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高温低渗,低孔油田经弹性,注水、加密调整等开发阶段后,逐渐进入中高含水期,明显表现出以下特征,含水上升快、产液(油)量下降、注水井注水压力逐渐增加,吸水能力下降,注水量逐渐减小,不能满足配注要求,严重影响注水开发效果,致使油田产量快速递减,针对一些油田既具有复杂断块油田和低渗油田的特点,又具有岩性繁杂和层薄的地质特征,储层物性差,  相似文献   

2.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以后 ,部分区块层系由于油水井数比偏大或部分井区注采不完善 ,导致注水能力无法满足产液量的需要 ,暴露出许多问题 ,如注水压力偏高 ,油田套管损坏严重 ,油井地层压力和流动压力低 ,产量递减逐渐加快等。根据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的主要特点 ,建立了以油水井数比、注水压力、地层压力、流动压力、注采比等为主要指标的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理论研究 ,结合油田开发经验 ,对合理油水井数比、最高注水压力上限、最低流压界限等重要评价指标标准进行了研究。该项目以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为研究对象 ,将萨中…  相似文献   

3.
断块油田高含水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断块油田因断块发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时间较早.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阶段纵向和平面非均质严重,层间矛盾更加突出,没有动用的剩余油更加分散、破碎,产量递减速度加快,水油比增长快.根据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的开采特点,分析了有代表性断块油田的成功开采经验,对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的开采特点进行仔细研究,提出了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汪超  何芬 《石油知识》2005,(3):12-13
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阶段有它独自的特点。作者根据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的开采特点以及有代表性断块油田的成功开采实践,提出了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改善水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这对其它断块油田的注水开发将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汉油区属于多盐断块油田,油藏类型多,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油区从1976年到1988年以年产油100万吨稳产13年,目前正处在高含水期产量递战开发阶段,本文从七个方面总结了江汉油区高含水期的开采特点.并对油田的主要生广潜力进行分析,需在便于采取有效的挖潜增产措施,减缓户量的递减幅度,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注水开发油田提高采液量和稳油控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大多数注水开发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采油期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油田的采液动态及耗水量特征,研究提高排液量与稳油控水的关系。;方法根据无因次采液指数把注水开发油田分成不同类理型。  相似文献   

7.
文明寨油田是一个极复杂的断块油田,明一东块是文明寨油田的主力区块,经过十三年的注水开发,层间矛盾加剧,水驱开发效果变差。从1990年开始,我们强化潜力认识,对明一东块实施产液结构、注水结构和井网结构调整,同时应用“四个整体”即整体油藏监测、整体分析研究、整体编制方案、整体组织实施的系统思想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高含水采油期连续七年稳产,为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采油期提高采收率,探索出一套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区注水开发油田产液量变化规律认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蒋有伟 《特种油气藏》2005,12(4):58-59,64,i0011
辽河油区注水开发油田储层类型多样,油品性质多样,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利用不同类型注水开发油藏无因次采出指数与含水关系,明确了不同类型油藏含水变化对产液量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注水开发油藏采液速度与采油速度的关系.分析认为:保持合理的采液速度是中、低含水期油田稳产及高含水期减缓递减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可为不同类型注水开发油藏采液速度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明寨油田是一个极复杂的断块油田,明一东块是文明寨油田的主力区块,经过十三年的注水开发,层间矛盾加剧,水驱开发效果变差,从1990年开始,我们强化潜力认识,对明一东块实施产液结构,注水结构和井网结构调整,同时应用“四个整体”即整体油藏监测,整体分析研究,整体编制方案,整体组织实施的系统思想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高含水采油连续七年稳产,为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采油期提高采收率,探索出一套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采液端和注水端的受力分析可获得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和合理注采井距,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压差、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是影响其剩余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的关键因素,对油层合理地层压力水平及剩余油二次富集起主要控制作用。通过加大注采井距至油水边界外围,以2.9倍含油条带宽度为合理注采井距的临界值,采用短注长静置的非对称周期注采方式,建立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有利于保持单层系的压力系统稳定和提高剩余油波及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实践表明,采用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后,垦71断块油藏日产油量提高至254 t/d,含水率控制在93.7%,采收率提高至31.53%,采油速率提高4.9%,显示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解决了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剩余油分布分散、水驱波及率低和井网适应性差等难题,可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  相似文献   

