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乡政村治格局下"村官"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村官"腐败愈演愈烈.从"他律"的视角考查,"村官"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监督缺位.要遏制"村官"腐败的势头,必须从规范国家公权和社会治权的权力运行机制、设立专门的农民维权或监督基金、提高农民自身的组织程度等方面入手,形成防治"村官"腐败的合力.  相似文献   

2.
论村级民主监督与村官腐败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和发展基层民主的大背景下,遏制村官腐败,是党和政府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当务之急。村官腐败泛滥凸显村级民主监督乏力,而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农村的纵向性权力运行模式。因此遏制村官腐败的关键是变纵向性的权力运行模式为稳定的三角形权力结构,改变农村各权力之间缺乏制约的现状,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分离、制约与平衡,使农村公共权力的运行达到"权力均衡、相互协调、监督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政府权力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信息的观测是判断腐败发生风险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方式。传统权力运行制度下,隐秘性信息不对称与敏感性信息不对称构成了腐败评估与风险预防的严重障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尤其是政务大数据的挖掘应用,给腐败行为的全过程控制与预防提供了信息保障和技术支持。腐败评估预警能够通过运用计算机处理手段和信息集成系统,对行政权力运行中产生的各项指标和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腐败评估预警指标体系可以根据"主观-客观"和"过程-结果"两个纬度分成四个象限,具体包括自我测评类指标、腐败感知类指标、业务开展类指标、案件查处类指标。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主要是指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利用体制赋予的极其微小的职权影响力为自己或他人牟取数额相对较小的利益的腐化堕落行为,其具有实现腐败的职权较小、腐败的程度较低、群众的被剥夺感高等特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后果不"微":它侵害贫困农民的切身利益,啃食贫困农民的获得感,诱发贫困农民对党的信任危机。导致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基层干部纪律意识淡薄,权力过分集中,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有效监督缺失。治理之道在于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纪律意识,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制度,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执纪监督。治理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不是为了惩治几个"微腐败"分子,其根本目的在于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实现和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5.
<正>从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农村腐败呈现出一些新态势:腐败案件占比提高,涉案金额攀升;村"两委"一把手腐败占比提高。腐败主体泛化多元;扶贫、惠农、征地拆迁等成为新的腐败多发、易发重点领域;腐败形式趋于多样化;腐败手段更加隐性变异。农村腐败的生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村干部各项待遇偏低,心理失衡;监管乏  相似文献   

6.
村干部腐败案例分析——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生在村民身边的村干部腐败现象,直接损害了村民的切身利益,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整个制度和政权的社会认同度,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与形象。针对广西村干部腐败案例的分析,不难看出当前村干部腐败呈现出手段多样化、犯罪主体多元化、"小额工程"腐败增多等新特点。部分村干部思想蜕变、村干部在村民中的强势地位、上级部门对村干部监督缺位、村干部腐败案件的查处难度大是导致村干部腐败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根据广西农村的实际情况,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保证国家惠农政策在广西农村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法律反腐、制度反腐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腐败现象却趋向复杂化、隐蔽化和网络化,案件审理取证难,腐败治理面临新的瓶颈。基于动机理论,通过对腐败官员忏悔录的整理,围绕权力围猎场深入分析腐败双方的关系模式,构建由"规避检查的权力""行贿方式""人情文化""信任"四个维度组成的一般性腐败关系网络模型。研究发现,在权力围猎过程中,行贿者通过关系网络更容易实现对公共权力官员的围猎;在人情文化下,腐败双方的特殊利益互动过程是腐败信任关系的建立并不断强化的过程,且腐败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可实现关系网络内信任扩散、信任共享。腐败的治理,需要监管"规避检查的权力",优化权力结构和体制,明确"人情文化"与"行受贿"的法律边界。  相似文献   

8.
遏制腐败一道必须跨越的关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分子以破坏公平、公正和效率为代价,千方百计谋取非法利益,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了党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权威,降低了部分群众接受管理的自觉性,也使得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无组织、无纪律现象日益增加。腐败正成为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腐败蔓延的五大特点 从有关调查和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查办的案件情况看,消极腐败现象在以相当严重的态势蔓延。 具体地说,当前腐败蔓延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案件数量迅速增加,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据统计,从1993年起,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和查处人数,以年均9…  相似文献   

9.
3月上旬,江苏省金湖县闵桥乡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举行第二届年会,共收到30篇论文,其中有13篇在会上宣读。论文的作者都是身处农村工作第一线的党员、团员、乡村干部、乡镇企业的工人和农民群众。这些论文就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应该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提  相似文献   

