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声反射测量法(acousticrhinometry,AR)是一种客观测量鼻腔几何形态、截面积及容积的新方法。3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AR检查并与21名正常人作比较,均为高加索人种;18例患者作了鼻中隔纠正术前与术后的对比。结果显示鼻腔最狭窄面积(MCSA)位于鼻腔前部,与鼻气道阻力(VAR)主要产生部位相吻合;术后MCSA增加伴NAR降低,提示MCSA能较好地反映鼻腔通气功能,但鼻腔容积并不是评价鼻腔通气功能的敏感指标。由于鼻气流感觉与NAR非同一概念,在解释AR和前鼻测压法检查结果及与主观症状关系时应谨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疗效的评价应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健康成人鼻声测量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鼻限流节段即鼻瓣的部位,提供健康成人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和鼻腔容积(NCV)的测量值及影响因素,应用丹麦产RH-2000型鼻声测量计对176名健康成人进行了测试。NMCA为0.55±0.13cm2(x±s,下同),距前鼻孔6.0cm处的NCV为7.16±1.82cm3,NMCA有82.7%位于下鼻甲前端,距前鼻孔的距离为2.22±0.35cm,17.3%位于鼻内孔,距前鼻孔的距离为0.79±0.25cm,表明鼻限流节段即鼻瓣位于鼻腔前部即鼻内孔至下鼻甲前端之间。男性NMCA和NCV均大于女性(P<0.05),两侧鼻腔间NMCA和NCV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60岁以上者NMCA和NCV显著增大(P<0.01,P<0.05)。鼻声测量法(AR)是一种利用声反射原理对鼻腔几何学进行测量的新方法,本文所提供的NMCA的测量值及影响因素,可为临床应用AR客观评价鼻腔开放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鼻中隔矫正术和(或)筛前神经电灼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PAR)患者86例。其中,A组:24例,用筛前神经电灼术治疗;B组:29例,行矫正鼻中隔偏曲治疗;C组:33例。以上述两法联合治疗。各组患者术后症状均立即停止发作,术后4周进行鼻粘膜抗原激发试验,得分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1~2年随访,A、B组都有少数病例复发,而C组无一例复发;术后5年随访A、B组均有60%的病例复发,而C组的复发率仅12.5%。表明鼻中隔矫正术和筛前神经电灼术联用治疗鼻中隔偏曲伴PAR,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气道对组胺的超反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圆盘滤纸法用不同剂理的组对正常人,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内激发试验,以症状评分、鼻气道阻力(NAR)、鼻腔有效横断面积(NECA)和鼻膜表面温度(MST)的变化判定鼻气道反应性。发现一侧鼻腔用组胺激发可引起双侧性反应,变应性鼻炎患气道对组胺反应性明显增高。认为组胺鼻内激发试验可作为变应;性鼻炎诊断和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前、术后的主、客观评估及相关性,评价该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作用。方法 以46例鼻中隔偏曲伴不同程度鼻塞的 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6~8周进行评估,主观方面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客观方面应用鼻声反射及鼻阻力计,记录双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asal 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NMCA)、鼻腔容积(nasal cavity volume,NCV)及鼻阻力(nasal resistance,NR),应用配对t 检验对各主、客观指标及其之间有无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在VAS、NCV及NR中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NMCA中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AS与NMCA,NCV,NR三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有效改善鼻中隔偏曲患者鼻塞症状。鼻腔通气功能的客观检查可以直观并量化的说明手术前、后鼻气道阻力和鼻腔结构的变化,是一种很好的评价参数且不与患者的主观感受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贯穿缝合法在鼻中隔矫正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镜下行改良贯穿缝合法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66例,其中男41例,女25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5.6岁。观察患者的术后症状、体征、术后鼻腔处理时疼痛等不适程度。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58例(87.9%),好转8例(12.1%)。处理鼻腔时无明显疼痛等不适,无术后出血、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在鼻中隔矫正术中,采用改良贯穿缝合法代替鼻腔填塞能改善患者的术后不适,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愈合过程;改良手术方法简单,易于实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广东地区青年人鼻声反射正常参数的测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健康青年人鼻声反射参数;鼻限流节段的部位,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和鼻阻力(NR)的正常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声反射鼻测量计对276例该地区健康青年进行测试,同时对所得到的各种峰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16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169例,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112例,合并有鼻息肉、鼻窦炎57例,术后填塞用内装蓬松海绵的一次性硅胶套。结果:169例中术后随访3-6个月者157例,治愈146例(92.99%,146/157),好转11例(7.01%,11/157),无无效者。