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和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HFNC)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COVID-19的防空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商城县人民医院和罗山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日~2020年2月20日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20例,根据血氧饱和度(SO_2)的不同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12)和高流量组(n=8),分别给与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和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治疗12 h和24 h后分别测定患者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O_2)、氧分压(PO2)等较治疗前对应的变化值,并比较二者症状缓解时间和舒适度。结果治疗12 h和24 h后,高流量组患者的ΔRR12、ΔSO_212、ΔPO212均数高于常规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OVID-19患者的治疗上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氧疗12 h和24 h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均能得到改善,而且改善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升高,但高流量吸氧组较鼻导管吸氧组改善更明显,而且症状缓解时间更短,舒适度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寻求良好的吸氧方式,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心血管疾病患者34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8例患者实施常规湿化吸氧,观察组173例患者实施无湿化吸氧,分别于开始吸氧后2、4、6、8、10、12、24、48h通过鼻导管进行细菌培养,于吸氧开始后24、48、72h调查两组患者鼻腔和口咽部干燥程度。结果开始吸氧后2h两组患者导管均无细菌检出,4h观察组鼻导管仍无细菌检出,对照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为1.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始吸氧后6、8、10、12、24、48h对照组患者鼻导管细菌检出阳性率为4.16%~63.69%,观察组为0.58%~1.73%,观察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吸氧后24、48、72h两组患者鼻腔和口咽部干燥程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较湿化吸氧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而不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3.
张冬梅  丘冰  辛平  何苗 《现代医院》2011,11(12):84-8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烧伤患者采用面罩吸氧和吸氧管吸氧的效果差异。方法将47例气管切开的烧伤患者随机分为面罩组和吸氧管组,比较常规吸氧时血氧饱和度(SPO2)、痰液粘稠度及气管套管堵管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面罩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痰液粘稠度及气管套管堵管发生率均优于吸氧管组,两组患者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氧气面罩法对提高气管切开烧伤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降低痰液粘稠度发生率及气管套管堵塞发生率比吸氧管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俞佳梦  李洁  沈灵姿 《医疗装备》2023,(21):126-128
目的 探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氧疗在肺癌根治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我院心胸外科行肺癌根治术后低氧血症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传统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疗,观察组予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氧疗。比较两组氧疗后3 h、6 h和12 h的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的变化,以及氧疗期间舒适度、气道湿化情况治疗失败事件。结果 观察组氧疗后3 h、6 h和12 h的Pa O2及Pa O2/Fi O2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氧疗后3 h、6 h和12 h 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疗后3 h、6 h和12 h的HR及R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疗期间舒适度和气道湿化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医院治疗的拟行呼吸机撤机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撤机后采用传统面罩吸氧,试验组撤机后采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吸氧,比较两组撤机后24 h的动脉血气指标和气道湿化满意率、痰痂堵管率、气道出血率、再次机械通气率,以及撤机后1周内的肺部感染率。结果 撤机后24 h,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24 h,试验组气道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痰痂堵管率、气道出血率和再次机械通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撤机后1周内,试验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用于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后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还可提高气道湿化满意率,降低痰痂堵管率、再次机械通气率及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脑梗死卧床肺部感染患者70例,根据给氧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鼻导管、吸氧面罩方式给氧,试验组患者采用新型高流量呼吸湿化氧疗系统给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4和24 h后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气指标变化,患者咳痰能力改变,以及发生院内感染率、耐药菌的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4和24 h后心率、呼吸次数、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pH值及氧和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_2、SaO_2及氧和指数均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黏稠度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院内感染率、耐药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改善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院内感染率和耐药菌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周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346-347
目的观察比较经加温湿化器可控吸氧在COPD患者脱机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35例成功撤机但仍保留人工气道的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7例,采用文丘里面罩经加温湿化器给氧;对照组18例,采用鼻导管给氧,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指标、湿化效果和氧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显得更稳定可控,而对照组则有较大波动。结论文丘里面罩经加温湿化器给氧能更好地完成COPD病人的氧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鼻塞、双鼻塞、面罩3种吸氧方式对拔出气管插管后患者氧疗效果的异同,找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吸氧方法,提高氧疗效果。方法将66例拔出气管插管患者平均分成3组,分别给予单鼻塞吸氧、双鼻塞吸氧、面罩吸氧,观察拔管前和拔管后30min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P)、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动脉血pH值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1)A组吸氧前后比较PaO2、PaCO2、pH值、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3,-2.634,-4.958,14.383;P﹤0.05);B组吸氧前后比较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6;P﹤0.05);C组吸氧前后比较SPO2和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03,3.422;P﹤0.05);(2)3组吸氧后比较,A组的PaO2、pH值、SPO2、RR、P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2,7.190,27.117,4.003,5.611;P﹤0.05),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用双鼻塞吸氧和面罩吸氧优于单鼻塞吸氧。结论患者气管插管拔出后采用双鼻塞吸氧与面罩吸氧效果相同,且优于单鼻塞吸氧。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吸氧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病人相关指标的监测,确定病人术后最适吸氧时间和吸氧浓度.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行LC术32例为实验组,全麻下胆囊切除术或胆总管探查术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清醒后回病房,持续吸氧2L/分,同一台无创生命监测仪监测在0h、2h、3h、4h、5h时患者的心率(HR)、呼吸(R)、血压(BP)、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吸氧一定时间后,HR在3h,R在2h,血压中收缩压在3h,结果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SPO2均无差异.结论:LC患者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4小时,流量2L/分,即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亚静  钱文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43-5744
