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组合测量的大尺度产品柔性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型复杂产品检测具有的多尺度特征并存、多源测量数据融合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组合测量的大尺度产品柔性检测技术,构建具备广域移动、局域精准执行和末端高精度检测特性的柔性测量单元,以实现柔性化和自动化在线检测。进行柔性测量单元测量精度优化问题建模,并分析其在固定站位下的测量空间范围及测量精度分布。提出基于柔性测量单元的大尺度产品柔性检测方法,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实现测量站位规划,并给出基于测量数据反馈的自适应控制策略。设计开发了面向装配阶差与间隙检测的柔性检测系统,通过标准试块检测试验及其精度分析,验证了所提技术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航天用O形密封圈的智能化全自动测量与检测,建立了双工位智能测量与检测系统,研究了大量程测量与曲面缺陷检测系统集成方案以及测量路径自主规划技术。首先,针对O形圈的柔性结构、曲面外形以及内径与截面直径之比跨度大的特点,提出基于多视场协同的双工位智能测量与检测方案,介绍了系统集成方法及其工作原理。然后,根据密封圈在大视场中的全景图信息及检测路径规划基本准则,导出了通用的小视场图像采集路径计算方法。最后,建立了密封圈检测路径的物理坐标与大视场图像坐标的映射关系,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全自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集成方案能够对外形尺寸为Φ5.4~Φ140mm的O形圈进行智能化自主测量与检测,实际检测路径的位置与理想位置之间的平均误差为0.086mm;与手工测量和检测相比,效率提高了20倍以上,能够满足航天用精密密封圈的智能、高效、全自动测量与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种轻便高效的大直径回转支承滚道直径测量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一种新的测量大型回转支承滚道直径的检测装置.运用弓高弦长测量方法测量,用光栅精确检测弓高数据,通过显示器对测量结果实现数字输出.该装置可以实现用小装置测量大直径.文中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等,并对该检测装置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检测装置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一代非接触式激光检测系统,以色列Scan direct公司开发的Inspector克服了光学仪器只能测量轮廓不能测量高度、窄缝的弊端.解决了接触式测量应用于微小件、窄缝、软体工件的测量难题,检测精度最高可达1μm对于凹槽、小孔的检测同样可以获得1微米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将视觉检测系统在计量检测领域应用的意义,目的 是在视觉测量技术中融入计量检测概念,以满足计量设备在运动中的角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检测要求,使视觉测量可以在动态测量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冲压件在线检测的特点、检测原理以及检测设备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对设备的总体方案和测量主机结构进行了设计和探索,得出了测量主机结构方案,并建立了测量主机虚拟样机。  相似文献   

7.
赖涌丹 《机电工程技术》2021,50(2):186-189,223
轮对尺寸在线检测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测量数据,但受多个因素影响,难以直接对其测量精度进行评估,因此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测量精度分析方法.而在各行各业成熟应用的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工具中,丰富的数据图形统计工具与测量系统分析工具为解决在线检测设备测量精度分析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以轮对尺寸在线检测设备为例,利用精益六西格玛数据图形统计工具与测量系统分析工具对其测量精度进行了一系列分析,证明了该研究方法适合用于在线检测设备在非试验条件下产生的测量数据基础上的测量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8.
机车静态限界是保证机车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针对现有的接触式检测手段操作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基于自动化检测的要求,设计一种采用大功率超声波传感器测距的机车限界检测系统。介绍了检测原理,并根据系统的结构组成,给出了对应的校正公式,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精度。系统测量过程简单,测量精度高,实现了自动化测量的目标,满足机车车辆静态限界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现有测量系统检测质量评价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各检测实验室测量系统对产品质量控制获取满意检测结果的预控能力不足,提出基于结合测量能力指数(MCP)和标准样品(RM)的过程质量特性分析与控制方法,采用MCP对小批量柔性检测质量进行评估。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各检测实验室在小批量检测条件下的产品质量控制,在各检测实验室测量系统检测结果趋同性方面优于传统的其它检测质量评价算法。  相似文献   

