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射频热疗机理,对射频热疗前后的人与实验犬前列腺标本,进行了病理组织学、细胞超微结构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以及睾酮受体(AR)和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热疗后近期可见前列腺实质水肿、出血、坏死,远期见肉芽组织再生修复,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电镜下见细胞器变性丧失功能,邻近坏死区域组织中可见明显的凋亡现象。人与犬前列腺标本射频组织PSA、AR、ER和PR的阳性表达均明显低于各自的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射频可使前列腺组织实质坏死、纤维组织修复,尿道内腔拉开,减轻机械性梗阻;破坏和阻断α受体,减轻动力性梗阻;破坏和阻断性激素受体,抑制BPH的发展。但由于作用深度范围有限,射频的适应证及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外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55例睾丸肿瘤(TT)、46例肾细胞癌(RCC)和51例肾上腺肿瘤(AdT)组织中PSA和类固醇激素受体(AR、PR、ER)进行监测。结果PSA在TT、RCC、AdT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41%、41%和44%。其表达均与AR和(或)PR的存在有关。PSA在功能性AdT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功能性者。PSA阳性TT及RCC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PSA阴性者。结论PSA在前列腺外肿瘤组织中亦有表达,可以是TT及RCC患者的预后指标,PSA的存在可能与AdT的功能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的(PSA)在前列腺外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 55例睾丸肿瘤(TT)、46例肾细胞癌(RCC0和51例肾上腺肿瘤组织中PSA和类固醇激素受体(AR、PR、ER)进行监测。结果 PSA在TT、RCC、AdT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41%、41%和44%。其表达均与AR和PR的存在有关。PSA在功能性AdT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功能性乾。PSA阳性TT及RCC患者5年生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前列腺带性结构中的分布,应用单饱和剂量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前列腺移行带、外周带组织中AR、ER、PR和EGFR的含量。结果表明,在11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2份标本中,移行带和周围带AR全部阳性;尽管AR浓度个体差异很大,但是两带之间仍有密切相关性(P〈0.001);周围带AR浓度高于移行带,两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前列腺带性结构中的分布,应用单饱和剂量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前列腺移行带、外周带组织中AR、ER、PR和EGFR的含量。结果表明,在11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2份标本中,移行带和周围带AR全部阳性;尽管AR浓度个体差异很大,但是两带之间仍有密切相关性(P<0001);周围带AR浓度高于移行带,两带AR浓度均高于PR、ER;PR和ER在前列腺带性结构上没有明显差异。EGFR在移行带明显高于周围带。研究证实了AR、ER、PR,EGFR在前列腺移行带和周围带上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与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Ⅰ)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两种受体在31例BPH和22例正常前列腺标本中表达的状况。结果AR和TGFβRⅠ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在BPH间质组织中AR和TGFβRⅠ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58,P<005)。结论AR和TGFβRⅠ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增高,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提示两者在前列腺中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BPH的发生和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不同射频温度对前列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射频温度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经不同射频温度对各种组织的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明50℃以下的射频热疗只能引起前列腺组织出现以水肿反应为主的病理改变,而50℃以上的射频热疗才能引起前列腺组织出现不可逆性凝固坏死。提出临床上必须将射频热疗的温度提高到60℃以上,才能真正使前列腺段尿道增宽,解除尿路梗阻,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人增生前列腺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组织收缩功能实验和放射配基结合实验,分析人增生前列腺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三种亚型的分布及其介导的收缩效应。结果显示:在收缩功能实验中,标本经用氯乙基可乐定(CEC)预处理后,去甲肾上腺素(NE)介导的最大收缩无明显下降,α1AR亚型选择性拮抗剂,5MU、WB4101、Spiperone、BMY7378抑制NE介导前列腺收缩的pA2值与克隆α1AAR亚型的KI值呈高度相关(r=0.91)。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中,标本经CEC预处理后,KD值没有变化,但最大结合容最(Bmax)由461±88fmol/mg蛋白明显下降到209±39fmol/mg蛋白(P<0.05)。α1A,α1B和α1DAR三种亚型分别约占30%,45%和25%。结果表明,人增生前列腺组织中同时含有α1AR的三种亚型,但主要通过α1AAR亚型介导前列腺平滑肌收缩。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李彦锋,方玉华,李黔生,邓晚洪,江军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青年正常前列腺(YNP)和老年非增生前列腺(ONP)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组织特异性RTPCR方法研究李保昌杨道理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是近年来发现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成分,具有较PSA更好的组织特异性〔1〕。我们应用套式逆转录PCR(RTPCR)技术研究了PSMmRNA在成人前列腺、脑、唾液腺及小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在前列腺生症(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分布及AR的含量,探讨性激素受体在BP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36例BPH组织中的AR、ER、PR。结果:AR、ER的阳性率及染色强度在基质显著高于腺上皮,腺上皮AR与ER染色强度呈正相关;基质中AR染色强度的增加主要表现为AR阳性细胞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葛京平  高建平 《男科学报》1998,4(4):236-238
