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夫妻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的重要内容,夫妻财产制,是关于夫妻财产关系的一项法律制度,内容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归属、使用、收益、处分、债务的清偿,共用生活费用的负担以及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等。夫妻财产制虽然不能说是婚姻的目的和基础,却突出地反映着夫妻家庭地位是否平等这一原则问题,也是我们判断一种婚姻家庭制度腐朽与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兰艳 《学术论坛》2005,(4):83-86
法律制度的宗旨必须以效益为价值取向,使法律朝着促进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婚姻家庭的本质在于它所具有的团队特征。家庭财产作为婚姻家庭这一团队生产的"集体产品",应由其家庭成员共同拥有。在死者名义财产中,一般都潜在着家庭成员的应有部分,所以在财产清算时,须将其显在化。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特留份制度规定的缺失不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忽视了婚姻的团队本质,没有看到夫妻间人力资本的相互依赖和协作关系。这种权利配置同时还会发生外部性问题。构建特留份制度,把配偶列为特留份权利的享有者,对于家庭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是有效益的。  相似文献   

3.
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们之间的人身关系,即他们之间因婚姻、出生以及收养等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二是他们之间的财产关系。对于前者,当代世界各国在法律上均有较为明确的规定,而对于后者,则仅对家庭的部分成员——夫妻间的财产关系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家庭建设——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设。依据相关问卷调查,从婚姻家庭观念、家庭成员关系、家庭与邻里社区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和谐家庭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构建和谐家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法的人格权制度及婚姻家庭制度通过对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的保护,从本质上保护、实现了人的尊严、自由、生命与身心健康等人格利益。婚姻家庭法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双重价值决定其所确立和保护的人格利益必然具有双重性。无论是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人身关系,还是财产关系都与人格权及人格利益密切相关,对婚姻家庭关系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合理调整就是对人格利益尊重与公平分配,是实现人格权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论贞节观对婚姻家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贞节观是社会对两性关系的情感及其社会行动的限定与期望,其对婚姻家庭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传统社会,贞节观对稳固婚姻家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家庭经济的和谐稳定,并进而维系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秩序。在现代社会,贞节观内涵的宽泛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女性社会经济地位得以提高,却使家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稳定因素。要既保证家庭稳定,又提高婚姻质量,贞节观就仍需发挥其约束人性别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爱情—婚姻—家庭关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社会形式之一。家庭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鲁迅把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方面的问题,作为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对封建的婚姻家庭伦理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否定,并结合自己切肤之痛的感受,剖析了封建伦理纲常造成的“种种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了一个崭新的家庭伦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家庭"的概念需要摆脱包括婚姻在内的"亲属"这一限定范围的束缚,进行重构.本文提出了"广义家庭"概念,即家庭是以虚拟的亲密团体面貌出现的市民私人生活单位,其核心功能是将私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在广义家庭的视野下,家庭成员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以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为内容的亲属,可以是异性非婚同居者,也可以是同性恋者,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参与方.一个完整的家庭法学体系在宏观上应当由婚姻家庭法学、非婚家庭法学两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杨甫旺 《学术探索》2007,(5):113-116
50多年来,永仁县谢腊村彝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婚嫁打破了传统血缘、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多元化婚姻模式的传承,为现代谢腊彝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提供了良好基础,"养儿防老"观念日趋淡薄。谢腊彝族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和直系扩大家庭为主,婚姻礼俗中的当事人、父母、媒人的角色发生了转换,青年男女在婚姻中获得了自主权,家庭关系呈民主化趋势,妇女的家庭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这种婚姻家庭生活方式有选择性地继承了传统、吸纳了现代文化,它对谢腊彝族社会生活方式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离婚现象的理性思考——辩证统一的社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率的增长,离婚现象的增多,是中国婚姻家庭领域的突出现象.社会调查的实证资料表明,婚姻的自由度越高离婚率越高,越是追求爱情离婚率越高,夫妻之间越是讲求个性、不注重合作离婚率越高,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越高离婚率越高.这些规律进一步证明了婚姻现象是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辩证统一.现代社会既要保证婚姻自由,提高婚姻质量,又要控制离婚现象,实现婚姻与家庭的相对稳定,实现婚姻家庭中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11.
佟曾 《理论界》2009,(8):195-196
夫妻约定财产制度作为规范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是婚姻家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设置夫妻约定财产制度,无论对夫妻个人、家庭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根据夫妻财产关系发展的需要,全面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夫妻财产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夫妻财产关系虽然是夫妻人身关系的派生物,但也是社会微观的最基层的财产关系和家庭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其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围绕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夫妻法定财产制度、夫妻约定财产制度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就修订后的婚姻法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提出要加强立法保护及完善,以维护婚姻的巩固和家庭的和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极富家庭传统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社会转型,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婚姻家庭问题。要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就必须重新回到对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制度本质的再认识上。本文从人类婚姻的动机说起,指出人类之所以需要结婚,设立家庭制度,是为了传宗接代,完成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婚姻从表象上看是个人行为,但从本质上是社会行为,建设和谐家庭既有个人标准,也应有社会标准。从建设和谐家庭的社会标准出发,认真履行婚姻家庭义务,遵守婚姻家庭的社会规则,对建设和谐家庭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4.
黄莹 《南方论刊》2006,(4):25-2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睦构成了社会的和谐。家庭以婚姻为纽带将夫妻双方紧紧联系到一起。从整个社会来说,资源的稀缺性和物质生活资料的有限性使得成功的婚姻主要基于爱情的美好和性和谐。但婚姻也使配偶对家庭成员做出经济扶持的承诺,这种承诺比他对市场或社会活动的其他  相似文献   

