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早期干预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神经心理及体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儿神经心理体格发育及早期干预作用。【方法】将61例LBW(1850~2450g)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第1组33例),未干预组(第2组2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第3组30例)。1组实施婴儿抚触、营养指导、早期教育、感知运动、语言等训练。三组于6、12、24、36月进行Gesell婴儿发育量表、婴儿视觉注意习惯化及体格发育(体重、身高)SDS值的测试。【结果】Gesell测试:6月时第1组各能区发育商(DQ)分值高于第2组,但精细动作、应物能、语言能与第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2、24、36月各能区DQ第1组与第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婴儿注视时间(应答下降率H、应答恢复率R):6月时第1组分值高于第2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12、24、36月H、R值第1组与第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体重、身高SDS值:6、12、24、36月第1组均显著高于第2组(P<0.01)。【结论】早期干预能有效地促进LBW神经心理及体格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低出生体重儿的认知发展神经心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 (lowbirthweight ,LBW )儿的认知神经心理发展及干预作用。  【方法】 将 61例LBW儿 (185 0~ 2 45 0 g)随机分为干预组 (Ⅰ组 3 3例 )和未干预组 (Ⅱ组 2 8例 ) ,另设正常对照组 (Ⅲ组 3 0例 )。Ⅰ组实施婴儿抚触、早期教育、感知运动、语言等训练。于 6月、1岁时分别进行Gesell婴儿发育量表及婴儿视觉注意习惯化测试。 【结果】 Gesell测试 :6月时I组各能区发育商 (developmentquotient ,DQ )分值高于Ⅱ组 ,但精细动作、应物能、语言能与Ⅱ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1岁时Ⅰ组各能区DQ与Ⅱ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与Ⅲ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婴儿注视时间 (应答下降率H、应答恢复率R) :6月龄时Ⅰ组分值稍高于Ⅱ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岁时Ⅰ组H、R与Ⅱ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与Ⅲ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早期干预能有效地促进LBW儿的认知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化保健服务干预对促进婴幼儿体格、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1月在郑州市巩义瑞康医院健康检查的婴幼儿8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服务,观察组采用强化保健服务干预,对比两组婴幼儿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各个月龄段相比,观察组婴幼儿体重、身高及头围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婴幼儿Gesell中各能区发育商(DQ)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强化保健服务干预,能有效促进婴幼儿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低出生体重儿早期(3月龄内)神经精神发育情况。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4月出生纳入上海市闵行区儿童保健管理系统的早产、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在其3月龄内完成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共728人。结果胎中龄34周和34≤胎龄37周两组在早期未矫正胎龄评估中各能区DQ均值均低于75分,正常足月组各能区DQ分值介于85~91分之间。胎龄34周组各功能区DQ分值没有差异,正常足月组各功能区DQ分值差异显著。胎中龄34周和34≤胎龄37周两组校正胎龄前DQ分值≤75分,占91.18%,校正胎龄后DQ分值≤75分,占13.03%。三组适应性DQ分值在各自五个功能区的排位顺序显示34周≤胎龄37周组高于正常足月组高于胎龄34周组。结论基于早期干预的早期评估,未校正胎龄的评估结果更能直观了解婴儿早期发育现状。对于34周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发育评估能较早发现其适应性发育和各能区发育均衡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发育迟缓儿童早期综合干预的重要性。 方法 到本中心体检发育迟缓的3月龄婴儿,根据家长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干预组:共71例,其中早产婴儿36例为干预Ⅰ组,足月产35例为干预Ⅱ组,早期综合应用视、听刺激,婴儿操、抚触、游泳、运动干预训练、喂养指导,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5个月运用Gesell量表进行评估。未接受干预训练仅常规保健的作为对照组:共62例,其中早产婴儿30例为对照Ⅰ组,足月产32例为对照Ⅱ组。结果 在干预后1、3、5个月评估时,干预Ⅰ组与对照Ⅰ组相比,身高分别增长0.6、0.9和1.3 cm(P<0.05);体重分别增长0.62、0.70、0.76 kg(P<0.05),DQ平均增长5、9和12(P<0.05)。干预Ⅱ组与对照Ⅱ组相比,身高分别增长0.5、0.9、1.5 cm(P<0.05),体重分别增长0.59、0.74、0.80 kg(P<0.05);DQ平均增长4、7、10(P<0.05)。 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发育迟缓儿童体格、运动、行为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精神经节苷脂对低出生体重(LBW)患儿智能及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单胎LBW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在患儿6个月、12个月时采用Gesell量表和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及神经运动发育评价.结果 Gesell量表结果显示:6个月时治疗组DQ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大运动、社会适应能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12个月时治疗组五大能区DQ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结果显示:6个月、12个月时治疗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促进LBW患儿智能及神经运动发育,预防和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早期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2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的围生期情况相似。干预组接受2年的体格发育监测、早期教育管理。对小儿体检发育进行评比,采用Gesell量表观察发育商变化,另设足月正常新生儿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结果干预组2岁时身高、体重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接近WHO标准的中位值,2岁时发育商(DQ)均值达正常组水平,比对照组高10分以上,P<0.01,无1例发育迟缓者。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以促进窒息儿、正常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智力低下。  相似文献   

8.
