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常规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偶见胸部、腰部、腹部肌肉跳动,给患者造成痛苦.随着双腔起搏治疗广泛,特别是双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左心室电极经冠状窦到左室侧壁或左室后侧壁静脉,通过左室心外膜起搏左室,引起心肌以外肌肉跳动几率增加.我院发生三例,分析及处理后消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经右颈内静脉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17例缓慢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穿刺右颈内静脉,送入起搏电极,根据体表心电图判断起搏电极是否在右心室内.结果16例起搏成功,1例因阈值过高而改在X光透视下安置成功.从穿刺至起搏成功约需时3~5min,手术时间10min左右,电极插入深度25~30cm,临时起搏保留时间3~11天.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溶栓后,穿刺点有出血;2例出现间歇性起搏,调整后恢复正常起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右颈内静脉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种可靠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心脏起搏部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心脏起搏方式、起搏参数一定时 ,起搏部位是决定心脏起搏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探讨心脏的最佳起搏部位 ,许多学者对各种部位的心脏起搏进行了大量的血流动力学和电生理学研究。1 右房起搏右房起搏可保持房室收缩、舒张的正常顺序及心房、心室各部分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同步 ,较右室起搏更接近生理状态。右心房肌平滑 ,肌小梁缺乏 ,翼状电极难以固定 ,而右心耳位于右房前上方 ,多数具有深凹的肌小梁结构 ,形成一个自然囊袋 ,有利于心房电极的放置与固定。因此 ,心房电极首选安置部位是右心耳 ,但右心耳或右心房游离壁起搏可导致房内和(或…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77岁,间断胸闷、气短、心慌4年,加重1月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入院后给予优化的药物治疗后,植入了Medtronic8042三腔起搏器。植入过程中4193型左室电极进入多处冠状静脉均起搏不良,而利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导丝于心侧静脉进行延伸起搏后获得满意阈值(1.5V),但阻抗较低仅有306Ω,患者起搏器植入处肌肉跳动明显,将左室电极起搏模式由Unipolar改为LVtip/RVring模式后,肌肉跳动消失,1个月后随访,未有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活动度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提高。  相似文献   

5.
心房起搏脉冲传导延迟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 ,40岁 ,因病窦综合征置入起搏器 ,配用IS 1BI双极心房 /心室电极 ,心房电极于右心耳起搏时参数较好 ,但电极难以固定 ,无SP间期 (起搏脉冲至P波的时限 )延长 ;于是行右房上部起搏 ,发生起搏脉冲传导延迟 (SP间期 14 0ms)。术后起搏器工作正常 ,SP间期为 10 0ms。产生其SP延迟的原因不太明确。  相似文献   

6.
三尖瓣置换术后行永久心脏起搏治疗一例章隆泉黄国长用人工金属蝶瓣置换了毁损的三尖瓣后,行永久心脏起搏治疗,将面临如何安置起搏电极导线的棘手难题,现将我院经心外膜心肌穿透置入起搏电极导线行右室心内膜起搏成功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性,42岁,因进行性右心功...  相似文献   

