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24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不同血压值范围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范围内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血压值与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均呈正相关(P0.05)。年龄、文化程度、抽烟、饮食控制、锻炼、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症、体重指数、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显著加剧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风险,年龄、文化程度、抽烟、饮食控制、锻炼、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症、体重指数、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西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是临床常见的现象.据调查,发达国家的糖尿病患者群约有30%~50%合并高血压,我国糖尿病患者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5.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预后明显恶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正循环系统疾病是由输送血液的器官病变而导致的心血管疾病[1],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心血管疾病可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同时糖尿病患者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2]。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因糖尿病而加重心血管疾病,除心脑血管出现病变外,微血管和心肌也可能发生病变,甚者导致死亡[3]。这些疾病相互影响,导致治疗难度加大。笔者采用常规治疗和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高血压病是发病率高,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易造成心、脑、肾等多靶器官的损害。在美国约有24%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是由高血压肾损害导致,仅次于糖尿病肾病~([1])。而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数据显示,由高血压肾损害引起ESRD患者占9.9%,已成为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之后引起ESRD的第三位病因~([2])。因此,如何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和延缓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20年后约有40%发生终末期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大约为15%,透析和肾移植患者分别有2/3和1/3原发病为糖尿病的晚期肾脏病变。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9240万,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肾病发生率约20%~40%,其数量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中高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血压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维持血液透析(MHD)过程中最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常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80%~100%尿毒症患者开始血透前已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据统计,65%非糖尿病和87%糖尿病患者血透后仍未能控制血压[1],长期血压升高,可引起心、脑血管病变,而心脑血管并发症仍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则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卞月秋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28-129
糖尿病肾病(DN)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中的发病率为30%~40%,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中为15%.糖尿病病人一旦合并肾脏病变,肾功能会呈进行性恶化,直至终末期肾病[1].同时,DN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现将我科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治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长期的高血糖以及多种激素代谢异常有关[1],是糖尿病患者继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重要死亡原因[2]。该病已成为导致患者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3],其诊断金标准是尿白蛋白排出量  相似文献   

9.
专家介绍     
正王玉英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眩晕、中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及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王永清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擅长内科疾病诊治,尤其是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如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相似文献   

10.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变之一。临床表现有浮肿、蛋白尿、高血脂、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晚期发生尿毒症等。本病比较罕见,预后险恶,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自1965~1982年,在296例糖尿病中共发现糖尿病肾病13例,经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mA lb是反映肾小球疾病和肾损伤的灵敏指标。尤其在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生的早期反映了肾脏的损伤情况。mA lb定量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指标,我院采用口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是临床常见的现象。据调查,发达国家的糖尿病患者群约有30%~50%合并高血压.我国糖尿病患者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5.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预后明显恶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5年内冠心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分别高达25.8%和50.0%。且临床预后与血压水平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浙江省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45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需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观察组,对其进行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行为干预及用药指导等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同时选取同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低血压、低血糖、出血倾向及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低血压的概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观察组发生低血糖、血量减少及感染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血压、出血及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常俊昭  陈刚毅  汤水福 《新中医》2016,48(7):231-233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是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引起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在一些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脏病最主要的病因,在我国位列第二~[2]。西医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基础治疗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尚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终末期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DK)是糖尿病(简称DM)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吸烟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吸烟不仅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可以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本文笔者对吸烟增加糖尿病肾病进展进行了综合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的最大威胁来自并发症。据统计,约有90%以上死于并发症。本病患者由于持续长时期的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可导致全身血管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的病变,而且一旦病变发生便会迅速发展。并发症可发生在患者全身脏器中。一般常见的有并发肾病、心脏病、高血压、脑血栓、眼病以及耳聋等多种病症。由此可见,糖尿症患者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治疗糖尿病、提高生存质量和寿命的关键。 祖国医学认为,血瘀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病因。糖尿病使人代谢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降低,造成患者体质  相似文献   

17.
正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5.2%,高血压病人约有2.7亿~[1]。有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人群中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情况比较普遍,约3/4高血压患者伴有高Hcy血症,鉴于二者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中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为强调其危险性和普遍性,故将高血压伴血Hcy高于10μmol/L者称之为H型高血压~[2]。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共42例,均为2003年1月~2007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依据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同时参照Mogen制定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1],诊断为Ⅲ、Ⅳ、Ⅴ期。42例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2~73岁,平均58岁;糖尿病病程2~20年,平均8.6年;合并视网膜病变25例,合并高血压23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12例,合并冠心病12例。2治疗方法均予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糖适平片100~120mg/d。合并高血压者予洛汀新片10mg/d,使血压维持在125/85mmHg以内。另用黄芪30g,太子参、山药、…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全身微血管病变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硬化,临床表现多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1],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首要病因。目前西医治疗多以对症处理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在降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作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选取的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情况,并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6例)、临床蛋白尿组(16例)。结果:本研究选取两组患者在有无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合并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比较高,而高血压、高血脂亦是促使血管硬化、影响肾脏功能的重要因素,两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