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背景:有实验指出酸性肽可能是通过抑制一氧化氮等毒性化合物的生成而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目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观察给予不同剂量浓度的酸性肽治疗后大鼠脑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单一实验。单位: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2/07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的第二研究室和实验动物房完成。选取雄性SD大鼠100只,用跳台实验除去反应迟钝的动物,共84只大鼠纳入实验,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吡拉西坦治疗组,酸性肽15,30,60mg/kg治疗组,12只/组。酸性肽为本课题组从牛脑中分离出的一个新的小分子肽,由三个谷氨酸连成的三肽。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常规饲养1周后,均采用大鼠脑组织立体定位微量注射技术,脑海马注射5μg鹅膏蕈氨酸,以损毁大鼠双侧迈纳特基底核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不给药,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吡拉西坦治疗组用0.3g/kg吡拉西坦灌胃,酸性肽15,30,60mg/kg治疗组分别用15,30,60mg/kg酸性肽灌胃,连续20d,1次/d,2mL/次。灌胃期满将大鼠麻醉后断头处死,立即在冰盘中开颅取脑制备组织匀浆。4℃下1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检测试剂盒测定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含量。主要观测指标:各组大鼠脑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含量。结果:纳入实验的8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各组大鼠脑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酸性肽15,30,60mg/kg治疗组一氧化氮含量均明显降低[(1.95&;#177;O.20),(1.39&;#177;0.10),(1.25&;#177;0.07),(1.00&;#177;0.04)mmoL/kg,P〈0.05];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均明显降低[(4.53&;#177;0.18),(3.39&;#177;0.09),(3.10&;#177;0.06),(2.97&;#177;0.06)μmol/kg,P〈0.05];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无明显变化[(0.67&;#177;0.12),(0.71&;#177;0.11),(0.72&;#177;0.08),(0.72&;#177;0.07)mmol/L,P〉0.05]。结论:酸性肽能够显著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生成,而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并无明显影响。提示酸性肽可能是通过抑制一氧化氮等毒性化合物的生成或毒性作用来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戒毒肽和激光对自愿戒毒者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etase,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探讨复方戒毒肽和激光戒毒的机制。方法:30例自愿戒毒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例。Ⅰ组为单独服用复方戒毒肽组;Ⅱ组为激光治疗组;Ⅲ组为复方戒毒肽加激光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10d后测定血中一氧化氮、NOS和AChE的水平,用生化方法分析。结果:各组血中一氧化氮浓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Ⅱ,Ⅲ组治疗后血中NOS活性分别是(13.34±5.50)(17.34±3.17),(18.34±1.83)nkat/L,比治疗前(35.84±5.00),(36.17±9.17),(28.67±10.17)nkat/L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Ⅰ,Ⅲ组血中AchE浓度治疗后分别是(23.17±2.67),(28.59±3.63)mmol/L,与治疗前(15.00±5.62),(15.63±6.41)mmol/L比显著增高,而Ⅱ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戒毒肽能降低患者血中NOS的含量和升高AChE的水平,激光能升高血中NOS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酸性肽对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酸性肽是由3个谷氨酸连接而成的三肽,不可能像单个谷氨酸一样直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而由突触前释放并与突触后的NMDA受体结合而发挥兴奋性神经信号传递作用,但通过与多种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结合而促进神经细胞增殖或释放神经生长因子而发挥作用具有很大的可能性。目的:探讨酸性肽是否能够引起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单一实验。单位: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2/07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的第二研究室和实验动物房完成。选取雄性SD大鼠100只,用跳台实验除去反应迟钝的动物,共84只大鼠纳入实验,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吡拉西坦治疗组,酸性肽60,30,15mg/kg治疗组,12只/组。酸性肽为本课题组从牛脑中分离出的一个新的小分子肽,由三个谷氨酸连成的三肽。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常规饲养1周后,均采用大鼠脑组织立体定位微量注射技术,脑海马注射5μg鹅膏蕈氨酸,以损毁大鼠双侧迈纳特基底核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不给药,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吡拉西坦治疗组用0.3g/kg吡拉西坦灌胃,酸性肽60,30,15mg/kg治疗组分别用60,30,15mg/kg酸性肽灌胃,连续20d,1次/d,2mL/次。灌胃期满后通过跳台实验测定各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将动物放在跳台装置的安全台上,适应环境3min,然后通以36v电流,受到电击后动物跳至铜栅为错误反应,跳回安全区为正确反应,记录3min内的上台潜伏期与正确反应次数。主要观测指标:各组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比较。