15.
家庭和谐问题的社会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极富家庭传统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社会转型,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婚姻家庭问题.要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就必须重新回到对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制度本质的再认识上.本文从人类婚姻的动机说起,指出人类之所以需要结婚,设立家庭制度,是为了传宗接代,完成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婚姻从表象上是个人行为,从本质上是社会行为.从这点出发,我们能够对当前出现的形形色色婚姻家庭问题作出合理地分析和科学判断.认真履行婚姻家庭义务,遵守婚姻家庭的社会规则,对建设和谐家庭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6.
赵述颖 《学术论坛》2012,35(7):193-196
社会变迁一般都会通过家庭及其伦理观念的变化反映出来,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伦理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概括而言,我国在婚姻家庭伦理研究方面,尤其在婚姻伦理、性伦理、生育伦理、代际伦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家庭的和谐关系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自由、平等、健康和全面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桂宇 《学术探索》2014,(5):36-41
历史上的傈僳族女性,曾经是随夫同上战场的女英雄,是氏族械斗中的调停者,在生产生活中也承担着家庭食物供给的重要角色,但在传统社会中,女性仍被作为家族的财产在婚姻关系的缔结中从父家转移至夫家,其婚姻自主性和家庭中的自我意识并未得到社会相应的认同。如今,社会的发展使傈僳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婚姻市场发生了改变,女性在变迁中以主动顺应之态,积极利用自身在婚姻关系中"稀缺资源"的优势,获得了婚姻和个人发展的自主权。傈僳族女性的这一转变对整个族群的婚姻家庭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上,农村婚姻家庭始终是一种滞后的力量。台湾学者殷海光教授曾把中国的家庭比作一个恒古不变的“常数”。婚姻从形式上看是男女两性的结合,而本质上则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婚姻家庭的变迁不仅反映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习俗的变异,而且涉及到伦理道德、社会意识和心理学诸多领域。为了弄清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家庭作为农村社会的微观基础,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情况,了解支配农民实际行动的婚姻观念,寻求推动婚恋领域发展变化的动因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家庭模式和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山东社科院社  相似文献   

19.
家庭共有财产 家庭共有财产,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共同生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创造、共同取得的财产,以及在此基础上购置和积累起来的财产等.  相似文献   

20.
试论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女性家庭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哭嫁习俗历史悠久,哭嫁歌是土家族家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土家族文化的奇葩。土家族哭嫁歌内涵丰富,形象地展现了土家族女性的家庭观念。财产意识主要体现在娘家财产处置及夫家财产创造,家庭人际关系主要通过老慈少孝、夫妻和睦及平辈团结等来表现,婚姻态度则主要体现在婚姻的自然与怨怒等方面。研究土家族哭嫁歌的家庭观念在构建土家族和谐家庭与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