目的 为意识障碍患者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氧疗方法.方法 选择50例脑血管意外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单鼻塞吸氧管吸氧,B组采用双鼻塞吸氧管吸氧,并于吸氧前,吸氧后60min对患者的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动脉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02)及氧分压(Pa02)进行观察.结果 单鼻塞吸氧管吸氧组与双鼻塞吸氧管吸氧组比较,R、PaO2、pH值、SPO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鼻塞吸氧管吸氧效果优于双鼻塞吸氧管吸氧,是意识障碍患者的一种更有效的氧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高流量湿化氧气疗法在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撤机脱管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线检索PubMed、Cocha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2010-2020年的文献,根据已获取的参考文献补充关于高流量湿化氧疗应用于成人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撤机后的RCT,由2名研究者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整理,依据Cochrane手册推荐的RCT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所需资料,核对无误后,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了8篇研究和1 373例病例,质量等级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流量湿化氧疗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撤机拔管24 h后氧合指数[MD=56.35,95%CI(49.44,63.27),P<0.01]、呼吸频率[MD=-1.63,95%CI(-3.16,-0.11),P=0.04]、再插管率[OR=0.35,95%CI(0.23,0.53),P<0.01]与常规氧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可以改善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撤机24 h后氧合指数,降低患者呼吸频率和再插管率,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李薇 《药物与人》2014,(5):286-287
目的:比较全麻诱导期两种人工通气和机械通气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患者ASA1-2级120名,随机分为两种,人工组和呼吸机组。常规行全麻诱导,人工组为双人操作,一人捏呼吸囊,一人双手口面罩行人工辅助呼吸。呼吸机组一人双手扣紧面罩保证有效通气,同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记录全诱导期血压、心率、通气频率、潮气量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结果:两组均通气有效,顺利完成气管插管。呼吸机组二氧化碳分压为32±3.1,比较稳定。人工组为29±8.7,明显过度通气,而且变异较大。结论:全麻诱导期呼吸机通气是安全有效的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用于小儿先心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9月—2017年10月在郑州儿童医院外科监护室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中随机抽取130例,根据术后氧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面罩吸氧,观察组患儿术后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2组患儿均给予优质术后护理,对比2组的血气指标、住院时间等。结果2组患者氧疗后24h、48h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氧疗后24h的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氧疗后24h和48h的氧合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CU入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应用提高先心病患儿术后的舒适度,改善呼吸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铖 《医疗装备》2020,(5):123-125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呼吸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经鼻正压通气吸氧治疗,试验组给予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氧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舒适性评分、耐受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给予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氧疗有效性,增加氧疗舒适性与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训练过程中,提前加温湿化对患者脱机训练的影响。方法抽取64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均符合脱机训练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实验组脱机前2h给予调高呼吸机湿化罐温度,脱机后接人工鼻吸氧,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鼻吸氧,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指氧饱和度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形成痰痂、出现呼吸道出血的比例。结果两组患者在脱机后2h呼吸频率、心率、指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形成痰痂、呼吸道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脱机之前给予调高呼吸机湿化罐温度能减少痰痂形成及呼吸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高体内的氧含量,克服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吸氧量少及呼气时氧气有浪费的不足,设计一种高流量氧气吸入器。方法:该氧气吸入器由气源接头、缓冲气罐、流量计、呼吸器及闭式吸氧面罩5个部分构成,分为墙插式(A型)和瓶插式(B型)2种型号,采用闭式面罩吸氧。结果:该氧气吸入器的吸氧量是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3倍左右,呼吸时没有氧气流出,不会造成氧气浪费,其动脉血氧分压较鼻导管吸氧提高了3.1倍。结论:该高流量氧气吸入器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安全,可迅速、高效改善患者缺氧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经面罩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出13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面罩无创通气(BiPAP无创正压通气).结果:治疗24h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以及呼吸频率均明显好转,P<0.05;治疗24h后的PaCO2、PaO2和呼吸频率对比,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24h后的p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3d、治疗7d后的呼吸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可快速缓解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换气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在早产儿持续性呼气末正压通气(CPAP)撤离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孕周≤34周、出生体质量≤2000g及日龄≤24h且准备撤离CPAP的早产儿82例为研究对象.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HHHFNC组)43例和对照组(鼻导管吸氧组)39例,观察患儿一次性成功撤离CPAP的比例、总呼吸支持所需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院内感染及撤离CPAP后气漏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一次性撤离CPAP成功率较高(χ2=4.89,P<0.05),所需氧气治疗时间、总呼吸支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3、2.17,均P<0.05),治疗组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对照组快(t=2.15,P<0.05).两组患儿的BPD和ROP的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气漏.结论 与鼻导管吸氧比,HHHFNC作为CPAP撤离后的呼吸支持,患儿一次性CPAP撤离成功率高,需氧气及呼吸支持的时间短,体质量增长快.BPD及ROP发生率、气漏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均未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式气切面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0.45%NS经改良式气切面罩行气道湿化,B组经加热湿化罐行气道湿化。结果两组均有气道湿化作用(p<0.05),但两组对气道的湿化作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气切面罩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长吸氧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肩部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低流量吸氧12h)和对照组(常规吸氧6h)两组,观察两组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肩部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肩部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且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延长吸氧时间能有效缓解术后肩部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