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川芎嗪对豚鼠心室乳头状肌慢反应动作电位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豚鼠心室乳头状肌慢反应动作电位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常规电生理方法,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结果:①低浓度川芎嗪(30~30μmol/L)对豚鼠乳头状肌慢反应动作电位的幅度(APA)、时程(APD)、最大去极速度(Vmax)和收缩力(FC)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②较高浓度的川芎嗪(01~30mmol/L)则可使豚鼠乳头状肌慢反应动作电位的APA、APD、Vmax和FC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强;③川芎嗪对豚鼠乳头状肌慢反应动作电位的增强作用可被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所拮抗。结论:川芎嗪对心肌慢内向电流具有双重作用,即低浓度抑制,高浓度则增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标准微电极技术对川芎嗪诱发的豚鼠乳头状肌慢反应电位(SAP)及收缩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0mmol/L的川芎嗪可以在正常及儿茶酚胺耗竭的乳头状肌标本上诱发SAP及收缩,不能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的标本上诱发SAP及收缩。将[Ca ̄(2+)]_o从0.5mmol/L依次升高到1.0、2.5、5.0mmol/L可以使川芎嗪诱发的SAP的幅度(APA)呈剂量依赖式增加,APA与lg[Ca ̄(2+)]_o呈直线关系,[Ca ̄(2+)]_o增加10倍,APA增加22.0mV。这些结果提示:川芎嗪可以加强心肌细胞的慢内向电流[Isi],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观察了改变细胞外液钙浓度([Ca2+]o)对川芎嗪诱发的豚鼠乳头状肌慢反应电位(SAP)及收缩力(FC)的影响。结果:将[Ca2+]o由0.5、1.0、2.5依次增加到5.0mmol/L,SAP的幅度(APA)及FC逐渐加大,并且APA与lg[Ca2+]o呈直线关系,[Ca2+]o增加10倍,APA约增加22.0mV。提示[Ca2+]o的变化可以影响川芎嗪诱发的慢反应电位的幅度。  相似文献   

4.
关附庚素(GFG)0.86μmol/L使缺O2、高K+和酸中毒的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零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进一步降低,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进一步缩短,而ERP/APD90明显增大。GFG8,16,12μmol/L使兔窦房结动作电位Vmax、舒张期去极化速率(RDD)、自发活动频率(SFF)和平均复极化速率(MRR)显著降低,APD和舒张间隔(DI)明显延长,并呈现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研究3,6-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环依地酸盐(IHC-72)对豚鼠右室乳头肌慢反应动作电位(SAP)的影响。2.54μmol/LIHC-72对SAP各参数均无影响。25.4,101.6μmol/L IHC-72对SAP幅值(APA)的抑制率分别为7.4%、19.3%,对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的抑制率分别为2.5%、39.1%(P均<0.05或0.01)。101.6μmol/LIHC-72灌流5,10,20min对APA的抑制率分别为3.3%、10%和21%,对Vmax的抑制率分别为15.2%、22.9%和38.3%(P均<0.01),故IHC-72对APA、Vmax的抑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IHC-72还能缩短SAP复极50%、100%的时程(APD50、APD100),相对延长其有效不应期(ERP);而对静息膜电位(RMP)无明显影响。101.6μmol/LIHC-72对SAP的抑制与5μmol/LVerapamil效应相当。结果揭示IHC-72具有钙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附甲素对心肌慢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附甲素(GPA)8.6μmol/L使缺O_2、高K ̄+和酸中毒的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幅值(APA)和最大除极速率(V_(max))下降,APD_90显著缩短,ERP/APD_90比值增大,GFA26μmol/L可使高K ̄+除极所致的慢反应APA和V_(max)降低,GFA50μmol/L时使兔窦房结动作电位0相去极化速率(MRD)、舒张期去极化速率(RDP)和平均复极化速率(MRR)降低,自发活动频率(SFF)减慢,并使舒张期去极化时间(DDT)及动作电位时程(APD)延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研究3,6-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环依地酸盐(IHC-72)对豚鼠右室乳头慢反应动作电位(SAP)的影响。2.54μmol/LIHC-72对SAP各参数均无影响。25.4,101.6μmol/LIHC-72对SAP幅值(APA)的抑制率分别为7.4%,19.3%,对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的抑制率分别为2.5%,39.1%(P均〈0.05或0.01),101.6μmol/L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胺碘酮对正常犬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犬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32只犬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7)、正常服胺碘酮组(n=7)及CHF组(n=9)、CHF服胺碘酮组(n=9)。服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300mg/d,共4~5周。用快速右心室起搏(240min-1共4~5周)制作CHF犬模型,用心脏电刺激及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测定心电生理参数。结果:胺碘酮明显延长正常犬的窦性心动周长(SCL)、室内传导时间(IVCT)、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心室激动时间(AT)及心室恢复时间(RT),对VERP与MAPD90的比值(VERP/MAPD90)、室颤阈值(VFT)、RT离散性(RTD)和复极后期(VLRD)无明显影响。胺碘酮对犬CHF时明显延长的SCL、MAPD90、VERP、AT及RT无进一步延长作用,可进一步延长IVCT,使降低的VERP/MAPD90及VFT明显提高,缩短延长的VLRD,减小增大的RTD。