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新民  翟丽  高平  王新源 《内燃机工程》2001,22(1):15-16,22
该系统利用单片机对发动机的节温器、冷却风扇、导风板的工作实行智能控制,实现了冷却能力随发动机的散热需要而自动调节,使发动机长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减少发动机的传热损失和机械损失,节省燃油。  相似文献   

2.
以风冷中冷器的增压汽油机为原型,设计开发与增压发动机相匹配的集成水冷中冷器的进气歧管。通过三维仿真、发动机台架试验、整车一维仿真分析,对比验证集成在进气歧管中的水冷中冷器与原风冷中冷器性能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外特性工况下,水冷中冷器进气压力损失比风冷减少50%;水冷中冷器的增压空气管路长度缩短60%;水冷中冷器出气温度比风冷降低3℃以上。  相似文献   

3.
配装DV15柴油机的矿用车,在银川地区使用过程中出现部分发动机水温偏高、副水箱反水、发动机拉缸以及烧机油等故障,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风扇、导风罩、调温器、冷凝器和水泵皮带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冷器现状,提出了新型中冷器板芯模型,并进行了蒸汽凝结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中冷器板芯能有效提高传热能力,为进一步研究中冷器新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内4100柴油机增压中冷机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4100QBZL所配用的中冷器的阻力特性和冷却性能,以及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中冷器的阻力较小,冷却能力很强。增压中冷后发动机的动力性有较大提高,排气温度下降,增压中冷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大功率柴油机铝中冷器在高温下强度下降的问题,针对某型载重车冷却模块,在风洞性能试验台架上对其进行了研究,引入热管中冷器解决目前铝中冷器在超高温下的适用性问题,并对铝中冷器做了2种优化改进方案。试验结果显示:热管中冷器可以很好地降低铝中冷器的进口温度,同时优化后的中冷器也能很好地满足中冷要求。在此基础上,水箱散热性能可提升3.36%~13.08%,冷却模块在满足原发动机的散热要求下可以做得更紧凑。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重型车辆柴油机高原环境(海拔高于3000m)进气密度下降显著的问题,考虑车辆动力装置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等特点,提出增压中冷一体化技术:根据伯努利方程,采用计入摩擦与扩压的"等环量"设计方法对原机压气机蜗壳进行改型优化;采用对流强化传热技术与快速成型技术,设计了三种紧凑型水冷方案;从水散热器后取水,在改进后的压气机蜗壳内部冷却进气,实现增压系统上集成一体化中冷。通过数值仿真与水-汽中冷器传热台架试验,从柴油机高原进气冷却需求、中冷器传热效能、流动阻力特性等方面分析了环形中冷器的热流特性。针对改进前后的柴油机进气方案,进行增压器台架试验,将改进前后压气机特性与发动机的高原匹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体化进气方案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3700m标定工况下,环形中冷器可使发动机压气机后气体温度降低30℃以上;在海拔4500m外特性工况下,采用一体化装置,取水量为10m3/h,中冷器进水温度90℃,可使柴油机功率最高提升4.5%。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热平衡表示热量分配情况,热平衡试验一方面可以为汽车制造厂提供冷却液和中冷器散热量以确定冷却系统零件的尺寸,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评价发动机的热效率。经过对热平衡试验的理论、试验设备、试验步骤和数据处理进行了研究,其成果可为增压中冷柴油机制造厂的热平衡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大军 《内燃机车》2012,(4):29-32,52
将用于机车柴油机的双冷却水回路增压空气中间冷却器(中冷器)和常用的单水回路中冷器冷却方式进行了对比,介绍双回路中冷的柴油机冷却水系统对机车、陆用发电机组等利用风扇来冷却柴油机和水的机组的好处,并分析其相应的系统原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对某款的客车热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优化,经过分析得出该车低速工况下发动机舱内出现回流现象。在风扇卷吸气流的过程中,被中冷器、水散热器加热的气流有较大一部分经发动机舱室下部回流至客车侧面通风格栅,这样不利于客车发动机舱内的散热,尤其是对客车在低速、大扭矩工况下的运行影响较大。通过计算验证产生的回流大部分不是因发动机加热气流引起的,而是由于风扇卷吸气流引起的。经过结构优化后,回流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满足了客车的热管理系统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冷却系统(主要包括水箱和中冷器在内)设计主要只考虑散热面积的多少以及流过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流量,通过提高散热面积(或加大体积)来提高冷却性能,而没有考虑到通过散热器本身的结构参数的调节去改变或者提高散热性能。基于同一发动机性能参数,在改变散热器结构参数的情况下作了多个水箱和中冷器的样品,针对不同的组合作了多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结果来分析冷却系统结构参数上的变化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测量风扇、散热器和中冷器基本参数和性能的基础上,利用多重参考坐标系模型和多孔介质模型,研究了并联式发动机冷却模块安装参数对冷却模块整体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究的冷却模块,轴向伸入距离为65mm时气动性能最佳。风扇径向间隙越大,气动性能越差,当冷却风扇转速为2 200r/min时,30mm的内效率比10mm时下降近50%。低转速时,风扇与换热器间距变化对气动性能变化不明显;高转速时,间距在150mm以内气动性能变化比较明显,超过150mm后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铝、铜质中冷器从结构性能方面进行了试验、分析和对比,认为铝质中冷器具有重量轻,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同时,介绍了16V280型柴油机铝质中冷器的试验改进情况和性能数据,经过40万公里的线路运行考核后情良好,证明机车用柴油机采用铝质中冷器是可行的。此外,还对如何提高铝中冷器的寿命用铝中冷器的清洗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以某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10~40℃范围内、热态全球统一瞬态循环(WHTC)下不同中冷器模拟器冷却介质温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冷后发动机平均进气温度与中冷器模拟器冷却介质温度成明显的正相关;发动机进气量随冷却介质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最大偏差为2.9%;涡后排气温度随冷却介质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最大偏差为6.0%;平均燃油消耗量受冷却介质温度的影响较小;发动机原始NO_x排放随冷却介质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最大偏差为11.5%;而系统NO_x排放则随冷却介质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最大偏差为6.4%。  相似文献   

