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热式质量流量计是利用流体流过传感器探头时散失的热量与流体流量的关系来测量流体流量.为了研究热式质量流量计应用于井下液相流量测量的效果,开展了可行性实验研究,设计并加工了热式液体质量流量计原理实验样机.在多相流动态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动态实验,取得了理想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热式液体质量流量计测量液相(油和水)流量是可行的.该方法将为液相流量的测量提供一个新思路,为井下现场样机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种热式气液流量测量技术的仿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蓝开伟  李世武 《计算机仿真》2009,26(8):319-322,333
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和流量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热式气液质量流量的测量方法,并基于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热式气液质量流量计.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流量计在不同流速下的温度分布情况,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流速下的导热杆上下端温度传感器的温差值,获得了适用的量程值.最后,对流体管内湍流换热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测量方法进行了测量精度的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其测量精度可达到98%,符合工程应用要求.计算结果为该热式气液质量流量计的设计、优化、定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传统恒温差式热式流量计受到测量电路本身限制,最大加热电流受限,因此测量范围有限。设计研制了一种结合恒温差法和恒功率法的热式质量流量计。该流量计是基于托马斯理论,对功耗和温差进行采集,从而测得流量。相比于传统恒温差式质量流量计,该流量计在低流速时通过对桥式电路电压差采集,以控制数字电位器改变输入总电压,从而实现探头间温度差恒定,测量功耗测得流量;而在高流速时,通过数字电位器控制功率恒定,探测电路各个参数,从而计算得到温度差,测得流量。该流量计针对内径80 mm的管道,测量范围为0~1500 m3/h,量程约为传统恒温差式流量计的1.3倍,相对误差小于1%,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相比于传统恒功率式流量计,该流量计测低流速时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陶瓷基体铂薄膜电阻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热式气体流量计的原理,制作了陶瓷铂电阻流量敏感元件,为降低加热功耗,提出了通孔方案.设计了恒温差控制电路和MSP430单片机处理电路,并制作出了实际样机.采用音速喷嘴标定装置对样机进行了标定和测试,该流量计的测量范围500~1 500 kg/h,精度±0. 5%,响应时间2 s,能够满足大工业气体管道流量的测量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张柏汀 《自动化仪表》1992,13(8):36-39,44
一、前言国内现有气体流量测量仪表有带节流装置(如孔板、喷嘴等)的差压流量计、腰轮流量计、浮(转)子流量计(玻璃管式、金属管式)、涡轮和翼轮流量计、旋涡流量计(旋进式、卡曼涡街式)、靶式流量计等。以上这些不同工作原理的气体流量仪表虽各有其优缺点,但均属于体积流量计,要准确测量气体流量,需要作温度、压力的修正,不然将会引起很大的测量误差。现介绍一种新的气体流量测量仪表——防爆型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有以下特点:①不需要作温度、压力的补偿或修正而能测量气体质量流量或标准体积流量,对气体流量测量来说,这  相似文献   

6.
新型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恒温原理的新型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的研制过程.流量计由半导体传感器和基于单片机的变送器组成.经过试验,流量计运行良好,能准确实现测量气体温度和质量流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在已研制单点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大口径或不规则管道气体质量流量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点测量的热式气体质量流量测试方法.文章对敏感元件(热膜探头)温度特性和以热膜探头为测点的多点测试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多点测试方法中,以对数线性法最好;多点热式气体质量流量测试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某些单点测量中出现的较大偏差,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5%,扩展不确定度小于3.4%.  相似文献   

