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示踪剂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1及河流平均流速V均未知的条件下,将反映河流示踪试验中示踪浓度变化规律的解析表达式进行适当变化,得到二元线性方程。该方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中仅含有原始观测数据,线性常数中含有K1、D和V三个参数,故在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出线性方程中三个常数之后,即可求出三个参数的值  相似文献   

2.
在示踪剂的一级速率常数K1及河流平均流速V均未知的条件下,将反映河流示踪试验中示踪浓度变化规律的解析表达式进行适当变化,得到二元线性方程。该方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中仅含有原始观测数据,线性常数吟吸K1、D和V三个参数,故在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出线性方程中三个常数之后,即可求了三个参数的值。  相似文献   

3.
文中对作者原提出的分析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确定河流纵向弥散系数D和河流平均流速的直线图解法进行了改进。与直线图解法相比较,改进方法具有:1).在示踪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1为未知的情况下仍可以应用,进一步拓宽了水团示踪试验的适用范围;2).在原始数据处理过程中,避免了计算浓度的差商值,可能会提高参数计算结果的精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作者原提出的分析一维河流不团示踪试验数据,确定河流纵向弥散系数D和河流平均流速煌直线图解法进行了改进。与直线图法相比较,改进方法具有:(1),在示踪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1为未知的情况下仍可以应用,进一步拓宽了水团示踪试验的适应范围;(2)在原始数据处理过程中,避免了计算计算浓度的差商值,可能会提高参数计算结果的精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分析的双站直线解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瞬时投放示踪剂条件下的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2个观测断面的示踪剂浓度观测数据,确定河流纵向离散系数、河流断面平均流速与释放参数等水质参数,并能够根据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结果判断示踪剂是否为惰性.通过实例应用表明,与利用直线图解法确定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相比较,新方法不仅能同时分析2个断面的观测数据,能够在预先不知示踪剂是否为惰性的情况下进行判断,而且具有计算结果可靠,计算过程比较简单、易于应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将模糊线性回归的概念引入分析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计算过程中,建立计算河流水质参数的模糊线性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能计算出不同置信水平下水质参数的取值范围。算例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模糊线性回归模型可以有效地确定河流的水质参数,且计算过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模糊线性回归模型是分析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降解系数K_1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中的参数是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进行演化的一个物理量,是河流水体的物理、生物和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的一个常数。水质模型中的参数对水质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有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参数已有相当广泛的研究,并提出许多方法。本文仅对参数中降解系数K_1(以下简用K)的计算方法进行一些讨论,并提出一种新的简便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示踪实验是目前现场观测天然河流混合输移参数的普遍方法,能直接反映实际河流的混合输移特性,结果可靠。近年来国内外进行过大量示踪实验,对投放方式和相应的数据整理方法作过许多研究。1984年在沱江内江段进行了大规模的示踪实验,试验河段全长两百多公里,投放罗丹明B十多次共一百多公斤,采样断面五十多个,取测水样两千多次。在此基础上,本文把示踪实验分为三种不同投放方式,并对其应用范围和数据整理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中对用地下水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出的五种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渗透速度K实际速度“、贮留时间t)定量评价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也就是对用地下水动力学公式求出K值或者T值之后,再由K值或者T值反算推出的地下水化学动力学常数K或者K’j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引起的误差因素进行了逐个分析并加以说明。对这五种水文地质参数获取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引起计算结果出现误差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
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抛物方程近似拟和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瞬时投放示踪剂条件下的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进而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抛物方程拟和t1/2c t曲线的峰部区域,推导出利用曲线上3点坐标值计算该抛物方程的极大值和对应时间的公式,利用该时间公式建立计算河流断面平均流速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对浓度时间数据进行转换,推导出计算河流纵向弥散系数和综合排放参数的计算公式.理论推导和算例表明,抛物方程近似拟和法具有对试验数据组数的要求不高、计算过程比较简单和同时能够计算3个水质参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将单纯形-粒子群混合算法应用于分析二维河流横向扩散情况下的水团示踪试验数据,估计河流的横向扩散系数、断面平均流速和污水排放位置。数值试验结果表明:(1)加速因子c_1,c_2和参数初值取值范围综合影响粒子的搜索能力,当加速因子c_1=c_2=1.72时,有利于保持粒子的搜索能力;(2)在同样的条件下,混合算法的时间性能指标值小于单一的粒子群优化算法;(3)参数初值的取值范围对混合算法收敛性几乎没有影响;(4)混合算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河流水质数学模型参数识别问题。混合算法能改善粒子群算法在迭代后期出现的收敛速度慢、早熟的不足,是分析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河流水质模型是模拟和预测河流水质状况的科学依据。对于中型河流,我国过去一直沿用一维移流弥散迁移方程。由于河流地理条件和水流特征的复杂性,此模型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差异较大。本文选择闽江水系某河段做染色剂示踪试验,通过水流结构的深入分析,应用物质传输的基本原理和严密的数学推理方法,建立起河流混合单元系统水质模型并确定模型参数。此模型在不同地理条件和水流特征情况下能更准确地反映河流水质的实际状况,计算方法简单,可在国内外中小河流和河网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单纯形-混沌优化算法确定河流水质模型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沌优化算法收敛速度较慢的缺点,将单纯形算法和混沌优化算法结合,构造单纯形-混沌优化算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分析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求解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确定河流水质模型参数,较单纯形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较混沌优化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水质污染时河流扩散参数的计算方法,以确定河流横向扩散系数的直线图解法为基础,在模糊数的基础上分析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建立正态模糊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模糊集的隶属函数计算不同置信水平下河流横向扩散系数和河流平均流速等河流水质参数的取值区间。实际算例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正态模糊线性回归模型确定的河流水质参数值与真值非常接近,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且是可靠、合理的。该方法能够反映河流系统自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实际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使用旋杯式和旋桨式流速仪测流时,流速V与仪器转子转率n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V=Kn+C……………(1) 式中:V—流速(m/S); K——水力螺距(m); n——转子转率(S~(-1)); C——仪器常数(m/C)。 K值和C值是通过水槽检定得到的。仪器的均方差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宝鸡市枯水期水环境污染状况,以渭河及其三条主要支流清姜河、石坝河,金陵河为研究对象,实验室研究获取12个河流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主要评价参数为COD、TN和TP,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4条河流水质数据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得出在枯水期渭河、清姜河、石坝河、金陵河判定为严重污染,水质为V类水,污染主要由氮污染引起.且每类污染物从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有各自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环境磁性示踪泥沙来源[澳大利亚]G.G.凯切农主题词流域泥沙,输沙,泥沙测验,泥沙防治自由词,矿物磁性示踪同世界上其它地方一样,土壤侵蚀在澳大利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它对河流下游的影响.是泥沙及污染使河流水体水质下降的结果。为保护这些有限的...  相似文献   

