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104-10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产程特点及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手指的初次足月妊娠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分娩率、总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阴道试产阴道分娩35例,阴道分娩率70.0%;对照组阴道分娩45例,阴道分娩率高达90.0%,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产程、分娩时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为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分娩前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密切监测经阴道试产安全可行性,可大幅降低重复剖宫产所带来的二次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及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70例)和对照组(n=70例)。对照组瘢痕子宫再次分娩采用剖宫产分娩,观察组瘢痕子宫再次分娩选择阴道分娩,观察两组产妇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时、产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分娩并发症相比对照组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比剖宫产具有较大优势,虽存在一定风险,但经过严格把控阴道试产适应症及禁忌症,可有效降低产时、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安全性,进而促进产妇临床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结局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7月本院产科3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孕妇的一般情况(产妇的年龄、孕周、孕次、体重、BMI、距上次剖宫产时间)及分娩结局(产后24h出血量、总产程、住院天数、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按1∶1比例随机选择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剖宫产者及非瘢痕子宫正常阴道分娩者,对上述一般情况及分娩结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比较,产次、身高较再次剖宫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成功组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一般情况及分娩结局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及胎心率情况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对母婴健康影响更少,值得在临床上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08例经检查适合阴道分娩的经产妇是由某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中5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试行阴道分娩产妇纳为观察组,另将其余54例非瘢痕子宫试阴道分娩产妇纳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5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试行阴道分娩产妇中有4例阴道试产失败,其余50例皆顺利生产,各占总数的7.4%和92.6%,且所有产妇均未发生子宫瘢痕破裂;对照组的54例非瘢痕子宫试行阴道分娩产妇中有3例试产失败,其余51例皆顺利生产,各占总数的5.6%和94.4%;经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等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用阴道分娩是可行与安全的,凡是经检查适合阴道分娩的此类产妇皆可选用阴道分娩,而非必须进行剖宫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200例,经认真产前评估且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讲明利弊并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82例(经阴道分娩)和对照组118例(剖宫产),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产前体质量、孕次、产次、孕周、产程、胎盘粘连或植入、出血量、产后出血、围生儿体质量及结局,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两组相比无差异,两组均无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等恶性医疗事件发生。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在具体评价后,选择合适的产妇,经严密的观察及规范操作,选择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32-35
目的探讨在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中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阴道试产的16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阴道分娩和气囊仿生助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阴道分娩成功率分别为91.25%、65.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状况比较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的应用可促进瘢痕子宫妊娠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9,(20):80-82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经阴道试产对产程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合理且安全的分娩方式。方法将我科自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6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且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在我院分娩的初次妊娠足月产妇11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产妇最终分娩方式、分娩情况以及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比例20.69%、阴道分娩比例70.69%、阴道助产比例8.62%虽有所变化,总产程、产后24出血量均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尿潴留发生率均增加,阴道裂伤、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行阴道试产在产程与妊娠结局上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与初次妊娠足月产妇无明显差异,可作为合理且安全的分娩方式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95-98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59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另选同期收治的592例初次妊娠分娩的足月产妇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阴道试产,试产失败转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状况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分析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试产成功462例,占78.04%,试产失败130例,占21.96%;对照组分娩成功469例,占79.22%,试产失败123例,占2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产程时间、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中产妇年龄、自然妊娠史、产前BMI值、入院宫口扩张等因素与孕妇阴道试产成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显示,患者产后出血量较少,新生儿身体状态良好。严格监控试产适应证,能够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对减少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88例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将所有产妇均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阴道分娩组44例产妇再次分娩方式为经阴道分娩,剖宫产组44例产妇再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13.6%VS 4.5%),剖宫产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15.9%VS 4.