8.
针对热式质量流量计响应速度慢、受外界温度影响等缺点,设计出恒温变流型热式气体MFM,详细介绍了恒温变流式MFM的传感器电路和传感器信号的放大电路的原理并进行了公式推导。该电路具有响应速度快、不受外界温度影响,并且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等优点,同时抗干扰能力强。该电路为实现气体质量流量的在线智能测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0 引言精确的流量测量是降低能耗或材料的关键 ,以利降低成本 ,使用先进的流量测量技术可以提高控制精度 ,使参数满足要求 ,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收益率。我厂新建的一套 14 0万t柴油加氢装置及在建的新硫磺装置 ,选用了几台FCI公司产的热式质量流量计 ,用以测量氮气、氢气及净化风等气体 ,从使用的情况来看 ,在测量气体流量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热式气体质量流量仪是直接测量气体质量的流量计 ,以往常采用孔板配差压测量加压力和温度变送器的组合方法来测量温度和压力不断变化的气体流量 ,这种方法需要的部件多 ,因此成本高 ,精度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测量过程中动态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在流量发生变化时探头及附近气体的传热机理,得出了响应过程中的时间常数随质量流量变化的规律,总结出了时间常数的数学模型.将时间常数随质量流量变化的规律与流量计实时的测量值进行迭代,在热式测量流量值稳定之前,提前预测出稳态时的质量流量.通过实验证实了上述模型和方法,提前预测出稳态时的流量,在质量流量在55 kg/h~287 kg/h范围内,能够使响应时间缩短了80%~90%.  相似文献   

11.
刘金平  施光林 《传感技术学报》2006,19(4):1110-1112,1116
针对传统型热线式空气质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分析和推导出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对流量测量结果产生偏移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环境温度的补偿方法和具体的实现电路;并对经环境温度补偿后的一种新型热线式空气质量流量计的理论输出和实际输出进行了计算与比较.理论计算和试验的结果表明,经环境温度补偿后,这种新型热线式空气质量流量计在大范围环境温度变化下仍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汽车用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热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直接测量空气质量流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测量内燃机进气系统进气量的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通过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温度补偿、放大及线性化处理,其输出电压与质量流量近似呈线性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应用于汽车电喷系统中,可以为发动机提供准确的进气质量流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流量测量中流速分布不规则对气体流量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气体质量流量测量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均速管测量原理,在测量管道中按照对数线性法分布了4个热式气体流量传感器,采集不同特征位置的流量。通过流量标定实验,获得不同质量流量下测量管道内4个传感器的电压。然后利用GA和LS-SVM算法,将传感器电压和气体的质量流量作为训练集,建立了气体流量模型。实际测量中由4个传感器的电压计算出气体的质量流量。不规则流场的流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受管路内不稳定流场的影响,外夹式超声流量计超声波传播声道上的流量计算模型改变,进而产生测量误差。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计算方法对50%闸阀开度时的管路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闸阀前后不同位置处流场变化引起的流速变化情况,并在不同位置处提取多个声道的线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了选取不同声道时超声流量计的测量误差。最后,通过开展多声道超声流量计实测实验对CFD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光纤预制棒的生产工艺MCVD法和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质量流量计在MCVD工艺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了流量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6.
恒温型热式流量计加热探头与被测介质之间交换的热量不仅与质量流量有关还与被测介质的温度有关。通过对流量计热交换模型的分析,导出了热式气体流量计温度补偿的模型。同时对传感器的结构和常用的驱动电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有补偿电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温度补偿电路。通过电路分析和试验证明,新补偿电路能改善温度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Thermo Ramsey公司生产的电容式固体质量流量计在粉煤气力输送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该流量计固有参数设定、管路中安装位置、输送煤粉浓度以及标定方法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对于掌握该流量计的使用方法和性能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为气固两相流的基础研究及其工业在线测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照  易贤  冉林  熊建军 《测控技术》2023,42(10):18-23
流量精确控制是保证结冰风洞热气防除冰试验成功的关键,针对传统调节阀控制存在受下游影响大和多路流量控制耦合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多路热气流量控制系统,采用背压阀对各支路流量控制单元入口压力进行精确控制,通过电作动筒改变各支路针阀喉道流通面积,结合临界流文氏管流量计流量测量,实现多路流量解耦控制。试验表明,多路热气流量控制系统可实现多路流量解耦控制,调节速度快,10 s左右即可达到目标流量,控制精度高,稳定后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6%,该系统可为我国后续飞行器防除冰试验系统验证与适航审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