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组建广东开放大学已势在必行,但组建广东开放大学,绝不是政府发一个文件就成的事情,也不是将"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的牌子简单地换成"广东开放大学"的牌子。组建广东开放大学有一系列工作要做,需要我们理性、辩证地分析组建的方方面面,找出现有的优势,对困难也要有充分的估计。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忽冷忽热和大喜大悲,克服过于乐观和过分悲观的极端现象,使广东开放大学的组建工作有条不紊、健康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2.
管理体制是组织系统内部管理权限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机制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广东开放大学不仅是一所大学,而且还是一个远程开放教育服务机构,又是一个由省、市、县各级开放大学组成的办学系统。管理体制在组建广东开放大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有三级垂直管理体制、扁平化管理体制和大一统管理体制三种类型,并各有利弊。在设计广东开放大学管理体制时需妥善处理广东开放大学与国家开放大学、市县电大以及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日前,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文批准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承担"组建广东开放大学,探索终身教育模式"试点项目。笔者认为组建开放大学应在教育特色、培养层次、教育任务、学分银行、人才创新、办学体制等方面上有新的创举,充分体现宽进宽出、有教无类、时空不限的开放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终身教育视野下组建开放大学联盟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大学是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性力量,开放大学在终身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大小,是衡量开放大学办学成效的标准。基于我国开放大学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提高办学水平的紧迫性,需要突破大学建设的传统思维和固有模式,组建开放大学联盟是一项战略选择。开放大学联盟是以开放大学为主导,以战略合作为纽带,与其他联盟伙伴组建起来的教育共同体,其作用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质量提升、整体竞争力增强。组建开放大学联盟不是简单的大学联合,也不是照搬、模仿传统大学已有的联盟方式,而应形成自己的特色:按照终身学习理念组建开放大学联盟,体现立足全社会的开放、多样化的办学特征,以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办学网络覆盖全国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广东开放大学组建的依据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放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生事物。开放大学组建具有必然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开放大学的组建与发展的根本功能就是始终服务于我国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了推进这一办学形式的更好发展,有必要系统地研究其组建背景、办学性质和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关于开放大学办学属性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建开放大学是我国构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组建开放大学首先要明确其办学属性,即解决开放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为了推进开放大学这一高等教育新办学形式的更好发展,本文对其办学属性进行了系统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7.
[广东开放大学组织宣传部报道]8月2日上午,在推进广东开放大学建设座谈会上,广东开放大学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学校的发展进八新纪元。副省长陈云贤、省政府副秘书长江海燕、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出席座谈会。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刘卫国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8.
建设广东开放大学既是一种政府行为,也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经受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考验。因此有必要对广东开放大学所面临的开放教育市场竞争环境进行结构性分析。广东开放大学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发展竞争战略应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搭建开放教育供应链条、"学分互认"的开放教育服务平台以及系统内部运行控制管理机制,打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开放大学品牌。  相似文献   

9.
广东开放大学是广东广播电视大学适应新形势转型升级的产物,与其他五所开放大学共同开创了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高等院校办学模式。广东开放大学坚持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引领,致力于推进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0.
[广东开放大学组织宣传部报道]9月10日下午,广东开放大学召开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校领导刘卫国、方健壮、李海燕、李江、余嘉强、孙平和陈显强与全校教职员工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29个教师节,并分别为获得省级荣誉称号教师、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2013年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广东开放大学筹备与申报工作模范、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课程建设及技能竞赛组织优秀团队、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教学名师获奖个人颁发荣誉证书。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刘卫国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