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间瞄射击是自行火炮的主要作战方式。为解决某轻型自行火炮与同系列自行火炮的结构差异带来的间瞄控制问题,研究了该轻型自行火炮的间瞄控制方法。该方法以3D弹道模型为基础进行诸元解算求解出射击装定诸元;然后根据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关系进行操瞄解算,结合车体航向角、俯仰角、横滚角和火炮方位角求解出炮塔的航向角,进而结合射击装定诸元和炮塔航向角、俯仰角、横滚角求解出调炮诸元。试验结果表明,此间瞄控制方法适用于该轻型自行火炮,解算精度、调炮精度、系统反应时间与同系列自行火炮相当,该方法有效解决了该轻型自行火炮的结构特点带来的间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2.
尾流自导鱼雷的射击瞄点及射击解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鱼雷发现并稳定跟踪目标尾流和节省鱼雷航程为准则,分析并计算了三波束主动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与目标速度的关系,并给出了其射击诸元的解算模型。  相似文献   

3.
针对自行间瞄火炮现状,提出在不增加火控系统硬件配置的前提下实现对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自动直瞄控制方法,研究了控制模型和弹道快速解算方法,分析了瞄准误差和系统反应时间。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显著提高火炮直瞄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射击精度以及武器系统的自动化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武器系统反应时间是反映武器装备自动化水平和火力反应能力的重要战技指标。针对某大口径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过长、作战效率较低、无法适应现代战场需求的问题,推导了操瞄解算模型,按照操瞄解算模型自动调炮,研究了操瞄调炮与弹药装填机构动作的特点和时长,设计分步并行的方法,优化了调炮动作与装填动作的联动过程,并进行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优化后的方法使得该型自行加榴炮的平均系统反应时间减少了7.02 s,系统反应速度提高了32.3%,使之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规定的战术动作,明显提升其战场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口径火炮,对火控系统中射击诸元解算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对现行基于二分法的弹道解算方法的详细分析,得出了几点重要启示。对求解射击诸元的弹道解算方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探索出了基于落点诸元信息的弹道解算方法。以 Matlab 数值仿真软件为平台,对基于落点诸元信息的新解算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现行基于二分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落点诸元信息的实时弹道解算新方法在初始射角估计、弹道迭代次数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从而大大缩短了大口径火炮射击诸元解算时间。对实现射击诸元实时解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火控跟瞄动态性能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火控系统是现代武器的核心,主要完成目标搜索、瞄准、跟踪、测距,自动提供弹道修正量,解算射击诸元、装定射角,并控制射击。火控动态系统性能的准确测试和动态校正十分重要。提出了光电法测试火控动态性能的思想,重点论述了光学动态跟瞄的原理与方法,并简述了研制成果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复杂条件下狙击手校正速度慢和对环境判断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校正瞄准点的瞄准镜装置。将各类传感器集成到瞄准装置中,探测影响弹道轨迹的参数,由弹道解算算法算出弹丸的初始偏移量,以偏移量为输入参数反向求解枪支调整的射角,进一步解算调整射角后的弹着点坐标,与目标位置进行对比,通过寻优分割法修正射角直到射击精度满足要求,校正后的瞄准点以十字或光点形式投影在瞄准镜上。仿真对比表明,自动校正系统与实际校正结果吻合,使用该方法能快速实现精确校准,为新一代狙击步枪瞄准设备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7.62mm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中的GS/OB1型手持激光测距仪/弹道解算计算机从2009年2月开始研制,同年12月研制成功。该设备是一种具有弹道解算功能的激光测距仪,主要用于协助狙击手对目标进行侦察,并通过弹种选择,以及对目标距离、角度、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进行测量,再根据手工输入的风力、风向参数,自动进行外弹道修正参数的解算,为狙击手修正射击瞄准点,完成精确打击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岸射击时,采用雷达观测,存在杂波多、噪声过大、难以精确获取目标参数的缺点,采用光电系统观测,又易受天气和作用距离的影响,二者都有局限性.传统火控解算方法原理上存在一些不足,又依赖于射表,从而影响整个火控系统的精度.通过分析,提出了基于GPS下观测方法,利用大地主题算法中的Boring算法,建立了定位数学模型和精度模型,克服了先前的缺陷,精确确定了目标坐标.应用解外弹道方程, 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取射击诸元,提高了精度,采用DSP技术,缩短了解算时间,确保解的实时性.通过模拟仿真及数据精度分析,该方法为舰炮对岸射击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坐标解算的火炮调炮精度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炮调炮精度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双经纬仪和计算机组成测量系统进行火炮调炮精度检测的新方法。通过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坐标系内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火炮瞄准装置校准过程的相应情况推导出了火炮实际调炮角度的解算模型。该解算模型只需2台经纬仪同时测出炮身轴线上2个设定点在调炮前后的方位角和高低角,通过计算就可得出其实际调炮角度。以此为基础的调炮精度检测方法能提高火炮调炮精度检测的快速化、准确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直升机投雷一般采用单雷射击的现状,提出了采用直升机悬停双雷齐射的方法。通过对双雷齐射搜索面的组织、目标可能位置区域、齐射射击瞄准点的选取以及潜艇规避机动模型的分析,建立了潜艇纯机动规避情况下鱼雷命中概率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单雷射击相比,双雷齐射可有效提高对目标的发现概率,并能弥补单雷射击在大舷角时命中概率较低的不足,在相同发现概率条件下双雷齐射对目标的射击距离更远。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面目标瞄准点寻优问题,在单弹打击不规则面目标毁伤面积计算的基础上,给出了多弹打击面目标的毁伤面积计算模型和重复毁伤面积计算方法。建立了瞄准点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原理,对瞄准点进行编码,确定了适应度函数,设计了遗传算子,并设计了不规则面目标瞄准点选择计算实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可信度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军事应用价值较强。  相似文献   