结论:胺碘酮对CHF犬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同于对正常犬的影响,胺碘酮使CHF犬部分异常的心室电生理特性改变大致回复正常,呈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台氏液加溶血磷脂胆硷(LPC)3xl0-4灌流离体绵羊心室小梁肌,其0期去极化最大速率(Vmax)、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值(APA)、动作电位复极达APA50%和90%的时程APD50、APD90分别下降39.8%、10.4%、14.5%、21.3%和14.8%;用“模拟缺血溶液”加LPC3×IO-4灌流,其Vmax、RP、APA、APDs0和APD90分别下降78%、22.7%、26%、35.4%和21%;实验中对“模拟缺血溶液”中各种成分对LPC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主要的因素是酸中毒。结果表明:LPC是心肌缺血中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之一,缺血诱导的酸中毒更加重了LPC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大鼠脑慢性低灌注模型,观察脑组织脱氧葡萄糖18F (18F-FDG) PET/CT显像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变化情况。【方法】16只250 ~ 300 g雌性SD大鼠通过一侧颈外静脉( EJV)和颈总动脉(CCA)端侧吻合,同时夹闭双侧颈外动脉(ECA) 及对侧横窦引流静脉建立慢性低灌注模型,在模型建立后24h,第7 、30和90天 4个时间点分别随机选择4只大鼠进行18F-FDG PET/CT扫描,4只体质量相仿的雌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勾画双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皮层感兴趣区(ROI),比较各组SUVmax变化及观察双侧大脑半球18F-FDG摄取是否均一。【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24 h SUVmax升高,术后第7天明显降低,第30天及90天较第7天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大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模型组双侧大脑半球18F -FDG PET/CT显像及SUVmax在各扫描时间点无差别。 【结论】通过一侧EJV和CCA端侧吻合及双侧ECA和对侧横窦引流静脉结扎建立的慢性大鼠低灌注模型,脑组织表现出对18F-FDG摄取的动态变化;模型建立对双侧大脑半球18F-FDG摄取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行郑州地区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学和临床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曝片调查本地区气传致敏花粉散布规律;经皮试了解致敏原与哮喘发病的关系;采用ELISA法测定不同病型、病期哮喘病人的血清IgE水平;检测实验性哮喘豚鼠血和肺组织LPO、SOD水平变化及PGE1和氨茶硷的影响,并对2例顽固性哮喘患者静脉点滴PGE1观察疗效。结果:郑州地区空气中全年均有花粉散布并出现两次飘散高峰,导致哮喘的季节性发病或加重。909%的外源性哮喘患者皮试阳性,花粉、霉菌、屋尘和螨为主要致敏原。外源性哮喘及发作期患者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内源性哮喘及缓解期病人。PGE1能抑制哮喘豚鼠肺组织LPO水平升高,对顽固性哮喘患者静脉点滴PGE1疗效显著。结论:支气管哮喘与花粉飘散及致敏原消长密切相关,血清IgE含量肺组织LPO水平的升高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有重要意义。PGE1对治疗顽固性哮喘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了川芎嗪对异丙肾上腺素及氨茶硷诱发的豚鼠乳头状肌慢反应电位(SAP)及收缩力(FC)的影响.结果发现,川芎嗪(0.1—3.0mmolL)对SAP的动作电位幅值(APA),最大除极速率(Vmax),动作电位时程(APD)及FC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提示川芎嗪增加心肌细胞的慢内问电流I_si.  相似文献   

13.
14.
本实验通过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和微机系统的实时应用,利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心肌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丹参制剂对正常和异丙肾损伤性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ISO使RP、APA、OS显著降低,APD明显延长,Vmax略有下降,但变化不明显。②丹参可使受损伤心肌动作电位的APD缩短而其它指标不变。③丹参在最大有效浓度(0.25mg/ml)时,可使正常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APD缩短,而对RP、APA、Vmax基本无影响。④丹参使慢反应动作电位的APA、APD和Vmax减小。提示:丹参可能为钙桔抗剂,并能对抗ISO引起的心肌钙超载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17βestradiolafectsactionpotentialsandLtypeCa2+curentsinguineapigpapilarymusclesandventricularmyocytesLiuBo刘勃,HuDayi胡大一,Wang...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左心室流出道自律性及其电生理特性。方法:本实验利用常规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了常规离子通道阻断剂对离体家兔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的影响,重点探讨了该部位自律细胞的0期、4期去极离子流。结果:1用1.2mmol/L河豚毒(TTX)使动作电位幅值(APA)、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与给药前相比明显减小(P<0.05),舒张期除极速率(VDD)和自发放电频率(RPF)均明显减慢(P<0.01);2用0.5μmol/L维拉帕米(VER)灌流后APA、Vmax、最大舒张电位(MDP)绝对值、VDD、RPF均明显下降,复极90%时间(APD90)延长(P<0.05);3用120μmol/L氯化镍(NiCl2)灌流,VDD明显下降,APA、Vmax、RPF也显著降低;4给予2mmol/L4-氨基吡啶(4-AP)后VDD明显增快,MDP绝对值、APA、Vmax显著下降,APD90明显延长(P<0.05);5给予1.5mmol/L氯化铯(CsCl)后VDD及RPF均明显变慢(P<0.05)。结论:1Ca2+流为兔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0期去极主要离子流,并有少量Na+内流参与;24期自动除极以K+外流衰减为主,另外,ICa-T、ICa-L及If在起搏电流中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BenactyzineisasyntheticblockerofM receptorpos sessingsmoothmusclerelaxantpropertiesandquinidine likeactiononheart[1] .Benactyzineiseffectiveinrestor ingcirculatoryfunctiondisturbedbyorganophosphatepoi soning[2 ,3] .Previousstudiessuggestedthatbe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