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比较简化调强适形放疗计划(sIMRT)与调强适形放疗计划(IMRT)在胸段食管癌放疗靶区、照射野参数及危及器官剂量学的差异.方法:选择46例接受sIMRT计划及IMRT计划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计划靶区剂量均为2 Gy/次.比较IMRT计划与sIMRT计划在放疗靶区、照射野参数及危及器官剂量学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邱恩毅  韩若臻  翁欣然  赵喜越  林权冰  金璋 《浙江医学》2018,(18):2062-2064,2072
目的比较非手术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常规调强放疗(C-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纳入10例非手术食管癌患者,应用Eclipse计划系统勾画大体肿瘤区[包括原发肿瘤靶区(GTVnx)、阳性淋巴结靶区(GTVnd)]、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包括原发肿瘤计划靶区(PGTV)、计划靶区1(PTV1)]以及脊髓、心脏、肺等危及器官(OAR)。分别设计SIB-IMRT与C-IMRT两个计划,其中SIB-IMRT计划PGTV和PTV1的总剂量分别为6300、5400cGy,C-IMRT计划PTV1的总剂量为6000cGy;两个计划各照射30次。在满足剂量约束条件和相关参数及权重优化后,利用剂量统计表和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两个计划的PGTV平均处方剂量及OAR剂量学差异。结果SIB-IMRT计划PGTV平均剂量明显高于C-IMRT计划(P<0.05),脊髓、心脏平均剂量均明显低于C-IMRT计划(均P<0.05);两个计划肺平均剂量及肺V30、V20、V5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C-IMRT比较,SIB-IMRT计划能提高非手术食管癌的肿瘤靶区剂量,明显减少脊髓、心脏平均剂量。  相似文献   

3.
陈冉  权循凤  陈香存 《安徽医学》2017,38(6):713-716
目的 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序贯加量调强放疗(sIMRT)在盆腔淋巴结阳性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例腹盆腔淋巴结阳性宫颈癌初治患者,分别设计SIB-IMRT和sIMRT计划,观察SIB-IMRT和sIMRT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SIB-IMRT和sIMRT的靶区剂量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SIB-IMRT的pGTVnd和PTV的适形性指数均高于sIMRT(P<0.05).与sIMRT比较,SIB-IMRT对股骨头、小肠和直肠的V50、Dmax均较低(P<0.05).SIB-IMRT对膀胱的V30为(68.91±8.62)%,高于s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IB-IMRT与sIMRT对膀胱的Dmax、Dmean、V40、V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B-IMRT计划可用于盆腔淋巴结阳性宫颈癌的治疗,其具有更好的适形性,且对危及器官股骨头、小肠、直肠的保护更好,但其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张凯恋  张芬  林菲  赵彪  潘香  杨毅 《吉林医学》2016,(4):816-819
目的:比较右乳癌保乳术有无银夹标记患者术后X线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右乳癌保乳术中有无放置银夹标记患者各15例,给X线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疗,6MV-X CTV1 D_T55 Gy/25F,CTV D_T50 Gy/25F,PTV D_T50 Gy/25F,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瘤床靶区容积无银夹组比有银夹组明显增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乳靶区容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床与全乳靶区容积的比值(VCTV1/VCTV)无银夹组比有银夹组明显增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乳靶区D_(max)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_(mix)、D_(mean)、V_(95)、V_(105)、V_(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乳和瘤床靶区的适形度、均匀性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肺V_5、V_(10)、V_(20)、D_(mean)、左肺D_(mean)、全肺V_(20)、心脏V_5、V_(15)、D_(mean),脊髓D_(max)、左乳腺D_(mean)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银夹组瘤床靶区容积过大,全乳和瘤床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指数两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银夹组全乳D_(mean)、V105、V110明显偏高,D_(mix)、V_(95)明显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靶区的均匀性。建议保乳术时应规范放置标记物以明确瘤床的边界,使瘤床靶区勾画更准确,避免瘤床漏照或不必要的照射,同时让全乳靶区剂量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 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 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直肠癌术前放疗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对10 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分别进行3 野3DCRT、9 野IMRT 和HT 的计划设计,统一给予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pGTV) 处方剂量56.25 Gy( 分25 次),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PTV)50 Gy( 分25 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 结果 3 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除3DCRT 计划外,IMRT 计划和HT 计划均能满足各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要求。靶区( 包括pGTV 和PTV) 适形指数HT < IMRT < 3DCRT,pGTV 剂量均匀指数HT < IMRT 及3DCRT。对危及器官的保护IMRT 和HT 优于3DCRT,HT 优于IMRT。3DCRT、IMRT 和HT 计划的小肠V 15 分别为(304.7±113.2) cc、(283.5±124.8) cc 和(240.7±102.0) cc,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此处方剂量模式下,3DCRT 计划无法满足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要求。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中IMRT 和HT 计划在靶区适形度和危及器官保护方面均明显优于3DCRT 计划。HT 较IMRT 计划进一步降低了小肠、膀胱、骨盆及股骨头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邓娟  赵雷  范习刚  刘高元 《西部医学》2020,32(5):753-757
