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穿通伤性白内障I期人工晶状体植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2006年6月间的穿通伤性的白内障32例(32眼)作眼球伤口缝合,同时施行自内障囊外摘除,I期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结果 32例(32眼)随访1~3年,脱盲辜为93.8%,脱残率为68.8%.结论 穿通伤性向内障I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使患者免受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儿童患者发生弱视的机会,避免因组织粘连对第二次手术带来困难等优点[1],而且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治疗角巩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时注重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80例(80眼)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角巩膜伤清创术,将进行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进行Ⅱ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视力矫正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机率明显更少(P<0.05)。2组患者的视力矫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Ⅱ期给予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对患者的视力进行矫正,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遂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简称非超小)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1例32眼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行非超小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及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3个月视力≥0.5者15眼,占46.88%;0.12~0.4者13眼(40.63%);≤0.1者5眼,(15.63%)。结论:非超小高度近视性白内障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的实用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0月期间确诊为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合并高度近视126例(144眼),112眼Ⅱ~Ⅲ级核,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2眼Ⅳ~Ⅴ级核,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14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12眼(〉80%)术后1周裸眼视力≥0.4。结论白内障小切口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眼科2012年8月~2014年3月进行手术的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将其分为Ⅰ期组和Ⅱ期组,其中I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伤后2 d内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Ⅱ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并记录Ⅰ期白内障和Ⅱ期白内障摘除不同干预下的视力、眼压、术后反应等,比较两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伤眼视力>0.6的比例均明显上升(Ⅰ期组治疗前、后为5.0%、37.5%,Ⅱ期组治疗前、后为7.5%、42.5%),伤眼视力<0.3的比例均明显下降(Ⅰ期组治疗前、后为67.5%、30.0%,Ⅱ期组治疗前、后为67.5%、22.5%),眼压改善也较为明显[Ⅰ期组治疗前、后为(32.9±3.4)、(25.7±3.1)mmHg,Ⅱ期组治疗前、后为(33.7±2.9)、(21.5±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继发性青光眼(10.0%)、脉络膜脱离(7.5%)、角膜及虹膜炎性反应(12.5%)、后囊混浊(42.5%)、睫状体脱离(22.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期组(37.5%、17.5%、25.0%、42.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患者较Ⅰ期组患者前房深度增加[(3.40±0.20)比(1.75±0.11)mm],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升高[(8.77±0.23)比(5.92±0.17)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降低[(0.76±0.04)比(1.98±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预防眼压升高(继发于外伤的青光眼);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即Ⅱ期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更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内压,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较伤后2d内行白内障摘除(即Ⅰ期手术)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轴性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5例轴性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矫正视力、屈光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轴性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10有11只眼(6.32%),0.10~0.15有25只眼(14.37%),0.20~0.40有65只眼(36.21%),>0.50有73只眼(41.9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0有9只眼(5.17%),0.10~0.15有18只眼(10.34%),0.20~0.40有68只眼(39.08%),>0.50有79只眼(45.40%)。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术后3个月时,共12眼(6.90%)晶状体出现后囊浑浊,6个月时,共19只眼(10.92%)晶状体出现后囊浑浊,均未见脉络膜及视网膜脱离现象。结论:轴性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治疗经验。 方法 对 17例 2 0眼儿童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6眼行Ⅰ期后囊截开。术后随访 3~ 6个月。 结果 视力 0 .3以上者11眼 (6 4 .7% ) ,0 .5以上者 7眼 (4 1.2 % ) ,<0 .0 5者 2眼 (11.8% ) ;脱盲率为 88.2 % ,脱残率 6 4 .7%。主要并发症为后囊混浊、葡萄膜炎等。 结论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儿童白内障较为理想的复明手段。加强术后随访和对弱视的治疗对改善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2月采用后房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严重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8例 (8眼 )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65岁 ,平均 (36.50±13.93)岁。其中因异物穿通伤在院外行晶状体切割术的3例患者行II期三线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因爆炸伤致晶状体脱位 (半脱位 )4例和外伤性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后残留囊膜形成机化膜伴有玻璃体嵌顿10余年1例 ,分别先行晶状体切割术、眼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晶状体囊内摘出术和机化膜切除术 ,然后行I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陈旧性虹膜炎合并白内障眼与正常白内障眼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7眼陈旧性虹膜炎白内障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172眼正常白内障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均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2组手术术后虹膜炎症反应有明显差异(P <0.05),其他术后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9眼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视力满意,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陈旧性虹膜炎白内障患者,非炎性期进行手术治疗,只要术中操作得当,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白内障126例(126眼)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白内障Ⅰ期和Ⅱ期摘除,人工晶体Ⅰ期或Ⅱ期植入术。随访6~12月,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Ⅰ期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性人工晶体植入45眼,术后视力0.05~0.8,其中0.3~0.8共23眼(51.11%),Ⅱ期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81眼,术后视力0.1~1.0,其中0.3~1.0共70眼(86.42%)。Ⅱ期人工晶体植入组的并发症较Ⅰ期手术组少而轻,视力恢复佳。结论: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比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75-79
目的 探讨白内障吸除、后囊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治疗小儿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2017年1~12月将66例发育性或外伤性白内障患儿80只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只眼,每组再分为1组和2组,各有20只眼,A组进行白内障吸除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后囊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除手术。观察并分析术后视力、视轴混浊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结果B组水肿、积血、渗液、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吸除、后囊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成为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有效手术.但术中并发玻璃体脱出并不少见,常会影响疗效。我们对本院自1991年以来70例(76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玻璃体脱出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以期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1年以来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70例76眼。其中男32例,女38例;左眼31例,右眼33例,双眼6例。年龄20~88岁,平均647岁。白内障种类;老年性白内障53例57眼,其中4例4眼伴继发性青光眼;外伤性白内障8例8眼,其中伴角膜穿孔伤5眼,球内异物1…  相似文献   

13.