结果:纳入实验的8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学习能力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酸性肽15,30,60mg/kg治疗组的上台潜伏期均明显缩短[(102.03±5.33),(71.77±4.38),(68.28±9.53),(69.13±8.79)s,P<0.01];正确反应次数均明显提高[(12.92±2.91),(16.17土2.79),(15.83±3.27),(16.33±2.53)次,P<0.01]。②各组大鼠记忆能力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酸性肽15,30,60mg/kg治疗组的上台潜伏期均明显缩短[(43.17±4.66),(29.78土4.48),(26.20±3.28),(22.09±4.43)s,P<0.01];正确反应次数均明显提高[(15.67±2.15),(20.92土2.68),(20.83±2.29),(20.25±2.05)次,P<0.01]。结论:酸性肽能够明显缩短阿尔茨海默病鼠在跳台实验中的上台潜伏期,提高正确反应次数,表明酸性肽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证实参麻益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效以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颈内动脉注射同种大鼠微血栓悬液制作大鼠血管痴呆(多发性脑梗死)动物模型,设立参麻益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模型及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6周后,测定血浆、脑组织的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①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中的一氧化氮含量(71.6±24.3)μmol/L和NOS活性(135.9±35.8)nmol/(L·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5±17.0)μmol/L和(59.3±32.2)nmol/(L·s),P<0.01。②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的一氧化氮含量(261.0±30.0)μmol/g和NOS活性(66.8±7.2)nmol/(g·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1±39)μmol/g和(52.2±2.8)nmol/(g·s),P<0.05。③参麻益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浆中的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52.6±15.3),(56.0±17.9),(56.3±12.3)μmol/L和NOS活性(71.9±31.2),(99.7±26.5),(93.0±35.7)nmol/(L·s)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④参麻益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的一氧化氮含量和NOS活性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参麻益智胶囊可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及NOS活性。  相似文献   

5.
酸性肽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的治疗效应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背景应用酸性肽对血管型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小鼠模型进行治疗研究,是否可以发现酸性肽的治疗效果.目的研究酸性肽对血管型模型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它们脑中蛋白质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并与正常小鼠相比较.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郑州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对象实验于2002-10/2003-02在郑州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的第一研究室和动物房进行.取昆明种小鼠84只,跳台实验低于正常小鼠平均反应时间的1只动物被排除.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盐水组,脑复康组,酸生肽高浓度组,酸性肽中浓度组,酸性肽低浓度组.方法除12只正常组小鼠外,其余的动物一直用高脂乳剂0 5 mL/d灌胃共10 d,按照高维娟等的方法建立VD动物模型.模型组不作任何治疗,盐水组用生理盐,脑复康组应用脑复康,酸性肽高、中、低组应用不同浓度酸性肽治疗,口服给药治疗15 d.之后用跳台试验进行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测试,随后处死小鼠,测定脑中蛋白质和一氧化氮水平.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中蛋白质和一氧化氮水平.结果①跳台试验的结果表明酸性肽能明显地减少痴呆小鼠跳台试验的错误次数,能显著地增加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②生化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因脑缺血而使脑中蛋白质的含量[3.530 9±0.327 8)g/L]较正常组[4.028 3±0.378 3)g/L]减少.用酸性肽治疗痴呆小鼠后,其脑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中、低浓度组分别为(4.908 3±0.515 3),(4.752 5±0 471 7),(4.376 7±0.370 7)g/L]比模型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均显著增加.说明酸性肽能促进脑内蛋白合成.这有利于受损脑细胞的修复和功能恢复.③酸性肽可显著地抑制NO的合成.这将会减少一氧化氮对脑细胞的毒性作用.结论酸性肽能显著增强V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利于受损脑细胞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背景黄芪在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对急性颅脑损伤干预中是否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且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何在?目的观察黄芪对脑损伤后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单位兰州军区神经外科研究所.对象实验于2001-09/12在兰州军区神经外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取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脑损伤组(n=24),黄芪组(n=24),对照组(n=6),损伤组与黄芪组均分为伤后0.5,2,6和24 h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动物.方法脑损伤组和黄芪组制备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仅开骨窗,不致伤.