7.
伞状起搏电极三尖瓣腱索嵌顿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62岁,因发作性头晕伴一过性意识丧失三个月入院。入院后体表心电图示重度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24h动态心电图显示最快心率66bpm、最慢心率为22bpm、平均心率42bpm、最长RR间隔为3.0s,有时伴交界区逸搏。阿托品试验:静脉注射阿托品2mg,心率最快为80bpm。入院诊断为病窦综合征,于入院后1周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选用西门子公司产2040K起搏器,先采用右头静脉途径送入J型电极至右心耳行AAI起搏,因电极难以固定在右心耳,撤出J型电极,再沿原途径插入伞状心室起搏电极(型号Pacesetter1400K)行VVI起搏。在送入伞状电极过程中,先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需要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30例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房、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主动电极组),30例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房心耳部、右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在术中、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曝光时间无明显差异。主动电极置入后5min后可达到理想阈值。两组起搏阈值、R波波幅置入时比较无明显差异。主动电极组置入时起搏阻抗、P波波幅较被动电极组低,但7d后,两组无明显差异。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d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术后7d、1个月时两组起搏阈值均升高,相反,阻抗降低。3个月时均恢复至置入时水平,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起搏心电图比较,主动电极组的QRS、P波宽度均较被动电极组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电极组有1例发生电极脱位,主动电极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心脏起搏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起搏导线与起搏器连接处血痂致起搏阈值增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70岁。因冠心病、病窦综合征伴阿斯综合征发作,于1997年11月在我科安置VVI起搏器(Pinnacle8619B)。安置时参数:起搏电压0.3V、电流0.4mA、阻抗560Ω、R波振幅7.6mV。随访半年起搏功能良好。1998年9月患者再发头昏、乏力,心率减慢,复查心电图示起搏脉冲后无有效起搏,感知功能正常。测定起搏器参数与安置时相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电极位置正常。调整起搏电压至7.5V,能有效起搏。一周后患者又出现上述症状,心电图示起搏失败。分别调整脉宽至1.0,1.5,1.8ms,当时可有效起搏,但数小时后又示起搏失败。即行手术探查,取出…  相似文献   

10.
探讨心房J型电极和心室直电极在心房起搏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其特点 ,对 78例心房起搏电极 (J型 5 0例、直电极 2 8例 )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常规方法放置心房J型电极 ;借助J型钢丝定位放置直电极。J型电极主要应用于手术前已明确房室结传异功能正常的患者 ,直电极用于房室结传导功能尚未确定 ,而需紧急安装永久起搏器者。结果 :J型电极和直电极均可在右心耳定位起搏心脏 ,操作简单、起搏成功率高。两种电极在安置时起搏的P波振幅、心房起搏阈值以及其它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随访 3.5 2± 3.17(2个月~ 8年 )无交叉感知、无电极脱位。结论 :心室直电极可以替代心房J型电极在右心耳起搏  相似文献   