10.
“对权力腐败,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视腐败为最严重的政治雾霾,对防范惩治腐败有越来越高的期望。”2月10日在沪召开的中共上海市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郑重强调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1.
<正>从党的十八大查处的反腐案件来看,多数腐败案件都呈现出家族化的特征。这种家族式腐败以权力官员及其家属为中心,以"水波涟漪的方式"一圈圈向外逐步扩散,不仅包含了父母子女等亲缘关系,而且网罗了同事、朋友、老乡在内的人群,这个广义上的"腐败家族"最终构成类似于差序格局的层次结构。依据差序格局理论可将家族式腐败交往人群由内向外划分为四个圈层:家  相似文献   

12.
湖南企江县一位乡党委副书记周复坤,时常带一把剪刀走村串户,帮助农户修剪果树、传播农村实用技术,全乡许多农户依靠科技脱了贫,人们亲热地称他为“剪刀书记”。老周在当地威信很高,只要他一到场,群众就会自发‘丁周书记的”。周复神能赢得群众拥戴,最大的原因恐怕是他懂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乡村干部被群众称为“万金油干部”,擦在哪里都可“止痒消痛”,这就少不了科技知识。当今农村,单靠嘴皮子做工作已无法满足农民兄弟的要求。农民渴望更多的乡村干部带领他们学科技、学知识、学法律,引导他们种什…  相似文献   

13.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变质。分析现阶段的腐败行为可以看出 ,一切腐败的主体都与权力有关 ,反腐败的重点是反权力腐败。因此 ,要深入持久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一、认识权力腐败的主要特点近几年来 ,党中央在惩治腐败的斗争中 ,突出地抓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使反腐斗争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 ,腐败行为并没有消除 ,腐败的重点突出在权力与金钱的交易上 ,而且蔓延于社会的各方面。其主要特点 :1.权钱交易 ,使权力日趋商品化。撑权的人…  相似文献   

14.
"反腐"略论     
我们党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而腐败的滋生蔓延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德治党,合理划分权力结构,建立权力监督网络,并辅之以法纪,治腐用重典,形成一种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也不敢腐败的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笔者到农村进行调查。没想到,当我们入户向村民询问有关问题时,农民刚开口,陪同的乡村干部便马上接过话头为我们解释解答。甚至有的还未等群众开口,乡村干部便抢着替村民来个“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6.
电子监察是指行政监督权力的主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再造权力运行流程,规范和监督权力行使,以实现提高行政效能和预防腐败的目标的一种手段。相对于传统的行政监察,电子监察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丰富"预防腐败体系"的内涵和效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预防腐败。构建"电子监察预防腐败分析框架",要从清除腐败的权力基础、减少腐败机会、弱化腐败动机这三个方面着手,利用电子监察、电子政务等科技手段清理行政权力,消除腐败的权力基础;规范权力行使,减少腐败机会;实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弱化腐败动机。青岛市电子监察在预防腐败方面存在着预防腐败的领域和层次不够全面、依然受到现行监察体制的制约和缺乏全面的绩效评估三方面的不足。因此,青岛市电子监察还需要拓展预防腐败的领域和层次;改进监察点设置,优化权力监督;完善廉政监察体制;构建电子监察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财务腐败问题从反腐败“盲区”变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违纪违法案件也呈现出数量由少到多、案值由小到大的发展态势,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前农村财务腐败的行为表征体现为:违规操作,牟取私利;巧立名目,虚假冒领;肆意隐瞒集体资产与收入;票据使用不规范,收支管理混乱;现金管理不合理,白条列支严重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主体自律与他律意识呈现“双弱”态势,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不规范,监控体系不完善,对现有的农村财务腐败案件的惩处力度也不够严厉。因此,要构建以教育反腐为基础、群众反腐和社会反腐为保障,技术反腐、体改反腐、司法反腐为手段的农村财务腐败惩防体系,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农村民主政治权利的落实存在着农民对自身的民主政治权利认识不足、农民群众行使政治权利的条件有限、农村的政治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状况。落实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利,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民群众的学习阵地,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农民更加明确自己的政治权利,最关键的,是保障农民群众正常履行参与权、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知情权。  相似文献   

19.
群众身边的腐败会直接伤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对于腐败问题决不能姑息妥协。"三不"机制作为警惕、监督、打击腐败行为的一项机制,在维护群众利益,巩固党员干部为民理想信念,对权力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打击腐败行为方面发挥作用,切实体现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一月·言论     
《侨园》2012,(4):6
“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重大考验.”——在国务院日前召开的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表示,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腐败现象在行政权力集中的部门和资金资源管理权集中的领域易发多发,社会事业、国有企业等领域腐败案件逐渐增多,发生在领导干部中的腐败问题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