黄芪组致伤后立即腹腔注射黄芪200 mg/kg,用化学定量法检测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5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脑损伤组、黄芪组大鼠在伤后0.5 h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较对照组升高[46.44±13.45)(43.15±12.43),(40.46±12 85)nkat/L,P<0.05],伤后2 h达高峰[(67.49±22.45),(64.26±19.78)nkat/L,P<0.01],伤后6 h开始下降[(63.46±24.68),(52.91±21.36)nkat/L,P<0.01],伤后24 h降至基础水平[(41.23±12.57),(40.92±12.25)nkat/L,P>0.05].黄芪组在伤后2,6 h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0.05).结论颅脑损伤后,受损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呈节段性升高,黄芪可通过抑制损伤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起到保护创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系统和一氧化氮的研究目前较少.目的:观察青白散对大鼠慢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骨骼肌中一氧化氮合酶系统和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氨基胍组、青白散组.后3组采用机械损伤法制备慢性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予以生理盐水 10 mL/kg,0.10 g/kg氨基胍,0.54 g/kg青白散,1次/d,连续 14 d.于给药后1,2,3周,分别检测大鼠肌组织一氧化氮含量、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结果与结论: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模型组大鼠骨骼肌中一氧化氮含量、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而青白散组和氨基胍组大鼠骨骼肌中一氧化氮含量、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说明青白散可能通过阻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诱导过量一氧化氮的产生,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对癫痫大鼠脑组织和肝组织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eses,NOS)的影响,以及电针治疗癫痫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3/10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实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假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比色法测定对癫痫造模大鼠的一氧化氮,NOS和一氧化氮/NOS比值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性研究。结果∶模型组脑一氧化氮犤(19.76±2.66)μmol/L犦,NOS犤(498.8±94.7)nkat/g犦和一氧化氮/NOS比值(1.38±0.46)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脑一氧化氮犤(6.04±3.52)μmol/L犦,NOS犤(203.9±102.2)nkat/g犦和一氧化氮/NOS比值(1.00±0.57)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假针刺组一氧化氮,NOS和一氧化氮/NOS含量不明显变化。肝组织中各项因子变化与脑组织中变化一致。结论∶电针对癫痫大鼠的一氧化氮,NOS和一氧化氮/NOS有显著的抑制调节作用。这可能是电针治疗癫痫临床取得疗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维生素C和辅酶Q10对饲喂乙醇兔血浆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2在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中心试验室完成.将30只白色獭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饲喂乙醇组和干预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30 d,饲喂乙醇组饲喂乙醇30 d,干预治疗组饲喂乙醇30 d停喂乙醇加喂维生素C、辅酶Q1015 d,疗程结束后抽血检测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乙醇给药方法为每天清晨饲喂3 mL/kg,稀释比例为每3 mL乙醇加入10 mL蒸馏水.维生素C 200 mg/kg,辅酶Q100.5 mg/kg,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次灌胃.应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一氧化氮、丙二醛的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 结果30只白色獭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干预治疗组[(391.58±45.57,313.06±411.67)nkat/g,(P<0.05)].②一氧化氮含量饲喂酒精组明显低于干预治疗组[(36.62±9.50,58.39±10.32)μmol/L,(P<0.05)].③丙二醛含量正常对照组明显低于饲喂酒精组[(2.68±0.57,4.43±0.91)μmol/L,(P<0.01)]. 结论乙醇可以降低兔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提高兔血浆中丙二醛的含量.维生素C和辅酶Q10可提高一氧化氮含量,增强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其作用可能与抑制氧自由基损伤,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董静 《中国临床康复》2011,(37):6963-6966
背景: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系统和一氧化氮的研究目前较少。目的:观察青白散对大鼠慢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骨骼肌中一氧化氮合酶系统和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氨基胍组、青白散组。后3组采用机械损伤法制备慢性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予以生理盐水10mL/kg,0.10g/kg氨基胍,0.54g/kg青白散,1次/d,连续14d。于给药后1,2,3周,分别检测大鼠肌组织一氧化氮含量、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结果与结论: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模型组大鼠骨骼肌中一氧化氮含量、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而青白散组和氨基胍组大鼠骨骼肌中一氧化氮含量、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说明青白散可能通过阻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诱导过量一氧化氮的产生,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背景:“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是治疗脑卒中的一种有效急救方法,动物实验证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急性缺氧状态,缓解乳酸堆积造成的酸中毒等作用。