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气虚浊留与浊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浊阴、浊气、浊邪、浊病的概念做出界定和论述浊的形成机制。继而讨论浊邪、浊病与肥胖、与脂质、蛋白质异位沉积之间在病理上的联系。最后,通过对临床运用治疗浊病有效验方药物组成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反证浊病与肥胖之间存在着特异性联系,故当深入研究阐释浊病的病理机制、病变特点以及诊断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医里"浊"与"清"对立存在,一般以"清"为阳,"浊"为阴."清"一般与"轻"连用;"浊"一般与"重"连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马伟明主任中医师认为:质地重浊而能沉降下气,性味滋腻而能滋填真阴,味苦性寒而能清热燥湿,味厚入络而能豁痰活血等归属浊药.若病久正气已伤,虚邪留恋,非重浊之品则...  相似文献   

3.
对施今墨、祝谌予两位前辈关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理论进行诠释。从现代研究关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的论述,阐述糖尿病病位在脾的中医理论根据。从饮食精微与浊阴(浊气)、浊邪的关系,阐述糖尿病高血糖状态的中医病机理论。从脾气散精的生理机制和脾气虚、失于散精(气虚浊留)的病理变化,阐述糖尿病葡萄糖代谢障碍的中医病机理论。论证了"气虚浊留"是糖尿病的核心环节,是贯穿糖尿病病程之始终以及导致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阳虚头痛是最常见的慢性功能疾病。临床观察33例,为脑力劳动者。具有起病缓慢,缠绵难愈的临床特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载有:“头象天,三阳六腑之气皆会于此,如阳虚浊邪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脏疾病,本病病程长,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以及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和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根据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其与中医学的"虚劳"、"水肿"、"腰痛"和"石水"、"尿血"等病证的证治相当。现代中药药理、药效学研究揭示[1]:中药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联级反应网络,加强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沉积,减少蛋白尿等。慢性肾炎随病情发展,日久脏腑虚损,尤以肾脏气精亏损为甚,邪浊留滞。中医药在固肾和泻浊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上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和疗法,但对于用中医益肾泻浊法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目前无系统、严谨的评价。为了客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温病学思想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创立了比较完善的温病学辨证论治体系,成为祖国医学中温病学说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直须凉血散血"、"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等防治理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天地灸"治疗方法是取双侧涌泉、足三里,每穴灸45~60min。涌泉开窍通关治癃闭,足三里疏通经气强壮腑脏。多数患者应用"天地灸"后机体抵抗力得到增强,很少患感冒,本法适用于肾病尿毒症脾肾阳虚证。慢性肾脏病、尿毒症的主要病机是脾肾虚衰为本,浊邪内停变生痰瘀为标,多数是由于脾肾阳衰,气不化津,湿浊毒邪不能排除体外而致,运用灸法可起到扶助阳气,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功。  相似文献   

8.
<正> 12、《内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有什么重要意义?答: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错综复杂的,但总其大要,不外乎机体本身的条件和致病的因素两个方面。《内经》把这两方面概括地称为“正气”和“邪气”。认为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交争”的过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即邪气,是指所有致病因素;凑是聚的意思;其气即指那里的正气,包括精、神、气、血、津、液等正常的生理物  相似文献   

9.
以"募原论"为指导,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位、病机和小儿推拿治疗方法。认为本病病因虽可分为疟邪入侵、寒邪直入、热邪直驱、内外合邪4个方面,但病机和治疗原则可用《内经》"阳化气,阴成形"概括。其中,"阴成形"指阴寒,为痰核之成因,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肿胀;"阳化气"指温阳散结法,乃助阳化气散结的体现。一为疾病之机制,一为治病之法。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析了《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的条文,说明人体阴阳的升降失常主要表现在于脾胃气机的升降失常,治疗脾胃病应当注重升清降浊,并附典型病例,体现了经典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也说明了重温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渗出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本病似有增多倾向,多在儿童发生。许多学者认为本病主要为一种中耳粘膜病变,在粘膜上皮病变时,血管通透性增强,粘稠度增加,粘液流动紊乱,分泌性上皮引起渗出及分泌而致积液,非化脓性。本病名称甚多;如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中耳卡他、鼓室积液、变态反应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胶粘性中耳炎或咽鼓管炎……等。其病因:咽鼓管机能障碍、感染、变态反应、植物神经紊乱等学说。祖国医学认为中耳积液系外因:风热或湿浊之邪壅塞清窍,内因:肺、心、肝等经湿热上迫,邪结于耳窍,可致耳聋、耳鸣,中耳积液之说。  相似文献   

