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建立木薯主栽品种的再生体系,获得更多的优质研究材料。[方法]根据细胞全能性理论,以木薯幼叶、腋芽为材料,优化培养基组分,诱导木薯体细胞发生、分化,器官等发育,培养再生株系。[结果]不同品种材料间的再生能力总体表现由大到小为:GR3、SC205、GR9891、GR911;腋芽诱导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效果明显优于幼叶;IBA诱导木薯体细胞胚发生效果优于6-BA,且二者间具有互作作用;IBA与NAA激素组合对诱导木薯不定芽生根效果优于单一使用效果。[结论]建立了4个木薯主栽品种(SC205、GR891、GR911和GR3)高效的再生体系,为木薯种质保护、创新利用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木薯初生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不同培养基(MS、1/2MS、GD和SH)、外植体(茎尖、幼嫩茎段、嫩叶和老叶)、0~100.00mg/LNAA和不同基因型木薯品种对木薯初生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培养基(1/2MS、GD、SH)相比,在MS培养基上,木薯品种GR911初生体细胞胚及植株再生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36.0%和8.3株/外植体;以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时,虽然GR911初生体细胞胚发生率及植株再生频率稍低于茎尖,但诱导效果较好且省时省工。随着MS培养基中NAA浓度的增加,GR911的初生体细胞胚发生率和植株再生频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添加60.00mg/LNAA的诱导效果最好,可以直接诱导初生体细胞胚发生和芽的形成。此外,供试的9个木薯品种中有8个品种(GR911、SC5、SC6、SC7、SC8、SC9、南植188和SC205)可直接由茎段诱导初生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但不同基因型木薯品种间的体细胞胚发生率和植株再生频率差异较大,以SC8最高,SC7最低。  相似文献   

3.
影响木薯芽器官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木薯芽器官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研究,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方法]以木薯成熟胚状体的子叶为外植体,对木薯芽器官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基因型、AgNO3、外植体类型和碳源)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成熟培养14d的"华南8号"胚状体子叶为最佳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CuSO4+1.0mg/L6-BA+0.5mg/LIBA+6mg/LAgNO3,以麦芽糖代替蔗糖或葡萄糖作碳源可大大提高木薯不定芽发生率和植株再生率。[结论]该研究建立了高效的木薯植株再生体系,为培育高淀粉含量新品种(品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奥地利黑松离体胚培养诱导不定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基种类、激素种类及浓度、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奥地利黑松离体胚培养不定芽诱导影响显著.研究表明,以3/4WP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0 mg·L-16-BA、蔗糖3.0,对诱导种胚产生不定芽最为有效,诱导率56.53.NAA不利于外植体不定芽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以白皮松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分化技术的优化,以此建立白皮松的再生体系.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糖浓度和不同摆放方式及不定芽继代增殖等问题.结果表明:成熟胚不定芽诱导以MS培养基最好,不定芽的平均增值系数超过4;MS中加入6-BA3~4 mg·L-1+NAA0.1~0.5 mg·L-1时不定芽的诱导率接近60%,平均分化系数可达6.0以上; 35 g·L-1的蔗糖浓度能有效的防止不定芽的玻璃化;垂直摆放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不定芽继代增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3 mg·L-1 + NAA 0.05 mg·L-1.  相似文献   

6.
以14个现代月季(Rosa hybrida)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基因型、外植体、激素、暗培养及AgNO3对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植株再生的最重要因素,14个现代月季品种中10个品种再生出不定芽,其中Ambiance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叶片为21.05%,叶柄为45.59%;TDZ与IBA激素配合对月季再生的影响比6-BA与NAA激素配合明显;适宜Ambiance叶片再的生最佳培养基为MS+IBA 0.1 mg.L-1+TDZ 1.5 mg.L-1;适宜Ambiance叶柄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 0.05 mg.L-1+TDZ 1.5 mg.L-1;暗培养对提高诱导再生影响效果不明显,但暗培养时间太长将降低诱导率。低浓度AgNO3可提高月季叶片和叶柄不定芽的再生,AgNO3浓度为5 mg.L-1时最利于再生,随着浓度的增加,则会严重抑制月季不定芽分化。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花生主栽品种桂花17和桂花22的成熟种子胚小叶为外植体,探讨外植体处理方式、不同激素组合和蔗糖浓度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继代、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预培养0、4d的花生种子的胚小叶利于不定芽的诱导,具有较高的分化率;近叶柄1/3处横切的小叶不定芽分化率较远离叶柄部位的高。适宜小叶不定芽分化的蔗糖浓度为40~50g/L,40、50g/L蔗糖分别利于桂花22、桂花17不定芽的分化。培养基MS+4.0mg/L 6-BA+1.0mg/L NAA+2.0mg/L AgNO3对桂花17不定芽的分化效果较佳,MS+6.0mg/L 6-BA+1.0mg/L NAA+2.0mg/L AgNO3利于桂花22不定芽的分化,两者的不定芽分化率均达100%;继代培养基MS+1.5mg/L 6-BA+0.4mg/L NAA有利于促进两个花生品种的不定芽成苗,而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mg/L 6-BA+2.0mg/L NAA。已构建的花生植株再生体系,不定芽分化率高,再生植株多,适合进行花生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8.
白皮松离体胚培养与不定芽的诱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白皮松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采用L(45)16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对白皮松胚诱导不定芽起关键作用,Ms+6-BA3.5 mg·L-1+NAA0.4 mg·L-1+IBA0.1 mg.L-1对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71,增殖系数为9.激素不利于不定芽的生长,培养基中加入1的活性炭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和生长.  相似文献   