【摘要】 目的 探讨CMS XIO计划系统子野权重优化(SWO,segment weight optimization)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的影响。 方法 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30例鼻咽癌确诊病例,应用CMS XIO 4.64计划系统,每例设计2个计划:S-IMRT(S IMRT组)和SWO IMRT(SWO-IMRT组),均采用7野均分入射方向(153,102,51,0,309,258,207)和相同的优化参数,首先利用静态调强方式(step&shoot)进行计划优化,S-IMRT计划组将通量图转换成子野序列生成调强治疗计划S IMRT;SWO-IMRT组在S-IMRT计划基础上使用子野权重优化工具(SWO)生成SWO -IMRT计划。比较使用子野权重优化前后机器总子野数、总跳数(MU)的变化,同时通过DVH图评价靶区均匀性指数(HI)、适形指数(CI)及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分布。〖HTH〗结果〖HTK〗〓两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DVH图比较,SWO-IMRT组的靶区剂量高于S-IMRT组(P<0.05)。SWO-IMRT计划组靶区PGTVnx、PGTVnd、PCTV1及PCTV2的D98、D95、D50、适形度指数(CI)均优于S-IMRT组(P<0.05),D2与均匀性指数(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剂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O IMRT组子野个数较S-IMRT组减少17%( P=0.001),机器总跳数较S-IMRT组略有减少(P>0.05)。 结论 SWO技术在鼻咽癌调强计划中,有助于提高靶区剂量,同时明显降低子野个数,从而减少机器磨损和患者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白伊凡 《包头医学》2017,41(4):25-27
目的:比较行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的直肠癌术后患者靶区剂量学及危及器官毒性的差异性.方法:将直肠癌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根据放疗计划的不同,分为三维适形(3DCRT)放疗组和调强(IMRT)放疗组,分别行CT扫描,勾画放疗靶区和危及器官轮廓.对两组靶区剂量分布、正常器官受量及毒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靶区等剂量曲线分布和适形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靶区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较3D-CRT组更具有优势.IMRT组计划骨盆V50,膀胱V40、V50,小肠的V50和股骨头V30、V50均低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毒性损害观察显示,IMRT组减少了对下消化道和泌尿系统毒性作用,与3D-CRT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疗相比,调强放疗计划有明显靶区剂量学优势,可对危及器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4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设计4野静态调强(4F-IMRT)、混合调强(Hy-IMRT)和2个部分弧长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并比较3组计划的计划靶区(PTV)、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剂量参数以及治疗效率的差异.结果 3组计划PTV的最小剂量、平均剂量(Dmean)、适形度指数和V105相差不大,但最大剂量、均匀性指数和V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F-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最优.不同计划患侧肺V5、V10、V15、Dmean以及心脏的V10、V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IMRT患侧肺和心脏的剂量参数优于4F-IMRT和VMAT计划.Hy-IMRT靶区外正常组织的V5、V10明显优于其它两种计划(P<0.05).4F-IMRT所需机器跳数(MU)最多,而VMAT的治疗时间最短.结论 4F-IMRT在降低计划靶区高剂量区体积和提高剂量均匀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Hy-IMRT对左肺、右肺、心脏等危及器官保护较好,治疗所需的MU也最少;VMAT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舒适性和放疗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张丽  汪志  崔珍珍  刘自强  童铸廷 《安徽医学》2018,39(9):1048-1051
目的 探讨简化调强适形放疗计划(sIMRT)与调强适形放疗计划(IMRT)在胸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每例患者设计sIMRT、IMRT计划,并给予计划靶区剂量60 Gy/30次。通过剂量、体积等参数比较2种放疗计划方式在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和照射野参数上的差异。结果 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及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均优sIMRT计划,且IMRT计划的脊髓最大受照剂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及心脏受量两者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RT计划单次治疗机器跳数(MU值)及子野数少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计划及sIMRT计划均可满足胸段食管癌放疗计划要求。IMRT计划虽然在靶区剂量分布方面优于sIMRT计划,且能更好保护脊髓,但是sIMRT计划子野数和MU值明显减少,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机器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及简化调强放疗(simplifie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s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为胃癌术后放疗照射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实为Tumor 3、Tumor 4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的10例胃体癌患者,对每一例患者采用3D-CRT治疗。