12.
神志昏迷有虚有实。实证宜达邪开窍,常用清热、豁痰、通腑、息风等法,以祛除其病因为主。虚证则宜救逆固脱,如救阴敛阳、回阳救逆等,以扶助正气、平复阴阳逆乱为主。本文主要介绍辨证施治。昏迷是以神志不清为特征的一种证候。神志昏迷凡外感热邪,灼伤清窍;或痰浊闭阻,  相似文献   

13.
正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特有的药物,在全世界也越来越受认可。与西药相比,中药力求从根本上治疗疾病,讲究因人施药,因此使用上也需要注意更多。了解一定的中药常识中药治病是靠药性的"四气"和药味的"五昧"与药物的升、降、浮、沉的作用,以及药物的归属脏腑经络来去除风、寒、暑、湿、燥、火和各种病邪,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作用。"四气"是指药物的性质,即寒、热、温、凉。寒性、凉性药物有清热、去火、解毒等作用,如:黄连性寒,能治疗心、胃有热、有火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析了《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的条文,说明人体阴阳的升降失常主要表现在于脾胃气机的升降失常,治疗脾胃病应当注重升清降浊,并附典型病例,体现了经典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也说明了重温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癫痫多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的证候。该病在发作期虽有本虚的见症,但多以风阳、痰热、气逆、络阻的“标实”症状较为突出。风痰浊邪蒙蔽脑窍,壅塞清阳,元神失控致上盛的症状比较明显。按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应先以祛邪为主,可用开窍醒神、平肝熄风、清泄痰热、活血通络、通腑泄热转气等治法。此时邪气亢盛、证候偏实而病程短暂,应迅速地祛除病邪为好,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厥心痛"、"真心痛"范畴。《金匮要略》曰:"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明确指出上焦阳气虚是冠心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在其基础上浊邪上乘,阻遏胸阳,形成气滞血瘀、痰浊,使血脉不通而发痛。《素问.痹论》谓:"心痹者,脉不通。"说明心  相似文献   

17.
气化学說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論之一,它与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說有密切的关系,而較阴阳五行等說更为古奥,其在医学上运用之广泛則同。先秦的道家在世界观上拼弃了以往的宗教迷信式的;认为世界的創造与統治是属于“至上神” (天或是帝)的說法。而主张“道”是自然界事物的根源。这种道的本体论,也就是“气”的“一元論”学說,它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內容。气的含义是指运动着的細微的物质。管子內业篇說:“化不易气”就是說物质随时在变化着,但总离不开气。汉时著述亦时常見到这种观点,如荀悅申鉴杂言下:“有气斯有形。”又:“气有白黑。”說明气是有形的物质,并可以有不同种类的气。天地之間的万有,均为气所构成。其运动亦是气的运动。各种各样的气,或是說气的不同存在方式,构成宇宙間的万有。如“清气为天,浊气为地”等,后来的五行等学說,不过是对各种类型气的具体归納和叙述。  相似文献   

18.
莫红平 《首都医药》2000,7(10):40-41
<四圣心源>曰:"平人下温而上清,以中气之善运也.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位于下,而下自左升,则为清阳;阳位于上,而上自右降,则为浊阴……浊气不连,清气不陷,是曰平人."笔者认为,既然平人是一个下温上清的良态人,而对于病患之人的治疗,就是要通过药性之编,使人体恢复或强化这种状态,在治法上宜采用升清降浊,凉肝暖肾法.  相似文献   

19.
清明     
《健康管理》2012,(4):88-88
公历每年4月4~6日是清明节气的交节,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连绵的阴雨,使清明节气空气湿度大大高于正常水平,温暖潮湿的空气助长了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的滋生,故而中医认为,清明节气后,多湿邪为病,因此在饮食摄生上,要把握好两点:一是遵循"春季养肝"的  相似文献   

20.
张俊杰同志“半夏泻心汤临床体会”(下简称体会)一文,读后获益良多。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提出一些商榷。张医师在体会中称“本方虽名曰半夏泻心汤,但以黄连,干姜辛开苦降为主,二者缺一疗效则差”。此系实践之谈,笔者认为是方如无半夏则可能几无疗效。黄元御云“人之中气左右回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在下之气不可一刻而不升,在上之气不可一刻而不降。一刻不升则清气下陷,一刻不降则浊气上逆。浊气上逆则呕哕痰饮皆作……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