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敏印章是一种新型印章。在对光敏印章印文进行检验鉴定时,首先要根据光敏印章的种类特征确定需检验的印文是用光敏印章盖印的,然后再确定它和供检验的印文是否是同一枚印章盖印,最后根据实际案件的需要及检材印文和印文样本的条件对印文的盖印时间进行分析鉴别。  相似文献   

2.
根据印章印文的可变性特征判定印章盖印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章印文的历时变化及其相对稳定性是根据印文可变性特征判定印章印文盖印时间的理论依据。印章印文可变性特征主要有印章自身变化特征和印面附着物变化特征。具体操作起来一方面取决于检材特征的明显程度,提供的样本材料是否充分;另一方面还要看鉴定人员对特征的选取、分析和认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感光树脂制版伪造印章与真实印章的印章规格特征基本相同;伪造后的印章印文在笔画的细节形态、长短、角度、起收笔部位,以及细小笔画的相互搭配关系等方面会与真实印章印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制作伪印章时,由于犯罪分子疏漏导致的个别背景纹线残留在底片上,或者修版过度造成印迹缺损等现象,都会在伪章盖印的印文中反映出来。在检验时,应结合照相制版及感光树脂材料的特性进行具体分析和综合评断。  相似文献   

4.
对印章印文的转印可用特征对照、特征接合、特征重叠、评断差异点、评断符合点等方法,有效地对照静电复印转印法印文的特点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光敏印章中印油混用后印文产生的形态特征,为印文形成时间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mage-ProPlus软件,对不同时间段印文图像的光强度指标进行测算,量化反映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光敏印章中印油混用后印文易产生"露白"形态特征,该特征的规律性表现可以归属于印文的阶段性盖印特征范畴。结论光敏印文形态特征的量化分析既能够为印文同一认定中差异点的解释提供依据,又可以为印文形成时间鉴别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印章印文与签字,是合同文件、各种证件和票据产生证明作用的关键。印章印文与签字先后顺序的鉴定.在有些案件中.成为判别文件真伪的主要依据。本文着重研究如何应用彩色显微照相技术.把印文和圆珠笔字迹交叉部位细微特征记录在彩色照片上;通过分析研究显微观察的三维图像,从显微彩色照片上揭示印文与签字先后顺序的客观实在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丝网印刷伪造印文的检验方法。采用矢量化制版、直接制版和复合制版3种不同的制版方式制作印文图案丝网印版.用于印制实验样本材料。观察丝网印刷印文的印迹特征,对特征产生的原因及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丝网印刷伪造印文的特征及其检验要点——要注重可疑印文的单独检验,慎用传统的印章印文比对检验方法。细节特征的具体反映是确定印文是否为丝网印刷形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如何鉴别真伪印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社会上伪造印章的方法和伪印章的特征,并提出了运用比对检验,仪器检验等方法来鉴别真伪印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印章印文缺损特征在确定印章盖印时间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就如何利用缺损特征判断印文盖印时间进行了阐述,以求在相关案件的检验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hotoshop软件是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以其强大的功能以及易学易用、效果直观等特点深受用户的青睐.利用Photoshop软件的某些功能可以对可疑印章印文的真实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1.
一次蘸取色料连续盖印印文的判定是印章印文盖印时间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鉴别文件真伪具有特殊的作用。为探讨一次蘸取色料连续盖印印文特征的具体特点与变化规律,从而为判定印章印文盖印时间提供依据,选取塑料印章2枚,在一次蘸取印泥或印油后,分别在8份水平摆放、竖直摆放和层叠摆放纸张上进行连续盖印,制作实验样本材料,对制作的实验样本材料上的印文特征进行观察、测量与统计。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一次性蘸取色料连续盖印印文在文件不同摆放方式下印文角度变化的趋势规律,以及印迹色料浓淡变化和印文可变性特征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一次性蘸取色料连续盖印所形成的印文特征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判定印章印文盖印时间提供依据,并成为判定文件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RGB色彩模式下的颜色数字化特征,实现黑色书写字迹与红色印章印文朱墨时序的有效鉴别。方法 基于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原理,通过Photoshop软件的RGB颜色模式来采集颜色数据,利用SPSS数据软件中Mann-Whitney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朱墨时序的判定依据。结果 基于RGB颜色数字化特征的方法适用于手写文件朱墨时序的判定,但对样本有一定要求。在检材与样本同序对比中,R、G、B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P>0.05,异序对比中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P<0.05,即可得出判定结论。结论 利用颜色数字化特征能够实现手写文件朱墨时序的有效鉴别,在传统朱墨时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提供数字化无损检验的新方法,为文书物证鉴定领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案件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伪、变造文件物证的手段,如人为老化文件、利用真实的印章印文伪造文件、换页文件等。无论是全部伪造还是部分变造都不可避免地留下相应的伪、变造手段的特点,为识别伪、变造文件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印为铜质,呈正方形,边长7.6厘米,厚1.7厘米,重1.3公斤;印纽为杙纽(又称益纽,即小木桩的意思),由下而上逐渐内收,高8.3厘米。纽顶一半稍平,另一半呈不规则斜面,有损坏痕迹。印文有半刻“定南侯参军篆”6个字,字为阳文,系汉字中的个篆;印文左半为阿文;印边宽0.7厘米。印的背面右边阳刻汉字楷书“甲子年制”印一行四字;左边阴刻阿文一行,共四字。背左侧阴刻汉字楷书“永字第三百十号”一行七字,系所颁发章制的数字顺利编号。根据印章背面所刻的印章制作年代推知,  相似文献   