13.
为完成枪械瞄准角变化量测试,提出一种新的高精度枪械瞄准角测试方法。在三维坐标测量机上,选取枪械身管上某一位置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测试瞄准角,解决了传统方法中用平板和调整夹为枪械定位耗时长、精度低的问题。分析了新方法和传统方法的测试原理,经测试误差公式推导发现新方法在理论上累积测试误差更小。通过 SolidWorks 建立枪管仿真模型导入 ANSYS 划分网格后,将实际试验中测试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载荷施加于仿真模型上,进行仿真分析,确立了在三维坐标测量机中以枪械身管建立坐标系的原点选取。在验证性试验中,拟合实际测试结果数据发现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枪械瞄准角实际测试中操作方法简单、精度高,满足枪械瞄准角变化量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59D式坦克瞄准光环大小与目标距离的关系, 提出了使用光环作为瞄准指标对装甲目标射击的方法. 通过对使用光环作为瞄准指标对命中概率影响的分析, 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普通航空炸弹打击线目标的效能评估问题,对炸弹从投放到爆炸之前的运动过程进行建模,得到弹 着角、斜距等参数。运用误差理论对炸弹的弹道偏差进行处理,得到基平面上的瞄准误差;建立炸弹毁伤线目标模 型,得到炸弹对线目标等效毁伤长度和宽度;最后计算出单枚炸弹对线目标的毁伤效能。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合 理有效,易于编程实现,可以快速、精确地计算炸弹毁伤效能。  相似文献   

16.
王岩  胡智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26(3):343-344,348
文中主要研究对象是某型武装直升机加装的微光电视瞄准系统。在分析了该系统的关键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微光电视图像信号增强技术、控制器设计和信号交联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夜视设备与机载武器的兼容性问题.即:如何与机载瞄准具进行匹配以实现对目标的跟踪瞄准。  相似文献   

17.
地地导弹瞄准方位角的装订直接影响导弹落点,文中提出一种利用导弹射前的遥测信息.结合惯组输出脉冲数以及惯组误差模型计算导弹实际瞄准角的方法。通过比较计算出的卖际瞄准角与装订瞄准角,检验瞄准方位角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直接的判断瞄准方位角的正确性.为导弹的安全发射增加了最后一道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火炮检测AGV系统存在的多车组网运行过程中安全距离较大、定位精度不高等问题,研制一款基于便携式PC控制的新型自动导引车(AGV).利用PC热点建立无线通信网络;基于Wi-Fi模组的AP&STA双模式,实现AGV的在线巡检;通过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式,完成AGV的位置及基于位置信息的自适应速度控制.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本设计的新型火炮检测AGV系统具有更高的紧密性与定位精度,且导航方式简易可靠、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