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了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CT、SEP结果。体征与CT表现符合率31%,体征与SEP表现符合率81%,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3例内囊区单发梗塞灶的病人,分别出现P22N30成分异常、N20P25成分异常、P22N30和N20P25成分均异常。提示当临床表现与CT不符时,SEP波幅的异常可做为判断丘脑皮质通路完整性的敏感指标以及提供了皮层下损害时感觉与运动分离的SEP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搪塞经失代偿期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方法:对3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刺激部位均为右腕正中神经。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SEP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P15、N20、P25、N35的潜伏期延长和N13-P15 波间期延长分别占本组异常数的85%、40% ̄35%、25%和20%.这些值与正常人组相比较,其两组间差异镁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SEP可为研究亚临床肝性脑  相似文献   

3.
65例颈椎型脊髓病体感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颈椎型脊髓病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方法 对65例颈椎型脊髓病患者和26例正常人进行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刺激的SEP对照研究,并对10例患者作治疗前后对照观察。结果 本组异常率为45%,主要表现为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N20-P25,P25-N35,P40-N45)延长,且下肢的延长更加明显,部分患者出现波形分化不良。经保守治疗后6例正常,2例好转,且SEP的好转先于临床的改善。结论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病人感觉障碍的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CVD)病人感觉障碍与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间的关系,方法:CVD28例感觉障碍的病人,21例只有运动障碍而地感觉障碍的病人和10例正常人进行SEP研究,结果:感觉障碍组患侧中枢传导时间(CCT)延长,与非患侧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感觉障碍组N20-P25和P15波幅比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无感觉障碍组。结论:CVD的感觉障碍与SEP的异常密切相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诱发电位(EP)、CT和脑电图(EEG)。方法:对46例DEACMP患者进行EP、CT和EEG检查,结果:异常率体感诱发电位(SEP)83%、视觉诱发电位(VEP)63%,脑士听觉诱发电位(BAEP)30%,CT71%,EEG100%。SEP中的P40、N50,P60和N75峰潜伏期(PL)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VEP的P100PL较对照  相似文献   

6.
对50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人行ENG(44例)、BAEP(49例)和SPECT(50例)检查,异常率分别为 86. 4%、73. 5%和 78%,差异无显著性。与 SPECT对照研究更进一步证实 ENG和 BAEP对本病早期诊断有肯定价值,ENG更敏感,SPECT准确直观。三项检查互相补充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本语言对中风病人136例进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其中75例同时作脑电地形图检查及同步脑电检查,全部病人均作头颅CT检查,根据临床表现与/或头颅CT显示的不同部位,将病人组分为8组,分析其SSEP与BEAM的特点。脑干病变多影响P14,额叶病变多影响P22,丘脑病变多影响N16,皮层下病变多影响N16、N18、N19,顶叶病变多影响N20、P40,异常率为100%,同时作BEAM结果,异常率为  相似文献   

8.
脑干及其附近手术诱发电位术中监护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脑干及其周围手术损伤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找出神经功能损伤第三的电生理指标。方法 对23例脑干肿瘤病人进行手术中BAEP和SEP连续监测。结果 脑干及其周围手术操作均可以引起BAEP、SEP的改变。SEP的N13-N20中枢传导时间(CCT)和N20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和BAEPV波潜伏期(PL)、Ⅲ-V、I-V峰间潜伏期(IPL)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及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改变。方法:对30例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行经颅磁刺激MEP检测,对其中20例同时行电刺激SEP检测,10例患者2月后复查MEP,并以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期MEP的异常率为93%〈主要表现为皮层MEP消失,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延长,波形异常及阈刺激强度增高。SEP的异常率为30%,表现为皮层波的缺失及中枢传导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评价对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对我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30例换用利培酮治疗24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ESRS)评定副作用。结果:PANSS部分、PANSS-G(一般精神病理)分、PANSS-P(阳性症状)分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自治疗12周末起有显著下降,说明自第12周末开始显效。PANSS部分减分率≥20%者18例,≥50%者5例,有效率为60%。最常见的副作用是EPS(6/30),但症状多较轻。结论:利培酮对难治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使用CA-1000诱发电位叠加仪对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9例抑郁症患者SEP进行观察,并与25名正常人比较。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SEP波型变异大,P2,N2及P3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主波P2平均波幅较抑郁症和正常人组分别降低40%及63%,N1-P1,P2-N2及P3波波幅亦显著降低,与抑郁症和正常人组间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抑郁症患者P2波平均波幅比正常人组降低30%,与正常人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对SEP作为精神科临床诊断和家系研究中易感素质筛选方面的生物学标记,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SPECT与临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99mTc-ECD-SPECT检查,SPECT诊断VBI的灵敏性为73.8%,特异性为78.3%,总符合率为75.7%,59例SPECT阳性者,出现相应临床症状者43例(72.9%),VBI组缺血灶的缺血程度较对照明显(P〈0.01)。80例VBI患者均在距VBI最后一次发作16d内进行SPECT检查,3d以内与4d后检查的两组  相似文献   

