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宁夏2019-2020年分离的炭疽芽胞杆菌菌株致病力及基因分型特征,为宁夏皮肤炭疽疫情判定与分子溯源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9-2020年宁夏各地区分离的炭疽芽胞杆菌,对其进行毒力鉴定,并运用MLVA-15和canSNP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2019-2020年宁夏分离到的炭疽芽胞杆菌均为强毒株,MLVA-15分型为同一种群,canSNP分型为A.Br.001/002组。结论 2019-2020年宁夏分离到的炭疽芽胞杆菌致病力较强,且菌株呈现相同的基因分型特征,提示菌株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此研究结果填补了宁夏炭疽芽胞杆菌实验室检测中菌株致病力及基因分型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贵州省炭疽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5年贵州省间不同地区的409份标本(外环境388份、患者19份和牲畜2份)进行炭疽芽胞杆菌分离培养,采用革兰染色镜检、青霉素抑制试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对可疑炭疽菌落进行鉴定,分析菌株检出情况。运用MLVA-15技术对炭疽芽胞杆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获得各VNTR位点的扩增长度并计算重复单元的重复数目。结合各VNTR位点重复数目,利用NTsys 2.10e软件对不同地区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从409份标本中分离出34株炭疽芽胞杆菌,检出率为8.31%。其中341份土壤检出33株,检出率为9.68%;17份患者皮肤病灶渗出液检出1株,检出率为5.88%。2015年分离出炭疽杆菌的阳性率最高,占48.72% (19/39)。MLVA-15分析显示,34株菌株被分为3个MLVA型;聚类分析显示,34株菌株被分为A和B两簇,其中A簇又被进一步分为A1和A2分支。来自相同地区或年份的多数菌株聚类关系相对较近。结论 2012-2015年贵州省间各种疑似炭疽送检标本中,土壤的检出阳性率最高,贵州省炭疽芽胞杆菌菌株具有MLVA型别多样性,型别分布和聚类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贵州省2006-2016年分离的炭疽芽胞杆菌进行单核苷酸重复序列分型分析(SNR),了解菌株SNR型别特征,为炭疽疫情监测、调查与溯源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方法 提取贵州省2006-2016年间不同地区的炭疽芽胞杆菌菌株基因组DNA,应用SNR各位点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获得各位点序列长度。运用Bionumerics 7.6软件将扩增长度片段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各菌株SNR型别并构建最小间距图。结果 来自贵州省2006-2016年间的71株炭疽芽胞杆菌被分为37个SNR型;聚类分析显示,71株菌株被分为A和B两群,其中A群共有27个分支,又可分为A1和A2两个亚群;B群共有10个分支,可分为B1和B2两个亚群。最小间距图显示,71株菌株被分别为7个SNR克隆群(complex)和5个单一的SNR型(singleton)。结论 来自贵州省2006-2016年间的71株炭疽芽胞杆菌共分为37个SNR型, SNR型别具有多样性;SNR分子分型方法对炭疽芽胞杆菌分型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SNR型别分布与菌株的时间和地域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6—2011年炭疽芽胞杆菌感染和分布情况,为贵州省炭疽疫情的预防控制和炭疽病09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贵州省2006—2011年不同地区09830份疑似炭疽标本(外环境标本667份、患者标本151份和牲畜标本12份),采用传统的革兰染色镜检、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培养基分离培养炭疽芽胞杆菌,运用青霉素抑制试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对可疑炭疽芽胞杆菌菌落进行鉴定。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88株经传统细菌学方法鉴定为炭疽芽胞杆菌菌株pX01质粒上的PA基因和pX02质粒上的CAP基因。结果从830份标本中分离出88株炭疽芽胞杆菌,总检出率为10.60%。2007年分离出炭疽杆菌的阳性标本最多,占36.36%;其次为2009年,占29.55%。阳性标本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州,其次为毕节地区和黔南州;册亨县、织金县和望谟县为炭疽杆菌检出数较多的监测县。88株炭疽芽胞杆菌CAP基因均为阳性。除2007年2株炭疽菌株PA基因为阴性外,其余86株PA基因均为阳性。结论贵州省炭疽疫源地面积广大,污染严重;检出的88株炭疽芽胞杆菌中97.73%的菌株同时具有两种毒力质粒,具有强致病性;该研究结果对贵州省炭疽疫情的预防控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结核分支杆菌PCR、培养、镜检对结核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17例临床可疑结核病人用PCR、培养和镜检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临床标本用PCR技术诊断结核病,其敏感性高于培养和涂片镜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7%,43.4%,26.5%。结论 通过三种方法比较分析,说明PCR技术是一种速度快、检出率高的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重要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农牧区人皮肤炭疽暴发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农牧区防控人炭疽病提出合理建议。方法 在发现疑似暴发疫情信息后,对辖区内就诊病例进行病例搜索和调查,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养殖环节及其卫生学开展调查,采集病例疱疹液、病例血清、剩余未食用完牛肉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此次疫情主要波及到病牛肉销售所涉及的15户人家,发病10人,罹患率为20%,平均潜伏期为5 d,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手部皮肤出现炭疽痈。