9.
红皮云杉的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弥补红皮云杉体细胞胚受遗传影响的局限性,以红皮云杉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8月3日采集的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在SH+0.2mg.L-1BA+0.4mg.L-12,4-D培养基上的不定芽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96.7%。在芽原基诱导与分化阶段以SH+0.2mg.L-1BA+0.2mg.L-12,4-D诱导分化率最高,不定芽形成的数量最多,分别为90.2%和15.4个,而且形成不定芽褐化死亡率也远低于其它组合。不定芽在1/2BMI培养基上,不定芽的伸长较果最好,不定芽伸长率能达到57.9%。红皮云杉不定芽在含0.02mg.L-1IBA的1/2BMI培养基上生根诱导效果最好,生根率为14.6%。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对丰水梨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多因素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噻重氮苯基腺(TDZ)和吲哚丁酸(IBA)浓度组合、外植体类型、叶片放置方式、暗培养时间以及乙烯抑制剂AgNO3处理等因素对丰水梨离体叶片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NN69 TDZ 2.0 mg·L-1 IBA 0.1 mg·L-1处理的叶片再生频率和再生芽数分别达到86.7%和2.92,为丰水梨最佳培养基与植物生长物质组合.同一叶片的基部和中部比顶端更容易产生愈伤并再生形成不定芽.叶片远轴面向下接触培养基比近轴面向下利于叶片不定芽再生.AgNO3质量浓度在0.1~1.5 mg·L-1范围内对离体叶片再生有显著促进作用, NN69 TDZ 2.0 mg·L-1 IBA 0.2 mg·L-1 AgNO3 1.0 mg·L-1以及NN69 TDZ 1.5 mg·L-1 IBA 0.3 mg·L-1 AgNO3 0.1 mg·L-1使丰水梨叶片再生频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1.
以木薯7个优良品种SC6,SC7,SC8,SC124,NZ188,C3以及C4为实验材料,对木薯再生体系中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 - BA对抑制木薯的顶端优势有明显的效果,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2,4-D和picloram能促进木薯初级体胚的形成,两者效果相当,在初级体胚诱导过程中,所有品种的产胚率...  相似文献   

12.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后10~12周的幼胚为外植体,建立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同时分别对山核桃胚性愈合组织和体细胞胚诱导的碳源种类和质量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在含葡萄糖培养基中的山核桃胚性愈合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蔗糖、海藻糖和麦芽糖,诱导率达33.3%;在培养基中添加20 g.L-1葡萄糖,胚性愈合组织诱导率最高,达50.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蔗糖为山核桃体细胞胚诱导的最佳碳源种类,体细胞胚诱导率显著高于葡萄糖、海藻糖和麦芽糖,诱导率达23.3%;在培养基中添加45 g.L-1蔗糖,体细胞胚诱导率最高,达30.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体胚在WPM培养基(木本植物用培养基)附加5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达20%,显著高于附加0,10,15,20,25,30 g.L-1蔗糖的体胚萌发率。  相似文献   

13.
以二倍体和四倍体葡萄杂交获得的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诱导体细胞胚发生。采用的初生胚诱导培养基(SE培养基)为:NN69+1.80 mg.L-1NAA+0.4 mg.L-1水解酪蛋白+2 g.L-1活性炭+30 g.L-1蔗糖+6 g.L-1琼脂;次生胚诱导培养基分别为:3/4MS+0.35 m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扩繁培养基)和MS+1.5 g.L-16-BA+0.2 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胚状体萌发培养基)。结果表明:初生胚诱导率为11.11%和16.67%,体细胞胚在扩繁培养基上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和SSR标记检测源自同一未成熟合子胚(胚珠)的不同株系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所测植株均为三倍体,且都来自杂交所得的未成熟合子胚。本研究所建立的体细胞胚诱导方法及遗传稳定性检测技术,能够为植物材料保存、扩繁,转基因应用和研究植物发育及极性建成等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文心兰Oncidium flexuosum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1/2 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对不同叶位、叶片大小(叶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诱导体胚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幼苗的叶尖、叶基部切口、叶面切口、叶面和叶缘均能诱导出体胚,绝大部分体胚能形成二次体胚并能分化成多个类原球茎(PLBs)。②诱导体胚的最佳外植体材料是取自带根幼苗15 mm长叶片。③诱导体胚的适宜培养基组成如下:1/2 MS培养基(其中微量元素和有机添加物为全量,铁盐减半),磷酸二氢钠170.00 mg·L-1,谷胺酰胺1 000.00 mg·L-1,蛋白胨1 000.00 mg·L-1,噻苯隆(TDZ)0.50 mg·L-1,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250.00 mg·L-1,蔗糖20 000.00 mg·L-1,固化剂(gelrite) 2 800.00 mg·L-1,pH 5.2。叶片体胚诱导率为90.00%以上,叶片基部切口和中切口体胚诱导率分别达74.56%和66.91%。图4参17  相似文献   

