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紧密型医联体背景下精益医疗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5家联盟医院组成紧密型医联体,建立紧密型医联体背景下的精益医疗管理模式,包括紧密型医联体背景下精益医疗管理模式的构建、奖励机制及绩效考核、派驻人员选拔条件及业务技术指导工作、优化分级诊疗流程、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比较紧密型医联体背景下精益...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市某眼科医院为主体单位牵头的医联体为例,介绍了从"合作模式""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学科建设"4个方面人手,提出构建3+2+1(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联动、眼病防治服务体系的纵向紧密型眼科医联体联盟新模式,筑牢医联体保障机制,为推动医疗联合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的运行效果,为医联体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9月起,以绍兴第二医院为核心构筑医联体。随后对比评价医联体前、医联体后1年、医联体后2年的双向转诊情况、业务收入、业务结构变化及患者和医务人员对诊疗体系运营的满意度。结果医联体后1年、2年的手术人次、业务收入、门诊量等指标较医联体前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后1年、医联体后2年的转诊患者数量、门诊预约患者数量、下转患者数量等较医联体前均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后1年、医联体后2年,职工和患者对医疗服务体系的满意度均明显升高,与医联体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的实施能有效优化医疗资源的使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京市紧密型医联体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利用米特-霍恩模型,从政策目标与标准、政策资源、执行组织间沟通和执行活动、执行机构特性因素、执行人员的价值取向,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北京市紧密型医联体政策的执行情况。结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内在动力不足是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发展的主要障碍;部门间合作机制不畅通,未形成合力,导致医联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约束。结论:探索医联体内医保总额打包支付,并完善人员激励机制,促进紧密型医联体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医疗集团医联体内如何在管理、经营、人力资源分配上做到“紧密型一体化”管理,形成区域三级转诊、双向转诊、资源合理纵向流动和水平发展的新型医疗模式。并分析了医疗集团医联体在人力资源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面遇到的困难,提出了改进的的方向和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院早期医联体模式的雏形、目前医联体的组织架构及紧密型医联体的"三三三一"管理模式,以及已经获得的初步成效,为推进其他地区医联体建设及组织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2013年1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医联体迅速成为医改热词。按照原卫生部部长陈竺的解读.医联体的理想状态是.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成纵向的医疗集团,由一两家大型公立医院联合若干家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分组讨论中,他还号召部管医院带头组建医联体.在战略层面上引领公立医院改革。  相似文献   

8.
医联体是医改的重要内容,医保支付改革是医联体重要的内生动力。目前医联体与医保改革并不完全合拍,导致医保对患者的引导不足,医联体内生动力机制缺失。为探究新型医联体内医保支付改革方式,本课题组对重庆市医联体现状和医联体内医保支付方式进行研究,指出重庆市医联体内医保支付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重庆市医联体的医保支付改革策略,为医联体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结果显示,重庆市建立了以托管模式、分院模式、县域技术帮扶模式为主的医联体,实行了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建立了多元混合式医保支付模式,减少了转诊的“门槛费”。但仍存在医联体内医保基金不能相互调剂使用、医联体与医保之间缺乏联动、医保支付方式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等问题。建议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允许医联体内医保基金相互调剂,健全医疗质量与绩效考核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制定相关医保政策,合理确定预算总额,完善医保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一种实现形式,医联体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核心,联合区域内的三级专科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组成了内部统一管理的区域性医院联合体。冈需制宜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如何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趋迫切。如此,医联体被拉上了医改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董海燕  黄晓磊  梁辉  纪凯  陈任 《安徽医学》2024,45(1):100-105
目的 探讨安徽省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的认知、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做实。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皖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皖北宿州市立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皖南池州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核心医院的511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的认知和满意度情况,并采用二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满意度的因素。结果139名(27.20%)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表示满意。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称、是否了解双向转诊、所在单位对双向转诊宣传力度、双向转诊制度必要性认知是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P均<0.05)。调查的511名核心医院医务人员中有397人(77.69%)认为患者不信任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338人(66.14%)认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有限、222人(43.44%)认为医疗机构间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衡、341人(66.73%)认为没有统一的双向转诊标准和指南、323人(63.21%)配套的政策支持不到位、301人(58.90%)认为医疗机构间缺...  相似文献   

11.