目的:探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大鼠脑缺血后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及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咸宁学院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3/2004-02在咸宁学院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完成。实验选用84只Wistar大鼠,鼠龄二三个月,雌雄兼用,体质量(230±20)g,由咸宁学院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 刺络放血组,每组28只。采用改良Longa法犤3犦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 刺络放血组在脑缺血后立即用三棱针按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的顺序,先左前肢,后右前肢,点刺相当于人的“手十二井穴”解剖位置,使出一滴血,以不下滴为度。各组分别在缺血30min,1,2,4h取脑组织,测定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①缺血组大鼠在缺血30min,1,2,4h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116.16±26.63),(118.94±24.47),(115.65±25.29),(108.87±26.52)μmol/L,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分别为(507.22±92.52),(502.08±92.52),(510.71±96.63),(495.29±88.41)μkat/L,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2.474~4.731,P<0.05~0.001)。②缺血 刺络放血组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91.8±11.51),(93.55±13.88),(92.52±11.62),(84.3±11.51)μmol/L,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分别为(337.6±88.41),(340.99±96.63),(344.48±84.3),(337.6±90.46)μkat/L,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99~3.507,P<0.05~0.01)。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抑制脑缺血后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升高,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损伤,从而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异常大鼠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揭示PTSD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将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为捕食应激组(n=72)及正常对照组(n=72),在大鼠捕食应激PTSD动物模型基础上,动态检测大鼠海马、额叶皮层组织匀浆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及神经元型NOS(nNOS)表达。结果应激大鼠海马NO含量于捕食应激后即刻明显高于对照组犤(2.8±0.8)μmol/g,F=23.112,P=0.000犦,12h达高峰(3.9±1.1)μmol/g,与对照组比较,F=56.616,P=0.000;与同组其他时相比较,F=14.917,P<0.05,24h时仍明显增多犤(2.6±0.7)μmol/g,F=23.094,P=0.000犦;海马nNOS表达亦同步增高(应激后即刻,12及24h,F=14.228,21.772,18.500,P<0.01),而海马总NOS活性仅在应激后12h内增高犤应激后即刻及12hNOS分别为(9.8±2.5)mmol/(s·kg),F=32.812,P=0.000及(10.2±2.7)mmol/(s·kg),F=31.395,P=0.000犦。结论严重心理/生理应激所致海马nNOS持续性高表达与NO释放明显增多,在实验大鼠持续性PTSD样行为异常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脂质过氧化损害可导致学习记忆障碍,而漏芦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抗自由基过氧化等作用.目的通过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及脂褐质含量的变化,探讨漏芦乙醇提取物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天然药化教研室.材料实验于1994-02/10在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完成.选取清洁级昆明种小鼠185只,随机分成7组漏芦乙醇提取物3.125g/(kg·d)组30只、漏芦乙醇提取物1.56 g/(kg·d)组30只、漏芦乙醇提取物0.78 g/(kg·d)组30只、漏芦乙醇提取物0.39g/(kg·d)组15只、吡拉西坦组15只、空白对照组30只、模型组35只.方法漏芦乙醇提取物3.125,1.56,0.78,0.39g/(kg·d)组分别灌服漏芦乙醇提取物3.125,1.56,0.78,0.39 g/(kg·d),吡拉西坦组灌服吡拉西坦0.2g/(kg·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服同容积蒸馏水.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天均皮下注射50 g/L D-半乳糖0.5 mL/只,连续40 d,建立小鼠衰老模型.40 d后,采用跳台法及避暗法测定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小鼠在跳台法检测中的错误次数.②各组小鼠在避暗法检测中的错误次数及潜伏期的变化.③各组小鼠脑组织过氧化脂质及脂褐质含量生成的比较.结果实验纳入小鼠185只,共169只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小鼠在跳台法检测中的错误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漏芦乙醇提取物3.125,1.56,0.78 g/(kg·d)组均明显减少[(1.68±1.25),(0.92±0.73),(0.78±0.79),(0.97±0.67)次,P<0.01,P<0.001,P<0.01].②各组小鼠在避暗法检测中的错误次数及潜伏期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漏芦乙醇提取物3.125,1.56,0.78g/(kg·d)组均明显减少(P<0.05或0.01);且潜伏期均有所延长(P<0.05或0.01).