15.
鉴印系统中印章的提取与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鉴印系统中,正确识别票据印章的前提是要求所提取的印章质量高、干扰小.由于票据背景的复杂性、油墨的不均匀性、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采集带来的噪声等因素,使得印章的提取与修复面临较大困难.分析了RGB和HSI彩色空间模型的优缺点,构建了一种新的印章提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填充算法.实验表明,该印章提取模型能够在保证印章提取质量的同时将干扰降到最小,该填充算法能够在保证印章质量的同时避免笔画交接处的过填充,满足进一步识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文书检验主要是靠鉴定人主观意识的分析、判断,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片面性。如何摆脱人为因素的局限,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提高文书检验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实际案例,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笔迹检验、印章印文检验及污损文件检验等方面的应用作探讨。使文书检验过程更加客观、科学,结论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官印不仅是官吏任职的凭证,也是官吏身份地位的标志。近年来,徐州汉楚王陵墓中出土了大量官印,综其特征有三:一是印文多为4字;二是类别鲜明,多为基层官吏之印;三是印文与史载相符。这些官印揭示了汉初楚王国内官吏的设置情况。  相似文献   

18.
用Micron XYZ Scope考察了用不同方法处理的玻璃片对膜厚为0.6-1.0mm,阵点高度为15μm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印章的粘附固定情况以及对印章收缩的影响。经硅烷化的玻璃片为PDMS印章结合牢固,虽然印章表面阵点的面积收缩为0.286%,但由于分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以及分子之间的铆合作用,使其印章的线收缩为0.0403%。这一结论保证了寡核苷酸合成过程中一套印章在合成载片位点上的多次准确定位以及印章多次压印偶联反应不发生错位,亦即为分子印章法DNA芯片的正确合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电子印章及数字水印技术的特点,从服务器端软件系统和客户端软件系统两个角度阐述了数字水印技术和电子印章系统的实现及电子印章系统的构建,以提高电子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在印章的篆刻过程中,篆与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分离的,直到叶蜡石印章出现后,篆、刻合一,印学也因此而成熟起来。元人王冕首次将叶蜡石引入印章篆刻,经由明代文彭、何震等人的大力推广,叶蜡石印章达到成熟阶段,并在明清与近代形成了多个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