15.
以成熟文冠果叶片作为外植体,通过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对其进行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及生根培养,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可再生的文冠果快速繁殖方法。结果表明,在不定芽诱导阶段,当MS培养基添加2.0mg.L-1BA和0.2mg.L-1 NAA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高浓度的BA显著降低不定芽诱导率;当MS培养基添加2.0mg.L-1 BA和0.1mg.L-1 NAA,每个外植体获得的不定芽数达到最大;当叶片远轴面接触培养基时,不定芽诱导率高于近轴面接触培养基。在增殖培养阶段,当MS培养基添加0.5mg.L-1 BA时,不定芽增殖率、增殖个数及增殖芽长均达到最大;在不同浓度的BA培养基中添加NAA降低了不定芽的增殖效果。在生根培养阶段,1/2MS培养基添加0.5mg.L-1 IBA的生根率最高;IBA的生根效果显著优于NAA或IAA。生根苗在含有土壤、沙子和泥炭的混合基质(1∶1∶1)中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16.
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的组织培养比较困难,其再生体系还不完善,建立骨干自交系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是玉米转基因技术的必要前提。以玉米常用自交系齐319、478、502、黄C和7922不同大小(1.0、1.5和2.0 mm)的幼胚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基因型、胚大小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幼胚再生的影响,从而建立玉米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1.5 mm大小的齐319幼胚为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达到了86.2%;1.5 mg/L的24-D有利于胚性愈伤的形成和胚性的保持;两步法分化培养可以提高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成苗。确定了玉米自交系齐319较适合的培养程序为:将1.5 mm大小的幼胚盾片向上接于诱导培养基(N6+24-D 1.5 mg/L+L-脯氨酸0.7 g/L+蔗糖30 g/L+琼脂粉8 g/L+硝酸银5μmol/L),在25℃下暗培养20 d;挑选胚性愈伤组织在温度25℃、暗培养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继代培养基与诱导培养基相同,每14 d继代1次;将愈伤组织继代42 d后转移至分化培养基1(MS+肌醇100 mg/L+蔗糖60 g/L+gelrite 3 g/L),继续暗培养10 d左右,待愈伤组织形成象牙白色的块状物且有绿点出现时,将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2(MS+肌醇100 mg/L+蔗糖30 g/L+gelrite3 g/L)进行光培养,2~3 d即可分化出苗;待幼苗长到4~5 cm高时,移至生根培养基(1/2 MS+IBA0.8 mg/L+蔗糖30 g/L),14~21 d幼苗长出大量的根系,形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Somatic embryogenesis from lily bulb scales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details, although tissue culture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propagation for decad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kinds and concentration of auxins for oriental lily somatic embryogenesis were investigated (Lilium hybrida var. Sorbonne). 2, 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 4-D), thidiazuron (TDZ) and 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 media with benzyladenine(6-BA) and lactalbumin hydrolysate (LH) were used for embryogenic callus in the darkness. The best response on embryogenic callus formation was obtained on MS media supplemented 2, 4-D 2.0 mg·L^-1, 6-BA 0.5 mg·L^-1 and LH 300 mg·L^-1. Transfer embryogenic callus to the media with TDZ, 6-BA, kinetin (KT) supplemented 2, 4-D. The highest number of somatic embryos has been produced on medium with 0.5 mg·L^-1 2, 4-D and 0.3 mg·L^-1 KT. Germinated embryos with shoot axes were changed to MS media with 6-BA 0.5 mg·L^-1.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vitro culture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from lily bulb scales can be used for plant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并优化茄子高频再生体系,研究以茄子品种哈农杂茄2号和哈农杂茄3号为材料,利用不同的外植体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探讨影响茄子再生频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茄子最佳再生子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 0+6-BA 1mg·L-1+KT 2mg·L-1;下胚轴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 0+KT 2mg·L-1,再生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1mg·L-1,且下胚轴的分化效率高于子叶。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野生资源、满足栽培对种苗的需求,以裂叶马兰的嫩茎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的研究,以及试管苗移栽和定植的研究,建立起裂叶马兰的无性系。结果表明:MS+蔗糖35 g·L-1+6-BA0.5mg·L-1+2,4-D2.5 mg·L-1是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MS+蔗糖30 g·L-1+AgN031.0 mg·L-1+GA31.0mg·L-1+ZT1.6 mg·L-1+NAA0.1 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1/2MS+蔗糖20 g·L-1+NAA 0.6 mg·L-1是不定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5.9%;定植成活率98.0%。定植成活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裂叶马兰的所有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