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有病牛牛肉直接切割史的罹患率是53%,无病牛牛肉直接切割史的罹患率为0%,两者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测显示6例病例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4倍以上升高,其中一例病例疱疹液分离到炭疽杆菌,3例病例食用剩余牛肉炭疽核酸检测阳性,追溯到的牛头炭疽核酸检测阳性。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村民剥食感染炭疽杆菌的病牛引起的皮肤炭疽暴发疫情,直接接触病牛牛肉为导致皮肤炭疽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10年共报告炭疽病例94例,其中皮肤炭疽93例,占总数的98.94%,未分型1例;炭疽全年均有发病,发病呈现明显季节性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5~10月(80例,占85.10%);从性别构成比上看,男性70例,女性24例,男女发病比例为2.9∶1;炭疽病例最小发病年龄为1岁,最大发病年龄为92岁,以30~59岁发病最多(70例,占74.47%)。职业以农民发病最多(85例,占90.43%)。全省报告炭疽病例分布在8个州(市)的15个县(区),其中楚雄州报告病例数最多,其次昆明市、昭通市、文山州丽江市、大理州,主要疫区县为元谋县、鲁甸县、永胜县、禄劝县。结论 云南省炭疽疫情稳中有降,发病呈现老疫区反复不断.农民为最主要的感染人群,需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以提高对炭疽的防病能力。继续加强畜牧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的合作,联合进行疫情的规范化处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酒泉市市售羊肉多杀性巴氏杆菌污染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9年3-9月和2020年5-9月从酒泉市不同地区随机采集市售羊肉样品共257份,对样品中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257份被检测样品中有16份样品(6.22%)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阳性,其中2019年和2020年调查样品检出率分别为9.17%和3.65%;且农贸市场来源样品检出率高于超市和屠宰场,分别为8.49%、4.55%和3.13%。PCR法鉴定结果共发现3种血清型,其中A型、B型和D型所占比例分别为56.25%、31.25%和12.50%;分离获得菌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耐药率为0.0%~100.0%,对林可霉素和甲氧嘧啶耐药率最高,分别为100.0%和81.25%。结论 酒泉市市售羊肉多杀性巴氏杆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分离菌株对部分抗生素耐药性严重,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贵州省2007-2017年人间炭疽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供防控工作参考。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贵州省2007-2017年人间炭疽疫情资料及其相关监测资料。结果 2007-2017年贵州省人间炭疽累计发生104起,病例183例,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为0.046/10万,死亡6例,年均死亡率0.002/10万。全年可发病,5-10月报告病例最多(149 例,占81.42%)。以25~60岁发病最多(142例,占77.60%)。男女病例之比为6.96∶1。职业以农民发病最多(162例,占88.52%)。散发77起占总起数的74.04%。聚集性病例106例占总病例57.92%。2013-2017年的人间炭疽中86.67%(13/15)有病死家畜接触史。实验室确诊4例。消毒前的剖剐地土壤的炭疽杆菌检出阳性率15.79%(9/57),消毒后的剖剐地土壤的炭疽杆菌检出阳性率12.21%(16/131)。结论 贵州省人间炭疽疫情下降明显,农村尚存在潜在聚集性疫情风险,疫源地消毒亟待规范,部门间联防联控有待落实,需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及健康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深圳各口岸近4年入境人群感染甲型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口岸监测和防控甲型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自深圳各口岸发热入境人员的鼻咽拭子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检测及分型,通过Excel 2003、SPSS 20.0对不同型别的流感阳性病例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104 115例发热入境人员鼻咽拭子标本,从中检出甲型流感病毒14 026例,检出率为13.5%,其中男女比例为1.75:1,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在51~60岁、60岁以上人群中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8.5%、18.9%。2016-2019年共出现3次甲型流感高峰,分别为2016年2-3月,以甲型H1N1为主;2017年7月,H3亚型病例激增,成为主要流行株;2018年12月,以H1N1亚型为主。结论 2016-2018年期间深圳口岸入境人员感染甲型流感病例中同时有H1N1亚型、甲型H3亚型的流行,呈现为相互交替的流行特征。发病以51岁以上人群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流感病毒亚型检出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输入肺炭疽感染来源,描述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肺炭疽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为类似事件处置积累经验。方法收集患者一般社会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等信息,按照原卫生部《炭疽病诊断治疗与处置方案(2005年版)》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结果该起事件共涉及病例2例,1例肺炭疽,1例皮肤炭疽。