18.
文中采用适当的数学变换,将给水管道造价公式变换为一直线方程。该直线方程常数中仅含有造价公式中的经验性参数,自变量与因变量含有管道造价数据。因此,在对原始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后,便可直接利用直线图解或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给水管道造价公式中的经验性参数。  相似文献   

19.
小骨料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的试验测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徐世烺  张秀芳  郑爽 《水利学报》2006,37(5):543-553
双K断裂模型以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来描述混凝土裂缝扩展过程,《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将双K断裂模型作为该规程的基本理论依据,并将该模型的双K断裂参数作为试验规程要求测定的基本断裂参数。为配合该规程的制定,本文进行了19个三点弯曲梁试件和25个楔入劈拉试件共43个试件的断裂试验,对小骨料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的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进行直接试验测定。所有试件均为同批浇注相同级配,最大骨料粒径为10mm,试验中采用了电阻应变片法作为确定起裂荷载的参考。结果表明,起裂荷载与最大荷载之比为0.67~0.71,起裂韧度与失稳韧度之比为0.45~0.50,变化较稳定;楔入劈拉试件高度大于等于400mm、三点弯曲梁试件高度大于等于200mm时,起裂韧度与失稳韧度基本为常数,但同组试件之间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两种试件形式的韧度值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本文试验数据计算得到的裂缝尖端开口位移临界值较断裂韧度参数更容易受到试件尺寸的影响,楔入劈拉试件高度大于600mm时,其值为0.056~0.070mm;三点弯曲梁试件高度大于300mm时,其值为0.040~0.047mm,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文中采用适当的数学变换,将给水管道造价公式变换为一直线方程,该直线方程常数中仅含有造价公式中的经验性参数,自变量与因变量含有管道造价数据,因此,在对原始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后,便可直接利用直线图解或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给水管道造价公式或的经验性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