抚触和动作训练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抚触及动作训练对正常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方法 ,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对实验组小儿进行抚触和动作训练 ,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 ,两组小儿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体重、身长 )并用盖塞尔量表 (Gesell)作发育评估。 【结果】 ①出生后开始进行抚触和动作训练者 ,实验组各阶段体重、身高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前半年身高、体重增值差异有显著性 ;Gesell测试结果表明 :实验组 6个月五大能区发育商 (developmentalquotient,DQ)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12个月时除大动作 ,其余各能区DQ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② 6个月开始进行抚触和动作训练者 ,12个月时两组体重、身高比较接近 ,但实验组身高增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Gesell测试结果 ,12个月时适应性、运动能、语言及个人 社交能区DQ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无论从出生开始 ,还是出生后 6个月开始对婴儿进行抚触和动作训练 ,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卢云  王艳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092-2094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自愿接受调查的374例高危儿按照父母依从性分为干预163例和对照Ⅰ组211例,同时选取15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为对照Ⅱ组。干预组自出院后按照鲍秀兰教授0~3岁早期教育大纲进行以家庭干预为主、定期到医院随诊方式进行干预;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按国家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进行定期体检。3组研究对象均在周岁时测量身长和体重,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检测其发育商。结果:1周岁时,3组研究对象之间的身长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作能区和应人能区的发育商对照,Ⅱ组>干预组>对照Ⅰ组;其他能区发育商及平均发育商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Ⅰ组(P<0.05),而与对照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和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婴儿智能发育及产后母亲情绪变化特点,研究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婴儿智能发育及对母亲情绪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6月选取低出生体重婴儿及其母亲13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指导家庭干预训练,分别在婴儿3、9、18月龄时母亲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母亲情绪评估,同时医务人员对婴儿进行Gesell智能发育评估。结果 9月龄时,在大动作、应物及语言能区,干预组与对照组DQ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4、2.032、3.266、P<0.05);18月龄时,在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能、应物能、应人能5个能区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3、3.063、2.743、2.828、2.853,P<0.05)。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组DQ值进行整体分析发现:5个能区的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粗大动作能区外,其余4个能区干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语言能区外,其他4个能区的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9月龄时,干预组母亲SD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亲在3、9、18月龄的SDS、SAS得分均呈递减趋势, 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低出生体重婴儿智能发育,但对改善产后母亲情绪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同出生胎龄的低出生体重儿(LBWI)2岁内神经心理发育规律,为开展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出生、在上海闵行完成2岁内随访的280名LBWI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28~33+6周,EPT)、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6周,LPT)和足月儿组(胎龄37~41+6周,T),采用全身运动(GMs)评估及Gesell量表随访至2岁。结果 6月龄内GMs异常检出率:在“早产/扭动”阶段,胎龄越小组越高(χ2=7.36,P<0.05); “不安运动”阶段组间无差异(χ2=4.36,P>0.05);9、18和24月龄[(生后(9±1)月、(18±2)月、(24±3)月]3次Gesell监测显示: 除EPT 组的9月龄5个能区与18月龄“言语能和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均达正常水平(DQ≥86);除24月龄的“言语和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DQ在胎龄越小组越低(P<0.05);“发育落后”(DQ<86)检出率仅在9月龄的5个能区和18月龄的“精细动作、应人能和应物能”表现为胎龄越小组越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儿童、父母以及家庭的多个混杂因素后,除24月龄的“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与胎龄均呈显著正相关(β:0.612~2.382,P<0.01)。结论 出生胎龄是影响LBWI2岁内神经心理发育的重要因素,胎龄越小组发育越差;早产儿在2岁内呈发育追赶趋势,至2岁时平均可达到正常水平,但在粗大与精细动作及应物能的发育仍落后于足月儿;应重视LBWI尤其合并有早产者早期系统保健,以实现发育落后儿的早发现、个性化早干预,促进其早期合理追赶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蓉  池霞  洪琴  张敏  童梅玲  苏恺  潘丽朝  张玲  张蕾  俞倩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04-3606
目的:探索早期干预对智能发育迟缓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临床进行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35例参加智力干预指导的患儿为干预组,35例因多种因素未能参加智力干预指导的婴儿作为对照组。通过早期智力干预指导对干预组患儿进行干预,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DQ),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指导干预。结果:3月龄时两组患儿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四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时两组患儿四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发育商(DQ)差值比较发现,干预组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四大能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智能发育迟缓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促进其认知水平,减少伤残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对不同胎龄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有效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73例符合标准的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按胎龄分为早产儿组(胎龄28~37周)35例,足月儿组(胎龄37周以上)38例,两组均进行我院早期干预六项(中药浴式水疗+运动疗法+通督醒脑益肾健脾按摩法+视听刺激+脑血管超声波+五行体感音乐),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4个月后用Gesell智力测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对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干预后Gesell智力测试各个能区发育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早期干预六项治疗前,足月儿组Gesell智力测试各个能区发育商均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个月后,足月儿组Gesell智力测试社会适应、精细运动、语言、社交能区发育商均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大运动能区发育商与早产儿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六项对不同胎龄全面型发育迟缓患儿均有明确的疗效,尤其在促进早产儿大运动发育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综合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芳  张学红  吴玉华  刘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15-2817