③各组小鼠脑组织过氧化脂质及脂褐质含量生成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漏芦乙醇提取物3.125,1.56,0.78 g/(kg·d)组均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漏芦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衰益智作用,其抗自由基过氧化、减少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及脂褐质生成可能与其改善记忆障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急性CO中毒大鼠脑组织NO NOS活性变化及纳洛酮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的变化及纳洛酮的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Wister大鼠 4 5只 ,随机分为 3组 :正常、CO染毒组 (中毒组 )、CO染毒后纳洛酮治疗组 (观察组 )。采用改良的Griess法和分光度法 ,分别测定大鼠大、小脑组织NO和NOS活性。结果 急性CO中毒后大鼠大、小脑组织中NO和NOS活性明显升高 ,与正常组比较P <0 0 1;应用纳洛酮治疗后 ,脑组织中NO和NOS活性明显降低 ,与中毒组比较P <0 0 1。结论 急性CO中毒后大鼠脑组织中NO和NOS活性增高 ,NO、NOS活性改变可能参与了急性CO中毒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纳洛酮治疗可降低急性CO中毒大鼠脑组织中NO和NOS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严重烧伤大鼠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对严重烧伤大鼠体内一氧化氮 (NO)含量及 NOS表达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复制大鼠重症烧伤模型 ,检测应用非选择性 NOS抑制剂 N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L NAME)和选择性诱生型 NOS(i NOS)抑制剂氨基胍 (AG)后大鼠血液中 NO代谢产物 (NO- 2 /NO- 3 )以及肺和十二指肠组织中神经型 NOS(n NOS) m RNA的表达水平 ,同时统计各组大鼠的存活率。结果 :烧伤后大鼠血液中 NO- 2 /NO- 3 含量明显增高 ,L NAME和 AG都能抑制 NO2 /NO- 3 的升高 ,L NAME作用更为明显 ;烧伤后 n NOS的 m RNA表达在肺和十二指肠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AG和 L NAME使 n NOS表达增加 ,AG作用更为明显 ;L NAME组动物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AG组动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结构型NOS(c NOS)与 i NOS在烧伤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明显不同 ,i NOS活性过度增高与烧伤休克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背景胸痹通胶囊可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区的血液灌流,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改变.目的观察胸痹通胶囊对家兔动脉壁一氧化氮代谢的影响,探讨该药改善心肌血液灌流、发挥心肌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内一科 材料实验于2003-04/2004-02在潍坊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完成.选用健康成年家兔30只,雌雄各半.随机将动物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3只.方法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制备正常对照组喂饲基础颗粒饲料,模型组喂饲造模饲料(基础颗粒饲料+3%猪油+1%胆固醇粉),治疗组除喂造模饲料外,第6周末开始每天用胸痹通胶囊(组方太子参、云苓、瓜蒌、清夏、橘红、石菖蒲、郁金、炙复花、降香、当归、麦冬、五味子)按1粒/kg的剂量加生理盐水10mL灌胃3周.共干预8周.②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代谢产物试剂盒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按说明书操作.计算一氧化氮合酶活力,以每分钟每克组织产生的一氧化氮量(nmo1)表示活力;用分光光度计在545 nm处测样品光密度,亚硝酸钠溶液制作标准曲线,以μmol/L表示血清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NO3-的浓度.③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家兔血管壁组织一氧化氮合酶活力和血清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比较.结果家兔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家兔动脉壁组织一氧化氮合酶活力及血清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模型组和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①高脂血症家兔动脉壁一氧化氮系统受损害,血清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水平降低.②胸痹通胶囊治疗可改善上述状况,起到抗心肌缺血、发挥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一些研究已经证实酸性肽对痴呆模型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尚需探讨。目的:观察酸性肽能否抑制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淀粉样β蛋白的产生以及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产生和分泌。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郑州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03/2006-05在郑州大学生物活性肽研究所第一实验室和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培养中心完成。选取10周龄的健康且经Y-迷宫测定无痴呆症状的雄性SD大鼠70只,单纯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酸性肽15,30,60mg/kg组,每组10只。方法:正常对照组不干预,其他6组用鹅膏蕈氨酸损毁大鼠双侧迈内特基底核,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病的动物模型,造模后谷氨酸0.3g/kg组灌胃谷氨酸0.3g/kg,酸性肽15,30,60mg/kg组灌胃相应剂量酸性肽(自制),生理盐水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2mL/次,连续20d。主要观察指标:①灌胃期满后各组大鼠即做Y-迷宫实验以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正确反应次数为指标。②学习记忆测试结束后,各组大鼠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染色,再用BiosensDigitalImagingSystem灰度扫描仪扫描以检测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淀粉样β蛋白的水平。