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不同手术时间、气腹压力对肝功能及颈肩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择期LC术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气腹压力设置为10mmHg,B组设置为12mmHg,C组设置为14mmHg;根据手术时间分为D、E、F 3组,每组40例,A组手术时间为小于30min,B组30-60min,C组大于60min,分别对比分析3组患者手术后肝功能、术后当天、第1天、第2天恶心呕吐、颈肩部疼痛发生率.结果 各组患者术前各参数组间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改变3组间有差异(P<0.05),手术时间越长术后AST、ALT、TBIL升高越明显,不同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出现颈肩痛、恶心呕吐率3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时间越长术后颈肩痛、恶心呕吐发生率越高.不同气腹压力术后肝功能改变3组间有差异(P<0.05),气腹压力越大术后AST、ALT、TBIL升高越明显,不同气腹压力术后患者出现颈肩痛、恶心呕吐率3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气腹压力越大术后颈肩痛、恶心呕吐发生率越高.结论 手术时间的长短、气腹压力对术后肝功能、颈肩痛及恶心呕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血清TBIL、ALT、AST升高原因。方法:1999-09-10我院收治的95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2例,C组31例。A组患者LC术中CO2气腹压设置在1.3kPa,单极电刀切除胆囊,胆囊床普遍电凝处理,B组患者LC术中CO2气腹压同A组,弯剪刀切除胆囊,钛夹钳闭止血、常规置放腹腔引流,C组患者LC术中CO2气腹压设置在2kPa,切除胆囊方法同B组。术后1、3、5、7d抽外周静脉血送实验室测定TBIL、ALT、AST含量。结果:术后1d血清TBIL、ALT、AST含量A组患者明显升高,B、C组患者无升高,三组相比(F检验),A组有显著性临床意义(P<0.01)。结论:LC术中电刀对肝外胆管热效应和对局部肝组织热损伤是术后血清TBIL、ALT、AST升高的主要原因,近期可恢复正常,远期对肝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内脏灌注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和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Ⅱ组)。测定气腹前(T1)、气腹后40min(他)和放气后20min(T3)时胃黏膜pH值(pHi)和胃黏膜与动脉血CO2分压差(Pg—aCO2)。结果:与T1比较,两组他和Ⅰ组T3时Pg—aCO2升高,pHi降低(P〈0.01或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他和T3时Pg—aCO2降低,pHi升高(P〈0.05)。结论: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减轻LC患者CO2气腹期间的内脏低灌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不同CO2气腹压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气腹前、气腹后、放气后呼吸循环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并行相关统计学分析,从而得出本地区最适CO2气腹压力。方法: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LC病例150例,术前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均在正常范围,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气腹压维持在(9~11)mm Hg,B组气腹压维持在(12~14)mm Hg,C组气腹压维持在(15~17)mm Hg。结果:建立气腹前,三组病人呼吸循环、动脉血气各参数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建立气腹后30分钟,三组病人动脉血O2分压(Pa O2)较气腹前无明显变化(P〉0.05),动脉血p H值均有所下降,但C组较A、B组下降明显(P〈0.05);三组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动脉血CO2分压(Pa CO2)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较气腹前明显增高(P〈0.05),且C组变化较A、B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CO2气腹压力越大,对患者动脉血气影响越明显,因此,高海拔地区患者行LC应严格控制气腹压力,最适宜气腹压选择(9~14)mm Hg,以减少对患者生理功能的不良影响,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卫  张聪先 《西南军医》2010,12(1):28-30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60~94岁胆囊手术患者120例,分成单纯全麻组(Q组,n=60),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Y组,n=60)。监测SBP、DBP、HR、PETCO2、SpO2、气道压,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术中所用血管活性药病例数及麻醉药剂量。结果Y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SBP、DBP、HR低于Q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所用麻醉药少于Q组。结论硬膜外阻滞能不同程度抑制麻醉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应用是安全的、可行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ese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8~2008—12共3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成功完成Lc,其中2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中转开腹1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把握手术时机,掌握好手术技巧,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气腹中不同腹内压对肝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健康家兔,根据二氧化碳气腹的腹内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0 mmHg)、10 mmHg组、15 mmHg组,每组6只。每只家兔均接受相应腹内压的气腹1 h。气腹后12 h取肝组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分离并测定肝细胞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ANT)的密度及活性。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10 mmHg组的肝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而15 mmHg组的线粒体肿胀更明显,且部分内嵴消失。无论是10 mmHg组还是15 mmHg组,肝细胞线粒体ANT的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10 mmHg组AN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但15 mmHg组较其他两组ANT活性显著下降(P〈0.01)。结论 10 mmHg和15 mmHg的腹内压均可导致肝细胞线粒体损害,但15 mmHg损伤更重,腹腔镜手术应尽可能采用低气腹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麻醉期间不同CO2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婴幼患儿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95例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n=31)、B组(n=33)及C组(n=31)。A组CO2气腹压力为4 mmHg, B组CO2气腹压力为6 mmHg, C组CO2气腹压力为8 mmHg。比较3组气腹后术野清晰度优良率,气腹前、气腹10 min、解除气腹时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HCO3)、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野清晰度优良率低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气腹10 min时的CO2分压、HCO3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气腹前、气腹10 min、解除气腹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食管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LC患者30例,随机分为大于65岁老年组和小于65岁对照组.麻醉诱导插管后,将HemosonicTM100监测仪超声探头放入食管,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于气腹前测定基础值,然后于气腹后10、20和30min及放气后5min作重复测定.手术期间维持气腹压力2kPa(15mmHg). 结果:麻醉后气腹前,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维持在正常值范围.与气腹前各指标相比,两组HR,CO,SV,CI,PV和Acc无明显变化, MAP和SVR均明显增加(P<0.05和P<0.01).对照组左室射血时间(LVET)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但老年组LVET气腹后较气腹前明显延长(P<0.05).放气后5min两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患者行LC时,气腹对老年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有一定影响,宜在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以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两种老年糖尿病胆囊切除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刘洋 《人民军医》2008,51(5):282-283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老年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将老年糖尿病需胆囊切除72例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各3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和发热、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和发热、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O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LC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