目的:评价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患儿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对64例干预组予以早期家庭干预为主,辅以医学干预、营养干预及康复治疗,59例对照组出院后常规育儿。生后6、12、18个月时均进行Gesell智测。结果:6、12、18个月时干预组平均发育商(DQ)比对照组高14.5分、16.1分、17.4分,t值分别为5.758、6.077、7.987,P<0.01,差异有显著性,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发育商越高。NBNA评分30~34分的患儿,经综合干预18个月DQ均可达正常,而≤29分者,CT及临床呈重度改变,经18个月干预未达正常,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能有效促进H IE患儿的智能发育,7~14 d NBNA评分30~34分者,干预效果良好;7~14 d NBNA评分≤29分,CT和临床呈重度改变的患儿,干预效果较差。以家庭为基础的干预是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窒息新生儿早期综合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窒息新生儿早期综合干扰的效果。方法 干预组54例窒息新生儿接受两年的营养干预、体格发育监测和家庭早期教育的管理。用Z评分法动态评价小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采用Gesell量表观察发育商变化;设正常、窒息对照组。结果 干预组早期综合干预率81.5%,管理次数是对照组的2倍。蛋白质-热卡摄入量达RDA的标准,2岁时WAZ、HAZ、WHZ均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1)接近WHO标准的中位值;2岁DQ均值达正常组水平,比对照组高1.51分(Q=6.425,P<0.01),无1例发育迟缓者。结论 科学的营养管理、严密的生长发育监测和家庭早教训练能明显提高窒息儿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aimed at evaluating possible effects of massage interventions on developmental progress in the infants born with low birth weight (LBW). Forty infants (17 boys, 23 girls) who were born in St. Petersburg in 2000 through 2002 and met a conventional definition of LBW (<2500 g at birth) entered the study. Of these, 36 (17 boys, 19 girls) were born both light and pre‐term (gestational age ≤36 weeks), and 4 (2 boys, 2 girls) were born light but at term.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an equal number of infants matched to cases for gender, gestational age, weight at birth, date of birth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he infants from the case group were assigned to the massage intervention therapy at the age of two months. Infant Development Inventory (IDI) was used to check infant’s developmental progress in five areas: social, self‐help, gross motor, fine motor and language skills. The findings were that LBW infants who received massage intervention had advanced skills in all five areas at the age three through eight months. Revealed associations between massage and certain features of advanced behavioural outcomes remained significant after adjustment was made for maj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Massage can be undertaken to stimulate development in the infants born with LBW.  相似文献   

17.
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重患儿存活后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将74例低出生体重患儿分为有系统干预的甲组54例和未干预乙组20例,两组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另设正常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丙组)。3组均进行体格发育及神经系统检查、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定、早期干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综合疗法。结果:身长、体重、头围乙组明显低于甲、丙组(P<0.01),甲组与丙组体重、头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育商丙组高于甲组7分、乙组21分,甲组高于乙组14分(P<0.01);"四病"发病率甲组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与丙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减少"四病"发病,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早期综合干预对不同类型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窒息、高胆三类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三类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婴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干预组出生后即从产科和新生儿科开始建立专科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两组婴幼儿进行智能监测。结果:①1岁时干预组三类高危儿的语言、个人社交和总发育商(DQ)均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干预组的适应行为DQ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组三类高危儿的个人社交、语言和总DQ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应行为DQ均比正常对照组儿童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干预组的大运动DQ、窒息干预组的精细动作DQ均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P<0.01);早产干预组的精细动作、窒息干预组的大运动、高胆干预组的大运动、精细动作DQ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了高胆儿的大运动DQ外,三类高危儿对照组5个能区和总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能促进三类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到1岁时可与正常儿童相近,尤其在语言和个人社交方面,三类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