无一例发生发生鼻中隔穿孔、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操作精细、损伤小、切口无需缝合等特点;对合并有鼻息肉、鼻窦炎者可行同期手术,节省时间及费用;改良鼻腔填塞物,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中隔自体移植物在鼻中隔骨折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价改善鼻外形及通气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28例合并鼻软骨锥畸形及鼻腔阻塞症状鼻中隔骨折患者,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用于评估。经鼻外入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并采集鼻中隔软骨和/或筛骨垂直板用于重建骨折变形的鼻中隔框架结构。结果28例鼻中隔骨折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鼻部外观手术前后VAS评分均值分别为(7.64±1.81)分和(1.18±1.25)分,鼻腔通气功能NOSE评分均值分别为(11.07±4.42)分和(3.96±2.19)分,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中隔软骨和/或筛骨垂直板,作为鼻中隔自体移植物,应用于鼻中隔骨折修复,有效地增强了鼻中隔框架的稳定性,加强了鼻中隔的支撑力,改善了外鼻形态和鼻腔的通气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鼻声反射和鼻腔测压评价鼻中隔矫正术对双侧鼻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鼻中隔矫正术对双侧鼻腔的影响。方法:用鼻声反射和前鼻主动测压法对22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进行测试,其中3例行双下甲成形术,1例由于单侧鼻腔完全阻塞术前未能测出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数值,2例宽敞侧鼻腔行右下甲成形术,予以排除。最后纳入实验组狭窄侧鼻腔18侧,宽敞侧鼻腔16侧。记录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NMCA至前鼻孔的距离(DCAN)、0~5cm鼻腔容积(NCV)和鼻阻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鼻测压结果:偏曲侧鼻腔的吸气有效阻力术后比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宽敞侧吸气有效阻力术后较术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声反射结果:偏曲侧鼻腔收缩前,0~5cm NCV和NMCA术后比术前明显增大,DCAN明显前移,3项指标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宽敞侧鼻腔收缩前,0~5cm NCV术后比术前轻微增大,术后NMCA较术前轻微减小,DCAN较术前后移,3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收缩后,0~5cm NCV术后比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MCA较术前轻微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对偏曲侧鼻腔的功能和几何形态有明显改善,对侧宽敞侧鼻腔的通气功能和几何形态无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外鼻畸形的解剖学形成特点,总结分析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和外鼻畸形整复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8例鼻中隔偏曲矫正同期外鼻畸形整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大翼软骨发育异常11例,鼻中隔软骨尾侧端畸形5例,上颌骨鼻棘畸形2例,所有患者均先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畸形结构特征单独或同时使用了缝合矫形、切除矫形和支撑矫形方法。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和外鼻形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术后1年鼻腔通气功能和外鼻形态V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年双侧鼻腔总阻力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8例患者鼻内镜检查、鼻腔鼻窦CT显示术后鼻中隔偏曲与外鼻畸形形态改善明显。结论 总结了鼻中隔偏曲并外鼻畸形的解剖学构成分类和常用手术方法体会,为临床工作中兼顾鼻腔功能与美学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下改良鼻骨骨折复位治疗外伤性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收治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00例外伤性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行鼻内镜下全麻复位治疗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局部麻醉下传统鼻骨复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前后鼻腔客观指标、外鼻测量值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鼻腔客观指标和外鼻测量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镜辅助下改良鼻骨骨折复位治疗外伤性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鼻中隔偏曲患者窦口鼻道复合体CT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观察鼻中隔偏曲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影响,自1994年4月-1995年2月对3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做了高分辨率连续冠状CT扫描,结果发现:(1)32例患者中15例有同侧或双侧OMC炎性病变,鼻中隔偏曲角度越大,OMC病变发生率越高;(2)对有OMC病变的患者测量钩突角度和筛漏斗宽度无实际应用价值;(3)鼻中隔偏曲与OMC解剖变异的关系因便数过少尚难作出定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前后鼻腔阻力的变化,为手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变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前鼻孔测压法对2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鼻腔阻力进行测试,并同时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采用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gu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鼻中隔成形术后,患者鼻腔阻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可达92%(23/25);②狭窄侧鼻腔术后鼻阻力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宽敞侧鼻腔术后鼻阻力较术前有所升高。结论鼻阻力测定作为鼻通气功能的检测手段,可用于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前后,以客观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症状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5.