11.
城壕油田西259区于2008年6月全面投入开发,主要开采层位长3,区块储层物性差、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快、单井产能低及隔夹层发育引起吸水剖面不均等因素影响,制约了油藏稳定高效开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探讨和研究区块治理对策,开展注采调控、流压调整、剖面挖潜、细分层注水、油水井双向堵水等相应稳产技术探讨和研究,提出区块下步稳产方向,从而为油田开发技术政策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渤海Q油田西区是典型曲流河沉积储层的稠油底水油藏,目前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为提高高含水期底水油藏注水效益,针对区块局部夹层发育特征,将目前注采井网抽象分为无夹层、半封闭夹层和封闭夹层三种模式,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和正交设计法对三种模式下的最优注水方式及注采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夹层分布状态实施层内分段注水,不仅可以维持地层压力,还可起到较好的驱油效果。研究成果应用于渤海Q油田西区后,油藏地层压力稳中有升、自然递减率明显降低,分注注采井组产油量上升,改善了西区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明寨极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历程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阶段性地总结了一个极复杂小断块油田─文明寨油田的地质特征和12年的开采历程,记叙了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紧紧围绕井网完善、注水开发、提高水驱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为目的,而采取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地质对策、生产措施和工艺手段,为不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所做的大量工作,获得了较好的开采效果。工作中总结得出的一些与之相适宜的经验,为探索极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枣园孔二段低渗透油藏二次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枣园油田孔二段是一个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本身的地质复杂性及低渗透油藏生产特点决定了其开发难度较大,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合理注采井距、开发层系划分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等方面论述了开发后期孔二段仍具有的调整的基础,提出了复杂结构井、井网加密、扩大注水波及体积、适时提液等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的技术对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对类似油藏开发后期调整策略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前苏联克雷诺夫的油气垂直管流中的上升理论公式计算了温五区块不同气油比下不同含水阶段自喷流压下限.研究表明地层压力应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防止由于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造成地层原油粘度急剧增加,防止油层中脱气形成油气水三相渗流导致油相渗透率降低、渗流阻力增大;地层压力保持越高,油相流动能力越强,采油指数值越大,采油井生产能力越强.结合渗流阻力分析所得结论、采液和采油指数变化规律、生产压差等对脱气半径的影响,以及,确定了保证温五区块不同气油比、不同含水阶段保持采油井自喷产液量达到10 m^3/d所需的地层压力,为温五区油藏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对于油藏性质相近的油藏的开发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复杂小断块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调整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小断块油田的复杂性,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稳产。杨家坝油田为一强非均质复杂小断块油田,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并表现出多种矛盾:注采井数比低,注水井吸水不均匀,油井多向受效率较低,高渗带水淹严重,且受断层影响使得局部井网不完善,稳产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论证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法.为油田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研究最佳射开层数、射开厚度及油田最大产液量等参数的基础上,论证了合理划分开发层系、加强油层改造及提高油井排液量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并提出了卡堵改层、周期注水、水平井及侧钻井等技术在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调整多种方法和措施需要进行综合实施.且不同阶段针对的侧重点不同.卡堵改层、周期注水、水平井及侧钻井等技术在中高含水期可有效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保持油田稳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断块型油藏安全有效的水驱开发,需要保证断裂面两侧断块内现有注采关系下的平衡地层压力差小于断裂的最大静摩擦力。文中以断块为计算单位,把相同井网下注水井作为注液单元,采油井作为采液单元,求取断块内平衡地层压力。将断裂两侧断块内平衡地层压力差值与断裂最大静摩擦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断裂两侧断块内现有注采条件下的平衡地层压力差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但断块平衡地层压力比原始地层压力高,可以通过降低采油井的井底流压,使断块内平衡地层压力回落至原始地层压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CO2改善韦5稠油油藏开采效果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江苏油田韦5中低渗复杂小断块薄层稠油油藏进行CO2开采方式研究,为同类型稠油油藏利用CO2开采提供有益的借鉴。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2吞吐的敏感因素,结果认为,周期注气量、注气速度和生产过程的井底流压是影响吞吐效果的重要因素,浸泡时间对效果影响不大。以增产油量和换油率作为评价依据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注气量、高注气速度和合理控制的生产井底流压下存在最优吞吐轮次,可以得到较好的CO2吞吐效果。  相似文献   

19.
CO_2吞吐效果分析及参数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油田油气试采公司在苏北溱潼凹陷复杂小断块油田已进行 13井次CO2 吞吐现场施工 ,共注入CO2 量 5 75 5t,增产原油 3 3 90t(不含 2 0 0 2年 )。针对实施效果差异较大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分别对高含水、低渗低效和稠油三类油藏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 ,优选出增产原油量与注入量、关井时间和返排等试验参数的关系 ,分析了影响CO2 吞吐效果的各项因素。对于小断块油藏 ,CO2 吞吐采油投资少 ,见效快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