实验室检测显示肺炭疽患者胸水荧光实时PCR炭疽芽孢杆菌(以下简称炭疽杆菌)核酸阳性,血清抗体胶体金检测阳性;皮肤炭疽患者血清抗体胶体金检测阳性;3份病死牛牛肉炭疽PCR核酸检测标本阳性,其中1份牛肉分离培养出炭疽杆菌。结论该事件为一起跨省炭疽聚集性疫情,肺炭疽疑似感染来自吸入高压水枪冲刷病死牛剥皮后地面污物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炭疽杆菌的飞沫、尘埃或气溶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一起皮肤炭疽疫情的病人临床标本及病牛肉标本进行快速分子诊断及毒力基因的鉴定。方法 用Real-time PCR方法对病人的血、焦痂标本及病牛肉标本进行炭疽杆菌染色体编码的rpoB基因及质粒PXO1、PXO2上pag、capA基因的检测,并对质粒上4种毒力基因(cya,pag,lef,cap)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 病人焦痂标本和病牛肉标本中均检测出rpoB基因和质粒PXO1、PXO2基因,4种毒力基因的测序结果证实扩增序列为炭疽杆菌质粒基因片段,病人标本与病牛肉标本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此次皮肤炭疽疫情是由当地村民宰杀携带炭疽杆菌强毒株的病牛引起。  相似文献   

13.
Bacillus anthracis infection is rar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owever, recent outbreak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nd the potential use of the bacteria for bioterrorism have focused interest on it. Furthermore, although anthrax was known to typically occur as one of three syndromes related to entry site of (i.e., cutaneous, gastrointestinal, or inhalational), a fourth syndrome including severe soft tissue infection in injectional drug users is emerging. Although shock has been described with cutaneous anthrax, it appears much more common with gastrointestinal, inhalational (5 of 11 patients in the 2001 outbreak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jectional anthrax. Based in part on case series, the estimated mortalities of cutaneous, gastrointestinal, inhalational, and injectional anthrax are 1%, 25 to 60%, 46%, and 33%, respectively. Nonspecific early symptomatology makes initial identification of anthrax cases difficult. Clues to anthrax infection include history of exposure to herbivore animal products, heroin use, or clustering of patients with similar respiratory symptoms concerning for a bioterrorist event. Once anthrax is suspected, the diagnosis can usually be made with Gram stain and culture from blood or surgical specimens followed by confirmatory testing (e.g., PCR or immunohistochemistry). Although antibiotic therapy (largely quinolone-based) is the mainstay of anthrax treatment, the use of adjunctive therapies such as anthrax toxin antagonists is a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2008年青海省牧区发生2起牧民宰杀病死牛引起的疑似炭疽疫情,采集样品做炭疽杆菌分离鉴定。方法以生化、噬菌体裂解、青霉素敏感等实验对采集的患者标本、动物标本、环境标本的纯培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2起疫情均从动物标本中检出炭疽芽孢杆菌。结论疫情中炭疽杆菌的检出率同实验室检测技术、送检标本的质量和及时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Recent events have drawn attention to cases of inhalational and cutaneous anthrax associated with contaminated mail. Gastrointestinal anthrax, the disease caused by ingestion of Bacillus anthracis organisms, has rarely been repor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review provide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form of the disease. We describe the clinical course of gastrointestinal anthrax, outline current therapy, review the microbiology of B anthracis, examine the epidemiology of natural outbreaks, discuss 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deliberate contamination, and summariz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inactivation of spores present in food and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