IMRT和sIMRT计划仅用于剂量学比较。患者靶区设定的处方剂量是至少95%计划靶体积(plan target volume,PTV)接受45.00 Gy,至少99%PTV接受42.75 Gy。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比较不同照射技术靶区和相关正常组织受量差异和剂量分布。结果与3D-CRT相比,IMRT与s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略高,但三者在PTV受量上剂量相似。就V15(V15表示接受15 Gy照射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比例)、V23(V23表示接受23 Gy照射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比例)整体考虑而言,sIMRT对肾脏的保护最佳、IMRT稍逊、3D-CRT最差;从正常肝的平均受量、V23及V30来看,IMRT与sIMRT相似,均较3D-CRT稍有优势;在脊髓的受量上三者相似。结论胃癌术后采用三维适形、简化调强和调强放疗均能使靶区受到足量精确的照射,能较好地保护危及器官。对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和治疗时间等的全面评价:胃癌术后放疗采用sIMRT与3D-CRT、IMRT相比,sIMRT在胃癌术后放疗中具有最优的时效比。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是众多术后重建方法中的一种,具有手术操作技术相对简单易学和易推广、术后恢复快、创伤小、适应证广、并发症少且易处理等诸多优点,近年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有关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文献报道数量的变化、我国公开发表的文献对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评价和手术存在的问题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疗效及整形效果。方法从1996年5月到2000年3月为2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保乳手术,术后给予化疗及辅助放疗。本文拟将本组病例与同期早期乳腺癌施行改良根治术50例,做以比较,观察保乳手术是否与根治手术存在疗效上的差异。结果施行保乳手术组与对照组在顸后上没有明显差异,乳房整形效果良好。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近期疗效相似,且满足了患者保留乳房的愿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惠州地区患乳腺癌患者进行普查,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146例经临床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对其年龄、职业、婚育、哺乳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30~50岁、专业人员、无职业人员,未生育哺乳、育龄妇女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结论对乳腺癌高危人群进行乳腺普查,有利于乳腺癌的预防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何江  何燊  刘金石 《安徽医学》2004,25(1):40-41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原则及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2 8例临床Ⅰ、ⅡA 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保乳手术 ,即局部乳腺切除 +同侧腋淋巴结清扫 ;术后 3周辅助全乳放疗 ;病理切片腋淋巴结有转移者予CMF方案化疗 ;ER阳性者服用TAM 3~ 5年。结果 平均随访 3 6个月 ,2 6例无瘤生存、乳房外形良好 ;2例术后 18个月及 2 4个月局部复发行乳癌根治手术。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效果相近且能保持乳房良好外形 ,必将成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A组)和“保留乳头、皮肤乳腺癌根治术联合即时假体置入隆乳术”(B组)两种术式对保留乳房外形等方面的效果。方法A组39例,B组12例。术后从乳头外观、双乳头水平差距、双乳头距同侧腋前线垂直距离之差距和疤痕对乳房外形影响等四个方面量化,评估所保留乳房的外形美规效果。四项积分≥21分为优,13~20分为良,〈13分为差。结果 ①A组优良率为82.1%,B组为100.0%。②影响保留乳房外形的常见问题包括闪切口疤痕致乳房变形、乳头歪斜、坏死、不自然挺立,以及与对侧乳头水平高度差距明显。结论 ①B组术式是具有保留乳房条件和有经济基础患者的首选术式。②术前认真设计手术切口,术中注意保留乳腺组织的彻底游离与切除、缝合技巧以及假休休积计算、术后包扎注意避免压迫乳头等,将使保留乳房具有良好外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三算子乳腺血氧成像技术(简称三算子)在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80例乳腺疾病运用三算子诊断的结果。结果三算子诊断准确率为93.75%;对乳腺恶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90.63%,特异度为95.83%。结论无辐射的三算子作为乳腺疾病检查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敏感性较高,可用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良性乳腺肿瘤做腺体切除后造成的乳房毁损、缺损及畸形应用植入假体即时隆乳。方法乳房下皱襞、乳晕切口切除肿瘤及腺体,胸大肌后间隙植入假体。结果术后随访对乳房外型和手感都较满意。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能改善乳房外形、避免乳房毁损、缺损及畸形造成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外科手术发展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回顾乳腺癌外科手术的发展史 ,大致可分为原始局部切除、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 5个阶段。其中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术式 ,尤其是保乳手术既考虑治疗效果 ,又兼顾美观 ,是早期乳腺癌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周弦  王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09-3810
目的探讨保留乳房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25例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采取局部扩大切除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72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按照乳房美容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符合优良标准24例(96%),符合差标准1例(4%)。结论保留乳房治疗临床早期(Ⅰ、Ⅱ期)乳腺癌可作为同期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