11.
不同部位心房起搏对心房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右心耳及房间隔起搏对心房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对DDD永久起搏器安置术109例(右心耳电极72例、房间隔电极37例)术前、术后分别描记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量右心耳及房间隔起搏前后最长P波时间(Pmax)及P波离散度(Pd)。结果 右心耳起搏方式,Pmax及Pd较术前明显增加,而房间隔起搏方式Pmax及Pd较术前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 房间隔起搏方式使心房电活动较稳定,有助于预防房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在植入操作时间、起搏参数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40例因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成人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行起搏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房间隔组20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右心耳组20例,采用被动固定翼状电极行右心耳起搏.对比两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电极植入时、术后1个月、3个月的起搏参数(阈值和阻抗).结果 房间隔组与右心耳组比较,心房电极植入操作时间和起搏参数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具有相似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以及相同的起搏参数,为临床起搏治疗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3.
经股静脉插入非气囊临时起搏电极深度的三点估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一种经股静脉插入临时起搏电极时 ,估测电极深度的简易方法。选①股静脉穿刺点 ;②脐 ;③胸骨右缘第 4肋间 ,测量经①②③三点间距 ,以此为电极头端达右心房水平的深度。在此深度调整电极方向及电极深度至起搏成功。 10例病人使用该法 ,起搏成功后测量电极深度为“三点间距 +9.2 0 (均数 )cm”。结论 :该法适用于经股静脉起搏时临时起搏电极深度的估测 ,简单易行。不同身高和体形的病人均适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普通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对于心动过缓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78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均在床旁非X线条件下,以改良的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留置血管鞘.经鞘管送入6F普通起搏电极导管到达右心室,行床旁临时起搏.结果 78例患者完全置入成功,达到有效起搏.所有患者均无血、气胸,心肌穿孔,血栓形成,心包填塞,膈肌跳动等并发症.术后2例患者发生电极脱位,1例患者植入术中发生心室颤动并术后发热,1例患者死于非起搏因素,其他患者均安全度过危险期.结论 普通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床旁操作,无需X线引导,普通电极即可达到有效起搏,患者痛苦小、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抢救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更换起搏器时单极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患者,在起搏电能耗竭更换起搏器安置术中,应用起搏分析仪直接测量原心室起搏电极参数,并随访观察更换后起搏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至测量时原心室起搏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64~172,平均(109.2±26.4)个月,首次埋置时的起搏阈值为(0.64±0.32)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1.55±0.62)V(P<0.05),更换脉冲发生器时,起搏电极阻抗(756.5±156.8)Ω,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后,继续使用原心室起搏电极79例,术后随访1~151,平均(68.3±30.6)个月,3例于更换术后17~46个月,出现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重新手术时发现为导管不全断裂、绝缘层包鞘破损,其余病人起搏与感知功能均良好。结论:心室单极起搏电极使用约9年以后,大多电极的直接测量参数仍在良好范围,可以考虑继续使用,但必须注意随访,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6.
一例11岁矫正性大动脉转位(SLL)的女性患儿有晕厥史10年,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内无分流,动态心电图及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安置VDD生理性起搏器,感知与起搏电极间距为13cm,P波振幅2.2mV、心房感知0.75mV、心室起搏阈值0.4V。术后观察心房感知率98%。给心内无分流的心脏畸形患儿安置起搏器要充分考虑生理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和电极长度,进行电生理检查测定心尖至高位右房的距离,同时熟悉复杂心脏畸形影像学的知识对保证安置术的成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起搏电极导线断离在右室腔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性、17岁。曾于1992年4月18日因心肌炎合并度房室阻滞在我院行埋藏式起搏器安置术。术中经皮穿刺右锁骨下静脉送入起搏电极(STOCKERT公司生产,型号0350231,序号66008),电极头置于右室。当时因考虑患者年龄为13岁,故让电极留有足够长度。右锁骨下埋入秦明公司产VVI9051起搏器。术后起搏良好,起搏心率71ppm。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平时做轻体力劳动无心悸、气促。每年心电图检查示心脏起搏良好,X线拍片示电极在右室弧度及位置良好,无扭曲现象。1996年4月1日,患者突感头晕、胸闷于4月17日再次入院。X线拍片示起搏导线在右心室腔…  相似文献   

18.
不同部位及不同方式心房起搏对心房激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不同方式心房起搏时P波、P-R间期以及心房激动顺序的特点,从而寻找最佳的心房单部位起搏方式。方法 对20例射频消融成功后的患者,分别放置高位右房、右心耳、Koch三角、希氏束以及冠状窦电极,若为左侧旁路则加置左心房电极,行不同部位、不同方式心房起搏。结果 Koch三角、Koch三角+高位右房、左房、双房起膊时P波宽度、P-R间期无差异,但右心耳起搏时各导联P波增宽,P-R间期延长。从心房激动顺序分析,右心耳起搏时,激动传至希氏束区及冠状窦区的时间最长,而Koch三角、Koch三角+高位右房及双房起搏时则较短,尤其是Koch三角、Koch三角+高位右房起搏缩短更明显。另外,不同部位、不同方式起搏时右心房压力无差异。结论 Koch三角起搏在某种程度上可替代高位右房+冠状窦起搏及双房起搏。  相似文献   

19.
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过去一般在X线透视下操作安置,对于不宜搬动或来不及进入导管室的患者,需紧急床旁临时起搏时,多采用气囊漂浮电极导管,但是副作用较多。本院自2006年5月至20139年10月,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对52例合并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经左、右锁骨下静脉或经右颈内静脉植入漂浮电极导管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安置永久起搏器的3例患者术中发生心肌穿孔。表现为心肌阻抗及起搏阈值升高,当回撤电极导管后回复至正常。笔者体会:(1)冠心病、糖尿病、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植入起搏电极术中用硬指引钢丝定位电极时易发生心肌穿孔。(2)心腔内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穿孔的较可靠和较灵敏的方法。(3)心肌阻抗和起搏阈值测定对心肌穿孔有提示作用。(4)心肌穿孔发生后即刻回撤电极一般不会发生心包填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