13.
运动神经元病血清特异抗原成分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运动神经元病(MND)病人血清中是否存在运动神经元特异抗原成分,并探索MND潜在的诊断标志物。方法制备5株抗运动神经元单克隆抗体,并证明其对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具有高度特异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应用抗运动神经元单克隆抗体24B0-McAb,用ELISA法对25例运动神经元病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抗原成分进行检测。根据临床表现将25例病人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脊肌萎缩症(SMA)及进行性球麻痹(PBP)3组,再按年龄段分3个亚组(<20岁组、20~39岁组、>40岁组)。结果发现85%(22/25)临床确诊的MND病人存在较高浓度的特异抗原成分,MND病人与正常对照组对24B0-McAb的反应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LS、SMA及PBP亚型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年龄组之间差异虽有显著性意义,其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性别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MND病人血清中存在运动神经元特异抗原成分。用抗运动神经元单克隆抗体以ELISA法检测运动神经元特异抗原可以作为诊断MND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与正常老人的CT,SPECT检查和神经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血管性痴呆和正常老人在CT、SPECT检查和神经心理学检查的不同表现,比较CT和SPECT的优劣,分析SPECT与神经心理学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DSM-Ⅳ有关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和正常老人各20例,完成CT、SPECT检查和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 与正常老人相比,血管性痴呆患者在认知功能缺损;SPECT放射性计数比值在左颞、顶、枕叶、左丘脑和双侧基底节显著一在神经心理学检查成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99mTc-己撑半脱氨酸(ECD)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对顽固性颞叶癫痫(TLE)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53例脑电图(EEG)定位明确的顽固性TLE患者分别行发作间期18F-FDGPET和99mTc-ECDSPECT检查。其中21例磁共振(MRI)显示有结构性病变并与EEG定位结果一致。结果:MRI异常组均在PET和SPECT相应部位出现低代谢和低灌注表现。MRI正常组,PET定位准确性为84.5%,显著高于SPECT的56.3%(P<0.05)。结论:对于无结构性病变的颞叶癫痫,发作间期PET检查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SPECT的临床意义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局限性癫痫患儿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限性癫痫患儿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头颅CT结果分组观测51例局癫痫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的双侧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各指标的差异,并与常规电图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部CT未发现病变组N20波幅在癫痫灶侧明显高于对侧,而癫痫侧大脑病变组的病灶侧N20波幅却明显低于对侧。在部分脑电图未显示局灶性异常的病例也同样显示这种差异,结论;对于避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SSEP)评估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昏迷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对重度颅脑外伤60例术后72小时内行SSEP检查,并比较SSEP分级与格拉斯哥评分(GCS)对术后6个月预后的影响。结果预后良好者38例,预后不良者22例。如以两侧均测得N20波为预后良好的指标,其阳性率为87%,灵敏度为92%,特异性为77%;以一侧或两侧N20波缺失为预后不良的指标,则三者分别为85%、77%和92%。结论SSEP可作为一种新的预后评估手段,其中N20波的存在与否是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抗体检测对格林—巴利综合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中枢神经髓鞘的免疫性损伤,方法GBS患者20例,神经系统其它疾病组(OND)2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手术者33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73份脑脊液(CSF)中髓鞘碱性蛋白IgG(MBP-IgG)。结果 GBS患者,OND患者和非神经系统疾病手术者CSF中MBP-IgG阳性经分别为55%,30%和9.1%,GBS患者CSF中MBP-IgG阳性率与发病天线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脑损伤后局部脑血流SPECT检测10例初步分析(摘要)魏鹏云,张敦涛我们采用美国善美公司“APEXSP-4”型SPECT机,采用99mTc-ECD(双光异脂)740MBq20ml经肘静脉注入,15分钟后做SPECT检查,经电子计算机重建冠状、矢状、O...  相似文献   

20.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S1神经根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刺激腰骶部运动神经传导时间(MNCT)与磁刺激Guo窝F波相结合测定运动神经根传导时间(MRCT)的方法,无痛无创地评估S1神经根功能。研究对象为50名正常受试者和30名S1神经根受损病人。结果表明:磁刺激MNCT在病人组均正常,而MRCT却明显异常,异常率为87%,明显高于F波潜伏期的异常率73%。因此,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是诊断S1神经根病的一种有很大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