目的:探讨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的(PSA)浓度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PSA密度,PSAD)对PSA浓度在4-10μg/L之间,肛指检查DRE)下沉的衣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地PSA浓度4-10μg/L、DRE正常的12例PC和14例BPH病人的PSAD进行回顾性分析。PSAD为PSA浓度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结果:PC组和BPH组的PSA分别是6.20μg/L和6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雌,孕,雄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荧光组织化学法测定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6例前列腺癌(PC组)和12例正常前列腺(N组)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雄激素受体(AR)。结果显示BPH组和PC组ER阳性率高于N组(P<0.05)。BPH组AR阳性率高于PC组(P<0.05)。提示前列腺组织中性激素受体(SHR)的改变与BPH和PC有密切关系,PC和BPH中SHR阳性者适用于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以下简称α1-受体)变化在射频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中的意义,采用放射配体法测定射频治疗前后犬前列腺α1-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后前列腺组织中α1-受体浓度为0.498±0.05fmol/mg,明显低于治疗前的0.766±0.04fmol/mg(P<0.05)。并对α1-受体的变化在射频治疗BPH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射频治疗可以破坏前列腺组织中α1-受体,从而解除因前列腺平滑肌收缩而引起的动力性梗阻,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射频对犬前列腺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以下简称α1-受体)变化在射频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中的意义,采用放射配体法测定射频治疗前后犬前列腺α1-受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们通过本研究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前列腺大小等关系,为应用α1AR阻滞剂治疗BPH提供了实验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标本 BPH前列腺组织标本取自我院1996年10月~1997年12月间因BPH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人。该类病人均确诊为BPH,近1个月内未接受任何肾上腺素能制剂的治疗;常规记录症状积分(IPSS),腹部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尿流率检查;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取自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在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启动子中雄激素应答元件 (ARE)上游鉴定了一长度为 15bp的顺式作用元件 ,命名为RFA[1] 。实验证明RFA可显著增强雄激素受体 (AR)对PSA基因的反式激活作用 ,并特异地与前列腺细胞核中某些调节蛋白结合 ,这些蛋白很可能作为辅助活化子参与AR介导的反式激活作用。我们以RFA序列为探针 ,利用DNA亲和层析从人前列腺癌细胞PC 3核蛋白中分离纯化RFA结合蛋白 ,并予鉴定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 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 3由本室保存。DIGgelshiftkit购自Roc…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bFGFmRNA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和蛋白及基受体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bFGFmRNA、bFGF和FGFR1表达。结果 前列腺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均见bFGFmRNA、bFGF和FGFR1阳性染色。BPH间质细胞中三者表达显著高于NP组织,但BPH与NP上皮细胞中三者表达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在连续观察了去势前后犬前列腺病理学改变的基础上[1],研究了去势对犬前列腺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角化生长因子(KGF)表达的影响,探讨这些生长因子在前列腺基质上皮相互作用模式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取22只成年雄性家犬,于去势前及去势后3,7,14,30,90天分别留取犬前列腺组织标本。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Superscript试剂盒逆转录产生cDNA。采用内源性微球蛋白mRNA为内参标,以cDNA为模板,PCR特异性扩增TGF…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增生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清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检测118例BPH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清PSA和PAP。发现37.29%(44/118)的BPH患者血清PSA浓度高于正常,但与前列腺体积和患者年龄无关。前列腺按摩可使血清PSA和PAP浓度明显升高(P<0.001),1h时达高峰,7h开始下降,3~7天后恢复正常,建议血清PSA和PAP检测前1周内禁行前列腺指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