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触头材料AgSnO2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AgSnO2材料的各种制造工艺、主要生产单位和产品性能比较,试验证明AgSnO2比AgCdO有更好的耐电弧侵蚀性和抗熔焊性、更好的材料迁移性和电弧运动特性,可用于多数低压电器中,提高各种低电器的性能,减小触头尺寸,节约贵金属银。  相似文献   

2.
在直流纯电阻负载、24 V、20 A条件下,对同一种工艺方法、不同添加剂及含量制造的AgSnO2触头材料进行了相同操作次数的模拟电寿命试验,对整个试验中电弧能量、燃弧时间及熔焊力做了实时监测,并测量了试验后动、静触头的质量损失。对各组模拟电寿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在电弧作用下对AgSnO2(12)触头材料的烧损会产生不同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合适的添加剂可以有效降低AgSnO2(12)触头材料的烧损量和熔焊力,提高触头材料的电寿命。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触头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测试并对比了三种同一生产工艺、含不同添加剂的AgSnO2触头材料的电弧能量、接触电阻、熔焊力及电侵蚀量等电性能试验数据,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含不同添加剂的AgSnO2电触头材料的电性能特性,旨在为AgSnO2触头材料的推广及应用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选取平均粒度分别为0.5μm、2μm、5μm、8μm的SnO_2,采用化学共沉积法制备相应的AgSnO_2(12)触头材料,使用模拟试验装置在交流阻性负载下进行电寿命、耐电弧侵蚀和熔焊力等试验,考察了SnO_2粒度对AgSnO_2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粒度为0.5μm的SnO_2对AgSnO_2(12)触头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影响最大,但其模拟电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用XRD和TEM观察纳米AgSnO。触头材料的组织、成分和结构,研究了退火工艺对纳米AgSnO2触头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对材料的超塑性、弥散强化和退火热处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纳米AgSnO2电触头材料的组织中,SnO2粒子弥散细小,分布均匀,不仅减小了SnO2对Ag基体的割裂作用,而且避免了因SnO2富集形成绝缘层而引起的接触电阻升高,从而提高触头材料电性能、电寿命以及抗熔焊、耐电弧烧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内氧化法工艺制备了不含添加剂及分别含添加剂CuO或TeO2的3种AgSnO2In2O3触头材料。应用模拟继电器试验设备检测了这3种材料在AC230 V、25 A阻性负载条件下的电寿命、熔焊力、电弧能量、燃弧时间、质量侵蚀率等相关电性能参数,并对检测结果及试验后铆钉触头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与不含添加剂的AgSnO2In2O3材料相比,添加剂CuO对材料的电寿命影响不大,而添加剂TeO2明显提高了材料的电寿命;含添加剂的两种材料的熔焊力和电弧能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它们的质量侵蚀率却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粉末元素掺杂对AgSnO2(10)触头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粉末进行特殊处理,在AgSnO2(10)触头材料中加入抗电侵蚀的元素,研制出了一种高性能AgSnO2(10)触头材料,较好地降低了触头的电侵蚀率,延长了触头寿命,并提高了触头的抗动熔焊性能。  相似文献   

8.
利用小容量触头材料试验与测试系统,在低压交流50Hz、220V、15A、纯阻性负载条件下,对分别采用混粉、化学和雾化工艺制备的添加WO3.、Bi203.、CuO或In203微量添加剂的8种AgSnO2触头材料进行了45000次连续通断试验,并对试验过程中的燃弧能量、熔焊力、燃弧时间、静触头温度和接触电阻等参数进行了测量;采用电子分析天平称取了试验前后动、静触头的质量,采用SEM和EDS观察和分析了8种AgSnO:铆钉触头试验后的表面形貌与特殊区域的微区成分;探讨了制备工艺和微量添加剂对AgSnO:触头材料抗电弧侵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银金属氧化物触点材料电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末冶金法制备的AgCdO(10)、AgSnO2(10)、AgYb2O3(12)三种银金属氧化物触点材料为研究对象,在DC20V、20A,纯阻性负载条件下,研究其电气性能,包括接触电阻、熔焊力与材料转移。采用SEM观察触点表面经电弧侵蚀后结构与成分的变化,分析触点对电弧响应的物理冶金过程。结果表明,经过15万次接通与开断后,AgYb2O3(12)触点表面结构与成分稳定,而AgCdO(10)与AgSnO2(10)触点表面存在孔洞与裂纹;在相同负载条件下,AgYb2O3(12)的综合电气性能优于AgCdO(10)和AgSnO2(10)触点材料。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AgW和AgSnO2电触头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以及动态电气性能,分析了材料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模拟汽车电流、电压等条件下进行了30000次的通断试验,对电触头材料的转移、粘附与熔焊、触头表面的形貌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通过杆塔或引下线与避雷线相连,其主要作用是将击于输电线路的雷电流引入大地,以减小雷击引起的停电和人身事故。无疑,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本文对冲击接地电阻的计算及接地电阻偏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降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目前在接地工程中应用的接地降阻防腐材料,如降阻剂,电解地极(或称离子法),接地模块等材料的降阻机理,降阻效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合实际的接地工程对如何选择降阻材料,使用降阻材料和降阻措施,提出具体的意见.并用技术经济分析的观点对如何有效地发挥降阻材料的降阻效果,减少其对接地装置的腐蚀,延长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接地系统辅助设计软件包CDEGS,结合工程实例对局部换土、深井接地、引外接地和敷设接地极(接地模块或离子接地棒) 4种高土壤电阻率变电站常用降阻措施进行了仿真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每种降阻措施的降阻特性,并提出了工程应用建议。此外,在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前提下,探讨了如何合理选择降阻目标避免过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在大型管路试验台上对神府东胜煤灰灰浆在不同管道输送流速、不同水灰比下的流阻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得出相应条件下的灰水输送阻力系数,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应用QJ55型直流比较仪电桥(改进型)测量高精度的空气电阻的方法。利用改进型QJ55直流电流比较仪电桥的现有高阻线路对高精度空气电阻的测量进行了分析和试验。从电桥原理入手,分析了对新型的精密空气电阻进行测量的可行性,并用实验进行了证实,根据现有电路特点对现有的接线方式进行了计算,并用数据证明了分析和计算的准确可靠。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实验设备情况下测量出高精度的空气电阻值,提高标准设备的应用范围,扩展标准器本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叙及对绕组热态绝缘电阻、冷态绝缘电阻的理解。提出了最低绝缘电阻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7.
无刷直流电动机电枢等效电阻的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用典型结构和驱动方式的无刷直流时机的实际数据,说明了通常认为电枢等效电阻基本上由绕组电阻决定的概念与事实有很大出入。指出换向等效电阻的影响不可忽略,它的值与电动机的转速成正比,在转速较高时,可以达到绕组电阻的若干倍。给出了电枢电阻及其各个分量的实验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分断能力熔断器弧后残躯电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铜熔体来说,弧后残躯电阻是由几在相同的时间里增长的膨胀电阻和残躯斜形部分的电阻总和。研究了影响弧后残躯电阻的主要因素,以便确定出最佳工作状态,为优化设计提出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110kV黄盆变电站所处的地形、地势和土壤电阻率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进行分析,对变电站的接地电阻偏高的原因及以往历次改造的措施和改造过程所走的弯路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大中型接地装置应采用的降阻措施和降阻方法以及降阻防腐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接地工程实践,分析目前接地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降阻措施,如外延接地、深井接地、接地降阻剂、水下地网和自然接地体的利用等,对各种降阻措施的具体应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所得结论对电力系统接地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