.9,32.23,31.46,99.29,0.32,113.14和8.23 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7种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95,1.18,1.57,1.59,1.60,5.07和0.84,Pb属重度污染,Ni,Cu,Zn和Cd属轻污染,As,Cr属安全水平。内梅罗综合指数指出,该区域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84%的采样点处于重污染水平。地质累计指数表明,该区域Pb平均级别属偏中污染,Zn,Cu平均级别均属轻污染,Cd,Ni,Cr和As元素平均级别均属无污染。  相似文献   

18.
对佛山市城郊9个调查点的菜地土壤Cu、Zn、Ni、Pb、Cr、Cd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n检测值100%,Cu、Ni、Pb、Cr和Cd检测值分别有87.3%、89.1%、74.5%、94.5%和34.5%超过了广东省土壤背景值,Cu、Ni、Cr和Cd检测值分别有3.6%、23.6%、30.9%和30.9%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土壤整体上受到了轻度重金属污染,Cd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r和Ni。9个调查点的综合污染程度依次为南庄>张槎>盐步>里水>罗村>桂城>澜石>黄岐>狮山。Cd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强变异水平,预示着工厂等点源性污染的存在。Cu、Ni、Pb、Cr和Zn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它们具有明显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