鼻中隔和多鼻窦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鼻中隔、多鼻窦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安全可行性。方法:56例鼻腔鼻窦疾病的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一次性接受鼻中隔矫正术、上颌窦根治术、鼻息肉切除术、筛窦(额窦、蝶窦)开放术及中、下鼻甲手术,并观察术后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2年,治愈30例(53.57%),好转23例(41.07%),无效3例(5.36%),总有效率94.64%,出现并发症20例(35.71%),所有并发症经治疗均获痊愈,无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局部麻醉下能一次性完成鼻中隔、多鼻窦(鼻-鼻窦)联合手术,且不会增加和加重鼻-鼻窦手术的并发症;因该术式疗效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能明显减少鼻息肉及鼻窦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能通气、痛苦小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方法。方法选择鼻中隔偏曲及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鼻窦炎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用5.5~6.0号小儿加强型气管插管的前端部分(长8.0~9.0 c m)加1/2块高膨胀海绵(整块纵分为二)进行术后鼻腔填塞;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条进行术后鼻腔填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头痛、鼻胀痛、鼻塞及48h后撤除鼻腔填塞物时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48h:实验组患者头痛、鼻胀痛明显较对照组轻,且鼻腔基本通气,对照组鼻腔不能通气;48h后撤除鼻腔填塞物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i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实验组2~4分,对照组6~8分。实验组无并发症;对照组有并发症:11例患者因局部刺激出现虚脱。结论小儿加强型气管插管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鼻腔填塞,具有简单方便、经济有效、能通气、痛苦小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中隔褥式缝合并留置通气管(简称通气管组)与单纯鼻中隔褥式缝合(简称单纯缝合组)两种不同手术操作患者术后舒适程度,以期找到鼻中隔偏区矫正术后患者更为舒适的方法。方法 将80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管组(40例)和单纯缝合组(40例),通气管组患者常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骨折外移并等离子打孔消融,鼻中隔褥式缝合后双侧鼻腔留置自制通气管;单纯缝合组患者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行鼻中隔褥式缝合,下鼻甲骨折外移并等离子打孔消融,术后双侧鼻腔不予填塞。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鼻腔渗出血、鼻腔通气、头痛、流泪、睡眠质量、口干、吞咽困难及术后换药抽取鼻腔留置通气管时的疼痛和出血的VAS评分。术后门诊复诊时,记录患者有无再次出现鼻出血、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鼻腔粘连等情况。结果 通气管组患者术后鼻腔通气、口干、睡眠困难的VAS评分均值小于单纯缝合组(P 均<0.05),出血、头痛、流泪、吞咽困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通气管组抽取填塞物时和单纯缝合组患者清理鼻腔换药时的疼痛感和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鼻中隔褥式缝合术后不填塞患者痛苦小,但鼻腔黏膜及下鼻甲术后反应性水肿导致鼻腔通气差;术后留置通气管可有效改善患者鼻塞、口干及睡眠困难,提高患者舒适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成2组。缝合组:术后5-0薇乔线贯穿连续缝合鼻中隔黏膜;填塞组:术后以高膨胀海绵填塞鼻腔。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2天对患者主观不适感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并观察术后鼻中隔血肿、鼻腔粘连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第1天、第2天两组患者在鼻塞、头痛、口干、睡眠困难、吞咽困难5个方面的VAS评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鼻中隔血肿、鼻腔粘连、感染等方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与鼻腔填塞相比,鼻中隔缝合在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术后舒适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28例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原因,方法:对1993 ̄1998年间28例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患者进行了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再次手术在鼻内窥镜下完成。结果:术后3个月原有症状全部消失。结论:在行鼻中隔矫正术前应常规行鼻内窥检查和(或)鼻窦CT扫描;地同时伴有其它鼻腔或鼻窦变应予处理,有条件都可在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再次矫正术的方法和要点。方法在鼻内镜下对27例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患者进行再次鼻中隔矫正。结果术后鼻内镜下检查27例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0.5~3年,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全面评估、确立重点矫正部位及术式,鼻内镜下鼻中隔再次矫正术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