15.
CA4D32-12柴油机中冷器和增压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CA4D32-12型车用柴油机上对上海联信公司生产的4种增压器方案和2种中冷器方案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对比试验,分析了增压器及中冷器匹配参数对燃油消耗率和排放物的影响,得到了CA4D32-12型柴油机的优化匹配方案,为柴油机满足欧洲Ⅱ号排放法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617中冷器和卡特3306中冷器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用卡特3306中冷器替代原617中冷器来改善6135增压中冷柴油机的整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卡特3306中冷器在6135增压柴油机上配置合理,柴油机整机性能得到改善,用卡特3306中冷器匹配的6135增压中冷柴油机不仅可作为船用机型,且为其它用途的柴油机机型的发展也提供了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一维仿真物理模型,研究了发动机实时模型的建模理论和方法。将发动机划分为进排气管路、中冷器、涡轮增压器和气缸四个子系统,分别探讨了各个子系统的建模方法,并重点研究了利用DOE和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发动机气缸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道依茨BFM1015增压中冷柴油机为对象,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面向控制的平均值模型相比,运用新方法建立的面向控制的发动机实时模型误差小于5%,具有精度高、对试验数据依赖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遵照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有关规则,以某款0.6L汽油发动机为原型,经理论计算对涡轮增压器进行了选型.并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增加了进气限制器、涡轮增压器、中冷器和排气泄压阀等部分,进行了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的匹配计算与性能预测,结果表明二者匹配良好、达到了性能目标.此外,还针对规则要求加装了进气限制器,分析了该进气限制器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影响.最后,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获得发动机外特性曲线,验证了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良好,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散热器、中冷器和风扇的选型校核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散热器、中冷器和风扇的选型要点,推荐一种选型校核计算方法,包括了校核计算所需的参数、选型校核计算步骤、校核计算用散热量以及总风阻、风扇实际风量、散热器的不同风阻部分冷却空气流速和比冷却能力的确定方法等,可供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车用柴油机普遍采用的“管带式”结构中冷器,利用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了中冷器冷却效率和阻力系数与柴油机工作参数相关联的中冷器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反映的关系与试验结果取得了良好的吻合,应用该模型于增压中冷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计算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