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氨溴索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耳积液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组)39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氨溴索组)39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后1周与2周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耳积液炎性介质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与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耳积液炎性介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疗效较好,对于血清、耳积液炎性介质的改善也较为明显,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丁勇  黎钢  李曰祥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19-5120
目的 探讨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和耳积液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7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35)采取氨溴索治疗,对照组(n=35)行常规综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耳积液炎性递质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耳积液炎性递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耳积液炎性递质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对血清及耳积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及耳积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T)。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和耳积液IL-5、IL-8、IL-1β、TNF-α和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降低血清及耳积液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157例(16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口服抗菌素及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周为一疗程,两周后比较疗效。治疗组有效83耳,无效1耳,总有效率98.8%;对照组有效72耳,无效12耳,总有效率85.7%。结论克拉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方法,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丽娟 《吉林医学》2011,(9):1753-175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80耳)分泌性中耳炎均分为观察组40耳和对照组40耳,观察组先行鼓室穿刺抽液,再注入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对照组在鼓室穿刺抽液后注入地塞米松。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促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剂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15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60耳分泌性中耳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先行鼓室穿刺抽液,再注入布地奈德.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215-1216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中耳积液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对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报》2014,(9):1378-1379
目的:观察龙花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58耳)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31耳)和治疗组25例(27耳)。两组患者均经耳内镜行鼓膜切开术及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治疗3 d,治疗组再加用龙华汤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其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有效率为4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花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鼓膜穿刺术辅以心理护理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耳)和对照组(43耳),前者采用常规治疗、鼓膜穿刺,辅以心理护理,后者仅常规治疗、鼓膜穿刺,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7耳总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43耳总有效率83.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鼓膜穿刺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显,须重视耳鼻喉疾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沐舒坦鼓室注射后对分泌性中耳炎伴中耳积液变化的影响,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使用回抽方法先抽出中耳积液,然后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的沐舒坦注射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各0.5ml注入鼓室。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沐舒坦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内镜逆行咽鼓管注射溴己新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逆行咽鼓管注射溴己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介素细胞-5(IL-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鼻内镜逆行咽鼓管注射溴己新的疗效突出,有助于降低患者中耳积液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溴索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血清与痰液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组)36例和观察组(氨溴索组)36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与痰液细胞因子及其他炎性介质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5d及7d的血清与痰液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他炎性介质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3、5d及7d的检测水平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血清与痰液炎性介质的影响相对更为积极,更有助于患者炎性状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者血清及耳积液内炎性因子和转化因子水平变化,并分析指标水平与SOM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SO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和慢性组,每组各抽取患者3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耳积液内的炎性因子和转化因子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SOM的相关性,其中多组间指标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 结果 SOM患者与对照组血清及SOM患者中耳积液内的炎性因子与转化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SOM患者血清TNF-α、IL-5、IL-8、TGF-β1和TGF-β2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急性组相比,亚急性组及慢性组的血清及中耳积液内的TNF-α、IL-5、IL-8、TGF-β1和TGF-β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慢性组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亚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M患者血清及中耳积液内的TNF-α、IL-5、IL-8、TGF-β1和TGF-β2水平与SOM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SOM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水平异常,血清及耳积液内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水平与SOM的病情严重程度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韫科  白成祥  刘俊伟 《当代医学》2011,17(31):123-124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方法比较常规治疗的50例SOM患者(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的50例患者(实验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各频率气导听力提高水平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氨溴索可有效缓解SOM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其听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O_2激光鼓膜手术联合加味清震汤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CO_2激光鼓膜手术联合加味清震汤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单纯CO_2激光鼓膜手术。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听阈、耳峰压值及静态声顺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听力下降、耳胀、耳鸣、耳痛证候积分及总分显著改善,听阈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耳峰压值、静态声顺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CO_2激光鼓膜手术联合加味清震汤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腺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采用糖皮质激素,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136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患者采用不同资料方法后相关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中耳积液时间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复发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过程中,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安全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等数据库, 以"secretory otitis media、exudative otitis media、non-suppurative otits media、ambroxol hydrochloride、mucosolvan、triamcinolone、dexamethasone、prednisone、curative effect"和"分泌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曲安奈德、地塞米松、泼尼松(强的松)、疗效"作为主题词检索以常规治疗组为对照组, 盐酸氨溴索为干预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的相关文献, 并辅以手工检索进行文献追索。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 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数据统计, 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治疗组共314耳, 对照组共288耳。Meta分析结果显示, 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P<0.05), 其总有效率合并OR及其95%CI为3.23(2.16~4.82)。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应用利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