10.
万春鹏  周亮  顾伟德 《机械制造》2021,59(12):69-72,98
圆度和圆柱度是圆柱体零件的重要检测项目.针对目前圆柱体零件圆度与圆柱度采用人工接触式测量,存在效率低、精度差、易损伤零件等缺点,设计了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圆柱体零件圆度与圆柱度非接触测量系统.这一测量系统基于误差分离技术,利用标准球和标准环规测量,分离出偏心误差、回转运动误差、导轨误差,进而提高检测精度.通过自律验证法,基于这一测量系统对不同圆柱体零件进行多组对比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测量系统检测精度达到10 μm,可以实现圆柱体零件圆度和圆柱度的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1.
蜗轮齿形误差测量中的测头半径补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蔚  王丽 《工具技术》2004,38(8):58-60
建立了坐标法测量蜗轮齿形的误差模型 ,重点分析了蜗轮齿形测量中的测头三维补偿方法 ,并进行了补偿精度分析 ,认为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非渐开线蜗轮齿形的测量。  相似文献   

12.
王亚平  王鹏 《工具技术》2004,38(10):63-66
论述了目前三维测量软件系统中建立测量坐标系的方法及原理。这些方法已经在Blade30 3测量软件中加以实现 ,其结果可满足实际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测量造型中应用的三维测量技术,并以实物模型为例重点介绍了基于三坐标测量机(CMM)的接触式扫描技术,认为接触式扫描技术在高精度测量应用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在三坐标测量机上精确测量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形误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齿形误差测量方法的测量误差来源多、测头与工件安装调整误差大等缺点,提出一种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利用扫描法实现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形误差测量的新方法。该测量方法具有测量采集点精度高、齿形轮廓曲线拟合误差小、测量过程与误差处理过程人工干预少、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二维图像测量机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二维坐标测量系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CD图像技术的二维坐标测量系统-二维图像测量机。该系统的读数部分、调焦与瞄准部分均采用CCD图像技术。文中给出了新系统的结构、原理、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对新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比对,最后,分析了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三维机器视觉测量系统图像边缘提取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维机器视觉测量系统中,二维数字图像边缘提取是进行三维坐标计算的必要前提。对几种常用边缘检测算子的边缘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Priwitt算子的改进边缘提取算法;给出了三维机器视觉测量系统中激光线图像与零件特征边缘图像交点的求解方法,为三维机器视觉测量系统的三维坐标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范钧  王雷刚 《工具技术》2012,46(6):73-75
数据测量是逆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测量数据的精度是决定着后续数字化模型能否在误差控制范围内还原为已有实物的关键。本文基于一种先进测量设备——ATOS三维光学测量系统,对该系统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来源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了测量实物时误差产生的特点,提出了提高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精度的三种方法。结合某叶片模具活块,定量分析比较了三种方法改善测量精度的效果,指出坐标系的设定和坐标系堆叠的流程是控制测量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透视投影和坐标变换的基础上,建立测头成像视觉三坐标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求解了共线、共面和空间三种点阵式测头构成的系统模型,以最简单的共线三点型点阵测头为例建立实测视觉坐标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证明系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基于扩展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扫描式密集数据采集的测头半径三维补偿。构建了测头半径三维补偿神经网络模型及其训练算法。首先经过训练,神经网络将整个数字化点群数据分成许多子区域,每个子区域用一个微切平面逼近;然后对子区域的分类核心,即神经元位置权重,沿微切平面法矢方向进行修正;最后根据微切平面的法线,对测头半径进行三维补偿。算例表明所创建的测头半径三维补偿神经网络模型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0.
激光跟踪运动物体空间坐标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激光跟踪干涉测量法建立的柔性三坐标测量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运动物体 (如机器人手臂、数控机床刀具 )空间位置测量 ,并且有望获得高的精度。讨论了球坐标法激光跟踪干涉动态测量 ,给出了测量原理和系统构成 ,建立了数学模型和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