结果:7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Y-迷宫实验中正确反应次数:其他6组均低于正常组(P<0.01);酸性肽30,60mg/kg组高于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及酸性肽15mg/kg组(P<0.01)。②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灰度值: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及酸性肽15mg/kg组低于正常对照组(69.60±2.41,69.62±1.46,69.62±1.46,69.73±1.87,80.77±2.72,P<0.01),酸性肽30,60mg/kg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79.39±2.23,80.20±1.7,P>0.05),但高于其他几组。③大脑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淀粉样β蛋白表达的灰度值: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及酸性肽15mg/kg组高于正常对照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81.01±1.38,81.31±2.06,81.37±1.39,79.38±1.23,69.50±1.04;淀粉样β蛋白:74.26±1.39,74.89±8.66,74.88±1.46,74.16±2.48,67.40±3.06,P<0.01),酸性肽30,60mg/kg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70.55±2.89,69.78±1.24;淀粉样β蛋白:67.66±2.25,67.58±2.21,P>0.05),但低于其他几组。结论:30,60mg/kg的酸性肽能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治疗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上调基底前脑中的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下调大脑皮质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Usingsynchronousmethod,weobservedthecontentchangesofET,NOandCGRPinstressratsafterEAinordertoinvestigatemechanismofEAonserumhormones.1Subjectsandmethods1.1Subjects32maturemaleSDrats,weight200-250g,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stressgroup,EAafterstressgroupandstressafterEAgroup.Therewere8ratsineachgroup.Alltheratsfasted24hoursbeforeoperation.1.2MethodsWeputratsintocageandfixed.Incontrolgroup,alltheratswerereleasedwithoutreceivingEA;instressgroup,ratswereputintorefrigeratorin4℃,…  相似文献   

19.
背景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和一氧化氮水平的高低能够反映药物抗缺血性损害的效用,中药复脉饮能显著改善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的视功能预后.目的观察复脉饮对实验性大鼠缺血视网膜超微结构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和一氧化氮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单一样本观察.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材料实验于2002-11/2003-07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和山东大学超微结构室完成.选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复脉饮治疗组、复明片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20只/组.中药复脉饮主要由枸杞子、黄精、丹参、五味子、黄芪等经水煮浓缩为含生药2g/mL.方法3组大鼠均采用升高眼压的方法制作视神经网膜缺血模型.O.5%戊巴比妥10 mL/kg腹腔注射麻醉加眼球表面麻醉后,将连接生理盐水输液管的7号输液针头直接刺人大鼠双侧前房,输液瓶距大鼠双眼高度为145 cm,此时在眼内形成约14 kPa眼压,可观察到球结膜苍白,眼底血流中断,视网膜缺血,加压1.5 h后,拔出针头,恢复灌注.复脉饮治疗组、复明片对照组均按10 mL/kg剂量给药(药物浓度均为2g/mL),生理盐水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喂养,分别于造模后连续灌胃3周.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活性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及一氧化氮活性的比较.②运用透射电镜观察造模3周后各组大鼠缺血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纳入大鼠60只,喂养过程中,生理盐水对照组因灌胃死亡2只,嘶咬死亡1只,剩余57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及一氧化氮活性的比较与复明片对照组比较,复脉饮治疗组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无明显变化(t=-1.165,P>0.05),但一氧化氮活性显著降低[(41.06±13.54),(27.39±7.45)imol/L,t=3.958,P<0.0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复脉饮治疗组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明显升高(t=4.628,P<0.01),一氧化氮活性显著降低(t=-3.767,P<0.01).②造模3周后各组大鼠缺血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变化复脉饮治疗组视网膜层次清晰,新生膜盘排列整齐,膜结构正常,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及其细胞器结构基本正常,神经纤维层无明显空泡.复明片对照组视网膜层次清晰,新生膜盘排列稍显紊乱,膜结构基本正常,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大部分正常,神经纤维层无明显空泡.生理盐水对照组视网膜层次欠清晰,新生膜盘排列紊乱,结构异常,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少,细胞器结构不完整,神经纤维层出现明显的大空泡.结论复脉饮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水平显著升高,一氧化氮水平则明显下降,说明复脉饮对缺血性视网膜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影响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和一氧化氮水平、减轻缺血引起的视网膜超微结构损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