欧波  陈王灵  林琳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197-2198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前多因素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共328例(356只眼)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50例(58只眼)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因术前发现手术禁忌症、无法耐受手术或手术后视力无法提高而放弃手术;278例(298只眼)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安全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90例有明显心脏疾病症状者经内科调整用药,在心电监护和持续低流量吸氧下施行手术。术后随访1~24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光感至<0.05者8例(9只眼);0.05至<0.3者45例(51只眼);≥0.3者224例(238只眼)。手术脱残率为79.9%,脱盲率为97.7%。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施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应加强术前影响手术的多因素评估。使手术风险降至最低;对于Ⅳ级及以上的晶状体核采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4.
孙勇  刘刚  谢小东  刘黎明 《新疆医学》2012,42(12):38-40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零度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对30例(36只眼)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零度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和屈光度数。随访时间4~36个月。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1者5只眼。0.1~0.4者18只眼,0.3~0.9者12只眼,1.0~1.5者1只眼;3只眼(8.33%)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无发生视网膜脱离者。结论:在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的情况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零度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角膜穿通伤急诊显微手术修复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角膜穿通伤后急诊显微缝合修复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05年8月~2007年2月102例(102眼)角膜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局麻下(儿童全麻)进行急诊手术,分别行伤口显微缝合、虹膜复位瞳孔成形术、眼前段异物取出、浑浊晶状体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手术前后伤眼的视力进行比较,并分析角膜伤口位置与视力恢复的关系.结果 术后1月角膜创口全部愈合.80%病例随访1 a,未见交感性眼炎发生.患者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位于中央和鼻侧的角膜伤口对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最大.结论 对于角膜穿通伤,及早处理并重建眼前段结构是最大限度保留或恢复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对5例7眼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1)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2~0.4,3眼;0.5~0.8,4眼;(2)1眼人工晶状体稍向下偏移;(3)2眼一过性眼压升高.结论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于晶状体半脱位病例,减小了手术切口,减少了术后散光;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瞳孔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32例(32眼)瞳孔不能散大的白内障分别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2例,22眼)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0例,10眼)。虹膜后粘连患者用粘弹剂冲洗针头分离粘连,瞳孔膜闭、瞳孔闭锁患者用维钠剪做剪切分离,必要时行瞳孔缘多点放射状小切口。Ⅱ、Ⅲ级核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Ⅳ、Ⅴ级核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0.04者2眼(6.25%),0.05~0.25者14眼(43.75%),0.3~0.5者16眼(50.00%)。术后瞳孔形状呈圆形者17眼,近圆形者15眼。瞳孔直径较术前扩大。结论小瞳孔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较为复杂,病例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并发症的处理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角膜穿孔伤伴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穿孔伤伴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我院2006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角膜穿孔伤伴外伤性白内障51例(51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21眼)行角巩膜伤口修补同时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30眼)行角巩膜伤口修补,5~14 d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两组在随访期内均能获得满意的视力,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两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并发症,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及虹膜炎症反应A组高于B组。结论:角膜穿孔伤伴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伤后应及早手术,并根据其前节紊乱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并适时植入人工晶状体,使伤眼尽早获得理想视力。  相似文献   

19.
刘虹  李建荣 《农垦医学》2006,28(3):173-174
眼球穿通伤常合并有晶状体损伤导致外伤性白内障的发生,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学习均带来严重影响。文献报道,眼外伤中有36%。52%合并外伤白内障。因此预防和正确治疗眼穿通伤非常重要。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近年来治疗外伤性白内障较理想的方法,增视效果好。现将1998年5月-2005年3月本院住院患者中因外伤性白内障施行一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如下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角膜穿通伤后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时机、手术要点、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35例角膜穿通伤后外伤性白内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1者3例,占8.6%;≥0 1者32例,占91.4%;>0 5者8例,占23%.结论:虽然角膜穿通伤后眼球损伤较重,眼部条件差,特别是伴有晶状体后囊破裂及球内异物,手术难度大,但经妥善处理,仍能获得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