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出生Apgar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剖宫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分娩经阴道分娩可有效降低产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并发症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龙华新区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孕周在37~42周孕妇180例,其中对照组90例为非瘢痕子宫妊娠者,观察组90例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两组孕妇均采用阴道自然分娩,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产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患者产后患子宫内膜炎、产褥期感染及住院时间长短等方面与非瘢痕子宫自然分娩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及阴道助产略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出现先兆子宫破裂的情况较对照组略多,但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在充分掌握阴道试产的禁忌症与适应症的情况下,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密切监护并及时发现处理的情况下可经阴道分娩,虽有并发症的发生但与非瘢痕子宫自然分娩相比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可控范围内,因此,瘢痕子宫在符合阴道分娩、产妇自身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其经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中的5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照组分娩时出血量以及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6.00%,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为4.00%,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胎盘粘连、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8.00%、2.00%、4.00%,略高于对照组4.00%、0、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不会增加产后并发症,只要患者符合试产条件,应该进行充分试产,以减少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进行阴道分娩可行性研究,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00例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8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妊娠分娩结局及其母婴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中,行阴道试产23例,成功12例,占52.17%;行剖宫产手术77例,占77.0%。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与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应尽量鼓励产妇进行阴道试产,同时加强其孕期管理,合理评估后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本组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n=55)进行剖宫产分娩,观察组(n=55)进行阴道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分娩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娩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切口愈合不良、严重粘连、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能有效促进临床结局改善,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分娩的10例瘢痕子宫妊娠足月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例非瘢痕子宫妊娠足月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10例产妇,7例经阴道顺利分娩,其分娩成功率为70%。两组产妇在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情况等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在做好充分评估的情况下,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条件,并在阴道试产期间对产妇进行严密的监测,那么瘢痕子宫妊娠足月产妇是可经阴道分娩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88-90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和阴道试产组,各90例,将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试产组90例产妇中试产成功71例(78.89%);阴道试产组产后24h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较再次剖宫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与再次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和再次剖宫产对瘢痕子宫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相似,但与再次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可减少术后24h出血量,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因此,阴道分娩是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产妇最好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对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260例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再次妊娠所选择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占比95.8%、产后出血占比9.2%、子宫切除占比2.7%、产后感染占比3.1%、胎盘前置或植入占比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4%、3.8%、0.4%、0.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占比为1.5%与对照组的1.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终止妊娠在解决母婴处于危急状态、保障其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极大降低了母婴围生期死亡率。剖宫产后形成瘢痕子宫,导致一些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再次妊娠产妇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一定要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再次妊娠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后选择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分娩的179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除外有阴道分娩禁忌证者),根据自愿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产妇94例,采用阴道分娩试产,对照组85例,采用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出血量,并发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试产成功69例,试产成功率73.4%。25例产妇转为剖宫产,其中12例出现宫缩乏力,9例出现胎儿窘迫,4例要求剖宫产。阴道分娩产妇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少于再次剖宫产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与剖宫产相比无差异。结论虽然剖宫产能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中的风险,但阴道分娩能显著减少产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只要我们严格控制阴道分娩试产的适应证,严密监护整个产程,就能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张媛媛  辛辉 《安徽医药》2019,23(3):530-532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住院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100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分为3组,剖宫产组(ERCD) 50 例、阴道分娩组(VBAC)32例、阴道试产失败组(TOLAC) 18例,同期选取无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分娩结局。 结果 各组年龄、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D组、TOLAC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产后出血量均高于VBAC组和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充分尊重产妇意见的前提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当身体条件和各项指标满足阴道分娩要求时可采取阴道试产,临床工作者在试产过程中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及胎儿状况,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异常情况,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中的安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产科近两年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参考组接受阴道分娩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分娩产程中加强安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中实施安全护理有助于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101-103
目的探究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在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2例行阴道分娩,对照组100例行剖宫产。观察两组产妇的妊娠情况,妊娠结局(胎儿窘迫、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尿潴留、产后出血)及并发症等情况,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孕妇试产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并通过统计学比较两组的分娩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的细菌感染、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可以显著减少分娩时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