倪婷娟  郭航远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2):1400-1404
心脏康复使心血管病患者受益,但我国的心脏康复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探讨在紧密型医联体背景下,对心脏康复模式的应用进行探索、分析、构建,对于推进心脏康复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背景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是我国医疗服务整合实践的重要形式,其绩效评价结果直接关系到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良性发展,因此有必要构建一套专门针对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的 建立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为我国医疗联合体建设和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10月,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和个人深入访谈,初步拟定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16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完善和修改,并对结果进行Kendall's W一致性检验。结果 两轮咨询的专家应答率均为100.0%,权威系数均为0.73,协调系数分别是0.30和0.51(P<0.01),达到一致性检验要求。最终构建了包含卫生服务可及性、卫生服务数量、卫生服务质量、卫生服务效率、卫生服务效果、卫生服务可负担性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结论 绩效评价指标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系数及协调系数较高,已筛选的指标可靠性和特异性较高,但需进一步优化指标、完善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并开展指标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13.
医联体是将同一区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构成的医疗联合体,目的是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建立大医院带动社区服务模式和康复、医疗、护理有序衔接服务体系,更好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和带头作用,河南省实施医联体模式下的区域分级诊疗制度,以优化医疗资源,促进分工协作,方便群众就医。但在推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诸多阻力和不良影响因素,阻碍医联体模式下的区域分级诊疗制度顺利推行。因此,针对河南省区域分级诊疗制度现状进行调查,并深入探究其影响因素,给予相应应对措施,进一步促进医联体模式下的区域分级诊疗制度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老龄化形势下广州市白云区西部卒中防治工作的新模式.方法 通过完善组织结构、管理架构、建立稳定高效运行的(1+1+N)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创建优质高效的卒中救治区域联盟,实现高质量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快速响应的卒中绿道急救和全程管理.结果 初步完成构建广州市白云区西部区域性卒中救治中心,区域内卒中患者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分级诊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治疗和跟踪管理的8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既往管理的8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分级诊疗及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值变化、自我管理效果、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压控制率。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饮食管理、用药管理、病情监测、运动管理、工作与休息、情绪管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压控制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提高(P<0.05)。结论: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分级诊疗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血压,提高患者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但对于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和分级诊疗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华西医院通过横向协同和纵向整合,以提高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已相继建立了分级协同城乡一体医疗服务模式、六位一体“华西-社区”对口辅导慢病防治模式、“科室-科室”华西信息专科联盟模式等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方案,为提高区域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以区域协同为基础的医联体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3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雁塔区医联体全科医师培训班在西安开班,标志着陕西启动城市医院分级诊疗试点,通过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下联动,实现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据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立勋介绍,医联体是指将同一区域内各种医疗资源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整合,将三级综合医院与近域内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组成跨行政隶属关系的医疗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辽宁省南部地区某紧密型医联体内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的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制定医联体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评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按照医院类别分层随机抽取1286名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满意度的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对医联体非常了解的比例为14.93%,对医联体建设的整体满意度得分为(3.49±0.71)分,各维度满意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运行机制、医疗水平、工作成就感、工作时间与工作量、晋升机会、工作压力、收入情况、内部绩效激励,影响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满意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医院类别、性别、职称、了解程度(P<0.05)上。结论:医务人员对医联体了解程度尚有提升空间,整体满意度一般。应发挥医院的主体作用,拓宽宣传渠道,提升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知晓度,优化医联体内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正>医联体是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简称,是指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是由一个区域内的大型医院与其他各级医院组成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区域内的优势医疗资源,实现优势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群众就医,节约医疗开支,并通过大医院的带动作用,最终推动区域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区域医疗联合体医疗服务运作模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在美、英等国家出现[1]。2011年上海出现首家医联体组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布《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希望通过此举来了解公众对于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的宿愿和今后公立医院发展方向的提议[1]。在些意见稿中,重点突出的一项就建立"急诊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急诊医联体"),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急诊医联体工程的建设,将区域急诊医疗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区域内实施分层医疗,将更多急诊医疗资源通过医联体的动作提高使用率,基于医联体平台建立的"急诊医疗联合体"互联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